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1友谊的真谛 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1友谊的真谛 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第一课时 友谊的真谛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团结同学,宽容友爱。
健全人格:
1.正确认识友谊,并与同学建立友谊,感悟友谊的珍贵。
2.享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温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1
2
情境引入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一个贫穷的青年,与朋友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管仲总要多拿一些,鲍叔牙从来不计较。有几次,鲍叔牙听了管仲的建议,生意亏了本,鲍叔牙也不责怪他。后来,两个人分别当上了齐国两个公子的谋士,各自为主人争夺王位效力。结果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夺取了王位,他也因功被任命为相国。鲍叔牙在新国君齐桓公面前竭力推荐管仲为官,于是管仲被任命为大夫,并主持齐国政务。管仲辅佐国君尽心尽力,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称霸诸候。当人们称赞管仲政绩的时候,他动情地说:“我的一切都应当归功于鲍叔牙。我多拿钱他不认为我贪心,因为他知道我穷;我的主意使他生意失败,他不认为我无能,因为他知道那是运气不好。”管仲由衷地感叹:“生我是父母,知我是鲍叔牙!”
(1)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2)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友谊
活动一:友谊的特质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认为在与朋友相处中最重要的三项特质,并与同学分享。
◎哪些特质的支持率较高?
探究新课堂
活动二:友谊的感受
友谊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
快乐?
苦恼?
忧愁?
……
探究新课堂
活动三:感受友谊的真谛(一)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朋友》——周华健
这些年 一个人
风也过 雨也走
有过泪 有过错
还记得坚持什么
真爱过 才会懂
会寂寞 会回首
终有梦 终有你 在心中
朋友 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 不再有
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一杯酒
朋友 不曾孤单过
一声朋友 你会懂
还有伤 还有痛
还要走 还有我
你可以从朋友那
得到什么呢?
探究新课堂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小结:
探究新课堂
活动三:感受友谊的真谛(二)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以势相交,势败则倾;
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探究新课堂
用心浇灌的友谊到底
是什么样的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都全心全意地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违心地接受了父亲的经商要求,并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马克恩去世后,恩格斯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金力以赴地整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直至出版。这些著作里,也包含着他的劳动,闪烁着他的智慧。对此,恩格斯却十分谦虛地说:“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做得还不错。我很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
伟大的革命友谊成就了两位伟人,同时两位伟人也成就了伟大的革命友谊。
探究新课堂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丽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小结:
探究新课堂
活动三:感受友谊的真谛(三)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1.他(她)总是找你帮忙,但你有事让他(她)帮忙时,他(她)会以各种理由推脱;
2.他(她)拿你和他(她)的其他好朋友比较;
3. 在他(她)面前,你永远只能听他(她)说话,而没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4.他(她)不接受批评的意见,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5. 你总是主动联系他(她),而他(她)对联系你不感兴趣;
6.你总是小心翼翼,因为不知道哪句话会惹他(她)不高兴;
7.他(她)找你时,必须随叫随到,否则会大发雷速;
8.与他(她)相处时,你开始感觉到紧张不安以及压力;
9. 他(她)总是挑你身上的毛病。
这是真朋友吗?
真朋友应该是怎样的呢?
探究新课堂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小结:
探究新课堂
知识点归纳概括
1.与朋友相处重要的特质。
平等、诚信、理解、友善、志趣相投、帮助……
2.友谊的感受。
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3. 友谊的真谛。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探究新课堂
1490 年,丢勒和奈斯丁是一对好朋友,都是在奋斗中的画家。由于贫穷,他们必须半工半读才能够继续完成学业。可因为工作占去他们许多时间,两人的画艺进步很慢。困惑了良久,两个人想出一个办法,决定以抽签的方式决定,一个人工作来支持彼此的生活费,另一个人则全心学习艺术。
丢勒赢了,得以继续学习。而奈斯丁则辛勤工作,供应两个人的生活所需。几年后,丢勒成功了,他按照两个人当初的约定找到奈斯丁,履行支持奈斯丁学习的协议。可他发现,为了支持自己,奈斯丁辛勤工作,他双手手指已经僵硬扭曲,不能灵敏地操作画笔了。丟勒心痛如绞。
一天,丟勒去拜访奈斯丁,发现奈斯丁正合着双手,跪在地上,安静而诚挚地为他的成功祷告。丢勒双眼潮湿,将朋友那双祷告的手画了下来。这幅画就是举世闻名的《禱告的手》。
随堂练习
简要分析题
1.请你谈谈友谊的力量。
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友谊的真谛是什么?
友谊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使人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向话对你的启示是( )
A.珍惜友谊,加强合作。
B.充满自信心,积极接纳自我。
C.善于向他人挑战。
D.友谊很珍贵,能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
2.友谊能使朋友之间互相( )
A.嫉妒。 B.取长补短。 C揭短。 D.玩耍。
A
B
随堂练习
3.马克思说:“人生的道路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需要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育,用谅解去护理。”
从马克思的话和所学知识中,你感悟到友谊是怎样的?
随堂练习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友谊如微风
特里·范宁
友谊如和煦的微风,
你握不住它,
闻不到它,
尝不到它,
无法知道它何时光临,
不过你总能感觉到它,
而且总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它可能会来了而又走开,
但你知道它总会回来。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第一课时 友谊的真谛
友谊的特质
友谊的感受
友谊的真谛
友谊的真谛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