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夯实法治基础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中我第一国法我根本《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民法典》《宪法》猜猜“我”是谁?知识导航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作用)P45-47法治的要求? P45-46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方针?P48-49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进程?P481.2.4.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P49-505.选择法治道路第一部分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的辛勤付出的背后,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交通井然有序法庭审判现场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1.什么是法治?P45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何为法治?法制与法治的联系与区别法制法制是指法律制度,侧重于立法层面法治区别:强调的是通过法律对国家和社会事物的管理,侧重于执法、司法层面。联系:“法制” 是法治的前提,“法治” 是法制的体现和保障。一定要“法治”吗?不“法治”行不行?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没有法治来保障,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提示:从个人和国家社会角度思考)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2024年4月30日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这批案例包括谢某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厉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张某岭等175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等。提示:个人:侵犯个人的权益、尊严;人们不能有稳定的收入预期、不能幸福生活等。国家社会:激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公平正义;阻碍法治中国建设,不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封建社会人治近现代以来变法改制新中国成立探索法治道路总结经验推进依法治国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国韩国《电子通信基本法》规定:以危害公共利益为目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散播虚假信息者,将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缴纳5000万韩元以下的罚款。美国先后通过了《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电脑犯罪法》、《通讯正当行为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约130项相关法律、法规,对包括谣言在内的网络传播内容加以规制。新加坡新加坡规定,凡传播谣言的,均按照《广播法》第45条,处以3年监禁或罚款1万新元(约合5万元人民币)或两者兼施。国际: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1.为什么要走法治道路?p45-47(1)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p45第一段(2)国家:p47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②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3)世界: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p45第二段2.法治要求:(1)实行良法之治什么是良法?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保护未成年人的“良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院应当受理。思考:有了法制是否就意味着就有了法治呢?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思考:《食品安全法》通过后,公民的食品安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这说明了什么?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3·15晚会曝光名单 触目惊心“土坑“酸菜生产内幕,酸菜制作过程无安全保障、卫生状况堪忧,涉事企业包括:湖南插旗菜叶有限公司、岳阳市君山区雅园酱菜食品厂、坛坛俏食品有限公司、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问题②法治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法治的要求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不同: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人治思维奉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了解党的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良法了解党的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善治前 提互为表里辩证统一保 障归 宿知识拓展:“良法”与“善治”的关系2.法治有何要求?p44-45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p45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p46课堂笔记: 3.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追求并奉行法治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角度)(P45)1974年《隐私法案》是美国最重要的一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的法律。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通过隐私保护法的国家。在德国,对信息泄露行为的惩处格外严厉。德国《联邦数据保护法》美国《隐私法案》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封建社会人治近现代以来变法改制新中国成立探索法治道路总结经验推进依法治国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描绘法治蓝图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进程图19781982199719992002200720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载入宪法。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122013201420182020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进程图2022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重点)3.依法治国的重要性?P47-48(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地位?P48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上面这些图片反映的问题,应如何真正解决“网络电信诈骗问题,促使天下无诈“小组合作探究:说一说国家、社会、个人应该如何作为?新课讲授法治中国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严格执法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新课讲授公正司法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法治中国全民守法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重点)5.如何建设法治中国?p49-50①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②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③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⑤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50夯实法治基石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治蓝图法治对个人的作用实行法治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如何实行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我国实行法治的原因怎样建设法治中国课堂小结随堂练习第三部分1.(2024广东雷州八中期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严厉打击社会乱象,规范社会不文明行为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D.规范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练习解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选B。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 ( )①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行动指南②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④坚持法治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练习A3.202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犯罪率最低、公民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公民体感治安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治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一个国家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④每个公民要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练习C解析:②错误,并不是一个国家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法制≠法治。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