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共同体学科素养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共同体学科素养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共同体学科素养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题
1.(2023七上·长兴月考)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
B.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C.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D.杭州亚运会什么项目最好看
2.(2023七上·长兴月考)阿尔法机器人在春晚表演当晚,540个Alpha1S排列成9X15的4个方阵,为了追求更佳的舞台效果,技术人员共为其特意定制了12套舞步,配合上歌曲节奏,具有韵律感。但Alpha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为“Alpha”不具有下列哪项生命活动(  )
A.排出代谢废物 B.来回自由行走
C.能够与人交流 D.解答多种问题
3.(2023七上·长兴月考)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本科学课本的体积约为40cm3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2kg
C.成年人一只脚的底面积约为180cm2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s
4.(2023七上·长兴月考)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装入固体粉末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处理废弃药品
5.(2023七上·长兴月考)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蝴蝶②珊瑚③蘑菇④智能机器人⑤卫星。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④
6.(2023七上·长兴月考)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染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染色,但将PI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染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所含的物质不同
B.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分解PI
C.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7.(2023七上·长兴月考)下列关于荷叶上水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珠蒸发时,水分子间隙大小不变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水珠静止不动时,内部的水分子也不运动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8.(2023七上·长兴月考)小嘉在秋游途中,找到一块疏松多孔的岩石(如图所示),依据该岩石呈现特点,对该岩石类型及形成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岩浆岩,由岩浆喷出地表所形成
B.变质岩,山地表碎屑物压实、固化而形成
C.变质岩,由已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
D.沉积岩,由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形成
9.(2023七上·长兴月考)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将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10格处;当玻璃泡浸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60格处。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  )
A.2℃、-20~200℃ B.0.5℃、0~100℃
C.2℃、-50~200℃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10.(2023七上·长兴月考)以下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它们的分布有相同之处,即板块交界处
C.火山的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而地震则发生在岩石圈
D.火山和地震都是剧烈的地壳变动,而且现在都可以作出精确的预报
11.(2023七上·长兴月考)"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板块张裂实验
B.液体扩散实验
C.泥石流成因实验
D.分子有间隔实验
12.(2023七上·长兴月考)地形形成原因有的来自于地球内部力量,有的来自于外部力量。下列图示的地貌中,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不同于其他三者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海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脉
D.沙漠石蘑菇
13.(2023七上·长兴月考)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最合理 (  )
A.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有多少人血压有所下降。
B.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不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C.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D.不清楚。
14.(2023七上·长兴月考)自然界里有许多动物的名称中带“鱼”字,但不一定是鱼类,比如甲鱼、鲸鱼、娃娃鱼(大鲵)。小金用如图表示这三者的特征关系,并写出Ⅰ区、Ⅱ区和Ⅲ区所代表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Ⅰ区:用肺呼吸 B.Ⅱ区:体表有鳞
C.Ⅲ区: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D.Ⅳ区:卵生
15.(2023七上·长兴月考)一架天平的量程是200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g的物块,测量的结果为145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减砝码的质量,“↓”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  )
A.100g↓、20g、20g↓、5g↓
B.100g↓、50g↓↑、20g↓、20g↓、10g↓↑、5g↓
C.100g↓、50g↓↑、20g↓、20g↓、5g↓
D.50g↓、100g↓、50g↑、20g↓、20g↓、5g↓
16.(2023七上·长兴月考)湖州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5',北纬30°54'。则湖州市中心在下列经纬线所围范围内的是(  )
A. B.
C. D.
17.(2023七上·长兴月考)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2)用于准确取用40mL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   
(4)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18.(2023七上·长兴月考)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实验按下列步骤进行:
A.用天平称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用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
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D.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E.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点上; F.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
以上实验步骤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请将各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重新排列后填在横线上:    。
19.(2023七上·长兴月考)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则此时天平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然平衡”);测量后,取下烧杯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则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是   ,测得的冰块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与真实值一致”)。
20.(2023七上·长兴月考)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测量。
(1)用如图甲方法测硬币直径,请判断此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如图乙所示,是一个医用注射器,注射器上的刻度表示活塞拉到该位置时,针筒内部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   ,并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平方厘米(保留2位小数)。
(3)如图丙是某地室外气温,其示数为   。
21.(2023七上·长兴月考)2023年8月7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60度,东经102.0度。此次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   块挤压碰撞造成的。震中指图中的   (选填“A”或“B”)。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在   、   地区。
22.(2023七上·长兴月考)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并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
①山区比较陡峭的地方②地表有大量碎屑物③开矿、采石④强降水
(2)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   。
23.(2023七上·长兴月考)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偏左;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则下一步操作是   。
24.(2023七上·长兴月考)
(1)小科做了一个实验,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烧杯中。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会复原,请你解释这个现象。   
(2)凹陷的乒乓球大约在多少温度的热水中可以完全复原
实验次数 热水温度 复原情况
1 30℃ 不复原
2 50℃ 复原不明显
3 70℃ 完全复原
4 90℃ 完全复原
为了探究以上科学问题,小科应该在   范围内,每隔2℃设计多组实验组,重复以上实验。
(3)小科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请将没完成的步骤补充完整。
A估计液体的温度
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   (请填合理的操作方法)
D在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读取示数
E取出温度计
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
25.(2023七上·长兴月考)小科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
(1)图A是小科准备的部分实验材料,除此之外,还需要的器材有:洋葱、刀片、水、碘液   等。
(2)以下四图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3)在本实验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用   进行染色。
(4)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图C视野。若视野中细胞的放大倍数是N,目镜的放大率是M,则物镜的放大率是   。
26.(2023七上·长兴月考)科学课上,老师为了探究岩石表面碎裂的原因,做了以下演示实验。
实验一: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观察岩石表面的变化,反复几次。
实验二:将几块小岩石放入有水的钢制容器内不断摇动,相当于流水的作用影响岩石表面的碎裂,反复几次。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是哪个变量对岩石的碎裂起作用    。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3)实验一、二中都有反复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27.(2023七上·长兴月考)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为了探究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分为4组,每组100粒,再选取3种微塑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展盆栽试验,统计分析在3种微塑料影响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微塑料 不添加微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可降解塑料
微径(μm) 0 1000 1000 1000
浓度(g/Kg) 0 0.5 0.5 ?
发芽率 90.58 78.22 80.00 84.89
(1)表中“ ”处应填的数据是   。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这3种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3)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塑料制品,为保护环境,请给出合理的建议   。
28.(2023七上·长兴月考)在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比赛中,14岁的中国小将全红蝉以24个满分荣获金牌。跳水比赛中,“压水花”是关键的技术。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经查阅资料知道: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下落时与水的接触面积)及入水角度等有关。于是他用质量相同的模型经过多轮模拟测试,记录现象如下:
组别 距离水面高度 迎水面积 入水角度 水花大小
1 1米 O 30 小
2 1米 O 60 中
3 1米 O 90 小
4 1米 0 90 很小
(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   。
(2)为了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可选择   两组进行比较。
(3)小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
29.(2023七上·长兴月考)作为科学兴趣小组组长,小朱决定组织同学们对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开展调查。通过调查,小轩他们发现学校里的植物种类很多,有水杉、樟树、白玉兰、雪松、桂花树、苏铁、侧柏、桅子、蕨和葫芦藓等。在一棵大树的枯枝上,长出了黑木耳。草丛里有蜗牛和蚯蚓在爬,一只蟾蜍躲在阴处一动不动,鸟儿们在树上飞来飞去。
(1)蟾蜍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   (选填“A”“B”“C”“D”或“E”)。
(2)上述植物中有些会开“花”。下列四种“花”中,与其它几种有本质不同的一种是____。
A.白玉兰花 B.桅子花 C.铁树开花 D.桂花
(3)在上述列出的生物中,属于苔藓类植物的是   。
30.(2023七上·长兴月考)校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成绩。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兴兴在进沙坑时,手与细沙摩擦造成皮肤擦破,流了些血,说明已经伤到   部位(选填“真皮”或“表皮”),其中的血液属于   组织。
(2)小科在50米的短跑比赛中获得佳绩,裁判员将小科所在小组的短跑成绩记录如表,这属于科学观察记录中的   (选填“文字描述”、“表格记录”或“图形记录”)方法。
跑道 1 2 3 4 5 6
成绩(秒) 7.3 7.8 7.9 7.0 8.0 7.7
名次 2 4 5 I 6 3
31.(2023七上·长兴月考)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此现象可以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   。现在实验室有两种该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和乙所示。为了操作更方便及效果更明显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玻璃容器。
32.(2023七上·长兴月考)小明最近从超市购买了一袋单晶冰糖,袋内有若干块冰糖且外形不规则,颗粒较大。小明想测此袋冰糖的体积,他邀请了本班的科学探究小组一起展开讨论。
(1)写出小冬不支持小明或者小红的理由   。(写出一点即可)
(2)小组同学请教了科学老师后,老师告诉他们可以找出家里的面粉来帮忙一下。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面粉倒入量筒A,摇实、摇平后此时的刻度如图A;②将冰糖块放入量筒B;③再将量筒A中全部面粉倒入盛有冰糖的量筒B,摇实、摇平并浸没冰糖后如图C。用上述方法测出冰糖体积V冰糖=   cm3。
(3)以下操作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____。
A.面粉没有浸没冰糖
B.量筒A倒完面粉后,试管壁仍沾有面粉
C.摇实不够充分
D.读取体积时平视读数
33.(2023七上·长兴月考)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如图是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
(1)考察中发现一块岩石上有海洋生物化石。该岩石属于   (选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适合开发攀岩运动项目的位置是   (选填“①、②、③或④”),理由是:   。
(3)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山谷一般会形成溪流,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水流量最大的是   。
34.(2023七上·长兴月考)国庆小科去外婆家玩,外婆买了一大包他喜欢吃的食品,其中有一包压缩饼干,小科看见外包装袋上有一个标签,如图所示:
(1)标签中的“净含量”指的是物质的   ;
(2)小科将这包饼干带到学校,在实验室碰到了小明,一起用天平进行了检验。
①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时,若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填“左”或“右”);
②然后左盘放饼干,另一个盘内放有50克、10克的砝码各1个,5克码2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天平再次平衡,该饼干的实际质量为   ;
③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若砝码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会偏   (填“大”或“小”)。
(3)小明要完成称量10.2g食盐的任务,10g以上用码,1g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g砝码放在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g处。其合理顺序是____。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去判断。
【解答】 A 、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探究的是种子的萌发条件,属于科学问题,故 A错误;
B、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探究的是生物体的生长问题,属于科学问题,故 B错误;
C、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探究的是光的折射原理、属于科学问题,故 C错误;
D、 杭州亚运会什么项目最好看,属于主观想法,不属于科学问题,故 D正确。
故正确答案:B 。
2.【答案】A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生物的基本特征: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和繁殖后代,遗传和变异能对外界刺教作出反应等。
【解答】 Alpha来回自由行走,能够与人交流,解答多种问题这些都是通过程序设置来完成的,但是它不会排出代谢度物,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A 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A。
3.【答案】C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1)根据V=abc估测科学课本的体积;
(2)根据1斤鸡蛋的个数估测;
(3)根据S=ab估算脚的底面积;
(4)根据对时间的认识判断。
【解答】A.科学课本的长约30cm,宽约20cm,厚约0.5cm,
则它的体积V=abc=30cm×20cm×0.5cm=300cm3,故A错误;
B.1斤鸡蛋500g,大约有10个,则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故B错误;
C.成年人的脚掌宽10cm,长约20cm,则脚的底面积约S=ab=10cm×20cm=200cm2,故C正确;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解答】A、取用粉末状药品,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A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B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灯,C错误。
D、处理废弃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D错误。
故正确答案:A。
5.【答案】B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蝴蝶、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珊瑚是珊瑚虫的分泌物,智能机器人,卫星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PI无法通过活细胞膜,活细胞核不被染色,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PI可以通过活细胞膜,细胞核被染色,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解答】解: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可能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也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不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综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分子运动论:(1)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微粒(分子或原子)组成的;(2)分子(或原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热运动,这种热运动越剧烈,宏观物体温度就越高;(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解答】A.水珠蒸发时,水分子间隙变大,故错误。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一颗水珠包含很多水分子,故错误。
C.水珠静止不动时,内部的水分子还在不停地运动,故错误。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正确。
故选D。
8.【答案】A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
【解析】【分析】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喷出型岩浆岩具有气孔结构和流纹构造,变质岩具有板状结构和片理结构。
【解答】根据图片,图示岩石具有气孔结构,是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故答案为:A。
9.【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每一格的刻度值=,而每个刻度对应的温度=0℃+分度值×对应格数,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则100℃对应的格数为:60-10=50;
那么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该温度计的起始刻度对应的温度为:0℃+2℃×(0-10)=-20℃;
该温度计的最高温度为:0℃+2℃×(110-10)=200℃。
则测温范围为:-20~200℃。
故选A。
10.【答案】D
【知识点】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地震
【解析】【分析】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破裂,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它们都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强烈的表现,火山和地震在短时期内释放大量的能量,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对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影响。
【解答】A、火山与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内力作用的结果,A正确;
B、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B正确;
C、火山岩浆发源于上地慢顶部的软流层,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断裂引起地表震动,故C正确;
D、现在并不能对火山和地震作出精确的预报,D错误。
故答案为:D。
11.【答案】B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是指由于研究对象不能或不允许进行试验的实验,为了取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根据已知的事实、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理论,设计和构想出研究对象的替代物,通过替代物得试验,以获得研究对象的信息和资料。这种试验叫做模拟实验。
【解答】A. 板块张裂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B.液体扩散实验是真实实验,不是模拟实验;
C.泥石流成因实验是模拟实验;
D.分子有间隙实验是模拟实验;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地形的变化是地区的内力因素和外地因素共同的作用;内力因素是地势趋于陡峭;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因素使地势趋于平坦;
【解答】A长江三角洲是外力因素中流水的冲刷而形成的;
B.海边的怪石主要是外力因素中的流水撞击而成的;
C.喜马拉雅山主要是地球内力因素导致的,它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D.沙漠石蘑菇是外力因素中的风力作用而成的;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要求变量唯一的原则,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应设置对照,变量为是否服用该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所以,应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若服用该新药的500病人中,血压下降人数远远大于服用安慰剂的人数,这说明该新药有效。
故答案为:C。
14.【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解答】解:A、甲鱼属于爬行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甲鱼和鲸鱼都用肺呼吸,A正确。
B、甲鱼、鲸鱼、娃娃鱼,只有甲鱼体表有甲,鲸鱼和娃娃鱼体表裸露,B错误
C、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甲鱼和鲸鱼都用肺呼吸,C错误
D、鲸鱼胎生,哺乳,甲鱼和娃娃鱼卵生,D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C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先将砝码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
【解答】解:因为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根据四个选项可知,50克放下又拿起,说明物体质量小于150克,那放下两个20克之后已经140克了,就无需再放下10克来试了,因为20+20+10=50,结果必然是加10克后多了,右盘下沉,因此10克不需加,直接试5克,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16.【答案】B
【知识点】经度与纬度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
【解答】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A选项的经纬度范围为120°E~140°E,20°S~40°S;B选项的经纬度范围为120°E~140°E,20°N~40°N;C选项的经纬度范围为120°W~140°W,20°S~40°S;D选项的经纬度范围为120°W~140°W,20°N~40°N。由此可判定,湖州市中心(东经120°05',北纬30°54')在B选项所示的经纬网范围内。
故答案为:B。
17.【答案】(1)A
(2)C、H
(3)F
(4)D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
【解答】解:(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A。
(2)用于准确取用40mL液体药品的仪器是量筒C和胶头滴管H。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集气瓶F。
(4)用于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D。
18.【答案】不合理;DECBAF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应先将天平调平,然后再安步骤进行盐水质量的测量。
【解答】用托盘天平测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的零位置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然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倒入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最后算出烧杯内盐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DECBAF
19.【答案】仍然平衡;未调平;偏大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位置、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在使用天平之前,必须将天平调平,否则无法测量;
(3)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解答】(1)冰块熔化后水后状态发生改变,但是质量不变,因此此时天平仍然平衡。
(2)测量后,取下烧杯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则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前天平未调平。
(3)由于使用前游码没有归零,因此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时,根据“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可知,测得冰块质量偏大。
20.【答案】(1)不正确,理由是刻度尺在测量时使用了没有刻度部分,不能测出硬币的直径
(2)3.00cm;6.67cm
(3)-24℃
【知识点】估测;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 (1)运用平移法测量硬币直径时,硬币直径与桌面、三角板的直角边和直尺构成长方形,利用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则直尺在桌面和三角板直角边之间的长度即为硬币的直径。在测量硬币直径时要注意不要错误使用直尺上没有刻度的部分。
(2)利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Sh进行计算;
(3)使用温度计时要先确定分度值,然后根据温度计上标注数字的大小关系确定标注数字是零上还是零下,最后根据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读出此时测量的温度值。
【解答】 解:(1)运用平移法测量硬币直径时,硬币直径与桌面、三角板的直角边和直尺构成长方形,利用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则直尺在桌面和三角板直角边之间的长度即为硬币的直径。在测量硬币直径时要注意不要错误使用直尺上没有刻度的部分。在图甲测量硬币的方法错误,理由是直尺在测量时使用了没有刻度的部分,不能测出硬币的长度。
(2)由图乙知针筒内部的容积V=20mL=20c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h=3.00cm,
注射器针筒内为圆柱体,其活塞的横截面积;
(3)在图丙中标注数字20和30之间有10小格,故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该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上部标注数字是20,下部标注数字是30,上小下大,说明液柱上表面在0℃以下,液柱上表面距离-20℃有4小格,故温度计读数为-24℃。
故答案为:(1)错误,理由是直尺在测量时使用了没有刻度的部分,不能测出硬币的直径; (2)3.00;6.67;(3)-24℃。
21.【答案】亚欧;A;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知识点】地震;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
【解答】读图可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次处,位于图中的A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一带。
22.【答案】(1)①②④
(2)水流中的泥沙大量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地、丘陵地区以及高原的边缘地区,而且这里土质疏松,植被条件较差,大雨暴雨多发地区。
【解答】(1)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开矿、采石属于人为原因。
(2)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
23.【答案】取出最小砝码,将游码向右移动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 天平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移动,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当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时,右盘中再放砝码会下沉,取出砝码会上翘时,需要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
【解答】 解: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天平的指针偏左,说明右盘砝码的质量偏小。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右,说明此时砝码的质量偏大。由于此时没有再小的砝码使用,因此需要拿走这个最小的砝码,然后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即可。
故答案为:取出最小砝码,将游码向右移动。
24.【答案】(1)乒乓球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将凹陷部分复原
(2)50℃-70℃
(3)将玻璃泡和被测物充分接触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 (1)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产生较大的压力将凹陷部分复原;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精确测量的温度;
(3)根据温度计使用分析解答。
【解答】解:(1)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烧杯中。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使得,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产生较大的压力将凹陷部分复原;
(2)根据表格数据知,50℃不能复原,而70℃已经复原,复原的温度在此范围之内,进行探究;
(3)根据温度的使用方法:A、估计液体的温度;
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将玻璃泡和被测物充分接触;
D、在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读取示数;
E、取出温度计;
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
故答案为:(1)乒乓球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将凹陷部分复原;(2)50℃-70℃;(3)将玻璃泡和被测物充分接触。
25.【答案】(1)吸水纸、纱布、滴管中的一种即可
(2)3124
(3)碘液
(4)N/M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解答】(1)“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需要的器材有:洋葱、刀片、水、碘液、吸水纸、纱布、滴管等。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取镜与安放; ③对光;①放置玻片;②下降镜筒;③上升镜筒寻找物像。故顺序是:③①②④。
(3)在本实验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碘液进行染色,是为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若视野中细胞的放大倍数是N,目镜的放大率是M,则物镜的放大率是N÷M。
26.【答案】(1)温度
(2)流水的作用对岩石的碎裂起作用吗
(3)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对岩石起破碎作用主要是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等,主要是温度、风速、生物等。
(2)流水对岩石的影响主要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3)反复实验多次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偶然性的发生。
【解答】(1)根据题干可知,实验一是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温度,体现热胀冷缩对岩石的影响,是温度对岩石的风化作用。
(2)根据题干中,实验二是将几块小岩石放入有水的钢制容器内不断摇动,相当于流水的作用影响岩石表面的碎裂,所以探究的问题是流水对岩石的碎裂是否起作用。
(3)实验一、二中都有反复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体现必然性。
27.【答案】(1)0.5
(2)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可降解塑料
(3)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用其他环保材料代替塑料制品等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2、种子萌发的条件: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解答】(1)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保持单一变量,“?”处应填的数据是0.5。
(2)从表中可以看出,第1、2、3、4组的发芽率分别为90.58、78.22、80.0、84.89,发芽率第2组<第3组<第4组<第1组,故这3种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可降解塑料。
(3)为保护环境,给出合理的建议: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用其他环保材料代替塑料制品等。
28.【答案】(1)建立猜想和假设
(2)3和4
(3)运动员入水速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入水角度越大,入水时水花越小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 (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的第一步;
(2)从控制变量法的角度进行分析,要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需要控制入水角度,距离水面高度相同;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即可。
【解答】 解:(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2)为了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可选择3和4两组进行比较,因为要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需要控制入水角度,距离水面高度相同;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运动员距离水面高度相同,迎水面积相同时,入水角度越大,水花越小。运动员距离水面高度相同,入水角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水花越小。
故答案为:(1)建立猜想和假设;(2)3和4;(3)运动员入水速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入水角度越大,入水时水花越小。
29.【答案】(1)D
(2)C
(3)葫芦藓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1)动物分类的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2)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解答】解:(1)蟾蜍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在水里产卵生殖,卵无壳。因此蟾蜍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D。
(2)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外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而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白玉兰、栀子花、桂花都属于被子植物,铁树属于裸子植物。在这些植物中的“花”与其他本质不同的是,C“铁树开花”。
(3)苔藓类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无输导组织,在上述列出的生物中,属于苔藓植物的是葫芦藓。
30.【答案】(1)真皮;结缔
(2)表格记录
【知识点】科学探究计量工具;科学探究观察工具
【解析】【分析】(1)人体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位于皮肤表面,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
【解答】解:(1)人体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里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所以皮肤擦伤流血,说明伤及到了皮肤的真皮。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具有营养、保护等作用,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
(2)裁判员将小科所在小组的短跑成绩用表格的形式来记录,这属于表格记录法。
31.【答案】有间隙;乙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答】解: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隙,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
由图知,甲玻璃管内径相同,乙玻璃管上下内径相差较大且上部更细,相同体积足量的液体倒入两个玻璃管,充分混合后,虽然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会变小,但乙的总体积变化更明显。
故答案为:有间隙;乙。
32.【答案】(1)小红的方案,由于冰糖直接放入量筒后,冰糖颗粒间有较大的间隙,测出的体积偏大;小明的方案,冰糖会溶于水,测出体积会偏小
(2)70
(3)A;B;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科学探究观察工具
【解析】【分析】 (1)分析两种方案中体积的测量误差;
(2)从图中分别读出面粉的体积以及冰糖和面粉的总体积,冰糖的体积等于冰糖和面粉的总体积减去面粉的体积;
(3)根据操作方法分析是否会产生误差;
【解答】解:(1)①如采用小红的方案,由于冰糖间存在较大间隙,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大;
②如采用小明的方案,由于冰糖可溶于水,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小;
(2)由图A可知面粉的体积为:V面粉=90mL,由图C可知冰糖和面粉的总体积:V总=160mL,
则冰糖的体积为:V冰糖=V总-V面粉=160mL-90mL=70mL;
(3)A、面粉没有浸没冰糖,会使测得的冰糖体积变小,故A符合题意;
B、量筒A倒完面粉后,试管壁仍沾有面粉,使倒入C中的面粉体积减小,测得冰糖的体积偏小,故B符合题意;
C、摇实不够充分,会有空隙存在,测得的冰糖体积偏大,故C符合题意;
D、读取体积时平视读数,读数方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故答案为:(1)如采用小红的方案,由于冰糖间存在较大间隙,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大(或如采用小明的方案,由于冰糖可溶于水,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小);(2)70;(3)ABC。
33.【答案】(1)沉积岩
(2)③;该地形属于峭壁,符合攀岩要求(答出峭壁即可)
(3)丙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1)生物化石在沉积岩中,故该岩石属于 沉积岩。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适合开发攀岩运动项目的位置是③;理由是:该地等高线重合,属于峭壁,符合攀岩要求 。
(3) 甲、乙、丁,都为山谷,水流汇集到丙处,故 水流量最大的是 丙。
34.【答案】(1)质量
(2)右;71.6g;小
(3)A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科学探究计量工具
【解析】【分析】 (1)根据外包装袋上的标签进行回答;
(2)①利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平衡的原则:左偏右调(指针向左偏、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右偏左调;
②天平的测量结果=砝码的总质量+游码的示数,注意游码应读其左侧的刻度;
③粘泥的砝码质量就比砝码上标的示数大,用此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及加泥的质量;
(3)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且以指针右偏左调、左偏右调;
食盐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解答】 解:(1)观察外包装袋上的标签可得,标签中的“净含量”指的是物质的质量;
(2)①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使天平平衡;
②由图可知,游码示数为1.4g,所以物体质量m=50g+10g+5g+5g+1.6g=71.6g;
因为标签中标着净含量75g,所以不符合标签说明;
③若砝码下粘了一块泥,即砝码的实际质量比标称质量要大,故用此砝码去称量物体时,天平平衡后,从砝码的标称中读取的质量比实际质量小;
(3)测质量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先添加大砝码10g,再移动游码到0.2g,再向左盘添加食盐直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合理顺序是②①④③。
故选:A。
故答案为:(1)质量;(2)①右;②71.6g;③小;(3)A。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共同体学科素养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题
1.(2023七上·长兴月考)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
B.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C.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D.杭州亚运会什么项目最好看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去判断。
【解答】 A 、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探究的是种子的萌发条件,属于科学问题,故 A错误;
B、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探究的是生物体的生长问题,属于科学问题,故 B错误;
C、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探究的是光的折射原理、属于科学问题,故 C错误;
D、 杭州亚运会什么项目最好看,属于主观想法,不属于科学问题,故 D正确。
故正确答案:B 。
2.(2023七上·长兴月考)阿尔法机器人在春晚表演当晚,540个Alpha1S排列成9X15的4个方阵,为了追求更佳的舞台效果,技术人员共为其特意定制了12套舞步,配合上歌曲节奏,具有韵律感。但Alpha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为“Alpha”不具有下列哪项生命活动(  )
A.排出代谢废物 B.来回自由行走
C.能够与人交流 D.解答多种问题
【答案】A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生物的基本特征: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和繁殖后代,遗传和变异能对外界刺教作出反应等。
【解答】 Alpha来回自由行走,能够与人交流,解答多种问题这些都是通过程序设置来完成的,但是它不会排出代谢度物,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A 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A。
3.(2023七上·长兴月考)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本科学课本的体积约为40cm3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2kg
C.成年人一只脚的底面积约为180cm2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s
【答案】C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1)根据V=abc估测科学课本的体积;
(2)根据1斤鸡蛋的个数估测;
(3)根据S=ab估算脚的底面积;
(4)根据对时间的认识判断。
【解答】A.科学课本的长约30cm,宽约20cm,厚约0.5cm,
则它的体积V=abc=30cm×20cm×0.5cm=300cm3,故A错误;
B.1斤鸡蛋500g,大约有10个,则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故B错误;
C.成年人的脚掌宽10cm,长约20cm,则脚的底面积约S=ab=10cm×20cm=200cm2,故C正确;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故D错误。
故选C。
4.(2023七上·长兴月考)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装入固体粉末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处理废弃药品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解答】A、取用粉末状药品,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A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B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灯,C错误。
D、处理废弃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D错误。
故正确答案:A。
5.(2023七上·长兴月考)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蝴蝶②珊瑚③蘑菇④智能机器人⑤卫星。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④
【答案】B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蝴蝶、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珊瑚是珊瑚虫的分泌物,智能机器人,卫星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答案为:B。
6.(2023七上·长兴月考)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染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染色,但将PI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染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所含的物质不同
B.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分解PI
C.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PI无法通过活细胞膜,活细胞核不被染色,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PI可以通过活细胞膜,细胞核被染色,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解答】解: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可能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也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不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综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
故答案为:C。
7.(2023七上·长兴月考)下列关于荷叶上水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珠蒸发时,水分子间隙大小不变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水珠静止不动时,内部的水分子也不运动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D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分子运动论:(1)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微粒(分子或原子)组成的;(2)分子(或原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热运动,这种热运动越剧烈,宏观物体温度就越高;(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解答】A.水珠蒸发时,水分子间隙变大,故错误。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一颗水珠包含很多水分子,故错误。
C.水珠静止不动时,内部的水分子还在不停地运动,故错误。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正确。
故选D。
8.(2023七上·长兴月考)小嘉在秋游途中,找到一块疏松多孔的岩石(如图所示),依据该岩石呈现特点,对该岩石类型及形成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岩浆岩,由岩浆喷出地表所形成
B.变质岩,山地表碎屑物压实、固化而形成
C.变质岩,由已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
D.沉积岩,由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形成
【答案】A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
【解析】【分析】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喷出型岩浆岩具有气孔结构和流纹构造,变质岩具有板状结构和片理结构。
【解答】根据图片,图示岩石具有气孔结构,是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故答案为:A。
9.(2023七上·长兴月考)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将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10格处;当玻璃泡浸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60格处。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  )
A.2℃、-20~200℃ B.0.5℃、0~100℃
C.2℃、-50~200℃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每一格的刻度值=,而每个刻度对应的温度=0℃+分度值×对应格数,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则100℃对应的格数为:60-10=50;
那么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该温度计的起始刻度对应的温度为:0℃+2℃×(0-10)=-20℃;
该温度计的最高温度为:0℃+2℃×(110-10)=200℃。
则测温范围为:-20~200℃。
故选A。
10.(2023七上·长兴月考)以下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它们的分布有相同之处,即板块交界处
C.火山的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而地震则发生在岩石圈
D.火山和地震都是剧烈的地壳变动,而且现在都可以作出精确的预报
【答案】D
【知识点】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地震
【解析】【分析】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破裂,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它们都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强烈的表现,火山和地震在短时期内释放大量的能量,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对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影响。
【解答】A、火山与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内力作用的结果,A正确;
B、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B正确;
C、火山岩浆发源于上地慢顶部的软流层,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断裂引起地表震动,故C正确;
D、现在并不能对火山和地震作出精确的预报,D错误。
故答案为:D。
11.(2023七上·长兴月考)"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板块张裂实验
B.液体扩散实验
C.泥石流成因实验
D.分子有间隔实验
【答案】B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是指由于研究对象不能或不允许进行试验的实验,为了取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根据已知的事实、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理论,设计和构想出研究对象的替代物,通过替代物得试验,以获得研究对象的信息和资料。这种试验叫做模拟实验。
【解答】A. 板块张裂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B.液体扩散实验是真实实验,不是模拟实验;
C.泥石流成因实验是模拟实验;
D.分子有间隙实验是模拟实验;
故答案为:B.
12.(2023七上·长兴月考)地形形成原因有的来自于地球内部力量,有的来自于外部力量。下列图示的地貌中,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不同于其他三者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海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脉
D.沙漠石蘑菇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地形的变化是地区的内力因素和外地因素共同的作用;内力因素是地势趋于陡峭;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因素使地势趋于平坦;
【解答】A长江三角洲是外力因素中流水的冲刷而形成的;
B.海边的怪石主要是外力因素中的流水撞击而成的;
C.喜马拉雅山主要是地球内力因素导致的,它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D.沙漠石蘑菇是外力因素中的风力作用而成的;
故答案为:C.
13.(2023七上·长兴月考)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最合理 (  )
A.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有多少人血压有所下降。
B.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不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C.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D.不清楚。
【答案】C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要求变量唯一的原则,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应设置对照,变量为是否服用该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所以,应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若服用该新药的500病人中,血压下降人数远远大于服用安慰剂的人数,这说明该新药有效。
故答案为:C。
14.(2023七上·长兴月考)自然界里有许多动物的名称中带“鱼”字,但不一定是鱼类,比如甲鱼、鲸鱼、娃娃鱼(大鲵)。小金用如图表示这三者的特征关系,并写出Ⅰ区、Ⅱ区和Ⅲ区所代表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Ⅰ区:用肺呼吸 B.Ⅱ区:体表有鳞
C.Ⅲ区: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D.Ⅳ区:卵生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解答】解:A、甲鱼属于爬行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甲鱼和鲸鱼都用肺呼吸,A正确。
B、甲鱼、鲸鱼、娃娃鱼,只有甲鱼体表有甲,鲸鱼和娃娃鱼体表裸露,B错误
C、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甲鱼和鲸鱼都用肺呼吸,C错误
D、鲸鱼胎生,哺乳,甲鱼和娃娃鱼卵生,D错误
故答案为:A。
15.(2023七上·长兴月考)一架天平的量程是200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g的物块,测量的结果为145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减砝码的质量,“↓”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  )
A.100g↓、20g、20g↓、5g↓
B.100g↓、50g↓↑、20g↓、20g↓、10g↓↑、5g↓
C.100g↓、50g↓↑、20g↓、20g↓、5g↓
D.50g↓、100g↓、50g↑、20g↓、20g↓、5g↓
【答案】C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先将砝码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
【解答】解:因为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根据四个选项可知,50克放下又拿起,说明物体质量小于150克,那放下两个20克之后已经140克了,就无需再放下10克来试了,因为20+20+10=50,结果必然是加10克后多了,右盘下沉,因此10克不需加,直接试5克,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16.(2023七上·长兴月考)湖州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5',北纬30°54'。则湖州市中心在下列经纬线所围范围内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经度与纬度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
【解答】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A选项的经纬度范围为120°E~140°E,20°S~40°S;B选项的经纬度范围为120°E~140°E,20°N~40°N;C选项的经纬度范围为120°W~140°W,20°S~40°S;D选项的经纬度范围为120°W~140°W,20°N~40°N。由此可判定,湖州市中心(东经120°05',北纬30°54')在B选项所示的经纬网范围内。
故答案为:B。
17.(2023七上·长兴月考)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2)用于准确取用40mL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   
(4)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答案】(1)A
(2)C、H
(3)F
(4)D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
【解答】解:(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A。
(2)用于准确取用40mL液体药品的仪器是量筒C和胶头滴管H。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集气瓶F。
(4)用于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D。
18.(2023七上·长兴月考)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实验按下列步骤进行:
A.用天平称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用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
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D.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E.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点上; F.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
以上实验步骤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请将各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重新排列后填在横线上:    。
【答案】不合理;DECBAF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应先将天平调平,然后再安步骤进行盐水质量的测量。
【解答】用托盘天平测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的零位置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然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倒入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最后算出烧杯内盐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DECBAF
19.(2023七上·长兴月考)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则此时天平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然平衡”);测量后,取下烧杯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则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是   ,测得的冰块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与真实值一致”)。
【答案】仍然平衡;未调平;偏大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位置、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在使用天平之前,必须将天平调平,否则无法测量;
(3)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解答】(1)冰块熔化后水后状态发生改变,但是质量不变,因此此时天平仍然平衡。
(2)测量后,取下烧杯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则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前天平未调平。
(3)由于使用前游码没有归零,因此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时,根据“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可知,测得冰块质量偏大。
20.(2023七上·长兴月考)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测量。
(1)用如图甲方法测硬币直径,请判断此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如图乙所示,是一个医用注射器,注射器上的刻度表示活塞拉到该位置时,针筒内部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   ,并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平方厘米(保留2位小数)。
(3)如图丙是某地室外气温,其示数为   。
【答案】(1)不正确,理由是刻度尺在测量时使用了没有刻度部分,不能测出硬币的直径
(2)3.00cm;6.67cm
(3)-24℃
【知识点】估测;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 (1)运用平移法测量硬币直径时,硬币直径与桌面、三角板的直角边和直尺构成长方形,利用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则直尺在桌面和三角板直角边之间的长度即为硬币的直径。在测量硬币直径时要注意不要错误使用直尺上没有刻度的部分。
(2)利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Sh进行计算;
(3)使用温度计时要先确定分度值,然后根据温度计上标注数字的大小关系确定标注数字是零上还是零下,最后根据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读出此时测量的温度值。
【解答】 解:(1)运用平移法测量硬币直径时,硬币直径与桌面、三角板的直角边和直尺构成长方形,利用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则直尺在桌面和三角板直角边之间的长度即为硬币的直径。在测量硬币直径时要注意不要错误使用直尺上没有刻度的部分。在图甲测量硬币的方法错误,理由是直尺在测量时使用了没有刻度的部分,不能测出硬币的长度。
(2)由图乙知针筒内部的容积V=20mL=20c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h=3.00cm,
注射器针筒内为圆柱体,其活塞的横截面积;
(3)在图丙中标注数字20和30之间有10小格,故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该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上部标注数字是20,下部标注数字是30,上小下大,说明液柱上表面在0℃以下,液柱上表面距离-20℃有4小格,故温度计读数为-24℃。
故答案为:(1)错误,理由是直尺在测量时使用了没有刻度的部分,不能测出硬币的直径; (2)3.00;6.67;(3)-24℃。
21.(2023七上·长兴月考)2023年8月7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60度,东经102.0度。此次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   块挤压碰撞造成的。震中指图中的   (选填“A”或“B”)。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在   、   地区。
【答案】亚欧;A;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知识点】地震;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
【解答】读图可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次处,位于图中的A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一带。
22.(2023七上·长兴月考)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并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
①山区比较陡峭的地方②地表有大量碎屑物③开矿、采石④强降水
(2)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   。
【答案】(1)①②④
(2)水流中的泥沙大量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地、丘陵地区以及高原的边缘地区,而且这里土质疏松,植被条件较差,大雨暴雨多发地区。
【解答】(1)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开矿、采石属于人为原因。
(2)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
23.(2023七上·长兴月考)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偏左;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则下一步操作是   。
【答案】取出最小砝码,将游码向右移动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 天平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移动,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当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时,右盘中再放砝码会下沉,取出砝码会上翘时,需要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
【解答】 解: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天平的指针偏左,说明右盘砝码的质量偏小。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右,说明此时砝码的质量偏大。由于此时没有再小的砝码使用,因此需要拿走这个最小的砝码,然后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即可。
故答案为:取出最小砝码,将游码向右移动。
24.(2023七上·长兴月考)
(1)小科做了一个实验,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烧杯中。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会复原,请你解释这个现象。   
(2)凹陷的乒乓球大约在多少温度的热水中可以完全复原
实验次数 热水温度 复原情况
1 30℃ 不复原
2 50℃ 复原不明显
3 70℃ 完全复原
4 90℃ 完全复原
为了探究以上科学问题,小科应该在   范围内,每隔2℃设计多组实验组,重复以上实验。
(3)小科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请将没完成的步骤补充完整。
A估计液体的温度
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   (请填合理的操作方法)
D在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读取示数
E取出温度计
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
【答案】(1)乒乓球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将凹陷部分复原
(2)50℃-70℃
(3)将玻璃泡和被测物充分接触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 (1)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产生较大的压力将凹陷部分复原;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精确测量的温度;
(3)根据温度计使用分析解答。
【解答】解:(1)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烧杯中。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使得,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产生较大的压力将凹陷部分复原;
(2)根据表格数据知,50℃不能复原,而70℃已经复原,复原的温度在此范围之内,进行探究;
(3)根据温度的使用方法:A、估计液体的温度;
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将玻璃泡和被测物充分接触;
D、在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读取示数;
E、取出温度计;
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
故答案为:(1)乒乓球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将凹陷部分复原;(2)50℃-70℃;(3)将玻璃泡和被测物充分接触。
25.(2023七上·长兴月考)小科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
(1)图A是小科准备的部分实验材料,除此之外,还需要的器材有:洋葱、刀片、水、碘液   等。
(2)以下四图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3)在本实验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用   进行染色。
(4)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图C视野。若视野中细胞的放大倍数是N,目镜的放大率是M,则物镜的放大率是   。
【答案】(1)吸水纸、纱布、滴管中的一种即可
(2)3124
(3)碘液
(4)N/M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解答】(1)“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需要的器材有:洋葱、刀片、水、碘液、吸水纸、纱布、滴管等。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取镜与安放; ③对光;①放置玻片;②下降镜筒;③上升镜筒寻找物像。故顺序是:③①②④。
(3)在本实验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碘液进行染色,是为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若视野中细胞的放大倍数是N,目镜的放大率是M,则物镜的放大率是N÷M。
26.(2023七上·长兴月考)科学课上,老师为了探究岩石表面碎裂的原因,做了以下演示实验。
实验一: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观察岩石表面的变化,反复几次。
实验二:将几块小岩石放入有水的钢制容器内不断摇动,相当于流水的作用影响岩石表面的碎裂,反复几次。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是哪个变量对岩石的碎裂起作用    。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3)实验一、二中都有反复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答案】(1)温度
(2)流水的作用对岩石的碎裂起作用吗
(3)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对岩石起破碎作用主要是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等,主要是温度、风速、生物等。
(2)流水对岩石的影响主要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3)反复实验多次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偶然性的发生。
【解答】(1)根据题干可知,实验一是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温度,体现热胀冷缩对岩石的影响,是温度对岩石的风化作用。
(2)根据题干中,实验二是将几块小岩石放入有水的钢制容器内不断摇动,相当于流水的作用影响岩石表面的碎裂,所以探究的问题是流水对岩石的碎裂是否起作用。
(3)实验一、二中都有反复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体现必然性。
27.(2023七上·长兴月考)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为了探究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分为4组,每组100粒,再选取3种微塑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展盆栽试验,统计分析在3种微塑料影响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微塑料 不添加微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可降解塑料
微径(μm) 0 1000 1000 1000
浓度(g/Kg) 0 0.5 0.5 ?
发芽率 90.58 78.22 80.00 84.89
(1)表中“ ”处应填的数据是   。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这3种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3)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塑料制品,为保护环境,请给出合理的建议   。
【答案】(1)0.5
(2)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可降解塑料
(3)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用其他环保材料代替塑料制品等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2、种子萌发的条件: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解答】(1)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保持单一变量,“?”处应填的数据是0.5。
(2)从表中可以看出,第1、2、3、4组的发芽率分别为90.58、78.22、80.0、84.89,发芽率第2组<第3组<第4组<第1组,故这3种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可降解塑料。
(3)为保护环境,给出合理的建议: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用其他环保材料代替塑料制品等。
28.(2023七上·长兴月考)在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比赛中,14岁的中国小将全红蝉以24个满分荣获金牌。跳水比赛中,“压水花”是关键的技术。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经查阅资料知道: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下落时与水的接触面积)及入水角度等有关。于是他用质量相同的模型经过多轮模拟测试,记录现象如下:
组别 距离水面高度 迎水面积 入水角度 水花大小
1 1米 O 30 小
2 1米 O 60 中
3 1米 O 90 小
4 1米 0 90 很小
(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   。
(2)为了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可选择   两组进行比较。
(3)小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
【答案】(1)建立猜想和假设
(2)3和4
(3)运动员入水速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入水角度越大,入水时水花越小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 (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的第一步;
(2)从控制变量法的角度进行分析,要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需要控制入水角度,距离水面高度相同;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即可。
【解答】 解:(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2)为了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可选择3和4两组进行比较,因为要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需要控制入水角度,距离水面高度相同;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运动员距离水面高度相同,迎水面积相同时,入水角度越大,水花越小。运动员距离水面高度相同,入水角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水花越小。
故答案为:(1)建立猜想和假设;(2)3和4;(3)运动员入水速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入水角度越大,入水时水花越小。
29.(2023七上·长兴月考)作为科学兴趣小组组长,小朱决定组织同学们对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开展调查。通过调查,小轩他们发现学校里的植物种类很多,有水杉、樟树、白玉兰、雪松、桂花树、苏铁、侧柏、桅子、蕨和葫芦藓等。在一棵大树的枯枝上,长出了黑木耳。草丛里有蜗牛和蚯蚓在爬,一只蟾蜍躲在阴处一动不动,鸟儿们在树上飞来飞去。
(1)蟾蜍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   (选填“A”“B”“C”“D”或“E”)。
(2)上述植物中有些会开“花”。下列四种“花”中,与其它几种有本质不同的一种是____。
A.白玉兰花 B.桅子花 C.铁树开花 D.桂花
(3)在上述列出的生物中,属于苔藓类植物的是   。
【答案】(1)D
(2)C
(3)葫芦藓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1)动物分类的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2)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解答】解:(1)蟾蜍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在水里产卵生殖,卵无壳。因此蟾蜍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D。
(2)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外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而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白玉兰、栀子花、桂花都属于被子植物,铁树属于裸子植物。在这些植物中的“花”与其他本质不同的是,C“铁树开花”。
(3)苔藓类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无输导组织,在上述列出的生物中,属于苔藓植物的是葫芦藓。
30.(2023七上·长兴月考)校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成绩。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兴兴在进沙坑时,手与细沙摩擦造成皮肤擦破,流了些血,说明已经伤到   部位(选填“真皮”或“表皮”),其中的血液属于   组织。
(2)小科在50米的短跑比赛中获得佳绩,裁判员将小科所在小组的短跑成绩记录如表,这属于科学观察记录中的   (选填“文字描述”、“表格记录”或“图形记录”)方法。
跑道 1 2 3 4 5 6
成绩(秒) 7.3 7.8 7.9 7.0 8.0 7.7
名次 2 4 5 I 6 3
【答案】(1)真皮;结缔
(2)表格记录
【知识点】科学探究计量工具;科学探究观察工具
【解析】【分析】(1)人体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位于皮肤表面,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
【解答】解:(1)人体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里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所以皮肤擦伤流血,说明伤及到了皮肤的真皮。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具有营养、保护等作用,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
(2)裁判员将小科所在小组的短跑成绩用表格的形式来记录,这属于表格记录法。
31.(2023七上·长兴月考)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此现象可以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   。现在实验室有两种该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和乙所示。为了操作更方便及效果更明显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玻璃容器。
【答案】有间隙;乙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答】解: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隙,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
由图知,甲玻璃管内径相同,乙玻璃管上下内径相差较大且上部更细,相同体积足量的液体倒入两个玻璃管,充分混合后,虽然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会变小,但乙的总体积变化更明显。
故答案为:有间隙;乙。
32.(2023七上·长兴月考)小明最近从超市购买了一袋单晶冰糖,袋内有若干块冰糖且外形不规则,颗粒较大。小明想测此袋冰糖的体积,他邀请了本班的科学探究小组一起展开讨论。
(1)写出小冬不支持小明或者小红的理由   。(写出一点即可)
(2)小组同学请教了科学老师后,老师告诉他们可以找出家里的面粉来帮忙一下。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面粉倒入量筒A,摇实、摇平后此时的刻度如图A;②将冰糖块放入量筒B;③再将量筒A中全部面粉倒入盛有冰糖的量筒B,摇实、摇平并浸没冰糖后如图C。用上述方法测出冰糖体积V冰糖=   cm3。
(3)以下操作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____。
A.面粉没有浸没冰糖
B.量筒A倒完面粉后,试管壁仍沾有面粉
C.摇实不够充分
D.读取体积时平视读数
【答案】(1)小红的方案,由于冰糖直接放入量筒后,冰糖颗粒间有较大的间隙,测出的体积偏大;小明的方案,冰糖会溶于水,测出体积会偏小
(2)70
(3)A;B;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科学探究观察工具
【解析】【分析】 (1)分析两种方案中体积的测量误差;
(2)从图中分别读出面粉的体积以及冰糖和面粉的总体积,冰糖的体积等于冰糖和面粉的总体积减去面粉的体积;
(3)根据操作方法分析是否会产生误差;
【解答】解:(1)①如采用小红的方案,由于冰糖间存在较大间隙,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大;
②如采用小明的方案,由于冰糖可溶于水,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小;
(2)由图A可知面粉的体积为:V面粉=90mL,由图C可知冰糖和面粉的总体积:V总=160mL,
则冰糖的体积为:V冰糖=V总-V面粉=160mL-90mL=70mL;
(3)A、面粉没有浸没冰糖,会使测得的冰糖体积变小,故A符合题意;
B、量筒A倒完面粉后,试管壁仍沾有面粉,使倒入C中的面粉体积减小,测得冰糖的体积偏小,故B符合题意;
C、摇实不够充分,会有空隙存在,测得的冰糖体积偏大,故C符合题意;
D、读取体积时平视读数,读数方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故答案为:(1)如采用小红的方案,由于冰糖间存在较大间隙,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大(或如采用小明的方案,由于冰糖可溶于水,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小);(2)70;(3)ABC。
33.(2023七上·长兴月考)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如图是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
(1)考察中发现一块岩石上有海洋生物化石。该岩石属于   (选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适合开发攀岩运动项目的位置是   (选填“①、②、③或④”),理由是:   。
(3)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山谷一般会形成溪流,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水流量最大的是   。
【答案】(1)沉积岩
(2)③;该地形属于峭壁,符合攀岩要求(答出峭壁即可)
(3)丙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1)生物化石在沉积岩中,故该岩石属于 沉积岩。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适合开发攀岩运动项目的位置是③;理由是:该地等高线重合,属于峭壁,符合攀岩要求 。
(3) 甲、乙、丁,都为山谷,水流汇集到丙处,故 水流量最大的是 丙。
34.(2023七上·长兴月考)国庆小科去外婆家玩,外婆买了一大包他喜欢吃的食品,其中有一包压缩饼干,小科看见外包装袋上有一个标签,如图所示:
(1)标签中的“净含量”指的是物质的   ;
(2)小科将这包饼干带到学校,在实验室碰到了小明,一起用天平进行了检验。
①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时,若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填“左”或“右”);
②然后左盘放饼干,另一个盘内放有50克、10克的砝码各1个,5克码2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天平再次平衡,该饼干的实际质量为   ;
③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若砝码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会偏   (填“大”或“小”)。
(3)小明要完成称量10.2g食盐的任务,10g以上用码,1g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g砝码放在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g处。其合理顺序是____。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③④
【答案】(1)质量
(2)右;71.6g;小
(3)A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科学探究计量工具
【解析】【分析】 (1)根据外包装袋上的标签进行回答;
(2)①利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平衡的原则:左偏右调(指针向左偏、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右偏左调;
②天平的测量结果=砝码的总质量+游码的示数,注意游码应读其左侧的刻度;
③粘泥的砝码质量就比砝码上标的示数大,用此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及加泥的质量;
(3)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且以指针右偏左调、左偏右调;
食盐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解答】 解:(1)观察外包装袋上的标签可得,标签中的“净含量”指的是物质的质量;
(2)①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使天平平衡;
②由图可知,游码示数为1.4g,所以物体质量m=50g+10g+5g+5g+1.6g=71.6g;
因为标签中标着净含量75g,所以不符合标签说明;
③若砝码下粘了一块泥,即砝码的实际质量比标称质量要大,故用此砝码去称量物体时,天平平衡后,从砝码的标称中读取的质量比实际质量小;
(3)测质量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先添加大砝码10g,再移动游码到0.2g,再向左盘添加食盐直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合理顺序是②①④③。
故选:A。
故答案为:(1)质量;(2)①右;②71.6g;③小;(3)A。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