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地球的转动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为天文爱好者在一年中我国同一地点每天同一时刻拍摄的太阳位置轨迹图。当我国正值冬至日时,太阳位于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2.有关晨昏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晨昏圈与经线重合B.晨昏圈与纬线平行C.晨昏圈为白昼、黑夜的分界线D.晨线东面为黑夜,西面为白昼3.2022年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25日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图,9月23日,地球所处的位置在图中( )A.甲B.乙C.丙D.丁4.若此时,A旗杆的影子处于一年中最长,那么( )A.纽约曙光初现B.亚平宁半岛上和风细雨C.圣地亚哥天气干热D.孟买正受到西南气流的洗礼5.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4月9号运抵酒泉(39.44°N,98.31°E)卫星发射中心,于今年6月至8月发射成功,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担负此次任务的飞行将由3名航天员组成。结合下图完成题。卫星发射基地“酒泉”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6.小明家要在衢州市区买房,为了方便出行准备买一楼,但爸爸担心房间的光照不好,小明建议元旦去看房。元旦那天,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A.A-B 之间且更接近A B.B-C 之间且更接近BC.C-D 之间且更接近 C D.D-A 之间且更接近D7.读经纬图,判断一年中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始终大于乙 B.大部分天数甲大于乙C.两地仅有一天是相等的 D.两地有两天是相等的8.地球表面经度相同的地点是:( )A.日出时间相同的地点B.地方时相同的地点C.昼夜长短相同的地点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9.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A.纬线a是南回归线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10.下列哪些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①昼夜交替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③世界各地时间差异④四季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11.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能支持对应假说的是( )①气球的充气膨大实验——大爆炸宇宙论②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板块学说③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④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12.下面关于各城市正午旗杆的影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北京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B.海口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C.香港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可能朝北的D.天津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13.结合下图“演示地球的自转图”,我们在演示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B.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D.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二、填空题14.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地球公转的中心是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地球公转的方向为 。15.我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传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年的五月初五是公历6月14日,此时地球大概运行在图1中的 之间,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的 。(阴影线表示暗部)16.2019年4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清明饼是温州人用来祭祀祖先的一种食品,它是用一种叫绵菜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用这种汁同糯米粉拌匀糅和做成。(1)将烂绵菜挤压出的汁主要来自绵菜细胞结构中的 。(2)图乙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清明当天地球位于 之间。(填序号)17.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轴MN上标出转动方向。(2)其中大圈是晨昏线,当时E地是 (填“白昼”或“黑夜”),F地是 (填“白昼”或“黑夜”)(3)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上某一位置有时位于昼半球,有时位于夜半球,形成了不停的 现象。18.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 ,影子也越来越 。19.读地球运动的演示实验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2)图中示意太阳直射在 (填纬线),此时是北半球的 (填节气)。三、解答题20.如图为地球自转的示意图。(1)如图所示,此时北半球是 (选填“夏季”或“冬季”)(2)图中A、B、C、D、四点中处在深夜的是 。(3)图中地球一半处于白昼,一半处于黑夜,其原因是 。21.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神舟十六”发射当天,地球的位置大致处在图1中的 段;(选填“a”、“b”、“c”、“d”);(2)这天杭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等长”);(3)一年中,杭州市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填节气);(4)杭州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不同,这一现象主要与地球 运动相关;(5)中国有四大航天发射场(图2中①②③④所处标注的地名),处在我国最南端的发射场是 ;最早迎来黎明的发射场是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C D C A A B B A题号 11 12 13答案 B B D1.D【详解】由图示材料可知,图中轨迹为一年中太阳的位置轨迹图,我国位于北半球,当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直射点距离北半球距离最远,位于北半球的南方,此时站在北半球看,太阳轨迹应位于全年的最低处;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2.C【分析】根据晨昏线的含义及其与经纬线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详解】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两个节气时才与经线圈重合,故A错误;晨昏线只与纬线相交,故B错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晨线的东面是白天,西面是黑夜,故D错误;晨昏圈为白昼、黑夜的分界线是正确的。故选C。3.C【分析】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详解】9月23日是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当日昼夜等长。读图可知甲为春分、乙为夏至、丙为秋分、丁为冬至,所以9月23日,地球所处的位置在图中的丙处,故选C。【点睛】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日期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根据图甲为澳大利亚轮廓图,图中A旗杆的正午影子朝向正南,时间为正午;当A旗杆的正午影子处于一年中最长时,时间为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进行分析解答。【详解】澳大利亚主要位于120°E--150°E,A点此时为12点,美国纽约(西五区)位于澳大利亚以东,比A点早约10小时,此时为晚上,故不符合题意;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亚平宁半岛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故不符合题意;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圣地亚哥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季节,故不符合题意;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印度的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此时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故正确。故选D。5.C【分析】根据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进行分析解答。【详解】根据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向南变大为南纬,可知酒泉(39.44°N,98.31°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丙地。故选C。6.A【详解】读图可知,A是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是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C是6月22日前后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是9月23日前后的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结合图中地球自西向东的公转方向,因此元旦那天,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A-B 之间且更接近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图的判读。7.A【详解】读图分析可知,甲点的纬度是23°N,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乙点的纬度是75°S,位于南回归线以南,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角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太阳高度甲始终大于乙,A正确,BCD错误。故选A。8.B【分析】处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详解】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即日出时间相同的,故不符合题意;相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相同,故符合题意;相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相同,故不符合题意;相同纬度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理解。9.B【详解】纬线a是北回归线,A选项错误;当直射点在①,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B选项正确;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杭州市)昼长夜短,C选项错误;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D选项错误。故选B。10.A【详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球体、本身又不发光,在自转过程中,会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异及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四季的形成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①②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B【详解】大爆炸宇宙论到目前人类还没有验证这一结论的证据,①错;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因此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可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②正确;科学家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可以证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性,③正确;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表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④错。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科学假说的证明。12.B【详解】关于各城市正午旗杆的影子的说法,位于北温带的北京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海口位于热带内,旗杆的影子一年中大部分是朝北的,有的时候朝南;香港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可能朝北的;天津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故选B。13.D【详解】A、因为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故A正确。B、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故B正确。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故C正确。D、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故D正确。故选D。14. 地轴 24小时(或1日) 自西向东 太阳 一年(或365.25日) 自西向东【详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点睛】识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和周期。15. ②③ C【详解】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公历日期为6月14日,此时地球位于春分(3月21日)和夏至(6月22日)之间,即位于②③之间。农李五月初五最接近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弦月月面朝西(右边亮),即图C。16. (1)细胞液 (2)乙丙【分析】根据地球公转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将烂绵菜挤压出的汁主要来自绵菜细胞结构中的细胞液。(2)清明节是在春分之后的第十五天,乙表示春分点,丙表示夏至点,所以清明节当天地球处于乙丙之间的位置。17.(1)画图略(2)黑夜白昼 (3)昼夜交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自转运动,试题难度一般。【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据此可在地轴MN上标出转动的方向。(2)读图可知,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图中E地位于夜半球,F地位于昼半球,所以当时E地是黑夜,F地是白昼。(3)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上某一位置有时位于昼半球,有时位于夜半球,形成了不停的昼夜交替现象。18.减 长【详解】太阳直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越来越长。19. 自西向东 24小时 南纬23.5度 冬至【详解】(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2)图中示意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即南纬23.5度,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20.(1)夏季(2)B(3)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且地球不停地自转【分析】本题以地球自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四季的划分、晨昏线及地球自转的意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详解】(1)由图知,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此时北半球是夏季。(2)由图知,ABCD四点中B处于深夜,AC处于晨昏线上,将要迎来白昼,D正值白天。(3)图中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一半被太阳照亮,一半背对太阳,因此地球一半是昼半球,一半是夜半球。21.(1)b(2)昼长夜短(3)夏至日(4)公转(5) ④ ②【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图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为材料,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及我国不同卫星发射基地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详解】(1)5月30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b段即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2)5月30日这一天,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杭州昼长夜短。(3)一年中,杭州白昼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4)杭州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不同,这一现象主要与地球公转运动相关。(5)中国有四大航天发射场,处于最南端的是④文昌发射场,最早迎来黎明的发射场是位于最东边的②太原发射场。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