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总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01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鲜明主题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困境一:国家前途困境年广久,原籍安徽怀远,他卖的瓜子便宜又味道好,有时买一送一,当地人称之为“傻子瓜子”。1982年“傻子”雇工已达103人。一时间,社会上反响日趋强烈,“傻子不傻,雇工剥削,是一个新型资本家……挖的是社会主义墙角”,诸如此类的议论成为社会上和理论界的热门话题。这样的现象在当时并非个例,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承包现象、雇工现象,引发了一场关于姓“资”姓“社”的大争论。在改革开放初期,要解决上述争论,党和国家必须回答什么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什么理论成果?2.理论成果(1)邓小平理论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时间节点时代问题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等历史困境二:共产党执政困境为了避免重蹈苏联覆辙,中国共产党必须思考什么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什么理论成果?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剧烈动荡,1991年12月,苏联宣告解体。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知识拓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P37 相关链接)2.理论成果(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时间节点时代问题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年)以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历史困境三:社会发展困境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中国共产党必须思考什么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什么理论成果?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这是中国发展的巨大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全方位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中国的传统产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开步伐。但区域差距、环境污染、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的难题。2.理论成果(3)科学发展观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时间节点时代问题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2002年)以后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知识拓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历史困境四:改革攻坚困境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改革攻坚的过程中,形成了什么理论成果?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硬骨头”,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打破垄断、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六大方面。2.理论成果(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时间节点时代问题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2012年)以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P39),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习近平连一连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⑤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围绕“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判断正误改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改为:改革开放以来×习……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02数说疫情防控观看视频,结合中国的抗疫行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经验有哪些?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经验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全国“一盘棋”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因时因势因地制定优化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党员先行、带头示范全民参与、同心抗疫中西医结合疗法综合运用现代科技……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还取得了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同样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内容领导核心基本路线根本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2)重要性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唯一正确道路)。 P38相关链接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内容(2)重要性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知识回顾: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内容—— 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个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个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具体制度知识拓展:你所知道的中国制度都有哪些?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重要性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特点与优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中国进步和发展、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说一说:我国的国家制度有哪些特点与优势?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如何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P40相关连接)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如何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措施目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必由之路理论行动指南制度根本保障文化精神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二)坚定“四个自信”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