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机械运动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机械运动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4.1机械运动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蜗牛在慢慢地爬行 B.体育运动
C.歼击机在空中飞行 D.爱国卫生运动
2.小科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四次测量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下列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若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总是存在的,所以四次测量结果都是正确的
C.数据“12.36cm”中的“3”和“6”都是估读的
D.用正确的求平均值的方法算得该书宽度是12.35cm
3.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等于4m/s B.小于5m/s而大于3m/s
C.等于5m/s D.大于5m/s
4.歌曲 《红星照我去战斗》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人们认为青山在运动,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河岸 B.岸上的树木 C.竹排 D.青山
5.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多选)( )
A.在0~10秒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米处相遇
C.在10~20秒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在0~10秒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米/秒
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图像,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在2s后开始沿负方向运动
C.2s前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7.一辆长30米的大型平板车,匀速通过70米长的桥所用的时间是10秒。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花了20秒时间,那么这座桥长( )
A.140米 B.200米
C.170米 D.230米
8.某军舰在东海航行时,不受参照物选择影响的是( )
A.航行的时间 B.航行的速度 C.军舰的位置 D.航行的路程
9.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发射成功,入轨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形成了组合体。此时以下列哪个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 )
A.太阳 B.天和核心舱
C.地球 D.地面发射塔
10.在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
二、填空题
11.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 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 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2.在我校第十九届校运会上,小岑同学参加100m比赛的成绩是12秒,他跑步的平均速度约是 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接力棒顺利交接,两名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 (选填“静止”或“运动”)。
13.100米赛跑时,计时员在终点听到起点的枪声时计时,则计时时间比实际时间________(填“多”或“少”)________秒。(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14.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秒,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速度单位为米/秒,时间单位为秒),则在5—10秒内汽车处于 填“减速行驶”、“静止”或“匀速前进”),在13秒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米。
15.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l号线已开始建设,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号线 起讫站 车站/座 线路长度 投资/亿元 速度/km/h 建设期/年
总长 底下 地上
一期 高桥西-东环外 19 21.3 14.4 6.9 99.8 33 2009-2014
二期 东环外-北仑 17 23.3 0 23.3 45.0 42 2012-2015
(1)建造单位长度的1号线地铁,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 (填“高”或“低”);
(2)目前我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25 km/h,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外环至少可节省 h;
(3)若1号线全线建成,预计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 km/h。
三、解答题
16.汽车经过某一车站时,旅客手表的指针恰好指在09:30:00整,经过下一站时,已是09:32:30。已知两站之间的路程为3 km,求汽车的速度。
17.一列火车长200m,穿过一个长1000m的隧道用了2min,然后以这个速度经过长2.4k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18.家住德州的小明想在“五一”假期陪奶奶去北京游玩,他在网上查到动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表所示。
车 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 程
D316(上海虹桥 —北京南) 德州东 (13:17) 北京南 (15:21) 314公里
D338(青岛— 北京南) 德州东 (16:00) 北京南 (17:30) 314公里
请根据表格帮小明选择并求出:
(1)小明要想到达北京用时最短,应该选择哪次动车?(计算说明)
(2)小明所选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C BCD D C A B C
1.D
【详解】ABC. 蜗牛在慢慢地爬行;体育运动、歼击机在空中飞行,物体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D.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种活动形式,不是机械运动;
故选D.
2.D
【详解】A.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测量的数值更接近准确值,可以减小误差,不可以消除误差,故A错误;
B.由记录的结果可以看出12.46cm与其它三个数值准确值不同,相差较多,所以它是一个错误的结果,故B错误;
C.长度的记录的数值包括真实值和估计值两部分,刻度尺读数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所以第二个数据“12.36cm”中的“6”是估读的,故C错误;
D.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前2s内通过的路程
s1=v1t1=3m/s×2s=6m
后3s内通过的路程
s2=v2t2=5m/s×3s=15m
5s内通过的路程
s=s1+s2=6m+15m=21m
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所以应选与青山有位置变化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即选取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BCD
【详解】A.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 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符合题意;
C.乙同学在10 20s内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C符合题意;
D. 由图象看出乙在0 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
v乙==,
故D符合题意。
6.D
【分析】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位移的正负表示物体是在出发点正方向上还是在出发点的负方向上;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是沿正方向运动还是沿负方向运动。
【详解】AB.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于0 2s内物体的速度v<0,则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2 4s内物体的速度v>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故AB错误;
CD.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在前2s内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后2s内物体沿正方向运动,则t=2s时,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距离出发点的位移为
t=2s后物体沿正方向运动,在t=4s时物体的位移s=0,即物体回到出发点,所以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平板车的速度为:V车==10m/s,
桥长S桥=V车t2 S车=10m/s×20s 30m=170m,
答:这座桥有170m长。
8.A
【详解】A.航行的时间是一个过程量,与参照物无关,故A符合题意;
BCD.选定参照物后,航行的速度、位置、路程都会影响军舰和参照物之间位置的变化,故BCD不符合题意。
9.B
【详解】神舟十六号飞船入轨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形成了组合体;
A.以太阳为参照物,太阳与神舟十六号之间发生位置变化,所以神舟十六号飞船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与天和核心舱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神舟十六号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C.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与地球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神舟十六号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地面发射塔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与地面发射塔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神舟十六号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小刚同学与游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以船为参照物,小刚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11.等于、小于
【详解】甲在上行过程中,甲的质量和速度都不变,动能的大小由质量和速度决定,两者都不变,所以甲的动能不变。在图示位置中,甲乙两人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根据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由质量和举高的高度这两个因素来决定可知,所以两人的重力势能相同。由题意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两人质量相等,结合动能的决定因素可知,甲的动能小于乙的动能.根据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结合两人的势能相等,甲的动能小于乙的动能,所以可以判断,甲的机械能小于乙的机械能。
12. 8.3 静止
【详解】[1]他跑步的平均速度
[2]交接棒时,以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另一个运动员是静止的,即两名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易于传递接力棒。
13.少 0.29
【详解】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m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t=≈0.29s。
14. 匀速前进 76
【详解】[1] 由图像知道,在5—10秒之间,汽车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零,所以汽车处于匀速前进中;
[2] 由图像知道,0到5s之间,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5~10s的路程是:

10到13之间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故在13秒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15. 高 0.21 37.2
【详解】(1)[1]二期总长23.3km,且全部在地上,投资只需45.0亿元,
而一期全长21.3km,比二期短,但投资却需要99.8亿元,
因为一期的地下部分多,故投资就很大,所以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高.
(2)[2]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所需时间为:
=0.852h,
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所需时间为:
=0.645h,
t=t1-t2≈0.21h.
(3)[3]总路程s=21.3km+23.3km=44.6km,
一期所用时间t2==0.645h
二期所用时间t3==0.555h
t=0.645h+0.555h=1.2h,
v=。
16.20 m/s
【详解】汽车从某一车站到下一车站所用的时间为:
t=2分30秒=150秒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v===20m/s.
答: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0m/s。
17.260s
【详解】火车穿过隧道走的路程:
s=L车+L隧道 =200m+1000m=1200m
火车行驶时间:
t=2min=120s
火车速度:
火车经过大桥走的路程:
S’=L车+L桥 =200m+2400m=2600m
火车经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答:火车经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260s。
18.(1)应选用D338次动车(2)209km/h
【详解】(1)D316从13:17到15:21,运行时间t1=2h4min,
D338从16:00到17:30,运行时间t2=1h30min,
故小明应选用D338次动车;
(2)s=314km,t=1h30min=1.5h,
由v=可得,
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
v===209km/h。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