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总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是什么?《穿越 X X 社会》电影策划活动任务:分组设计《穿越 X X 社会》的电影桥段,描述小王在该社会形态中最有可能的经历或见闻,小组代表进行分享。一次偶然的机会,主人公小王获得了穿越时空的能力,可以穿越到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电影第一幕:原始社会时代关键词石器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氏族平等互助……思考: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什么要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知识链接生产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资料决定劳动资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工具反作用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一)原始社会1.所处阶段—— 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2.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低下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人们主要以采集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事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一)原始社会3.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4.社会管理方式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氏族制度氏族 ——→ 部落 ——→ 部落联盟想一想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得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原始人不断改进劳动工具,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结合课本P3第一段的内容,绘制原始社会解体的流程图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逐渐取代集体劳动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贫富分化加剧生产工具牲畜土地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逐渐解体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生产工具改进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一)原始社会5.解体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观点一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是不可避免的。观点二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观点三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会永远存在。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阐明你的理由。√××电影第二幕:奴隶社会时代关键词阶级奴隶主和奴隶残酷剥削和压迫国家产生金属工具城市……结合教材P3第二个探究与分享,说明奴隶主与奴隶产生的过程。为什么有人成为了奴隶主,有人却沦为奴隶?文字分工文明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二)奴隶社会1.阶级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和奴隶阶级(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这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① 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② 阶级的含义—— 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二)奴隶社会2.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生产资料所有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人们的地位和关系)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产品的分配方式)3.社会主要矛盾—— 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古罗马,到处都有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奴隶被称之为“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为了取乐,建造巨大的角斗场,强迫奴隶成对角斗,并让角斗士手握利剑、匕首,相互拼杀。一场角斗戏下来,场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隶尸体。奴隶没有任何的财产,所有创造出来的产品都属于奴隶主,甚至连奴隶本身都是属于其主人的。因此奴隶在年老体衰、不能再创造财富的时候,奴隶主有可能会因为担心浪费粮食,而杀掉年老体衰的奴隶。面对奴隶主的残酷压迫,奴隶们可能会作何反应?面对奴隶的反抗,奴隶主可能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二)奴隶社会4.奴隶制国家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 奴隶制国家产生了。① 国家的产生② 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辩一辩有人说:原始社会是平等互助、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理想的“黄金时代”,而残酷的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倒退。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请说明理由。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二)奴隶社会5.历史进步性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广泛使用、城市出现、文字发明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青铜工具甲骨文商代铜贝古埃及文明十二铜表法电影第三幕:封建社会时代关键词地主和农民地租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商品经济的发展……思考:奴隶制生产关系为什么会被封建制生产关系所取代?铁制农具农民起义思想钳制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封建社会1.封建制生产关系(1)出现的原因生产力不断发展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加剧奴隶制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封建制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合课本P5探究与分享,说说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有什么异同。 奴隶制生产关系 封建制生产关系异 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 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同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劳动者都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尽管农民受剥削的程度比奴隶有所减轻,但他们仍然受着残酷的剥削。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封建社会1.封建制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3)积极意义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悯农(其一)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结合以上图文信息,谈谈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情况?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封建社会2.封建剥削(1)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2)方式封建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主要方式:收取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封建社会3.封建统治(1)显著特征—— 君主专制、等级森严(2)思想钳制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4.封建社会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1)是什么(2)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电影第四幕:资本主义社会时代关键词雇佣劳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剩余价值……工场经济危机工业革命分工精细思想解放有一首描写十六世纪英国手工工场的歌谣这样写道: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户外又一屋,贫儿一百人,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彼皆穷人子,终日不得息,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各自施妙技,天衣真无缝。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结合歌谣描绘的情形,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试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原因。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萌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人们的地位和关系)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产品的分配方式)剩余价值相对于奴隶制和封建制剥削,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如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2.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效率(科学技术、管理)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A.基本条件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资本。从历史上看,资产阶级(资本家)为满足上述条件做了什么?材料一:15世纪英国毛纺织业勃兴,羊毛价格攀升,养羊业利润超出农耕,刺激贵族采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侵占森林、沼泽、牧场等公用土地,用栅栏等把土地围圈起来,无数破产的农民只能选择进城,成为工厂里的雇佣工人。这就是被莫尔称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材料二:“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罪恶的黑奴贸易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提供了大量货币作为资本。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A.基本条件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资本。B.主要手段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封建地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年代,要怎样才能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宣传自由平等调动底层人民发动革命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社会生产、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谈谈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资本主义社会2.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封建制度的存在使资产阶级的经济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2)做法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3)意义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资本主义社会3.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等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工业革命部分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部分成果经济危机之“怪现象”材料一:1929年的冬天,一个身穿单衣、瑟瑟发抖的美国小女孩问她的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因为煤太多了。”材料二:1933年,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在地里,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被销毁,丹麦有117000头牲畜被消灭。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存在着什么样的“怪现象”?材料三:美国在1973~1975年的危机中,仅1974年5月15日和16日两天内,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牛奶垄断组织倒掉的优质鲜奶就有38000多加仑(1加仑≈3.79升)。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资本主义社会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陷入混乱。想一想: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会出现生产过剩的“怪现象”?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资本主义社会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3)直接原因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资本主义社会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4)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产品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却被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过程却由资本家控制管理劳动产品却被资本家私人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应由劳动者共同所有生产过程应按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劳动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资本主义社会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2)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想一想: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化,资本主义社会会发生什么变化?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资本主义社会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3)作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总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是什么?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决定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总和社会基本矛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