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1.(2024五下·长兴期中)在进行“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  )。
A.阳光 B.土壤 C.水分 D.温度
2.(2024五下·长兴期中)青蛙冬眠是为了(  )。
A.繁殖产卵 B.隐藏捕食
C.躲避天敌 D.适应环境变化
3.(2024五下·长兴期中)下列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的是(  )。
A.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水分 D.阳光
4.(2024五下·长兴期中)潜艇可以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  )。
A.上浮与下潜 B.前进与后退 C.急速转弯 D.增大载重量
5.(2024五下·长兴期中)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依赖环境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鸟类迁徙
C.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 D.人类开发荒地
6.(2024五下·长兴期中)植物制造养料的主要场所是(  )。
A.叶 B.根 C.茎 D.花
7.(2024五下·长兴期中)关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所描述的食物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蚌
B.渔翁不能算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
C.要想食物链书写完整,可以添加藻类
D.鹬和蚌是竞争关系
8.(2024五下·长兴期中)下列季节与蝴蝶的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春季—变成成虫 B.夏季—休眠
C.秋季—繁殖产卵 D.冬季—孵化成幼虫
9.(2024五下·长兴期中)下列关于造船材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只能用浮的材料造船
B.沉的材料不能用来造船
C.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有可能造船
D.用浮的材料造船一定比用沉的材料造船好
10.(2024五下·长兴期中)用等重的同种材料制作的小船,下列体积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
A.64立方厘米 B.100立方厘米 C.108立方厘米 D.128立方厘米
11.(2024五下·长兴期中)如右图所示,小船要想拐弯,应该(  )打船舵。
A.向左 B.向右 C.向后 D.不用
12.(2024五下·长兴期中)在测试小船时,老师要求小船的载重量达到200克,下列情况符合要求的是(  )。
A.放入150克物体时沉没 B.放入(195克物体时沉没
C.放入200克物体时沉没 D.放入200克物体时没有沉没
13.(2024五下·长兴期中)关于食物网,ド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网中动物种类多、灭绝几种影响不大
B.食物网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C.一些生物会被多种动物吃
D.一些动物会吃多种生物
14.(2024五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的生态瓶、放在(  )存活时间可以更久。
A.水中 B.阳台上 C.冰箱里 D.抽屉里
15.(2024五下·长兴期中)人类的下列行为不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在草原上大量放牧
C.大量砍伐树木 D.大量引入外来物种
16.(2024五下·长兴期中)设计小船时,成本也要重点考虑。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小船成本最低的是(  )。
A.蒸汽小船 B.帆船 C.电动小船 D.竹筏
17.(2024五下·长兴期中)小明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了两艘小船,甲船上放了100克的重物,乙船上放了120克的重物,两艘船都浮在水面上,此时(  )。
A.甲船的浮力大于乙船的浮力
B.乙船的浮力大于甲船的浮力
C.甲船和乙船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甲、乙两船浮力的大小
18.(2024五下·长兴期中)右下表中,若要研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应该选择(  )。
组别 ① ② ③
阳光 套黑袋子 套黑袋子 套透明袋
水分 潮湿 干燥 潮湿
温度 25℃ 25℃ 25℃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无法研究
19.(2024五下·长兴期中)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透明的,这是因为透明的瓶子(  )。
A.美观 B.便于观察
C.既让植物见到阳光又便于观察 D.透光
20.(2024五下·长兴期中)与竹筏相比,下列不属于摇橹木船优点的是(  )。
A.稳定性更好 B.载重量更大 C.动力更先进 D.不容易浸水
21.(2024五下·长兴期中)在设计制作小船时,下列同学的做法属于调整方案的是(  )。
A.小红将小组同学的想法画成设计图
B.小科将船放在水面上后放上200克的重物
C.小霞依据设计图制作出小船模型
D.小明测试后将设计图中的船首改为尖形
22.(2024五下·长兴期中)将下列动物与不同的脚以及其对应的生活环境用线连起来。
猫头鹰 有脚蹼 山林
鸭子 有爪子 沙漠
骆驼 扁平的脚底 水中
23.(2024五下·长兴期中)小明几天前买的绿豆种子不小心撒到了院子里,过几天路过时发现长了好几棵绿豆苗,于是他就耐心地去观察它们。
(1)他找到了如图所示的绿豆苗(叶黄、茎细长),推测它们应该是在   (填“黑暗环境中”或“阳光下”)找到的。
(2)这些绿豆苗看上去不太健康,想要让它们健康生长,小明应该怎么做
   。
(3)阳光下的绿豆苗会进行   ,它们可以利用   和   ,制造出生长所需的   ,并释放   。
24.(2024五下·长兴期中)右图是小明制作的一个生态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瓶中提供氧气的是   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   、   、   等。
(2)在制作生态瓶时,小明应该先放入的生物是(  )。
A.浮萍和金鱼藻 B.螺蛳 C.虾
(3)若小明在瓶中放入乌龟(肉食动物),则此时生态瓶中虾的存活时间会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4)当放入以虾为食的乌龟后,就会组成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   。
(5)评价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时,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  )。
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 B.生态瓶中生物数量的多少
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 D.生态瓶中水量的多少
25.(2024五下·长兴期中)如右图所示的羊皮筏子,是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运输人员、物资而发明的水上工具。制作羊皮筏子的关键是剥制完好无损的羊皮囊,并在羊皮囊里吹足空气,每一个羊皮筏子需要9~12个羊皮囊。羊皮囊虽然小,但500个羊皮囊扎成一个大筏子装载货物,其气势如同一个“军舰”。
(1)羊皮筏子主要是靠(  )浮在水面上的。
A.空气 B.竹子 C.羊皮囊
(2)羊皮筏子向下游运输货物时的主要动力是(  )。
A.人力 B.风力 C.电动机 D.水力
(3)与普通的竹筏相比,羊皮筏子稳定性    ,载重量   。
26.(2024五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是某海运集装箱企业的一艘轮船。请据此回答问题。
(1)轮船是用   (选填“沉”或“浮”)的材料制作的,它之所以能浮起来,是因为船的   非常大。
(2)轮船在水面上行驶时,其动力主要是(  )
A.风力 B.电动机 C.柴油机 D.人力
(3)轮船的船首是尖形的,主要是为了   。
(4)请计算比较轮船和火车的运载量:
①若一列火车有40节车厢,每节车厢能运载80吨货物,则这列火车最多可以运载   吨货物;
②若一艘轮船能运载2000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能转载20吨货物,则这艘轮船能运载   吨货物;
③一般情况下,轮船的运载量要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火车的运载量。
27.(2024五下·长兴期中)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环境中的温度对动物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动物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变温动物;而有些动物的体温则会保持不变,称为恒温动物。在动物界中,只有乌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被毛,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而无脊椎动物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都属于变温动物。
(1)根据动物体温是否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将动物分为   和   两类。蚯蚓是一种身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它属于   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2)人类的体温是恒定的,这是因为体内有良好的   的结构。
(3)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乌龟 B.蛇 C.青蛙 D.麻雀
(4)丹顶鹤是   (选填“鸟类”或“哺乳动物),属于   动物。为了保护丹顶鹤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在丹顶鹤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   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A.卧龙、扎龙、向海 B.扎龙、向海、青海C.扎龙、向海、盐城 D.扎龙、青海、卧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是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土壤,水分。温度等条件保持不变。
2.【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冬季来临时,青蛙冬眠过冬,所以秋天青蛙会刨土挖洞是为了准备冬眠,D符合题意。
3.【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由此可以看出充足的阳光并不在种子萌发条件之内。
4.【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潜水艇靠自身水舱的吸水和排水,来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改变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5.【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生物依赖环境。这个成语描述的是蚂蚁通过在大堤内挖穴,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最终在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这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而不是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例子。
6.【答案】A
【知识点】叶的作用;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光合作用主要在叶子中进行。叶子吸收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养料和氧气。因此,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叶。每一个叶绿体,作为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制造植物所需要的养料的部分是叶子 。
7.【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这个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通过三个角色——浮游植物、蚌、鹬和渔翁,展示了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在这个食物链中,浮游植物作为生产者,为食物链的起始点。蚌以浮游植物为食,成为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鹬则以蚌为食,成为次级消费者。最后,渔翁通过捕食鹬和蚌,成为这个食物链的终端,即最高级的消费者。这个食物链清晰地展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
8.【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 蝴蝶在秋季不会直接产卵孵化成幼虫。 蝴蝶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蝴蝶的成虫,即蝴蝶本身,在秋季会变成蛹过冬,而不是直接产卵孵化成幼虫。春季时,蝴蝶从蛹中羽化成为成虫,然后进行交配并产卵。这些卵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孵化成幼虫 。
9.【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造船材料的选择并不局限于只能使用浮的材料。实际上,沉的材料也可以通过特定的设计和工艺处理后用于造船。例如,橡皮泥和铝箔这类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通过将其做成船型,可以增大在水中的浮力,从而使它们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10.【答案】D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选项中,D体积最大,所以载重量最大的是D。
11.【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 船的行进方向由船舵方向决定,操纵船舵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一致,为了能使小船向右转弯,我们应该将船舵向右偏转。
12.【答案】D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在测试小船时,老师要求小船的载重量达到200克,则表示放入200克物体时船没有沉没。选项D符合题意。
13.【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其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生物种类的丰富度直接影响食物网的复杂性。当食物网中的某些生物种类灭绝时,它可能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14.【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主要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能量是生态系统运作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始于太阳能的固定,终止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只有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这一过程需要阳光才能进行。
15.【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地保护珍稀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这些物种的干扰和破坏,从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此外,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等行为也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因为它们有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这些措施通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从而避免了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
16.【答案】D
【知识点】制作竹筏;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 设计小船时,成本也是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下列选项中,竹筏成本是最低的。
17.【答案】B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当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由于小明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制作了两艘小船,且两艘小船空载时的重量相同,因此它们在放入水中时的重力是相同的。当甲船上放了100克的重物,乙船上放了120克的重物后,两艘小船的总重量虽然不同,但由于它们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仍然相等它们各自的总重力,即乙船的浮力大于甲船的浮力。
18.【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选项C正确。
19.【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根据对生态瓶的认识,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透明的,这是因为让里面的植物见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透明的瓶子便于观察。
20.【答案】C
【知识点】制作竹筏;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摇橹木船和竹筏都是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它们各有特点。摇橹木船相比竹筏,主要的优点在于不易漏水、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这是因为摇橹木船由木头构成,木材相比竹子更加坚固,不易漏水,同时木材的密度和结构使得摇橹木船在稳定性方面优于竹筏。此外,由于木材的承载能力较强,摇橹木船的载重量也相对较大。
21.【答案】D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在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调整方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对原有设计的修改和完善,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小明测试后将设计图中的船首改为尖形,这属于调整方案。
22.【答案】猫头鹰——有爪子——山林
鸭子——有脚蹼——水中
骆驼——扁平的脚底——沙漠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猫头鹰是足趾间有锋利的钩爪,适应在 山林 中生活。鸭子则趾间有蹼,适应在水中游泳。骆驼有扁平的脚底,适合生存在沙漠中。
23.【答案】(1)黑暗环境中
(2)将它们移到阳光下
(3)光合作用;阳光;二氧化碳;养料;氧气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五大要素是: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养料,它们是植物的生命线。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黑暗处与阳光下的绿豆苗相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养分少,所以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这些绿豆苗看上去不太健康,想要让它们健康生长,小明应该将它们移到阳光下。
(3)绿豆苗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涉及到多种环境因素和植物自身的生理机制。在光照条件下,绿豆苗通过其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这是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同时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必要的氧气。
24.【答案】(1)浮萍;金鱼藻;水;细沙;空气
(2)A
(3)变短
(4)金鱼藻→虾→乌龟
(5)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1)在生态瓶中,使用的水通常是池塘水或自然水域的水,这种水源包含了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营养物质和其他元素,可以为生态瓶内的植物提供更接近自然生长环境的条件。这个生态瓶中提供氧气的是浮萍和金鱼藻,非生物因素包括水、细沙、空气等。
(2)在制作生态瓶时,小明应该先放入的生物是浮萍和金鱼藻。
(3)若小明在瓶中放入乌龟(肉食动物),则此时生态瓶中虾的存活时间会变短。
(4)当放入以虾为食的乌龟后,就会组成一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是:鱼藻→虾→乌龟。
(5)评价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关键在于生态瓶能否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这是因为生态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衡量其生态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标。一个设计良好的生态瓶应该能够在不加任何外部食物的情况下,通过其内部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自我调节,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确保生物能够长期生存。
25.【答案】(1)C
(2)D
(3)好;轻
【知识点】制作竹筏;制作小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1)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涉及将羊皮囫囵脱下,经过浸泡、晾晒、吹气、扎紧等步骤后,羊皮筏子就制成了。这些充气的羊皮囊自然能够在水面上漂浮,因为它们被充入了空气,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且很轻的特性。羊皮筏子的设计不仅便于渡河,而且在运输货物时,通过利用空气的特性,使得羊皮筏子能够有效地承载货物并顺利运输到下游。
(2)羊皮筏子作为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主要利用的是黄河的流水力量。这种运输方式依赖于河水的流动,通过利用河水的自然流动来推动羊皮筏子向下游移动,从而完成货物的运输。羊皮筏子的设计和使用,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巧妙利用,以及在缺乏现代动力技术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来解决运输问题。
(3) 羊皮筏子的稳定性优于普通竹筏,载重量大。
26.【答案】(1)浮;排开的水量
(2)C
(3)减小水的阻力
(4)3200;40000;大于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1)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船自身的重力。这种浮力的产生主要得益于船的空心结构和使用的材质。船舶多为空心结构,这种结构使得船舶拥有了更多的浮力空间,从而能够很好地漂浮在水平面上而不至于下沉。
(2) 轮船在水面上行驶时,其动力主要是柴油机产生的。
(3)轮船的船首设计成尖形主要是为了减少航行时水的阻力。 这种设计基于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即在相同受力面积下,尖形物体对水的表面压力最小,从而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4)40×80=3200(吨)
若一列火车有40节车厢,每节车厢能运载80吨货物,则这列火车最多可以运载3200吨货物.
2000×20=40000(吨)
若一艘轮船能运载2000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能转载20吨货物,则这艘轮船能运载40000吨货物;
一般情况下,轮船的运载量要大于火车的运载量。
27.【答案】(1)恒温动物;变温动物;变温
(2)产热和散热
(3)D
(4)哺乳动物;恒温;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1)蚯蚓的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类动物被称为变温动物。与之相对的是恒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是寡毛纲正蚓科正蚓属的动物,其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被归类为变温动物,也称为冷血动物 。
(2)人体的体温调节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旨在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过程的实现依赖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的动态平衡。下丘脑作为体温调节中枢,负责监控体温变化,并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保持体温的稳定。
(3)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属于恒温动物。麻雀属于恒温动物。
(4)丹顶鹤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为了保护丹顶鹤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在丹顶鹤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1.(2024五下·长兴期中)在进行“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  )。
A.阳光 B.土壤 C.水分 D.温度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是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土壤,水分。温度等条件保持不变。
2.(2024五下·长兴期中)青蛙冬眠是为了(  )。
A.繁殖产卵 B.隐藏捕食
C.躲避天敌 D.适应环境变化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冬季来临时,青蛙冬眠过冬,所以秋天青蛙会刨土挖洞是为了准备冬眠,D符合题意。
3.(2024五下·长兴期中)下列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的是(  )。
A.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水分 D.阳光
【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由此可以看出充足的阳光并不在种子萌发条件之内。
4.(2024五下·长兴期中)潜艇可以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  )。
A.上浮与下潜 B.前进与后退 C.急速转弯 D.增大载重量
【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潜水艇靠自身水舱的吸水和排水,来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改变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5.(2024五下·长兴期中)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依赖环境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鸟类迁徙
C.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 D.人类开发荒地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生物依赖环境。这个成语描述的是蚂蚁通过在大堤内挖穴,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最终在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这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而不是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例子。
6.(2024五下·长兴期中)植物制造养料的主要场所是(  )。
A.叶 B.根 C.茎 D.花
【答案】A
【知识点】叶的作用;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光合作用主要在叶子中进行。叶子吸收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养料和氧气。因此,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叶。每一个叶绿体,作为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制造植物所需要的养料的部分是叶子 。
7.(2024五下·长兴期中)关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所描述的食物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蚌
B.渔翁不能算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
C.要想食物链书写完整,可以添加藻类
D.鹬和蚌是竞争关系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这个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通过三个角色——浮游植物、蚌、鹬和渔翁,展示了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在这个食物链中,浮游植物作为生产者,为食物链的起始点。蚌以浮游植物为食,成为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鹬则以蚌为食,成为次级消费者。最后,渔翁通过捕食鹬和蚌,成为这个食物链的终端,即最高级的消费者。这个食物链清晰地展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
8.(2024五下·长兴期中)下列季节与蝴蝶的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春季—变成成虫 B.夏季—休眠
C.秋季—繁殖产卵 D.冬季—孵化成幼虫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 蝴蝶在秋季不会直接产卵孵化成幼虫。 蝴蝶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蝴蝶的成虫,即蝴蝶本身,在秋季会变成蛹过冬,而不是直接产卵孵化成幼虫。春季时,蝴蝶从蛹中羽化成为成虫,然后进行交配并产卵。这些卵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孵化成幼虫 。
9.(2024五下·长兴期中)下列关于造船材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只能用浮的材料造船
B.沉的材料不能用来造船
C.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有可能造船
D.用浮的材料造船一定比用沉的材料造船好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造船材料的选择并不局限于只能使用浮的材料。实际上,沉的材料也可以通过特定的设计和工艺处理后用于造船。例如,橡皮泥和铝箔这类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通过将其做成船型,可以增大在水中的浮力,从而使它们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10.(2024五下·长兴期中)用等重的同种材料制作的小船,下列体积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
A.64立方厘米 B.100立方厘米 C.108立方厘米 D.128立方厘米
【答案】D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选项中,D体积最大,所以载重量最大的是D。
11.(2024五下·长兴期中)如右图所示,小船要想拐弯,应该(  )打船舵。
A.向左 B.向右 C.向后 D.不用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 船的行进方向由船舵方向决定,操纵船舵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一致,为了能使小船向右转弯,我们应该将船舵向右偏转。
12.(2024五下·长兴期中)在测试小船时,老师要求小船的载重量达到200克,下列情况符合要求的是(  )。
A.放入150克物体时沉没 B.放入(195克物体时沉没
C.放入200克物体时沉没 D.放入200克物体时没有沉没
【答案】D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在测试小船时,老师要求小船的载重量达到200克,则表示放入200克物体时船没有沉没。选项D符合题意。
13.(2024五下·长兴期中)关于食物网,ド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网中动物种类多、灭绝几种影响不大
B.食物网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C.一些生物会被多种动物吃
D.一些动物会吃多种生物
【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其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生物种类的丰富度直接影响食物网的复杂性。当食物网中的某些生物种类灭绝时,它可能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14.(2024五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的生态瓶、放在(  )存活时间可以更久。
A.水中 B.阳台上 C.冰箱里 D.抽屉里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主要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能量是生态系统运作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始于太阳能的固定,终止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只有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这一过程需要阳光才能进行。
15.(2024五下·长兴期中)人类的下列行为不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在草原上大量放牧
C.大量砍伐树木 D.大量引入外来物种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地保护珍稀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这些物种的干扰和破坏,从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此外,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等行为也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因为它们有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这些措施通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从而避免了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
16.(2024五下·长兴期中)设计小船时,成本也要重点考虑。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小船成本最低的是(  )。
A.蒸汽小船 B.帆船 C.电动小船 D.竹筏
【答案】D
【知识点】制作竹筏;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 设计小船时,成本也是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下列选项中,竹筏成本是最低的。
17.(2024五下·长兴期中)小明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了两艘小船,甲船上放了100克的重物,乙船上放了120克的重物,两艘船都浮在水面上,此时(  )。
A.甲船的浮力大于乙船的浮力
B.乙船的浮力大于甲船的浮力
C.甲船和乙船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甲、乙两船浮力的大小
【答案】B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当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由于小明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制作了两艘小船,且两艘小船空载时的重量相同,因此它们在放入水中时的重力是相同的。当甲船上放了100克的重物,乙船上放了120克的重物后,两艘小船的总重量虽然不同,但由于它们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仍然相等它们各自的总重力,即乙船的浮力大于甲船的浮力。
18.(2024五下·长兴期中)右下表中,若要研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应该选择(  )。
组别 ① ② ③
阳光 套黑袋子 套黑袋子 套透明袋
水分 潮湿 干燥 潮湿
温度 25℃ 25℃ 25℃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无法研究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选项C正确。
19.(2024五下·长兴期中)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透明的,这是因为透明的瓶子(  )。
A.美观 B.便于观察
C.既让植物见到阳光又便于观察 D.透光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根据对生态瓶的认识,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透明的,这是因为让里面的植物见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透明的瓶子便于观察。
20.(2024五下·长兴期中)与竹筏相比,下列不属于摇橹木船优点的是(  )。
A.稳定性更好 B.载重量更大 C.动力更先进 D.不容易浸水
【答案】C
【知识点】制作竹筏;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摇橹木船和竹筏都是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它们各有特点。摇橹木船相比竹筏,主要的优点在于不易漏水、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这是因为摇橹木船由木头构成,木材相比竹子更加坚固,不易漏水,同时木材的密度和结构使得摇橹木船在稳定性方面优于竹筏。此外,由于木材的承载能力较强,摇橹木船的载重量也相对较大。
21.(2024五下·长兴期中)在设计制作小船时,下列同学的做法属于调整方案的是(  )。
A.小红将小组同学的想法画成设计图
B.小科将船放在水面上后放上200克的重物
C.小霞依据设计图制作出小船模型
D.小明测试后将设计图中的船首改为尖形
【答案】D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在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调整方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对原有设计的修改和完善,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小明测试后将设计图中的船首改为尖形,这属于调整方案。
22.(2024五下·长兴期中)将下列动物与不同的脚以及其对应的生活环境用线连起来。
猫头鹰 有脚蹼 山林
鸭子 有爪子 沙漠
骆驼 扁平的脚底 水中
【答案】猫头鹰——有爪子——山林
鸭子——有脚蹼——水中
骆驼——扁平的脚底——沙漠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猫头鹰是足趾间有锋利的钩爪,适应在 山林 中生活。鸭子则趾间有蹼,适应在水中游泳。骆驼有扁平的脚底,适合生存在沙漠中。
23.(2024五下·长兴期中)小明几天前买的绿豆种子不小心撒到了院子里,过几天路过时发现长了好几棵绿豆苗,于是他就耐心地去观察它们。
(1)他找到了如图所示的绿豆苗(叶黄、茎细长),推测它们应该是在   (填“黑暗环境中”或“阳光下”)找到的。
(2)这些绿豆苗看上去不太健康,想要让它们健康生长,小明应该怎么做
   。
(3)阳光下的绿豆苗会进行   ,它们可以利用   和   ,制造出生长所需的   ,并释放   。
【答案】(1)黑暗环境中
(2)将它们移到阳光下
(3)光合作用;阳光;二氧化碳;养料;氧气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五大要素是: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养料,它们是植物的生命线。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黑暗处与阳光下的绿豆苗相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养分少,所以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这些绿豆苗看上去不太健康,想要让它们健康生长,小明应该将它们移到阳光下。
(3)绿豆苗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涉及到多种环境因素和植物自身的生理机制。在光照条件下,绿豆苗通过其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这是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同时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必要的氧气。
24.(2024五下·长兴期中)右图是小明制作的一个生态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瓶中提供氧气的是   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   、   、   等。
(2)在制作生态瓶时,小明应该先放入的生物是(  )。
A.浮萍和金鱼藻 B.螺蛳 C.虾
(3)若小明在瓶中放入乌龟(肉食动物),则此时生态瓶中虾的存活时间会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4)当放入以虾为食的乌龟后,就会组成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   。
(5)评价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时,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  )。
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 B.生态瓶中生物数量的多少
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 D.生态瓶中水量的多少
【答案】(1)浮萍;金鱼藻;水;细沙;空气
(2)A
(3)变短
(4)金鱼藻→虾→乌龟
(5)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1)在生态瓶中,使用的水通常是池塘水或自然水域的水,这种水源包含了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营养物质和其他元素,可以为生态瓶内的植物提供更接近自然生长环境的条件。这个生态瓶中提供氧气的是浮萍和金鱼藻,非生物因素包括水、细沙、空气等。
(2)在制作生态瓶时,小明应该先放入的生物是浮萍和金鱼藻。
(3)若小明在瓶中放入乌龟(肉食动物),则此时生态瓶中虾的存活时间会变短。
(4)当放入以虾为食的乌龟后,就会组成一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是:鱼藻→虾→乌龟。
(5)评价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关键在于生态瓶能否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这是因为生态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衡量其生态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标。一个设计良好的生态瓶应该能够在不加任何外部食物的情况下,通过其内部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自我调节,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确保生物能够长期生存。
25.(2024五下·长兴期中)如右图所示的羊皮筏子,是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运输人员、物资而发明的水上工具。制作羊皮筏子的关键是剥制完好无损的羊皮囊,并在羊皮囊里吹足空气,每一个羊皮筏子需要9~12个羊皮囊。羊皮囊虽然小,但500个羊皮囊扎成一个大筏子装载货物,其气势如同一个“军舰”。
(1)羊皮筏子主要是靠(  )浮在水面上的。
A.空气 B.竹子 C.羊皮囊
(2)羊皮筏子向下游运输货物时的主要动力是(  )。
A.人力 B.风力 C.电动机 D.水力
(3)与普通的竹筏相比,羊皮筏子稳定性    ,载重量   。
【答案】(1)C
(2)D
(3)好;轻
【知识点】制作竹筏;制作小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1)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涉及将羊皮囫囵脱下,经过浸泡、晾晒、吹气、扎紧等步骤后,羊皮筏子就制成了。这些充气的羊皮囊自然能够在水面上漂浮,因为它们被充入了空气,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且很轻的特性。羊皮筏子的设计不仅便于渡河,而且在运输货物时,通过利用空气的特性,使得羊皮筏子能够有效地承载货物并顺利运输到下游。
(2)羊皮筏子作为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主要利用的是黄河的流水力量。这种运输方式依赖于河水的流动,通过利用河水的自然流动来推动羊皮筏子向下游移动,从而完成货物的运输。羊皮筏子的设计和使用,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巧妙利用,以及在缺乏现代动力技术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来解决运输问题。
(3) 羊皮筏子的稳定性优于普通竹筏,载重量大。
26.(2024五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是某海运集装箱企业的一艘轮船。请据此回答问题。
(1)轮船是用   (选填“沉”或“浮”)的材料制作的,它之所以能浮起来,是因为船的   非常大。
(2)轮船在水面上行驶时,其动力主要是(  )
A.风力 B.电动机 C.柴油机 D.人力
(3)轮船的船首是尖形的,主要是为了   。
(4)请计算比较轮船和火车的运载量:
①若一列火车有40节车厢,每节车厢能运载80吨货物,则这列火车最多可以运载   吨货物;
②若一艘轮船能运载2000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能转载20吨货物,则这艘轮船能运载   吨货物;
③一般情况下,轮船的运载量要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火车的运载量。
【答案】(1)浮;排开的水量
(2)C
(3)减小水的阻力
(4)3200;40000;大于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1)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船自身的重力。这种浮力的产生主要得益于船的空心结构和使用的材质。船舶多为空心结构,这种结构使得船舶拥有了更多的浮力空间,从而能够很好地漂浮在水平面上而不至于下沉。
(2) 轮船在水面上行驶时,其动力主要是柴油机产生的。
(3)轮船的船首设计成尖形主要是为了减少航行时水的阻力。 这种设计基于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即在相同受力面积下,尖形物体对水的表面压力最小,从而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4)40×80=3200(吨)
若一列火车有40节车厢,每节车厢能运载80吨货物,则这列火车最多可以运载3200吨货物.
2000×20=40000(吨)
若一艘轮船能运载2000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能转载20吨货物,则这艘轮船能运载40000吨货物;
一般情况下,轮船的运载量要大于火车的运载量。
27.(2024五下·长兴期中)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环境中的温度对动物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动物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变温动物;而有些动物的体温则会保持不变,称为恒温动物。在动物界中,只有乌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被毛,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而无脊椎动物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都属于变温动物。
(1)根据动物体温是否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将动物分为   和   两类。蚯蚓是一种身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它属于   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2)人类的体温是恒定的,这是因为体内有良好的   的结构。
(3)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乌龟 B.蛇 C.青蛙 D.麻雀
(4)丹顶鹤是   (选填“鸟类”或“哺乳动物),属于   动物。为了保护丹顶鹤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在丹顶鹤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   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A.卧龙、扎龙、向海 B.扎龙、向海、青海C.扎龙、向海、盐城 D.扎龙、青海、卧龙
【答案】(1)恒温动物;变温动物;变温
(2)产热和散热
(3)D
(4)哺乳动物;恒温;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1)蚯蚓的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类动物被称为变温动物。与之相对的是恒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是寡毛纲正蚓科正蚓属的动物,其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被归类为变温动物,也称为冷血动物 。
(2)人体的体温调节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旨在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过程的实现依赖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的动态平衡。下丘脑作为体温调节中枢,负责监控体温变化,并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保持体温的稳定。
(3)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属于恒温动物。麻雀属于恒温动物。
(4)丹顶鹤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为了保护丹顶鹤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在丹顶鹤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