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编写教师 工作单位指导专家 工作单位教学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节是《声现 象》的第1节,是进一步学习声音的特性、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等知识 的必备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以及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到物理学的美,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 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2.学情分析 从知识上看,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对声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了解,比如能够感受到声音 的产生,但对声音的产生原因不明确。了解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在固体和液体中是否也 可以传播,学生很少深入地思考与分析,不能厘清听到的声音是哪种介质传播的。 从方法上看,在科学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控制变量法有接触,但是很少利用这样的思想 设计对比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透过观察的实验现 象分析归纳背后的科学规律,是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本节课将在典型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做”“看”“感受”“思考”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归纳、对比、推理得出科学结论, 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炼物理方法。教学目标物理观念 1.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了解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气体、固体和液体,真空不 能传声。13.能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形成初 步的运动观念。 科学思维 1.通过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归纳推理、科学推理的方法。 2.通过研究声音的产生,了解将微小变化放大的方法。 3.在研究液体和固体能否传声时,能在解释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引用证据,具有使 用科学依据的意识。 科学探究 1.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能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关于声现象的科学探究问题,并作出有依据的猜想与假设, 制定初步的实验方案,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数据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因果判断,得出 实验结论,并能表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列举大自然中发声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 学习物理的兴趣。 2.在了解天坛回音壁等我国古代声学建筑成就中,体会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古代人民 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教学难点 声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PPT播放声音】请同学 们听一些声音。 【提问】同学们,声音是 静听,感受。 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 引出课题。2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 听到的 本节课探究其中的 奥秘。 思考、回答。 发散思维。新知探究 一、声音的产生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动 手,让你身边的物体发出声音 吧 ! 【探究】引导学生利用身 边的物体发出声音,并带着问 题实验: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 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声 体的特点。 引导学生体验发声体的 特点。 【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展 示自己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 初步归纳皮筋、琴弦、直尺、 声带等发声时候的共同特 点 。 学生动手:让物体 发声。 利用直尺、橡皮筋 等身边的物体。 认真实验、仔细观 察、探究发声体的特点。 学生实验并观察: 皮筋发声的特点、 琴弦发声的特点、 直尺发声的特点。 学生体验发声体的 特点:学生用手触摸喉 咙,感受发声时候声带 的振动。 交流归纳总结。 实验激发学生的 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 对比、归纳的能力。 从生活走向物 理。 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归 纳这些发声体的特 点 。(橡皮筋琴弦直尺声带振动发声归纳)【提问】其他发声的物体3也有共同的特点吗 你能举 例说明吗 引导学生归纳:发声体在 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提问】敲击的鼓面发出 了声音,鼓面也在振动吗 你 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引导】鼓面的微小振动 转化为纸屑的明显跳动,说明 发声的鼓面也在振动。 发 现家 结论 像皮筋 皮筋在拆动 答弦 直尺 发声的物体 声 技面 【结论】归纳推理得到所 有发声体的特点结论:声音是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同时介绍归纳推 理的方法。 【应用】如果把物体的振 动规律记录下来就可以还原 声音了,介绍机械唱片的原理。 二、声音的传播 人们能听到声音,通常与 发声体有一段距离,声音是如 何传到远处的呢 学生举例:比如抖 动一张纸、纸张振动发 出了声音;比如吹笛子 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比 如有的昆虫靠翅膀振动 产生声音。 讨论、想办法 【动手实验】 鼓面上撒一些碎纸 屑,鼓面的振动转化为 纸屑的跳动。 学生总结:都在振 动。 了解机械唱片的原 理。 激发疑问、引发新 教师引导学生初 步推理。 尝试运用科学方 法证明鼓面也在振动 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 想。 引导学生进一步 推理。 教师进一步提炼 归纳与推理的逻辑方 法。 从物理走向生 活,让学生意识到物 理学很有用。 引导学生有依据4【猜想】空气可以传声 【播放实验】把响铃的闹 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渐抽出其 中的空气,人所听到的铃声强 弱就会有明显的不同。 【对比思考、推理】如果 把气阀打开,让空气重新进入 玻璃罩内,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教师指出我们不能做到 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但我们 可以进行科学推理,若玻璃罩 内抽成真空,我们将不能听到 铃声。 【引导】此实验可以说明 真空不能传声,空气可以传声。 声音如何在空气中传播的 呢 通过动画的形式,描述声 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发 声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 气的振动——人耳鼓膜的振 动——引起听觉。 气体可以传声,固体可以 传声吗 【探究】来进行一个小活 问题。 从生活经验猜测原 因 。 观察现象分析原 因 。 空气可以传声。 实验的基础上推理 “真空不能传声”。 学习声音在空气中 的传播形式一声波。 的猜想。 通过视频放慢、 放大实验现象、突破 教学难点。 进行初步的因果判 断。 在实验的基础上 进行科学推理。 用类比水波的形 式帮学生建构知识。5动——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 生把耳朵贴在桌子上,另一个 学生以同样力度连续敲击桌 面。感受耳朵贴在桌子上和坐 直时的效果对比。 【制作土电话】同学们在 科学课上都见过“土电话”, 利用“土电话”验证固体可以 传播声音的。 【组织活动】两名同学进 行“土电话”实验,一名在教 室外面,一名在教室内,按照 PPT中的文字进行对话。 【提问】固体可以传播声 音,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播放实验视频,液体可以 传声。 介绍花样游泳运动员为 学生进行实验,并 思考怎么避免空气传播 声音的干扰因素 学生尝试初步进行 科学探究与推理,并得 出“桌子可以传声”的 结论。 注意事项:细线必 须绷紧,其中一名同学 对着话筒说话另一名同 学的一只耳朵要紧贴听 筒,还要将另一只耳朵 堵住。 总结:固体可以传 声。 学生举例。 从物理走向生活。 引导学生具有控 制变量的意识。 学习科学的研究 方法。 进一步体会固体 可以传声 进一步体会控制 变量的思想。 引导学生科学猜 想。6什么在水里也能做出整齐划 一的动作呢 【总结】介质:声音的传 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 的物质叫作介质。传声的介质 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 液体。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 介绍声速概念,引导学生 观察图表,分析图表中的信息。 小 资 料 涉介面中的中 声速 空 气 ( 0 C 331 53 无 340 230 空气(25℃) 346 1750 (810200)500 (324)谋油 5℃ 500 【提问】声速的快慢跟哪 些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声音在哪种状 态的介质中传播得最快 【引导】请同学们听一段 声音。介绍回声的概念、特点 以及应用。 观察、思考,并总 结规律。 归纳总结。 学生举例说明,液 体可以传声。 得到初步结论“一 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 传播得较快,在气体中 传播得较慢,声速还与 温度有关。” 引导学生介绍生活 中所了解到的有关回声 的知识,比如天坛的回音 丰富了学生对声 音传播的认识。 培养分析图表获 得信息的能力。 从物理走向生 活,了解物理知识在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中华民族的 智慧,为古代人民所7壁。 取得的成就感到自 豪。课堂练习 通常情况下,我们能够听 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 A.存在能发声的物体 B.发声的物体在空气中 振动 C.发声的物体在真空中 振动 D.人们能看到发声物体 的振动 针对教学的重点难 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 学生思考并完成。 让学生明确声音 的产生原因,声音的 传播条件。完成对知 识巩固与复习。课堂小结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条件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可以在固体、液 体、气体中传播 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从知识和方法 等方面进行本节课的总 结。 培养学生总结归 纳的能力。声板书设计2 .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声速(传播形) (回声) (振动) (传播速)传 播 舞教学反思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