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副本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副本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课时 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斑人的意识。
道德修养: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幸福感,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树立劳动不分贵贱的观念,初步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立志做未来的好建设者。
责任意识:创造人生价值,体会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1
2
3
情境引入
劳动者之歌
曾玉龙
我们的青春在太空中翱翔,我们的热血在大海里流淌。
勤劳的双手托起万丈高楼,晶莹的汗水洒在铁路桥梁。
有建设的地方就有我们的身影,田间地头我们放声歌唱。
我们在手术台上救死扶伤,我们的知识贡献在三尺讲坛上。
科研室我们观察着万物,整洁的城市被我们擦得铮亮。
我们是光荣的劳动者,梳妆着田园耕耘着家乡。
我们守卫在领海领空边防,金盾日夜维护着社会安康。
列车奔驰在崇山峻岭,万吨巨轮过海漂洋
书不完芳动者的光荣,唱不完劳动者的赞歌。
财富靠劳动创造,幸福在劳动中闪光!
人生价值的含义: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小结:
探究新课堂
人生价值的实现
袁隆平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隆平一生辛勤劳作、潜心实干,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晚年仍坚持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几十载劳作,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劳动与奉献中坚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责献。
探究新课堂
图中人物的劳动为社会带来了什么?
社会分工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是什么?
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探究新课堂
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得了什么呢?
人生价值的实现
老师:
使自己成为传承人类知识文化的搬运者
医生:
使自己成为为善人间的白衣天使
律师:
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探究新课堂
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小结:
探究新课堂
◎在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中,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李培生、胡晓春是黄山风景区基层工作人员,分别从事环卫保洁和迎客松守护工作。2022年8月13日,习近平给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的敬业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继续发挥好 “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殿切期望。
李培生的工作需要在悬崖峭壁上捡拾垃圾和游客掉下的物品。20多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达1800千米,相当于200次登顶珠穆朗玛峰。胡晓春每年有300多天住在山上,与迎客松朝夕相伴。每次巡护观测工作结束后,胡晓春都要详细记录迎客松的生长数据,以及当天的气温、风力、湿度等信息。10多年来,他已经写下80多本、累计超过14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
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探究新课堂
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一般来说,一个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 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
评价。
小结:
探究新课堂
每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抽出时间,与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
2023 年3月30日,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大兴新城城市休闲公园里,总书记一边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一边嘱咐身边的少先队员:“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忽视劳动的作用,要从小培养劳动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有用之才。”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十年前,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第一次与中外媒体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向大家说道:“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十年来,大到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点改善,都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艰辛劳动。
新起点新征程,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要靠广大劳动者戮力同心、接续奋斗。
起而行之,攻坚克难。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感悟劳动的意义
探究新课堂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
小结:
探究新课堂
知识点归纳概括
1. 人生价值的含义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人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3. 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一般来说,一个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
4. 劳动的意义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
探究新课堂
1.2023 年10月19 日,中火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开展2023 年“最美公务员”宣传发布活动,部署开展“最美公务员”人选推荐工作。通知要求,要重点推荐2022 年以来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中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作出突出贡献、受到群众赞誉的基层一线公务员。这启示我们要( )
①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②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③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④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努力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随堂练习
A
2.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从事普通劳动的人,比如环卫工人、农民、普通职员等,有人认为他们的工作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请说说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一个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
随堂练习
1.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名单中辽宁省沈阳市某小吃店店主程亚娟上榜。程亚娟在沈阳鲁园劳务市场附近开了一家小吃店,21年间,她的小店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 6000 多碗免费的“爱心面”。她只希望受助者有能力时,记得帮助一下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把爱传递下去。这说明( )
A.获得很多人认可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学历的高低
C个人通过劳动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D.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
C
随堂练习
2.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高炉卫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金牌焊工”高风林……一大批建设者发扬“爱岗敬业、年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弘扬劳模精神是( )
A.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
B.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C.推动创新创造的强大精神力量
D.锤炼自我、提升个人素养的根本途径
C
随堂练习
3.2021 年11 月3日,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兴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91 岁的顾诵芬院士获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把毕生精力献给航空事业,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顾院士的成就佐证了( )
A.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应该重在精神贡献大小
B.努力学习成为科学家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C.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人世间的一切美好都是劳动创造的
C
随堂练习
4.王承福是我国古代一个平凡的泥瓦匠。关于对劳动的理解,他说了一些很在理的话。他说,每个人职责有大有小,但都在各尽其能,就像生活用具一样各有各的用处。所以,对于泥瓦匠的工作,我一刻不敢懈怠。泥瓦工不难学,可以凭力气做好,虽然劳累一些,但不会感到惭愧,心里很踏实。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劳动的认识。
①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②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人的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④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课时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在劳动中创造
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
劳动的意义
实现
含义
实现途径
衡量尺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