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件(20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件(20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科学社会主义的
理论与实践
| 空想&科学 | 理论&实践 |一国&多国
笃行
励志
尚学
责任
科学社会主义
产生的历史条件
SECTION ONE
思想来源
历史前提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只能是空想?
2.社会主义为什么能从空想走向科学?
3.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发展的?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0
1
一、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日益激烈
2.阶段代表及特点:
①16-17世纪:《乌托邦》《太阳城》→文学语言批判、理想描绘
②18世纪:《自然法典》《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法律条文批判、
原则设想
③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实验尝试批判、合理设想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0
1
3.正确评价:
(1)进步性: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局限性:①仅从理性原则出发设计未来蓝图;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找到变革的正确路径;
③看不到广大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根本原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0
1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二、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科学社会主义
的创立
SECTION TWO
理论基石
诞生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0
2
卡尔.马克思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
结合教材对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的叙述,请思考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0
2
一、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揭示了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意义: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0
2
一、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剩余价值学说: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揭示了
剩余价值的来源
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意义: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
(从经济学角度)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0
2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意义:
(1)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
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2)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一、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内容、意义)
2.剩余价值学说:(内容、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0
2
二、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
1
3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0
2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工人运动的兴起
历史前提
空想
社会主义
思想来源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唯物史观和
剩余价值学说
理论基石
诞生标志
【小结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立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SECTION TWO
十月革命
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0
3
1.时间: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存在了72天
2.措施:
(1)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
(2)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
(3)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限制公职人员年薪等方式,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3.意义:“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一、巴黎公社
伟大的尝试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0
3
1.时 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1)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2)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3)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3.意 义:
(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十月革命
伟大的胜利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0
3
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
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国到多国的飞跃---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大发展
三、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发展
1.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0
3
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脚步停止?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挫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它为社会主义发展积累经验和教训。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0
3
三、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发展
1.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3.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0
3
焕发生机活力
二战后
理论
到实践
一国
到多国
实践
遭遇
挫折
巴黎公社
伟大
尝试
十月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是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严重挫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它为社会主义发展积累经验和教训。
向世界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实现了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小结2】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