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 动量定理学习任务一 冲量的理解和计算[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填写冲量的相关知识.(1)定义: 与 的乘积,即I=FΔt.单位: . (2)意义:冲量反映了 对 的累积效应. (3)方向:冲量也是矢量,冲量的方向由 的方向决定. (4)作用效果:使物体的 发生变化. [物理观念](1)对冲量的理解过程量 冲量描述的是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效应,取决于力和时间这两个因素,所以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矢量性 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合力的冲量方向与相应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相同(见学习任务二)(2)冲量的计算恒力的 冲量 求某个恒力的冲量:该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变力的 冲量 (1)若力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变化,则可用平均力求变力的冲量 (2)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就是力的冲量.如图所示合力的 冲量 (1)求几个力的合力的冲量时,既可以先算出各力的冲量后再求矢量和,也可以先算出各力的合力再求合力的冲量 (2)利用动量定理求合力的冲量(见学习任务二)例1 [2022·杭州外国语学校月考]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则 ( )A.拉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B.拉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cos θC.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cos θD.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反思感悟] 变式1 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倾角为30°、高为5 m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从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g取10 m/s2,求:(1)重力的冲量;(2)支持力的冲量;(3)合力的冲量.【要点总结】冲量的计算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求各力的冲量或者合力的冲量,首先判断是否是恒力,若是恒力,可直接用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求解;若是变力,要根据力的特点求解,或者利用动量定理求解.(2)求冲量大小时,一定要注意哪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只要力不为零,一段时间内的冲量就不为零.学习任务二 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科学推理]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碰撞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恒力F,在F作用下,经过时间t,速度从v变为v',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物体的动量改变量Δp与恒力F及作用时间t的关系.[科学思维] 1.动量定理的理解(1)动量定理的表达式mv'-mv=F·Δt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2)动量定理反映了合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3)公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若合力是变力,则F应是合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2.动量定理应用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力冲量的矢量和;或先求合力,再求其冲量.(3)抓住过程的初、末状态,选好正方向,确定各动量和冲量的正、负号.(4)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如有必要还需要补充其他方程,最后代入数据求解.角度一 用动量定理定性解释现象例2 [2020·全国卷Ⅰ] 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变式2 [2022·湖州中学月考] 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开始时将轻绳向右拉至水平,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则小球由静止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对小球的冲量为零B.重力对小球的冲量为零C.合力对小球的冲量方向水平向左D.合力对小球的冲量方向始终指向圆心【要点总结】用动量定理解释相关现象第一类 物体动量的变化一定时,由Δp=FΔt知,Δt越长,F就越小;Δt越短,F就越大第二类 作用力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物体动量的变化就越大;作用时间越短,动量的变化就越小第三类 作用时间一定时,作用力越大,物体动量的变化就越大;作用力越小,物体动量的变化就越小角度二 用动量定理定量计算例3 (9分)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 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 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5.0 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 s,若把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该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审题指导】题干关键 获取信息离水平网面3.2 m高处自由下落 可获取接触网时的速度蹦回离水平网面5.0 m高处 可获取离开网时的速度作用力当作恒力 可直接应用mv'-mv=F合·Δt规范答题区 自评项目(共100分) 自评分书写工整无涂抹(20分)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指明研究对象、过程、所用规律(20分)列式规范,无连等式、使用原始表达式、无代数过程(30分)有据①②得③等说明(10分)结果规范,结果为数字的带有单位,求矢量的有方向说明(20分)【要点总结】应用动量定理的四点注意事项(1)明确物体受到冲量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动量的变化.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它们的加、减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列方程前首先要选取正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的力或动量取正值,反之取负值,而不能只关注力或动量数值的大小.(3)分析速度时一定要选取同一个参考系,未加说明时一般是选地面为参考系,同一道题目中一般不要选取不同的参考系.(4)公式中的冲量应是合力的冲量,求动量的变化量时要严格按公式,且要注意是末动量减去初动量.1.(冲量与动量)某物体在一段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量为-1 N·s,则 ( )A.物体的初动量方向一定与这个冲量方向相反B.物体的末动量一定是负值C.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D.物体动量的增量的方向一定与所规定的正方向相反2.(动量定理解释现象)[2022·余杭高级中学期中] 减震性跑步鞋通常有较柔软且弹性好的夹层鞋底帮助足部减震.如图是某品牌跑鞋结构示意图,关于减震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震跑步鞋减小了脚掌受力时间B.减震跑步鞋减小了人脚与地面作用前后动量的变化量C.减震跑步鞋减小了人脚与地面作用过程的作用力D.减震跑步鞋减震部分吸收的能量不能再释放出来3.(动量定理的应用)[2022·温州中学月考] 在一次摸高测试中,一质量为70 kg的同学先下蹲,再用力蹬地的同时举臂起跳,在刚要离地时其手指距地面的高度为1.95 m;离地后身体形状近似不变,手指摸到的最大高度为2.40 m,若从蹬地到离开地面的时间为0.2 s,则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起跳过程中他对地面的平均压力约为(g取10 m/s2) ( )A.1050 NB.1400 NC.1750 ND.1900 N答案[教材链接] (1)力F 力F的作用时间Δt N·s (2)力的作用 时间 (3)力 (4)动量例1 A [解析] 拉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IF=Ft,A正确,B错误;由于物体做匀加速运动,不是平衡状态,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不等于Fcos θ,所以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不等于Ftcos θ,C错误;由于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故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不为零,D错误.变式1 (1)40 N·s,方向竖直向下 (2)20 N·s,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3)20 N·s,方向沿斜面向下[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gsin θ=5 m/s2由x=at2,解得t===2 s重力的冲量为IG=mg·t=2×10×2 N·s=40 N·s,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冲量为IN=FN·t=mgcos θ·t=20 N·s,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合力的冲量为I合=F合·t=mgsin θ·t=20 N·s,方向沿斜面向下[科学推理] 这个物体在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联立得F=m整理得Ft=m(v'-v)=mv'-mv即Ft=Δp.例2 D [解析] 因安全气囊充气后,受力面积增大,故减小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故A错误;有无安全气囊,司机的初动量和末动量均相同,所以动量的改变量也相同,故B错误;因有安全气囊的存在,司机和安全气囊接触后会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汽车的动能,故C错误;因为安全气囊充气后面积增大,所以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在司机挤压气囊的过程中,由于气囊的缓冲,增加了作用时间,故D正确.变式2 C [解析] 小球由静止到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绳子拉力虽然是变力,但拉力对小球的冲量不为零,A错误;小球由静止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根据IG=mgt,可知重力对小球的冲量不为零,B错误;小球由静止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小球的初动量为零,末动量水平向左,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力对小球的冲量方向水平向左,C正确,D错误.例3 1.5×103 N 方向竖直向上[解析] 法一 运动员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v1== m/s=8 m/s,方向竖直向下 (2分)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v2== m/s=10 m/s,方向竖直向上 (2分)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设运动员与网接触的过程中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为FN,对运动员,由动量定理有(FN-mg)t=mv2-m(-v1) (3分)解得FN=+mg= N+60×10 N=1.5×103 N,方向竖直向上. (2分)法二 此题也可以对运动员下降、与网接触和上升的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从3.2 m高处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1== s=0.8 s(2分)运动员弹回到5.0 m高处所用的时间为t2== s=1 s(2分)整个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受重力作用,仅在与网接触的 t3=1.2 s的时间内受到网对其向上的弹力FN的作用.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对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FNt3-mg(t1+t2+t3)=0 (3分)则FN=mg=×60×10 N=1.5×103 N,方向竖直向上. (2分)随堂巩固1.D [解析] 冲量是矢量,其数值前的负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由动量定理知,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故A、B、C错误,D正确.2.C [解析] 脚在落地前的速度大小相等,脚落地后最后的速度均为零,说明动量的变化量一定相等;减震跑步鞋主要是延长了与人相互作用的时间,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减小了人与地面的作用力,且弹性较好,吸收的部分能量可再次回弹给跑步者,故A、B、D错误,C正确.3.C [解析] 跳起后重心升高的高度为h=2.40 m-1.95 m=0.45 m,人跳起过程有v2=2gh,解得v==3 m/s,根据动量定理得(-mg)t=mv-0,解得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他的平均压力约为=175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起跳过程中他对地面的平均压力约为F'==1750 N,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