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机械运动 练习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机械运动 练习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4.1机械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车可能都向左运动,且b车运动得更快
B.a、b两车可能都向右运动
C.a车一定向右运动,b车一定向左运动
D.a、b两车可能都静止不动
2.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且沿同方向行驶,由它们的s-t图像可知(  )
A.5秒前,乙车的速度一直小于甲车的速度
B.约7秒后,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C.10秒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18-20秒,乙车在做加速运动
3.词中常蕴含着科学知识根据下列诗句能估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桃花潭水深千尺 D.八千里路云和月
4.“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5.当人以中等速度跑步时,输向肌肉的血液增加10~20倍,心脏驱使血液以8m/s的速度循环流动,下列速度与这个速度最接近的是( )
A.“慢跑健将”刺猬的速度为
B.“潜水冠军”鲸的潜水速度为
C.公共汽车在公路上的速度为
D.火车的速度为
6.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B.弹簧测力计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使其轴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D.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不能倾斜
7.图中的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8.如果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单位可以是秒/米,那么
A.100秒/米比10秒/米快
B.0.2秒/米比5米/秒快
C.1米/秒与1秒/米一样快
D.10米/秒比0.1秒/米快
9.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s/t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10.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
A.25km B.50km C.75km D.100km
11.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12.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液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24.3m/s
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
二、填空题
13.如图为小金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
2400 总步数:步 200 步频:步/min
8 时速:km/h 124 消耗:大卡
(1)小金本次跑步用时为 min;
(2)列式计算小金本次跑步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
14.小闹在实心的金属管一端敲打了一下,小科在金属管另外一端听到了2次敲打声,两次敲打声的时间间隔相差0.5 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 m/s,回答:
(1)小科第二次听到的敲打声是通过 传播的。
(2)金属管的长度是多少米?(结果保留整数)( )
15.世界最先进的“和谐号” CHR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杭州站同时疾驶而出,连接长三角上海、杭州两大城市的沪杭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沪杭高速铁路正线全长160公里,其中87%为桥梁工程,全线设车站9座,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运行最高时速可达到416.6公里。高速动车以设计时速行驶完沪杭高速铁路正线需要 小时(保留两位小数),坐在“和谐号”上的小红同学,以行驶动车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房子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16.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下面是某十字路口的交通情况,回答以下与交通有关的科学问题:
(1)如图是某十字路口的平面示意图。十字路口附近P处,有外墙为玻璃幂墙(可视为平面镜)的一大厦,其中MN侧面朝向西南方向。当过路行人观察到汽车在MN侧玻璃幕墙内所成的像正在向正西方向运动,则该车实际运行路线 。
(2)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A、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的行驶方向是 摄像头(“靠近”、“远离”)。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 ,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 。
(3)如图,双黄线右侧的两个机动车道,每车道宽3.6米,一辆长为4.5米、宽为1.8米的轿车A,以54千米/时的速度,由南向北匀速行驶在左侧机动车道正中间。某时刻,在距离轿车前方s=22.5米的岔路口的C点,一辆长为1.8米的自行车,突然从非机动车道横穿过机动车道,不考虑轿车和自行车车速与方向变化,以及制动情况,自行车车速只有在小于 或大于 范围才能避免与轿车相撞。所以,行车应随时注意观察周围车辆,按照红绿灯信号要求,保障安全通行。
三、解答题
17.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人体头顶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
(1)人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2)在月球上不能使用这种身高测量仪,因为 ;
(3)已知感应器从发出信号到接受信号的时间越长,精确度越高;若想提高测量精确度,应 (选填“伸长”或“缩短”)竖杆的长度;
(4)已知感应器与测高台的距离为2.5米,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秒,请计算该同学的身高 。
18.在苏州汽车站的一位旅客可选择普客或快客从苏州去上海:乘普客经机场路到达,从苏州到上海的路程为75千米;乘快客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从苏州到上海的路程为80千米。下表是普客和快客的路程时刻表:
普客 快客
路程/千米 75 80
班次 8:20 8:35
8:50 9:05
9:20 9:35
已知普客时速为60千米/时,快客时速为100千米/时,两车中途均不停车。
(1)从苏州到上海,普客和快客行驶的时间各为多少?
(2)若现在时刻是8:00,普客和快客均正点发车,而这位旅客想早点赶到上海,则他应选乘普客还是快客?说明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A C D B C B C
题号 11 12
答案 A C
1.A
【详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a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车速小于风速;因为b车旗向右飘,所以b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
故选A。
2.B
【详解】A.由图象只知道,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 <v乙 ,故A错误;
B.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即第10秒时,甲车追上乙车,此时乙车的速度为0,故C错误;
D.由图象知道,18-20秒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乙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A.飞流直下三千尺,诗句中只有路程,没有时间,所以不能估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中有路程,有时间,所以能估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故B符合题意;
C.桃花潭水深千尺,诗句中只有路程,没有时间,所以不能估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八千里路云和月,诗句中只有路程,没有时间,所以不能估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因为蜻蜓飞行的速度和水波的速度相同,那么蜻蜓的每一次点水的时候都会是在上一个水波的边线上,而第二个水波和第一个水波都在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所以每个圆都应该是内切的。
故A正确.
5.C
【详解】,这个速度最接近的是公共汽车在公路上的速度;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
6.D
【详解】A.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即校零,如果指针与零刻度线不对齐,要调整至对齐,故A不符合题意;
B. 弹簧测力计所测的力要在它的测量范围之内,故B不符合题意;
C. 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故C不符合题意;
D. 弹簧测力计不仅可以竖直使用,还可以沿其它方向使用,故D符合题意;
7.B
【详解】A.图中物体做曲线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可知,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图中可知,小球在连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增大,因此小球下落速度在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可知,小球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A.100s/m是指通过1m的路程用的时间为100s,10s/m是指通过1m的路程用的时间为10s,则10s/m运动得快,故A错误;
B.0.2s/m表示1m路程需要时间0.2s,则1s内的路程是5m;5m/s表示1s的路程是5m,因此0.2s/m与5m/s运动得一样快,故B错误;
C.1s/m表示1m路程需要时间1s,即1s内的路程是1m;1m/s表示1s的路程是1m,因此1s/m与1m/s 一样快,故C正确;
D.10m/s表示1s的路程是10m;0.1s/m表示1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是0.1s,则1s的路程是10m,所以10m/s与0.1s/m一样快,故D错误;
9.B
【详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跟路程无关。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大小跟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都没有关系,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由s=vt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运动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10.C
【详解】由图知道,横波和纵波的速度分别是
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由于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即
则由知道,
解得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75k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A、以小明为参照物,1min后两人距离120m,所以小红的速度是v==2m/s,故A正确;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1min行走=60m,所以其速度是v==1m/s,故B错误;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红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故D错误.
12.C
【详解】A.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1=×0.6s=0.3s
由v=可得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3s=102m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2=×(1.8s 1.4s)=0.2s
由v=可得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2s=68m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
s=s1 s2=102m 68m=34m
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
t=1.6s 0.3s=1.3s
汽车的速度
v==≈26.15m/s
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12 1.6km
【详解】(1)[1]根据题意,小金本次跑步用时为
(2)[2]根据速度公式,小金本次跑步通过的路程为
14. 空气 182 m
【详解】(1)[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那么第一次听到的应该是金属管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应该是空气传播的。
(2)[2]设金属管的长度为s,由题可知

代入数据得
解得
s≈182 m
15. 0.46 运动
【分析】(1)已知两地的距离和列车的速度,根据公式可求所需的时间。
(2)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详解】(1)从题文可知高速动车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沪杭高速铁路正线为160公里,则根据 可知,
(2)以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房子相对于列车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故窗外的树木房子是运动的。
【点睛】要解答本题只需考生找到题干中的对应关键词句即可,如“以设计时速行驶”、“沪杭高速铁路正线”和“以行驶动车为参照物”。
16. 向正北方向运动 靠近 反射的光线很弱 关闭 2.5m/s 5.4m/s
【详解】(1)[1]由题意可知,十字路口关于MN对称,镜面中的正西方向对应实际的正北方向,因此该车实际运行路线是向正北方向运动。
(2)[2]后拍的照片成像较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变小,相距变大,即车在靠近摄像头。
[3]看不见车内的人是因为光线经过玻璃反射,车内的人反射的光线较弱,摄像头无法成像。
[4]夜晚,为使车外成像较为清晰,车内应保持较暗的环境,应当关闭车内的灯。
(3)[5][6]当自行车在汽车前经过,车头到达C位置时所用时间
此时,自行车完全经过汽车车头处,则自行车速度
当自行车在汽车后经过,当车尾到达C位置时所用时间
此时自行车车头到达汽车车尾处,则自行车速度
17. 不能 月球表面为真空,超声波无法传播 伸长 1.65米
【详解】(1)[1]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在20~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所以人不能听到超声波。
(2)[2]由于月球表面为真空,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月球上不能使用超声波身高测量仪。
(3)[3]由于感应器从发出信号到接受信号的时间越长,精确度越高,所以伸长竖杆的长度,可以增加从发出信号到接受信号的时间,使测量更精确。
(4)[4]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 3秒,则超声波传播距离
该同学的身高
18.(1)1.25小时 0.8小时
(2)快客;若乘普客,所需时间为途中时间1.25小时加上等车时间20分钟,共需95分钟;若乘快客,所需时间为途中时间0.8小时加上等车时间35分钟,共需83分钟。
【详解】(1)从苏州到上海乘普客用时间t1===1.25h,
从苏州到上海乘快客用时间t2===0.8h,
(2)t1=1.25h=1h15min,t2=0.8h=48min,
若乘普客,所需时间为途中时间1h15min加上等车时间20分钟,共需95分钟;若乘快客,所需时间为途中时间48min小时加上等车时间35分钟,共需83分钟。,
所以旅客应选快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