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走向共同富裕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走向共同富裕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课时案
第 2 课时
课题:走向共同富裕 时间: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树立共同富裕的观念,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健全人格: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共同富裕。 【教学难点】允许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设计 达成的目标及方法
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采取的新措施。 二、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及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归纳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设计 二十大报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解读:什么是“共同富裕”。 运用你的经验:思考:结合自己的暑假经历,说一说我国经济发展的喜与忧?引出本框课题:走向共同富裕 相关链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 内涵: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9 相关链接) 改革进行时 原因一:成就经验 回顾上节课:我们讲到了“中国腾飞的表现” 学生小组讨论,回顾上节课:我们讲到了“中国腾飞的表现”,学生分享答案。 总结成就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原因二:主要矛盾 展示图文资料,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总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需要的“八更”,思考:如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呢? 总结: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补充: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已经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原因三:经济发展阶段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提示: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电网发展与经济、能源、环境紧密相关。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能源开发和高效利用。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企业不仅要盈利,而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由此得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原因四:现实挑战 观看视频,总结我国发展遇到了哪些现实挑战? 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学生阅读素材,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我们该如何做? 提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观看视频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发展不平衡”我们该如何做? 提示:在党的领导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促进了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原因五:时代特色 思考: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我们要弘扬怎样的改革创新精神? 生答: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二、共享发展成果 1、近些年,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什么是共享发展成果?围绕这一话题,同学展开了讨论。(P11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结合几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怎样理解“共享发展”?(同桌交流,全班分享) 点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不是平均享有发展成果,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努力、人人享有,,在共建共治中人民才能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注意:共同富裕 ≠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 同等富裕) 为了实现共享发展,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P12探究与分享+视频) 结合视频、图片及你的生活经历,说说: 1.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和改善民生? 2.你和家人从中体验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点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这些年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实实在在为人民造福。 1.掌握本课基础知识 2.绘制本课思维导图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暑假经历,说一说我国经济发展的喜与忧,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通过回顾旧知,新旧知识进行联结以此探究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因。教师提供视频以及图文资料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化改革开放的措施。 通过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辨别,明白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