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网络改变世界》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网络改变世界》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网络规则,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 法治观念:知道网络的利与弊,遵守网络规则,合理合法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 责任意识:辨析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养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有序参与网络生活,遵守网络秩序,承担网络主人的责任。
教学 重点 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 难点 如何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导入: 小红最近迷上了在线购物,她觉得这种方式既方便又快捷。某天,她在家里无聊地刷着手机,突然看到了一个购物网站的广告,点击进入后,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她眼前一亮。她浏览了一会儿,最终被一款时尚的手提包吸引,这款包的设计简约大方,颜色也正是她喜欢的。小红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购物车,并顺利完成了支付。几天后,当她收到快递包裹,打开看到实物时,满意极了,和网站上的图片一模一样,质量也非常好。这次愉快的购物经历让小红更加爱上了在线购物,她觉得这种方式真是既省心又省时。 思考:网络是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的?它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又有哪些潜在的挑战?
授新课 探究一: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积极影响? 截止到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自主思考:1.生活中,你有没有常用的软件?你会用它们做哪些事情? 2.假如没有网络,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们想知道老师小时候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吗? 上小学时的情景: 上中学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家里的生活水平的变化,我接触到的事物有: 思考: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 教师: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探究二:网络是把双刃剑 初中生小丽的周末—— 上午8点:收到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的作业信息,以便完成周末作业。 上午10点:做完英语作业,小丽通过社交软件联系上了搬家到外地的朋友,她们感觉有聊不完的话。 中午12点:本周末爸妈出差,小丽利用外卖软件,为自己点了一份喜欢的饭菜,方便快捷。 下午2点:午休后,小丽收到了网购的家电到货的信息,立马就接到了快递小哥的电话,真正享受了互联网产业带来的实惠。 下午4点:回到家,小丽用电脑浏览“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关心国家时事的她,对政府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下午8点:吃过晚饭,写完作业,小丽打开电视收看《中国诗词大会》,感受中国诗词文化的魅力,享受周末美好时光。 思考:请分析一下小丽在不同的时间点网络生活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 教师: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创建新的平台。 知识小结:网络对社会进步有哪些积极影响?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问政的意义: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李某在网上捏造事实,无端诽谤多人,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他还在网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李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经公开审理,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 思考: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学生: 教师: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①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 ②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③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 ④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今天,智能手机有强大的照相功能,且便于携带,很多人习惯拿起手机就拍照,并传到网上共享。这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带来威胁。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个人隐私“被共享”的情形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人刚买了房子,招揽装修业务的电话就接连不断;有人刚买了车,推销保险的电话就响个不停…… 思考: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 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学生: 教师:遇到过。我在网购过程中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不轻易使用安全性不强的公共网络;审慎对待个人信息,不轻易将重要的私人信息存入网络等。 知识小结:网络中存在哪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何危害? ①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 ②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③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 ④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掏出手机,随时随地叫车出发;从买菜到大件商品消费,点击手中小屏即可交易;视频会议重构了办公与教学方式;工厂无须开灯,也可以承载精密的设备制造……这让我们感悟到 (  ) ①网络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 ②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 ③网络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以往人们靠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去见想见之人,而现在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这说明 (  ) A.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极大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 C.网络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D.网络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 3.有新闻曾指出,全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达到8000多亿元,预计年均增速将保持在40%。“互联网+农业”所隐藏的潜力是巨大的,其正在潜移默化地引领我国农业产业的变革方向。材料说明 (  )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④互联网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4.江苏全面开展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试点工作,群众投诉一键达,纪委监督一点通。全国各地政府微信公众号等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也向即时、透明方向发展。这说明 (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C.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D.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5.在数字时代,通过微博热搜了解当下最热门的文艺作品已经不是新鲜事,当一部文艺作品中的话题成功登上“热搜榜”,其传播效果往往会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这说明 (  ) A.热搜铸就了中华文化新辉煌 B.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C.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