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 在社会中成长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 在社会中成长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 认同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息息相关,树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理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
健全人格:
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面对社会生活中的挑战。 责任意识:
1. 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主动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社会化的含义、途径、内容和结果。
2.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原因。
3.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难点:
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养成亲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述狼孩的故事:1920年,在印度小城波尔,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 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 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小女孩。大的年约七八 岁,小的约两岁。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例“狼孩儿”。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孤儿院去抚养, 可是第二年,有一个就死了,而另一个也只活了九年。
提问:想一想,如果我们完全与世界隔绝的话会怎么样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狼孩的故事证明,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
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 集体生活就无法形成人所固有的特点。
2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饮料、衣服等。
提问:你会使用哪些产品 它们和哪些职业或行业发生联系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我们的衣食住行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讲授新课
1. 社会化的含义、途径、内容和结果 提问:社会化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后回答: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 的过程。
提问: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
父母的养育、同伴的帮助、教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 提问: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什么
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提问:社会化的结果是什么
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2.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原因
提问: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从狼孩的故事可以看出,人的成长需要从社会中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逐渐 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一员。
提问: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与社会有怎样的联系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学习和娱乐也离不开社会的资源和 环境。例如,我们穿的衣服是由服装厂生产的,吃的食物是由农民种植和加工的,学习的知识 是由教师传授的,娱乐活动也需要社会提供的场所和设施。
教师总结: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与社会互动的过程,社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和精神 支持,个人也在社会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3.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提问: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展示一些亲社会行为的图片,如爱心捐款、无偿献血、帮助他人、主动让座等。 提问:你在生活中为什么会自愿做这些行为
这些行为可以帮助他人,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有意义,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提问: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 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讲述滕州五少年泰山救人的故事,并展示相关报道和荣誉称号。 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能体会到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吗
滕州五少年的行为展现了亲社会行为的力量,他们的善举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 也激励了更多的人学习雷锋精神,多做善行义举。这说明养成亲社会行为不仅对个人有益,也 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提问: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 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 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例如,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灾区捐款、参加劳动体验等都是养成亲 社会行为的方式。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社会化的含义、途径、内容和结果,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 原因,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强调个人的成 长与社会密不可分,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 力量。
(四)随堂练习
1.大军说,现在我们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小华 却说:“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且中学生各方面各能力有限,因此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搞好学习就可以了。”你赞同哪一个观点,为什么
赞同大军的观点。因为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
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 己的人生价值。
2.下列活动有助于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②沉迷于网络游戏
③积极参加公益活动④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C。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帮助值日 生打扫卫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都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可以帮助他人, 促进社会和谐。
(五)板书设计 在社会中成长
一、社会化
1. 含义:从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途径:父母的养育、同伴的帮助、教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
3. 内容: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4. 结果:合格的社会成员 二、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
5.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6. 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与社会息息相关 三、亲社会行为
7.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8. 重要性: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可; 实现人生价值
9. 养成方法: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 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讲述狼孩的故事和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帮助他们理解社会化的概念和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原因。通过讨论亲社会行为的表 现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教学过程中,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 注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此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案 例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 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