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四下 6.《家乡的桥之杭州湾跨海大桥》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美四下 6.《家乡的桥之杭州湾跨海大桥》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家乡的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教学背景:
在世界桥梁建设行业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桥梁建设二十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则要看中国。如今,“中国桥梁”不仅仅一次次刷新着世界桥梁之最的纪录,更成为代表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和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符号。
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有台风和小气候形成的龙卷风,有混乱的流速、流向。因此,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量、景观、科技含量、施工环境复杂的特点,在国内外建桥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杭州湾跨海大桥也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工程创6项世界或国内之最,用钢量相当于7个“鸟巢” ,用混凝土量相当于10个国家大剧院,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同时融入了浙江、上海、江苏的吴越文化,是一座值得我们欣赏研究的一座大桥。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生活中的桥,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在生活文化背景中认识家乡的桥的形式特征、结构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从而加深对家乡的熟悉程度,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本课选取教材中的其中一座桥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感知桥的基本结构和造型特点,最后通过绘画的方式,用特殊材料的综合运用完成这座有特点的大桥。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桥已经非常熟悉了,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成熟的表达,他们的作品通常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一座家门口就能见到的大桥,很多学生知道并已经去过了,因此,由此切入,于他们而言也是很容易接受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视频,感受这座宏伟的大桥背后的故事。
2.抓住大桥的特点,运用色彩之间的搭配关系来表现。
3.引发学生对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关注度,发现生活中不同的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欣赏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视频和图片,认识这座世界上排名第五、强度最大的大桥,感受它的魅力所在及中国桥梁建设在世界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
通过三次练习,将杭州湾跨海大桥巧妙地表现出来,并掌握特殊颜料的绘画技巧。
课前准备:
PPT、丙烯颜料、牙刷、画笔、3D颜料、圆形卡纸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感悟钱塘
1.课前小练习
试一试:用牙刷和蓝色丙烯颜料尝试画一画钱塘江的海水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一起来动动手,我们都是生长在钱塘江边的孩子,相信大家对钱塘江肯定是非常熟悉的,让我们拿起牙刷蘸上蓝色的丙烯颜料画一画钱塘江的海水。
二、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视频
在2003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设计团队,他们在钱塘江畔做了这样的一个决定,让我们通过视频去看看具体是什么?
2.说说视频中知道了什么?
3.有关这座大桥,还想知道什么?
揭示课题:同学们,带上你的好奇,带着你的疑惑,跟着老师一起去了解家门口就行见到的这座杭州湾跨海大桥。
三、分析大桥,感悟魅力
1.分析大桥的组成
观察图片,然后说一说杭州湾跨海大桥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支撑桥的重量——桥墩
供汽车通行的——桥身或桥面
保护行驶的汽车——桥栏
桥墩和桥身形成的线——桥拱
桥墩和桥墩之间形成的孔洞——桥孔或桥洞
小结:我们身边所有的桥都是由桥身、桥墩、桥拱、桥栏、桥孔组成的
2.寻找大桥的特别之处
同学们,说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它在建成之初,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跨海大桥,通过图片,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特别之处。
海天一洲——海上作业物质堆放处也是观景平台
七彩桥栏——全程7种颜色的栏杆
长桥卧波S型桥身——引入苏提的概念,抗海水撞击
南航道: A型单塔,通航3500吨货轮
北航道:钻石双塔,通航35000吨货轮
3.寻找大桥的结构线
同学们,这么美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也引来了大批的摄影师,一起欣赏摄影师镜头下大桥的不同形态,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桥身的结构线。
四、学生作业,展现大桥
1.画一画桥身
试一试:看了摄影师的作品,我们用画笔和黑色丙烯颜料画一画不同形态的桥身
2.作业要求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画出了桥身,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把大桥的剩余部分补充完整。
A运用深色3D颜料画出桥墩
B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桥栏、钻石双塔等
C除大桥外增加一些小船、汽车等景物
3.看视频,了解绘画技巧
欣赏老师的绘画视频
4.学生作业
五、展示作品,拓展延伸
1.学生作品展示
说说自己的作品
2.拓展
世界上跨海大桥图片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