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慧眼观美景,妙笔蕴真情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标分析】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 考。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作要有真情 实感,表达力求有创意。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 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 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4.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 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5.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 立写作的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 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教材分析】本次写作指导来自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 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 引起无限的情思。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 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便是水到渠成之事。同时,本课是在七年级 分散学习景物描写基础上的一次集中探究,是抓牢“写景抒情”这一主线的拓展 延伸,提炼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优美写景文章的共性,即:抓住景物特点,努 力用语言文字营造立体感、画面感,同时在山水美景中寄托作者的情怀,从而达 到更深层次的审美效果。【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对写作的一些基本的技法还不能 完全掌握;有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受到知识量、词汇量和表达方式的限 制,不能清楚、明确、精彩的把自己想说的、要说的和该说的表达出来。分析原因在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畏难情绪,大多偏向于喜好易于掌握的文体和技巧。 而对于景物描写,囿于观察角度的单一,描摹语言的苍白,则不是很擅长。因此 要加强作文教学的针对性、作文训练的系统性,注意写作知识和方法的传授与运 用。因而要注意一方面积极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 作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积极倾吐生活感受,让学 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倾吐情感、发表意见、使自己获得精神愉悦的途径,更是今 后进行社会活动和交往的必要技能。同时,学生虽在前期的学习中对于写景的多 种技法有所接触,但还不够系统,因而写作困难、无亮点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因 此,本堂作文课要通过多种课堂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运用多种 方法多角度描绘景物。【学习目标】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并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2.通过分析经典素材,总结写景方法,并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从 不同角度描写景物。3.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从多方面观察景物,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通过分析经典素材,掌 握基本的写景方法,并尝试运用多种写作方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2.教学难点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过程】情境创设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享有“郑州市花园学校”的美誉,为了展示校园美景,学校 “妙笔生花”写作社面向八年级学生,发起了“大美校园,与你相约”征文活动,请同 学们积极参加,展现你识美的慧眼,绘美的妙文吧!课前准备活动:探寻美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象,美不胜收。漫步美丽的校园,哪些景物让 你印象深刻 请你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认真观察,填写观察卡片。(校园美 景视频播放)注:本观察卡片为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景物,学生可在此基础上添加其他观 察角度和内容。活动策略:1.学生解说自己的观察卡片。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点评,追加其他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角度。 3.老师对学生说的不到或者不妥之处适时进行补充点拨。4.学生结合交流与点评,补充完善自己的观察卡片,力争完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去生活中寻找素材, 为后面的写作做准备。任务一 经典品析学方法同学们在观察校园之景时都展现了识美的慧眼,为了大家更好地将自己的文 思才情展示出来,我们一起去找写景大咖取取经吧!一、景物描写知多少1.什么是景物描写 所谓的景物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景物进行具体描 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对比:以下两则片段有何区别 片段一: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景物叙述)片段二: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 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 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景物描写)2.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阅读第三单元写作(课本 P64 页),圈画景物描写的方法。二、经典品析学方法1.回看经典片段,说说文段中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方法 (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 丝,密密的斜织着.....——《春》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化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 密、闪闪发亮的特点。(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 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 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手法在写春花的美丽 (提示:从感官、修辞等角度 思考)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角度,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 了春花数量繁多、花香馥郁以及蜜蜂采蜜的热闹场面。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 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 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 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 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 气! 《济南的冬天》山上→ 山尖→ 山坡上→ 山腰(空间顺序)(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更凸显了三峡山势高峻险拔的特点。(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仰视,俯视,平视,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景物特点:山高水净、绚烂多 彩,充满生机(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运用比喻,把庭院中的月光比作澄澈的积水,把竹子和松柏的影子比作藻荇 交错,由眼前所见实景产生联想,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形神兼备。(7)当田野染上了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 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 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刘湛秋《雨的四季》(喜爱)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 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 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张爱玲《秋雨》(沉闷)2.方法小结:抓住特征细描绘,笔下景物有神韵。 感官修辞多手法,动静虚实全方位。 写之有序条理清,重点突出层次明, 景中融情意蕴深,深深浅浅感人心。任务二 修改升格用方法同学们都有一双识美的慧眼,得到写作秘籍后,小语同学迫不及待地挥笔写 了一篇小作文准备向“妙笔生花”写作社投稿,请你帮他修改润色。一、例文展评请同学们点评小语的作文,说说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校园一景①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有一棵屹立多年的古树,那是一棵梧桐树。②春天,梧桐树萌发出新芽,嫩嫩的,绿绿的。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焕发 出蓬勃生机。③夏日,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点缀出斑驳的光影,几只鸟慵懒 地栖息在树枝上,树下阵阵的翻书声,也惊不开它们那紧闭着的双眼。它叶子很 茂盛,阳光照射下来,有星星点点的光可以照在地面上。树干很大。④秋日,梧桐叶渐渐枯黄,悠然飘落。偏西的日头,注视着树下奋进的同学, 他们依着梧桐树,沉溺于书海。秋风微微拂过,几片树叶悄然落下,吹动了少年 们的梦。每每看到她金色的外衣,我心中便是满满的希望。每逢微风拂过,它的 叶子便会像黄蝴蝶般飞舞,随风而落,落入地球母亲的怀中,树枝发出“哗哗”的声 响。⑤冬雪覆盖了校园,夜晚昏黄的灯光洒在梧桐树上,勾勒出柔和的美感。通 过树的缝隙,可以瞧见天空中时明时暗的星星,还有穿行于云层之间的月亮。预设优点:(1)能使用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2)能从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官入手,展现景物特征。 缺点:(1)视角单一,没有多角度,多视角的描写。(2)部分段内顺序错乱,杂乱无章。(3)能有意识的使用修辞手法,但不够生动形象。 二、小组合作,修改升格从描写景物的方法中,每个小组选择至少两种,修改习作《校园一景》, 分享修改成果。(1)修改前:春天,梧桐树萌发出新芽,嫩嫩的,绿绿的,驱走了冬日的沉 闷和死寂。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焕发出蓬勃生机。修改版本1:春天,梧桐树萌发出新芽,嫩嫩的,绿绿的,驱走了冬日的沉闷 和死寂。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焕发出蓬勃生机。树上,时不时会有一两只麻雀 或小燕停下梳理羽毛,它们的羽毛油光发亮,小小的眼睛中闪烁着欣喜和满足。修改版本2:春天,梧桐树萌发出新芽,嫩嫩的,绿绿的,驱走了冬日的沉闷 和死寂。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焕发出蓬勃生机。“轰隆隆!”只听得一声巨响,一 道闪电划破苍穹,唤醒了树下还在沉睡的昆虫们。【点评预设】既然想写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除了直接去写树,我们还可以从 侧面描写,通过写周围的景物来表现树的勃勃生机。其中还运用了静中有动,动 静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春天的活力、生机和希望。(2)修改前:它叶子很茂盛,阳光照射下来,有星星点点的光可以照在地面 上。树干很大。修改后:它的根深扎地底,盘根错节,它的树干出奇地粗壮,斑驳的枝干努力向 四周伸展,枝头错落地长着无数树叶,和煦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小小间隙,在地 上投下剪影,斑驳间是树叶的风姿。【点评预设】原文没有明显的观察顺序。修改后选取固定观察点,采用“树根 树于 树叶”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3)修改前:秋日,梧桐叶渐渐枯黄,悠然飘落。偏西的日头,注视着树下奋 进的同学,他们依着梧桐树,沉溺于书海。秋日里,它会穿上独属于自己的金色 外衣,在日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每每看到她金色的外衣,我心中便是满满 的希望。每逢微风拂过,它的叶子便会像黄蝶般飞舞,随风而落,落入地球母亲 的怀中。树枝发出“哗哗”的声响。修改后:在“哗哗作响”的后面加入:我弯腰捡起一片树叶,轻轻地抚摸它细致 的纹路,我仿佛看见了当年还年少的梧桐。我把树叶贴在脸上,它像一只历经沧 桑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脸,我仿佛听见了梧桐在向我诉说着自己的往事。【点评预设】在文章结尾处展开了合理的想象,人与树叶互动,虚实结合, 透露着对梧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且这其中还运用触觉、听觉的多感官描写。任务三群策群力绘美景帮助小语同学修改完他的作品之后,相信你也跃跃欲试,请结合自己的课前 观察卡片,撰写一篇描绘校园美景的小作文积极投稿吧!要求:1.不少于150字。2.写完后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自评,互评,组内推选一篇进行展示分享。结语:同学们,生活中并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抒写美的慧心。“大 美校园,与你相约”,希望大家徜徉于美丽的校园,能够怀揣热爱,以慧眼寻美, 慧手写美,慧心抒美,“妙笔生花”期待你的作品哦!作业布置:(1)基础性作业修改完善课堂写作实践,积累优美语句。 (2)拓展性作业围绕“校园一景”,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500字;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多手法、多感官写景;情景 交融。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