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忠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重庆市忠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四下·忠县期末)农村使用的风谷车是利用谷子(  )不同将饱满的稻谷与瘪的稻粒壳分开的。
A.大小 B.沸点 C.轻重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农村使用的风谷车是利用谷子速度不同将饱满的稻谷与瘪的稻粒壳分开的。 风谷车的工作原理基于谷子和瘪稻粒在受到相同风力作用时的不同反应。由于谷种和瘪谷(空壳)的质量不同,它们在离开风车时的速度也不同。具体来说,谷种的质量较大,所以在相同的风力作用下,其离开风车时的速度较小;而瘪谷(空壳)质量较小,离开风车时的速度较大。这种速度差异导致它们在空中飞行的距离不同,最终落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实现分离。
2.(2024四下·忠县期末)下列动物中一生不会经历“蛹”这个阶段是 (  )。
A.蚕 B.蜻蜓 C.蜜蜂
【答案】B
【知识点】蚕蛹;蚕的一生;蜻蜓
【解析】【分析】蜻蜓属于昆虫类,其发育过程不经历蛹期。昆虫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如蝴蝶、蜜蜂、蚕等。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则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跳过了蛹期,例如蝗虫和蟋蟀。
3.(2024四下·忠县期末)鸡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
A.卵生 B.胎生
【答案】A
【知识点】卵生
【解析】【分析】 像鱼、昆虫、鸟类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我们称这样的动物为卵生动物。常见的卵生动物有蜻蜓、鸭、鹅、蝴蝶、蚕、鱼等。鸡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卵生,所以A符合题意。
4.(2024四下·忠县期末)鸭子和鸬鹚的脚上都长有(  ),适合在水中游泳。
A.蹼 B.爪子 C.趾
【答案】A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鸭子和鸬鹚的脚上都长有蹼,这种特殊的生理结构非常适合它们在水中游泳。蹼能够帮助它们在水中划动,提高游泳的效率和速度,从而更好地捕捉食物和逃避天敌。蹼的存在是这些水生动物适应水生环境的一种表现,它们的脚上的蹼便于划水,适合在水中游泳 。
5.(2024四下·忠县期末)下列植物属于耐旱植物的是(  )。
A.小麦 B.仙人掌 C.稻谷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仙人掌是一种典型的耐旱植物,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仙人掌的茎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且能够储存水分,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没有频繁灌溉的情况下生存。仙人掌的形态特征,如扁平或细长的茎,以及它们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是其耐旱性的体现。
6.(2024四下·忠县期末)狼的御寒方式是(  )。
A.迁徙 B.冬眠 C.换毛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狼在面对草原冬季的来临时,会采取换毛的方式来抵御寒冷。这种行为是狼适应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应,通过换毛来保持体温,抵御寒冷的冬季。换毛不仅可以帮助狼保持体温,还能适应环境变化,确保狼能够在寒冷的条件下生存下来。
7.(2024四下·忠县期末) (  )不是导体。
A.人 B.铁 C.干木料
【答案】C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导体和绝缘体是材料的两种基本类别,根据其导电性的不同进行划分。导体是指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而绝缘体则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干木料不属于导体。
8.(2024四下·忠县期末)下列几种电路中,灯泡能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要使小灯泡发光,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选项A能够使小灯泡发光。
9.(2024四下·忠县期末)下列材料中能分离木屑和铁屑的是(  )。
A.海绵 B.磁铁 C.毛巾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混合物的分离要充分考虑物体的性质,利用常见的工具使其分离。比如磁铁、水等。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离,木屑和铁屑可用磁铁吸附分离,铁屑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屑不能。
10.(2024四下·忠县期末)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人们常用(  )来铺路、建桥、造纪念碑。
A.大理岩 B.页岩 C.花岗岩
【答案】A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 岩石的用途很多,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如建房、铺路、修桥、建纪念碑等;岩石是重要的化工材料,如烧石灰、制水泥等;岩石也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如石器、磨、碾子等;岩石还是重要的雕刻艺术材料,如玉器、大理石、汉白玉雕刻等。
11.(2024四下·忠县期末)用橡胶泥可以捏成各种物体模型,这些变化都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形状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12.(2024四下·忠县期末)刚蜕皮的蚕只能吃新鲜的嫩桑叶。(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以桑叶为食,我们要给蚕喂食新鲜的桑叶,刚蜕皮后的蚕只能吃嫩桑叶。
13.(2024四下·忠县期末)植物朝着阳光生长的一边枝繁叶茂,这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向光性
【解析】【分析】 植物的叶子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所以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表现为植物的向光性。
14.(2024四下·忠县期末)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可以随意开采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私自开采。题干错误。
15.(2024四下·忠县期末)铜芯线外面有一层塑料皮主要是防止铜芯线生锈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电线内的铜丝是导体有电流通过,外面的塑料皮是绝缘体;电线外面的塑料皮是为了保证人体的安全,防止人体触电,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6.(2024四下·忠县期末)“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反映了蚕吐完丝以后就会死去。
【答案】错误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解答】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春蚕到死丝方尽,指的是蚕宝宝生命这个阶段结束将要发育成蛹,生命还在继续。
【分析】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17.(2024四下·忠县期末)火力发电对环境的污染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火力发电对环境的污染大。 这是因为火力发电主要依赖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来产生蒸汽,进而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这一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包括空气污染、酸雨等问题 。
18.(2024四下·忠县期末)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盏灯泡的亮与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接通与断开,其具体控制灯泡的数量取决于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当开关位于支路上时,它只能控制与之直接连接的那一盏灯泡的亮与灭。然而,当开关位于主路上时,它可以控制两个或更多的灯泡的亮与灭。
19.(2024四下·忠县期末)蚕蛾的身体结构与昆虫身体特点相符,蚕属于昆虫类动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蛾
【解析】【分析】蚕蛾身体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都由若干环节组成。 成虫具有三对分节的足,分别长在三个胸节上。
20.(2024四下·忠县期末)蜡烛燃烧物质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蜡烛的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固态变为液态再气化,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这个过程不仅涉及到化学变化,即有新物质生成,还伴随着物理变化,如蜡烛的熔化和气化。因此,蜡烛燃烧时,其物质本身确实发生了改变,包括形态的改变和新物质的生成
21.(2024四下·忠县期末)用酒精灯给蜡块加热熔化成蜡液,这是蜡块的   发生了变化。
【答案】物理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当蜡块被加热时,其物理状态从固态转变为液态。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温度的升高导致蜡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蜡从固态变为液态。这种变化过程中,蜡的化学成分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其物理状态发生了改变。
22.(2024四下·忠县期末)蚕的幼虫阶段要经历   次蜕皮。
【答案】4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是蚕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蚕会经历多次蜕皮,每次蜕皮后都会长大一些。具体来说,蚕在幼虫时期要蜕4次皮,每次蜕皮后便长大一点。
23.(2024四下·忠县期末)秋冬之交,生活在草原的黑颈鹤纷纷飞向南方,这类动物是靠   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
【答案】迁徙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黑颈鹤向南迁徙和狼换毛都是为了抵御寒冷,适应寒冷的冬季,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在严酷的环境变化中生存下去,有利于种族的延续和繁衍。
24.(2024四下·忠县期末)生产石灰、水泥的原料是   。
【答案】石灰岩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矿物的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花岗岩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可以建房、修桥等;石灰岩用来烧水泥、石灰,还可以做玻璃原料。
25.(2024四下·忠县期末)生活中常用   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答案】开关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 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接通与断开的装置,能够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电源、灯泡、开关连接好后,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电路构成了闭合回路;当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电路就断开了。
26.(2024四下·忠县期末)在加热蒸发实验中,应用酒精灯的   给蒸发皿加热。
【答案】外焰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在加热蒸发实验中,应用酒精灯的 外焰 给蒸发皿加热。这是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来加速蒸发过程。
27.(2024四下·忠县期末)小丽找到一种岩石,其表面呈花斑状,有黑、白、肉红等颜色,很坚硬,推测这种岩石是   。
【答案】花岗岩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 根据对岩石特征的认识,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的岩石是花岗岩。
28.(2024四下·忠县期末)哺乳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
【答案】胎生
【知识点】胎生
【解析】【分析】 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29.(2024四下·忠县期末)怎样理解动植物相互依存
【答案】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动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 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氧气。同时,植物还会吸收动物排泄出来的二氧化碳,形成一个循环,使空气中的氧气保持充足。另外,动物依赖植物的食物来获取能量和养分,而植物也依赖动物散布它们的种子,以繁殖后代。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0.(2024四下·忠县期末)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使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灭。
【答案】略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开关是电路中重要的元器件,可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开关闭合时,接通电路,点亮小灯泡;开关断开时,电路形成断路,形不成电流回路,小灯泡熄灭,电流只能在闭合电路内流动,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电路。
31.(2024四下·忠县期末)请完成“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影响”的实验。
(1)准备一个中间有隔断且两边互不渗水的大盒子,在两边底部都铺上一层干土,标号为甲和乙。甲保持不变,在乙中浇适量水。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  )。
A.土壤的湿度 B.土壤的肥沃 C.土壤的疏松
(2)在甲和乙中分别放入10条蚯蚓,定时观察并记录甲和乙中蚯蚓数量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中蚯蚓的数量会(  ),乙中蚯蚓的数量会(  )。
A.减少 B.没有变化 C.增多
(3)实验得出结论是 (  )。
A.土壤的环境对蚯蚓的生活没有影响
B.蚯蚓喜欢生活在土壤干燥的环境里
C.蚯蚓喜欢生活在土壤潮湿的环境里
【答案】(1)A
(2)C
(3)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该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的条件是土壤的湿度,所以此实验中变量为土壤的湿度。
(2) 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蚯蚓倾向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环境中。在甲和乙中分别放入10条蚯蚓,定时观察并记录甲和乙中蚯蚓数量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中蚯蚓的数量会减少,乙中蚯蚓的数量会增多。
(3)实验得出结论是蚯蚓喜欢生活在土壤潮湿的环境里。
1 / 1重庆市忠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四下·忠县期末)农村使用的风谷车是利用谷子(  )不同将饱满的稻谷与瘪的稻粒壳分开的。
A.大小 B.沸点 C.轻重
2.(2024四下·忠县期末)下列动物中一生不会经历“蛹”这个阶段是 (  )。
A.蚕 B.蜻蜓 C.蜜蜂
3.(2024四下·忠县期末)鸡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
A.卵生 B.胎生
4.(2024四下·忠县期末)鸭子和鸬鹚的脚上都长有(  ),适合在水中游泳。
A.蹼 B.爪子 C.趾
5.(2024四下·忠县期末)下列植物属于耐旱植物的是(  )。
A.小麦 B.仙人掌 C.稻谷
6.(2024四下·忠县期末)狼的御寒方式是(  )。
A.迁徙 B.冬眠 C.换毛
7.(2024四下·忠县期末) (  )不是导体。
A.人 B.铁 C.干木料
8.(2024四下·忠县期末)下列几种电路中,灯泡能亮的是(  )。
A. B. C.
9.(2024四下·忠县期末)下列材料中能分离木屑和铁屑的是(  )。
A.海绵 B.磁铁 C.毛巾
10.(2024四下·忠县期末)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人们常用(  )来铺路、建桥、造纪念碑。
A.大理岩 B.页岩 C.花岗岩
11.(2024四下·忠县期末)用橡胶泥可以捏成各种物体模型,这些变化都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
12.(2024四下·忠县期末)刚蜕皮的蚕只能吃新鲜的嫩桑叶。(  )
13.(2024四下·忠县期末)植物朝着阳光生长的一边枝繁叶茂,这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
14.(2024四下·忠县期末)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可以随意开采 。(  )
15.(2024四下·忠县期末)铜芯线外面有一层塑料皮主要是防止铜芯线生锈 。(  )
16.(2024四下·忠县期末)“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反映了蚕吐完丝以后就会死去。
17.(2024四下·忠县期末)火力发电对环境的污染大。(  )
18.(2024四下·忠县期末)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盏灯泡的亮与灭。(  )
19.(2024四下·忠县期末)蚕蛾的身体结构与昆虫身体特点相符,蚕属于昆虫类动物。(  )
20.(2024四下·忠县期末)蜡烛燃烧物质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
21.(2024四下·忠县期末)用酒精灯给蜡块加热熔化成蜡液,这是蜡块的   发生了变化。
22.(2024四下·忠县期末)蚕的幼虫阶段要经历   次蜕皮。
23.(2024四下·忠县期末)秋冬之交,生活在草原的黑颈鹤纷纷飞向南方,这类动物是靠   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
24.(2024四下·忠县期末)生产石灰、水泥的原料是   。
25.(2024四下·忠县期末)生活中常用   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26.(2024四下·忠县期末)在加热蒸发实验中,应用酒精灯的   给蒸发皿加热。
27.(2024四下·忠县期末)小丽找到一种岩石,其表面呈花斑状,有黑、白、肉红等颜色,很坚硬,推测这种岩石是   。
28.(2024四下·忠县期末)哺乳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
29.(2024四下·忠县期末)怎样理解动植物相互依存
30.(2024四下·忠县期末)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使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灭。
31.(2024四下·忠县期末)请完成“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影响”的实验。
(1)准备一个中间有隔断且两边互不渗水的大盒子,在两边底部都铺上一层干土,标号为甲和乙。甲保持不变,在乙中浇适量水。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  )。
A.土壤的湿度 B.土壤的肥沃 C.土壤的疏松
(2)在甲和乙中分别放入10条蚯蚓,定时观察并记录甲和乙中蚯蚓数量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中蚯蚓的数量会(  ),乙中蚯蚓的数量会(  )。
A.减少 B.没有变化 C.增多
(3)实验得出结论是 (  )。
A.土壤的环境对蚯蚓的生活没有影响
B.蚯蚓喜欢生活在土壤干燥的环境里
C.蚯蚓喜欢生活在土壤潮湿的环境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农村使用的风谷车是利用谷子速度不同将饱满的稻谷与瘪的稻粒壳分开的。 风谷车的工作原理基于谷子和瘪稻粒在受到相同风力作用时的不同反应。由于谷种和瘪谷(空壳)的质量不同,它们在离开风车时的速度也不同。具体来说,谷种的质量较大,所以在相同的风力作用下,其离开风车时的速度较小;而瘪谷(空壳)质量较小,离开风车时的速度较大。这种速度差异导致它们在空中飞行的距离不同,最终落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实现分离。
2.【答案】B
【知识点】蚕蛹;蚕的一生;蜻蜓
【解析】【分析】蜻蜓属于昆虫类,其发育过程不经历蛹期。昆虫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如蝴蝶、蜜蜂、蚕等。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则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跳过了蛹期,例如蝗虫和蟋蟀。
3.【答案】A
【知识点】卵生
【解析】【分析】 像鱼、昆虫、鸟类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我们称这样的动物为卵生动物。常见的卵生动物有蜻蜓、鸭、鹅、蝴蝶、蚕、鱼等。鸡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卵生,所以A符合题意。
4.【答案】A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鸭子和鸬鹚的脚上都长有蹼,这种特殊的生理结构非常适合它们在水中游泳。蹼能够帮助它们在水中划动,提高游泳的效率和速度,从而更好地捕捉食物和逃避天敌。蹼的存在是这些水生动物适应水生环境的一种表现,它们的脚上的蹼便于划水,适合在水中游泳 。
5.【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仙人掌是一种典型的耐旱植物,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仙人掌的茎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且能够储存水分,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没有频繁灌溉的情况下生存。仙人掌的形态特征,如扁平或细长的茎,以及它们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是其耐旱性的体现。
6.【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狼在面对草原冬季的来临时,会采取换毛的方式来抵御寒冷。这种行为是狼适应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应,通过换毛来保持体温,抵御寒冷的冬季。换毛不仅可以帮助狼保持体温,还能适应环境变化,确保狼能够在寒冷的条件下生存下来。
7.【答案】C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导体和绝缘体是材料的两种基本类别,根据其导电性的不同进行划分。导体是指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而绝缘体则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干木料不属于导体。
8.【答案】A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要使小灯泡发光,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选项A能够使小灯泡发光。
9.【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混合物的分离要充分考虑物体的性质,利用常见的工具使其分离。比如磁铁、水等。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离,木屑和铁屑可用磁铁吸附分离,铁屑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屑不能。
10.【答案】A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 岩石的用途很多,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如建房、铺路、修桥、建纪念碑等;岩石是重要的化工材料,如烧石灰、制水泥等;岩石也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如石器、磨、碾子等;岩石还是重要的雕刻艺术材料,如玉器、大理石、汉白玉雕刻等。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形状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以桑叶为食,我们要给蚕喂食新鲜的桑叶,刚蜕皮后的蚕只能吃嫩桑叶。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向光性
【解析】【分析】 植物的叶子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所以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表现为植物的向光性。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私自开采。题干错误。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电线内的铜丝是导体有电流通过,外面的塑料皮是绝缘体;电线外面的塑料皮是为了保证人体的安全,防止人体触电,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解答】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春蚕到死丝方尽,指的是蚕宝宝生命这个阶段结束将要发育成蛹,生命还在继续。
【分析】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火力发电对环境的污染大。 这是因为火力发电主要依赖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来产生蒸汽,进而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这一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包括空气污染、酸雨等问题 。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接通与断开,其具体控制灯泡的数量取决于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当开关位于支路上时,它只能控制与之直接连接的那一盏灯泡的亮与灭。然而,当开关位于主路上时,它可以控制两个或更多的灯泡的亮与灭。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蛾
【解析】【分析】蚕蛾身体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都由若干环节组成。 成虫具有三对分节的足,分别长在三个胸节上。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蜡烛的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固态变为液态再气化,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这个过程不仅涉及到化学变化,即有新物质生成,还伴随着物理变化,如蜡烛的熔化和气化。因此,蜡烛燃烧时,其物质本身确实发生了改变,包括形态的改变和新物质的生成
21.【答案】物理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当蜡块被加热时,其物理状态从固态转变为液态。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温度的升高导致蜡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蜡从固态变为液态。这种变化过程中,蜡的化学成分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其物理状态发生了改变。
22.【答案】4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是蚕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蚕会经历多次蜕皮,每次蜕皮后都会长大一些。具体来说,蚕在幼虫时期要蜕4次皮,每次蜕皮后便长大一点。
23.【答案】迁徙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黑颈鹤向南迁徙和狼换毛都是为了抵御寒冷,适应寒冷的冬季,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在严酷的环境变化中生存下去,有利于种族的延续和繁衍。
24.【答案】石灰岩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矿物的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花岗岩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可以建房、修桥等;石灰岩用来烧水泥、石灰,还可以做玻璃原料。
25.【答案】开关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 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接通与断开的装置,能够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电源、灯泡、开关连接好后,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电路构成了闭合回路;当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电路就断开了。
26.【答案】外焰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在加热蒸发实验中,应用酒精灯的 外焰 给蒸发皿加热。这是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来加速蒸发过程。
27.【答案】花岗岩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 根据对岩石特征的认识,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的岩石是花岗岩。
28.【答案】胎生
【知识点】胎生
【解析】【分析】 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29.【答案】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动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 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氧气。同时,植物还会吸收动物排泄出来的二氧化碳,形成一个循环,使空气中的氧气保持充足。另外,动物依赖植物的食物来获取能量和养分,而植物也依赖动物散布它们的种子,以繁殖后代。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0.【答案】略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开关是电路中重要的元器件,可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开关闭合时,接通电路,点亮小灯泡;开关断开时,电路形成断路,形不成电流回路,小灯泡熄灭,电流只能在闭合电路内流动,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电路。
31.【答案】(1)A
(2)C
(3)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该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的条件是土壤的湿度,所以此实验中变量为土壤的湿度。
(2) 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蚯蚓倾向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环境中。在甲和乙中分别放入10条蚯蚓,定时观察并记录甲和乙中蚯蚓数量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中蚯蚓的数量会减少,乙中蚯蚓的数量会增多。
(3)实验得出结论是蚯蚓喜欢生活在土壤潮湿的环境里。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