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民族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法治观念:了解相关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责任意识: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增强忧患意识,弘扬创新精神,自觉融 入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中。 教学 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重要性。教学 难点 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神一到神十八,每一次飞跃都代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与成长,我国载人航天不断向星辰大海更深处挺进。 思考:从最初的神舟一号到现在的神舟十八号,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说明了什么? 学生: 教师:创新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授新课 任务一:探究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强国? 材料一: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材料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但与美国70%以上的贡献率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很多关键领域和产业核心技术还依赖进口,如高端芯片、操作系统、高端光刻机、高档数控机床、高端仪器装备等。这些领域和技术都是目前关乎我们生存发展的“命门”。 思考1:综上述两个材料,请你说说为什么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基础题) 学生: 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成就: ①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思考2: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是创新型强国? 学生: 教师:强调:我国目前已经是创新型国家,但还不是创新强国。 任务二:以载人航天为例,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如何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中国航天的发展之路 1986年,中央拨出40亿元用于发展航天事业,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由此起步。 90年代,中国选择自主创新道路,独自建设空间站,一大批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刻苦攻坚,投入载人航天研究。 21世纪,中国航天通过制定近百万元的奖励机制引进航天人才,并承诺解决航天人才的家属就业、子女教育等相关问题。 2016年,加速推进《航天法》立法进程。 2010s,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优势资源、优势力量参与航天发展。巨石集团3年投入10亿研发航空用玻璃纤维打破美国70年垄断,我国神舟号飞船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2021年10月,第13届中国航展现场签订了超过12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书。 思考:结合中国航天发展这段材料,说说国家怎样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学生: 教师: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④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任务三:分析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并说明我国为什么重视教育? 材料一:杨明老师,一位令人敬佩的教育者,毅然放弃了都市中的高薪工作,选择踏上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前往偏远的山村支教。11年的光阴,他坚守在这片教育资源匮乏的土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力量”这一坚定信念。 思考:培养这样优秀的人才靠的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 教师: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材料二: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2023年,全国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达2.91亿,专任教师1891.8万人 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任务四:为什么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 材料一: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被加拿大警方逮捕,美国指控其在向汇丰银行报告时隐瞒了华为与伊朗公司之间的关系,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关注,孟晚舟经历了长达三年多的听证、庭审才得以归国。在此期间,华为和中国政府多次驳斥了对孟晚舟和华为的指控,并要求美国撤销逮捕令。 思考:为什么孟晚舟会被捕?这启示了我们什么? 学生: 教师: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③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材料二: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〇六所(206所)在航天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该所研发的环控生保尿处理子系统成功应用于中国空间站,实现了从“尿”到水的技术突破,尿处理子系统作为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研制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是团队长期努力与创新的结晶 。 思考1:这启示我们如何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 教师:①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②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思考2:这一成就体现了哪些创新精神? 学生: 教师: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情境创设:在一个充满创意与梦想的校园里,有一位热爱探索的学生小李。某天,他在课余时间里,突发奇想,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动手制作出了一个独特的小发明。这个小发明虽然简单,但却能巧妙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让小李倍感兴奋。 然而,兴奋之余,小李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项——申请知识产权。他觉得自己只是随手做的一个小玩意儿,没必要那么正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的小发明在同学间逐渐传开,甚至引起了校外人士的关注。这时,小李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可能让这份创意失去了应有的保护。 思考: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学生: 教师: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③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公民保护知识产权的具体做法(P27相关链接) ①学习相关法律,如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②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③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④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红红所在班级拟召开“'2024年两会”你最关注什么”主题班会,要求每个人提出自己关注的热词,变变上网找观点的过程中发现了“新质生产力”热词,两会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表明( ) A.我国已从科技大国迈入科技强国行列 B.我国坚持推进以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C.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我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来自全球1亿数字火炬手接力汇聚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这是亚运史上首次数字点火,也成为亚洲奥林匹克史上的经典时刻。这表明中国( ) A.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正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C.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D.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3.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下列举措有利于直接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是( ) 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②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④深化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部署,要求教育系统在加强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下列对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传导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教育发展促进人才选拔,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②我国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 ③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激活教育事业发展活力 ④拔尖创新人才投身实践,助推创新能力更上台阶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