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 合理利用网络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 合理利用网络 教案

资源简介

《合理利用网络》教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 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增强对国家网络管理政策的认同感,支持国家对网络环境的治理。 健全人格:
1. 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
2. 理解网络的价值与作用,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促进自我发展。 责任意识:
1. 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2. 树立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遵守网络规则,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 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难点:
3.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避免沉迷和受不良信息影响。 4.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践行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责任。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大家 平时都用网络来做些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查资料、玩游戏、聊天、看视频等。
2. 展示一些人们使用网络的场景图片,如学生上网课、人们在线购物、社交等。
3.引导思考: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同学可 能会沉迷网络游戏,或者在网上看到一些不良信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呢 今 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1.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展示问题:短视频平台为何优化“青少年模式”
展示相关材料:近日,快手发布《2024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截至目前,快手青少年 模式已经具备了包括限制未成年人私信功能、限制陌生人关注未成年人等八大功能。快手在青 少年专属守护团队中,还设立了专门的隐私保护专员,负责监督和执行隐私保护政策。
提问: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普遍偏低,对网络信息缺乏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那 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总结: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媒介素养 一般是指人们正确的、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 质疑、评估等等。
展示问题:网络信息数量巨大、信息冗杂,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展示相关材料:
视频推荐:时政专题片|功勋闪耀新时代;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网宣片《PLA》发布;十年来 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多措并举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
热门推荐:免费小说、华语流行音乐、摇滚民谣电子音乐、游戏鼠标、Bottega Veneta 钱包、iPhone 、Apple Watch 、DR.WU面部精华、Twin Lotus牙膏等。
明星动态:张杰在微博分享结婚纪念日的幸福,微博新鲜事报道明星跨界走秀等。
提问:这么多的网站和信息,我们应该看哪个呢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
总结: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 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不可沉 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展示问题:同一款APP, 为何结果却不相同
展示相关材料:同一个软件不同的用法:某音。有人用它刷单诈骗;有人用它传播知识或 者学习;有人用它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人是相约峡谷,休闲放松;有人却是24小时联机不 下线,游戏永动机。
提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学生讨论并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 息。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展示问题: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展示相关材料:
造谣常见手段:假借权威,如“地球将陷入黑暗6天”,案例为 “NASA已经证实,并有 视频为证:一场前所未有的太阳风暴将会发生,整个地球也将在6天的时间内完全见不到太 阳”,真相是子虚乌有;夸大事实,如“干滚水致癌”,案例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饮用, 因干滚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常饮会导致中毒甚至癌症”,真相是实验已经证实,符合国 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即使煮沸20次,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是 安全的;“市面上贩卖人造生菜”,案例为“食用会中毒,还附图两张”,真相是原图是一个 石蜡模型制造工坊在开放日给大家做的展示模型。
网络谣言示例:大连人注意!清明快到了,千万别吃它,比毒蛇还毒……315,严把蔬菜 质量关!(28种常见菜的挑选方……网上超火的草莓吃法,感觉这么多年的草苟都白吃了…… 女人真的都该买香蕉,它比黄瓜好用多了!注意,这两种东西不能混在一起吃!转:捡到一张 高考准考证,刘明婷,考点在一中,请朋友们转发,让刘明婷联系这个号码133337358。一定 帮他群发一下:这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
提问: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学生讨论并回答。
总结: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 我们要学会辨别,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展示问题:2024年暑假,“我”与短视频相爱相杀。放假以来,一天24个小时,“我”每
天至少花10个小时以上来与“我”的抖音亲密接触。关注奥运赛事,追偶像剧、看小说。“每
天睁眼的第一件事就开始刷,晚上睡觉后还偷偷蒙被子里刷,吃饭、上厕所甚至洗澡都要开着。” 有限的时间精力都给了短视频,“我”忘记了打篮球,变得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写作业……
共青团中央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短视频用户规 模超1亿,7.2%的未成年用户在节假日每天观看短视频超过5小时;77.5%的家长表示担心孩
子看短视频上瘾。思考:你也和我一样沉迷短视频吗 我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总结:我们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 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注意浏览、 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2. 传播网络正能量
展示问题:你知道或者做过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活动呢 展示相关材料:
蚂蚁森林: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公益活动。网购车票、地铁出行、生活缴费、预约挂 号、电子发票和步数等低碳方式收集能量,通过当能量收集满以后,就可以申请在阿拉善等沙 漠地区种植真树。据数据统计,蚂蚁森林参与用户共计5.5亿,树木种植数量高达2.23亿, 总面积超306亩,碳减排量超1200万吨。
设|计坞公益事业:公益捐书,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捐书,为每一位孩子带来向上走的希望。
微公益:微博公益展,让爱被更好看见一 ####福#9##中##尊#儿童之家,作者:小文, 作品描述:中国烟台sOS 儿童村:孩子们在儿童之家的游乐空间里有说有笑,玩着益智玩具, 周边的环境美好祥和。还有孩子趴在地毯上阅读书籍,享受读书的快乐和收获。公益项目:Sos 儿童村困境孤儿助养,中国SOS 儿童村协会。
提问:这些网络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并回答。
总结: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包括提高媒介素养、学 会“信息节食”、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和遵守法律等方面。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如何传播 网络正能量,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以及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
合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随堂练习
1. (2023. 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新冠疫情期间,网课成为一种普遍授课方式,但是, “网课爆破”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入侵方式也随之出现,其入侵网课的方式主要有:开麦说话、 播放歌曲、刷屏霸屏,甚至播放不雅视频。“网课爆破’警示我们()
展示相关材料:“网课爆破”的入侵方式及危害。 提问:“网课爆破”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警示
学生讨论并回答。
总结:我们不能利用网络破坏线上教学秩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有关部门要依法制裁网 课爆破行为;同时,网络信息繁杂,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
答案:A
2. (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第六届“中国青年好网民”牛钰,是汶川大地震的幸 存者,也是身残志坚的短视频博主,通过创作网络短视频,呼吁社会各界关爱残障群体,激励 残障人士自立自强。她创作的作品曾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这启示我们()
展示牛钰的事例。
提问:牛钰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并回答。
总结:生活难免有挫折,我们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同时,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积极传播 网络正能量。
答案:B
(五)板书设计 合理利用网络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 提高媒介素养
2.学会“信息节食”
3. 辨析网络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5.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6.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网络现象的讨论和分析,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了合理利 用网络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氛围活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 如部分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此外,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将传播网络正能量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引导。总 的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深度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