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怀疑与学问 导学案(学生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 导学案(学生版+解析)

资源简介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观点。 2.分析材料与观点间的相互联系。 3.掌握论证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思考人的价值,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1.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 辨析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在论证中的作用。 3. 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4.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培养怀疑精神和创造意识。
活动一:识记字词
1. 正音正字
程颐( )  譬如( )  步骤( )   懒惰( )  
塾师( )   大儒( )  停滞( )   虚妄( ) 
2. 释义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大儒:
流俗:
不攻自破:
腐草为萤:
虚妄:
辨伪去妄:
盲从:
墨守:
停滞:
活动二: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 ,江苏苏州人。中国 学家、民间文艺研究家, 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2.了解背景: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
活动三:感知内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3. 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6):
第一层(3-5):
第二层(6):
1.文章开头引用名言,有什么作用?
2.第3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4段和第5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4.作者在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时,是按怎样的思路进行的?
5. 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6.探究论证方法及作用。
(1)找出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并说说其作用。
(2)找出文中所用的道理论证,并说说其作用。
(3)找出文中所用的对比论证,并说说其作用。
7.“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 为什么
 
8.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1.议论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一篇议论文有时可以有几个论点,其中一个论点是主要的,即中心论点;其余的论点就是分论点,分论点要服从中心论点,从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就实质而言它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是论据。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一般有并列、正反对照和层进三种。
分论点的作用:有了分论点,可以使文章的层次更丰富,说理更充分,脉络更清晰。
2.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做学问需要孜孜不倦的勤miǎn( )精神,需要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更需要学思结合的质疑精神;必须不被表面的现象kuāng( )骗;任何虚wàng( )的口号都是懒惰者的dùn( )词。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这是安人心之策。如有谣言,也不攻自破。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双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B.截至10月12日晚,《长津湖》累计票房达到约43亿元左右,成为2021年电影票房第三,甚至在全球市场上成为战争题材电影的票房冠军。
C.如果一个人有怀疑精神,有刨根问底的习惯,那么,他的思维便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4.补在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①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②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③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④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③②④①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D.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
6.学校正在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6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6年增加0.13本。
(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一:
材料二: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阅读议论文《学问之趣味》一文,完成小题。
学问之趣味(节选)
梁启超
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到的,旁人没法子告诉你。佛典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喝一口。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的有趣味,只是要说如何便会尝到学问的趣味。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一件事为手段的。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了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了。
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每天跑一点钟,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入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动筷子,所以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不消耗那一点钟,闹成了“学问胃弱”的征候,白白剥夺了一种人类应享的特权啊。
趣味总是慢慢地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下才越得好处,假如你虽然每天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的,你想得着,便要深入下去。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会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它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趣味就像电,越摩擦越出。前两段所说,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的摩擦,但仍恐怕我本身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要依赖别人的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共学的朋友和共玩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这类朋友,能够和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便和他搭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样的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我说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这样做。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尝冬天晒太阳的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地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出来。
7.“只是要说如何便会尝到学问的趣味”,文章谈了哪四点?请分别用三个字或四个字加以概括。
8.赏析下列语句。
把做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动筷子。
9.试分析第二小节的论证思路。
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刻意追求学问的趣味,是绝对领略不到这趣味的;只有“无所为而为”,才能获得学问的趣味。
B.文章运用大量比喻,论证了如何才能领略到学问之趣味的问题,深入浅出,说明透辟。
C.作者现身说法,把自己领略学问之趣味的体会告诉读者,并勉励读者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学问研究。
D.文章最后一句与文首内容照应,使结构严谨,中心更明确突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观点。 2.分析材料与观点间的相互联系。 3.掌握论证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思考人的价值,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1.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 辨析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在论证中的作用。 3. 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4.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培养怀疑精神和创造意识。
活动一:识记字词
1. 正音正字
程颐(yí)  譬如(pì)  步骤(zhòu)  懒惰(duò) 
塾师(shú)  大儒(rú) 停滞(zhì)  虚妄(wàng)
2. 释义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不攻自破: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活动二: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 ,江苏苏州人。中国 学家、民间文艺研究家, 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铭坚 历史 古史辨
2.了解背景: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
活动三:感知内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 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两个分论点:(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
3. 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3-6):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第一层(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二层(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文章开头引用名言,有什么作用?
引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作用: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2.第3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密相连。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2)使文章论说更加深入。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3)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心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定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第4段和第5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否则论述就不完整。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密。
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4.作者在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时,是按怎样的思路进行的?
第①句提出论点,第②③句从反面说理,指出没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第④⑤句从正面说理,指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第⑥-⑩句举例论证论点。第 - 句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作结:“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5. 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指出对待传说不可全信,要有自己的一番思考,接着阐述对待学问也要有怀疑精神,这样才能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接着作者分别概括了上下文的两个分论点之后论证了怀疑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6.探究论证方法及作用。
(1)找出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并说说其作用。
示例:第4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很有说服力。
(2)找出文中所用的道理论证,并说说其作用。
第5段用关于“怀疑”“思索”“辨别”的阐述和孟子的名言论证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6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论证了“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找出文中所用的对比论证,并说说其作用。
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
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
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指‘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7.“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 为什么
 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8.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1.议论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一篇议论文有时可以有几个论点,其中一个论点是主要的,即中心论点;其余的论点就是分论点,分论点要服从中心论点,从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就实质而言它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是论据。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一般有并列、正反对照和层进三种。
分论点的作用:有了分论点,可以使文章的层次更丰富,说理更充分,脉络更清晰。
2.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做学问需要孜孜不倦的勤miǎn( )精神,需要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更需要学思结合的质疑精神;必须不被表面的现象kuāng( )骗;任何虚wàng( )的口号都是懒惰者的dùn( )词。
【答案】 勉 诓 妄 遁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字音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需要注意“勉”、“诓”“遁”的正确书写。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这是安人心之策。如有谣言,也不攻自破。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答案】C
【详解】A.开卷有益:只要打开书本读书就会有益处。使用正确;
B.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使用正确;
C.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符合语境,属于望文生义,此处应改为“一马当先”。使用错误;
D.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使用正确;
故选C。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双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B.截至10月12日晚,《长津湖》累计票房达到约43亿元左右,成为2021年电影票房第三,甚至在全球市场上成为战争题材电影的票房冠军。
C.如果一个人有怀疑精神,有刨根问底的习惯,那么,他的思维便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答案】C
【详解】A.语序不当,应将“发展”与“成长”的位置互换;
B.语义重复,删掉“约”或“左右”;
D.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既然”改为“即使”;
故选C。
4.补在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①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②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③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④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③②④①
【答案】B
【详解】通读四个句子,可以发现③承接上文“过去学者的学说”,谈态度,这是观点;然后①的“辩论”④的“评判”②的“修正”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排序的。因此选B。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D.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大学”是书籍名,故将“‘大学’里这样说”中的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故选C。
6.学校正在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6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6年增加0.13本。
(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一:
材料二: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答案】
(1)示例:2017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6年略有增加。
(2)示例:①少上网,多读书;②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概括能力。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最后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就能得出相应结论。阅读材料,从“增加0.38 本”“增加0.13本”这两个数据来看,2017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6年略有增加。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对于这类试题,阅读时要读懂材料,准确提取材料的有关信息;建议要合理、具体、可操作性强。如:少上网,多读书;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开展关于读书重要意义的宣传活动等。答案是多元的。
阅读议论文《学问之趣味》一文,完成小题。
学问之趣味(节选)
梁启超
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到的,旁人没法子告诉你。佛典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喝一口。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的有趣味,只是要说如何便会尝到学问的趣味。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一件事为手段的。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了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了。
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每天跑一点钟,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入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动筷子,所以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不消耗那一点钟,闹成了“学问胃弱”的征候,白白剥夺了一种人类应享的特权啊。
趣味总是慢慢地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下才越得好处,假如你虽然每天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的,你想得着,便要深入下去。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会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它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趣味就像电,越摩擦越出。前两段所说,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的摩擦,但仍恐怕我本身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要依赖别人的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共学的朋友和共玩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这类朋友,能够和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便和他搭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样的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我说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这样做。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尝冬天晒太阳的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地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出来。
7.“只是要说如何便会尝到学问的趣味”,文章谈了哪四点?请分别用三个字或四个字加以概括。
8.赏析下列语句。
把做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动筷子。
9.试分析第二小节的论证思路。
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刻意追求学问的趣味,是绝对领略不到这趣味的;只有“无所为而为”,才能获得学问的趣味。
B.文章运用大量比喻,论证了如何才能领略到学问之趣味的问题,深入浅出,说明透辟。
C.作者现身说法,把自己领略学问之趣味的体会告诉读者,并勉励读者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学问研究。
D.文章最后一句与文首内容照应,使结构严谨,中心更明确突出。
【答案】
7.抛掉目的(无所为);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深入研究;朋友切磋
8.比喻修辞,把做学问的欲望比作做学问的胃口,把充满趣味的学问比做山珍海味,意为,失掉了做学问的欲望,即使再精彩有味的学问,也不想去研究了,生动形象指出不持之以恒研究学问的不良后果,从反面突出了本节观点。
9.首先提出趣味主义的重要条件是“无所为而为”的观点,接着以学生为毕业、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为例,从反面证明有目的的做学问最终会失去趣味,最后以孩子游戏为例,从正面证明做学问要无所为而为。
10.A
【解析】
7.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二段“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一件事为手段的”,可提炼出“抛掉目的”;根据第三段“所以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可提炼出“养成习惯”;根据第四段“假如你虽然每天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可提炼出“深入研究”;根据第五段“这类朋友,能够和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便和他搭伙研究”可提炼出“朋友切磋”。
8.此题考查了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从修辞、作者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此句将“做学问的欲望”比作“做学问的胃口”,把“充满趣味的学问”比作“山珍海味”,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指出做学问不能持之以恒的后果。
9.本题考查论证思路。一般情况下,某一段的论证思路是首先提出观点,然后用各种论证方法证明观点的正确,最后得出结论。根据具体的语段,用标志性的词语作答即可。此段首先在第一句话提出观点,接着列举学生为毕业、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了有目的的做学问最终会失去趣味,最后列举孩子为游戏而游戏,从正面证明了做学问要无所为而为的道理。
10.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A.根据第二段“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了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可知“文章认为刻意追求学问的趣味,是绝对领略不到这趣味的”说法太绝对。故A项说法不正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