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政治沪教版高三上册第三课第一节第一框《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普通高中政治沪教版高三上册第三课第一节第一框《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联系的含义;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
(2).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前搜集资料,培养学生从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认识和发现事物联系的能力。通过课堂中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具体事例的分析,提高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运用联系的特征及其意义的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和具体事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认同事物普遍联系对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的意义,能够初步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角度关注自身发展和社会、国家的命运。
2、新设计
本教学设计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模式。整堂课分成四个教学环节:环节一:创设情境;环节二:走入情境;环节三:构建概念;环节四、归纳提升。
本教学设计中,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交流“联系的多样性”这一环节时,要让学生充分的发言,要使学生的发言中涵盖到事物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中又要兼顾事物之间的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既要关注自然界,也要关注人类社会的联系。所以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较充分的准备,若学生未能及时说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适时、恰当地进行提示、引导。
3、学情分析
(1.)学习者是普通中学高三学生。
(2.)学生基础薄弱,学,学习能力差异较大。
(3).哲学是一门思辨的学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中的大多数习惯于感性思维和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
(4).从前两课的学习来看,学生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具体现象和事例的能力亟待提高。
(5).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高中学习,学生有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体验。
本课是高三政治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课包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两节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分两框。第一框是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分成两大块:第一块从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出发阐述了联系的含义。第二块重点阐述了联系的三个特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重点难点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特点
5、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导入】
环节一:创设情境
情境导入:
三十年前在家庭消费中电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属于奢侈消费品,但是三十年后的今天电视已成为家庭消费的必需品,收看电视节目也成为愉悦家庭生活,获取前沿资信的重要途径。中央十套科技教育一直是我喜欢收看的频道,它在丰富我生活的同时,也让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不知同学们喜欢不喜欢中央十套?其中哪些栏目是令你们青睐的呢?(走进科学、探索与发现、人与社会、道德观察。。。)
情境展示:
中央十套,走进科学栏目曾播放了《流水的竹子》,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下面让我们一起共享。
【播放视频】《流水的竹子》
【讲授】
环节二:走入情境
教师:一棵竹子一夜能产生十几斤的流水真是令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于置信,而且夜间能产生,白天不能产生;无风的时候能产生,有风的时候不能产生,更是让人觉得称奇、不可思议。若不是今天收看视频、听专家解读你们能信以为真吗?
学生:不能。
教师:其实我也不能。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客观实在。那么,一棵竹子能否产生流水和哪些因素的关呢?下面请同学们探讨一下。
学生:时辰、气温、阴晴、湿度、竹子家族、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无性繁殖、伤口、内部结构、土壤与水、人……
【注】若学生分析得不够全面,教师则需要根据情形进行恰当的提示、点拨、引导。
教师:他们又是怎样影响竹子流水的呢?
学生:是众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竹子的结果,不是由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来决定的。如:
【注】若学生分析得不够全面,教师则需要根据情形进行恰当的提示、点拨、引导。
教师:这种相互关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联系。竹子就是在联系中长大的。
环节三:构建概念
什么是联系?
教师:那么什么是联系呢?请同学们结合影响竹子流水的众多因素谈谈什么是联系?
提示:我们要正确给联系下个定义,首先要抓住联系的本质特征,联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
学生:是一种关系。
【注】若学生分析得不够全面,教师则需要根据情形进行恰当的提示、点拨、引导。
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相互关系?
学生:相互影响:天气与空气的湿度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土壤中的水份制约着竹子流水
相互作用:竹子家族与天气相互作用
教师:这种相互关系发生在哪些主体之间呢?
学生:不同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
教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给联系下上定义呢?
学生: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联系。
教师:下面让我们看看教材是怎样给联系下定义的。
学生: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教师: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学生:不是。
联系有什么特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
教师:从影响竹子流水的众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竹子就是在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和竹子一样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联系无处不在,联系无时不有。联系是普遍地存在着。
从空间上说的,联系无处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每一个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每一个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在空间方面的联系,就是事物的横向联系。
外部联系
从时间上说的,联系无时不有:即过去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有,将来还有。过去和现在有,现在和将来也有。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就是事物的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
内部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
纵向联系:竹子先有伤口,后有流水。
2)、联系具有多样性
教师:我们知道虽然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无限多样性,而事物的联系又具有普遍性,这就决定了事物的联系又是无限多样的。请同学们联系影响竹子流水的因素谈谈有哪些形式。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教师:联系的多样性,对我们认识事物有什么启示吗?
学生: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不可把事物的联系简单化,归功于其中的一种,同时又要对多种多样复杂联系进行具体分析,抓住其内部本质的联系。
3)联系具有客观性
教师:竹子流水铁一般的实事最初人们相信吗?
学生:不相信。
教师:竹子流水是否因为人们的不相信、怀疑、否定而消失呢?
学生:没有。
教师:这说明竹子和水之间的这种联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真实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不是人们主观臆想出来的联系。
教师: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正是因为竹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和水之间存在着这种客观的联系,所内行人看到了门道,看到了商机:开发竹汁水。也因此,将来有一天我们可以喝上竹汁水。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从无到有。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这说明虽然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面对事物的联系的时候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事物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教师: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大家课前找到有哪些事例,是人们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而建立了新的联系,服务人类、造福人类的。
学生:人们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造福人类的事例
京九铁路的修建,强化了北京与九龙之间的联系;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长江大桥等。
教师:以上就是事物联系的3个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环节四、归纳提升
师生合作小结:事物的普遍联系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联系,条件是联系之中的条件。我们研究事物的联系就是研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具体条件。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重视把握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既要注重事物存在的客观条件,又要注意事物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师生合作小结:这节课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这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要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反对否认或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反对用孤立的观点来看问题,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练习】
如何看待喜鹊报喜,乌鸦报丧?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