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学生能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关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部分。 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服务社会,学生能够培养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提升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法治观念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增强法治意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学会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 健全人格 :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 责任意识 :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使命,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教学 重点 服务社会的意义;掌握服务社会的方式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服务社会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 情境导入:小明一直热衷于参与各类志愿活动,他深知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为社会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更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最近,他又报名参加了一次社区组织的环保志愿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小明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深入社区的各个角落,清理垃圾,宣传环保知识,鼓励居民们共同参与环保行动。虽然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天气炎热、垃圾清理任务繁重等,但小明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思考: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参与过类似的服务社会的活动? 你当时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这样的活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授新课 探究一 奉献助我成长 他,一个热爱篮球的少年,身高一米八 ,是学校的数学王、化学王、物理王。但是他却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6岁。他的心、肺、肝、两个肾和一对眼角膜,捐献给了7个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让他们重获新生。 思考:叶沙这短暂的一生是否有意义? 学生: 教师: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叶沙生前有一个愿望--和专业篮球队打一场比赛。2018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组织了“一个人的球队”公益行动,在得到叶沙父母的同意之后,五个素不相识的受捐者自愿站了出来,组成了一支篮球队,取名为“叶沙”。 为帮助叶沙实现这个梦想,也为了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器官捐赠领域。他们克服身体上的困难,一起参加训练。在2019年的WCBA全明星正赛上,一支名叫“叶沙”的业余球队获得了两分钟比赛时间。他们虽然打得很差,可是却收获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整个活动激励了51500人完成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是2017年的141%。这样的结果带给中国器官捐献行业惊喜,正是创意传播的力量,在互动中善意被传播放大、聚集。 思考:这些受捐者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收获些什么? 学生: 教师: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课堂笔记: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a.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b.社会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个人应该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个人与社会) c.积极为社会作贡献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实现自身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得到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探究二 奉献社会我践行 叶沙的肺——刘福 成了当地医院的一名志愿者,专门为那些患有严重肺病的人做心理疏导,用自己的经历宽慰患者。 叶沙的肾——胡伟 胡伟的人生因此而改变,痊愈后,他自己也签了器官捐赠协议,想帮助更多人。 叶沙的肝——周海 周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积极地参与器官捐献公益讲座,帮助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 思考:他们的做法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服务社会? 学生: 教师: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器官捐献协调员,来自于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 他们负责联系患者的家属,询问其捐献器官的意愿,并协助完成器官捐献,及相关手续的办理。 每一次成功移植的背后,其实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被家属轰出去是协调员的日常,但他们依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停歇。面对种种误解和压力,他们也从未停下过脚步,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更多在生死边缘上挣扎的人。 思考:他们身上体现出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学生: 教师: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课堂笔记: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要求(怎么做)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以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 ②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③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在新时代,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你了解这两个组织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作用和使命: (1)性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2)作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3)使命:在新时代,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知识拓展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组成: 手,鸽子,红色背景,爱心。 寓意: 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来,表现青年志愿者:“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志愿者精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志愿者(Volunteer)联合国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具体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行动的人。 思考: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志愿活动? 学生: 教师: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 ②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 ③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近几年,武汉不断举办大型的国内、国际赛事,默默付出的志愿者是另一道“靓丽的风景”。志愿者的行动( ) A.是亲社会的行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表明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C.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一时的满足感 D.完全靠个人自愿,与我们青少年关系不大 2.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 ) ①参加社会公益宣传活动 ②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 ③开展“助人为乐、学习雷锋”活动④不上学到灾区当志愿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中学生李红热心公益,经常利用周末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她的行为告诉我们( ) A.要有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精神 B.只要帮助他人就能提升人生价值 C.要把周末时间都用在公益活动 D.中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会耽误学习 4.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中,18万名青年志愿者分批上岗服务春运。向这些志愿者学习,我们青少年( ) ①放弃学业,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②热心帮助他人,积极融入社会 ③要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④要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手术室里进行了一台器官捐赠手术,捐赠者是来自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48岁的贫困户黄兰林,他因脑死亡抢救无效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身为贫困户,为了报答党、政府及社会给予的关爱,黄兰林的家人决定通过捐献他的器官来回报社会。黄兰林的妻子吴爱兰说道:“精准扶贫断了我们的‘穷根’,我们想以捐献器官的方式为国家做点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黄兰林的家人( ) A.人穷志不穷 B.具有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C.懂得生命是可以延续的 D.懂得感恩,奉献社会 6.一名女子在过马路时被撞倒卷入车底,肇事司机和路过的十几个人合力抬车救人。最终,该女子脱离生命危险。路过的十几人的行为告诉我们( ) ①要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②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③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能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④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郑州团市委组织200余名志愿者在郑州地铁1号线西三环站开展“地铁零距离文明心相依”践行文明条例我先行主题活动,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更多市民主动践行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志愿者们的行为( ) ①是关心社会、服务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②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是盲目从众的行为 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