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练习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练习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上空形成厚达上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在烟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共有4 000余人丧生,数周后又有8 000多人相继死亡,超过10万人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源是(  )
A.汽车尾气
B.化工厂泄漏的有毒气体
C.核电站泄漏的有害气体
D.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
2.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是(  )
①摧毁基础设施 ②大批航班取消 ③引发政治危机 ④社会秩序变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为防止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等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是(  )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 ②全面禁止烧煤 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4·广东广州调研测试)研究人员通过对影响海南岛热带气旋的研究,发现其环流结构会改变周边大范围的降水、湿度、风、光照、温度等要素,从而影响区域臭氧浓度。近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过高会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据此,完成4~5题。
4.海南岛近地面臭氧重度污染多发生在热带气旋边缘,原因是热带气旋边缘(  )
①风力微弱 ②降水量大 ③气流下沉 ④降温较快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与夏季相比,热带气旋在秋季更易引发臭氧重度污染,是由于海南岛秋季(  )
A.湿度偏大,温度偏低
B.温度偏高,风力偏大
C.湿度偏小,光照偏强
D.光照偏弱,风力偏小
(2024·辽宁辽阳期末)《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政府为改善大气环境,摆脱对煤炭、石墨、聚氯乙烯等的依赖,出台多项规定,该环保规定给日本企业带来大量订单。日本化工企业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东南亚,基础原料烧碱的订单正在增加。据此,完成6~7题。
6.中国自起征环保税后,从日本进口量剧增的工业产品是(  )
A.初级产品 B.基础原料产品
C.高技术产品 D.机械制造产品
7.我国从日本进口量剧增的工业产品在日本生产的优势是(  )
A.环保标准低 B.环境容量大
C.原料来源广 D.技术水平高
(2024·山东潍坊模拟)当前,发达国家每年将数百万吨电子垃圾运往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该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居住着4万余人,他们大多由北部穷困地区迁移而来,现以处理电子垃圾为生。部分电子垃圾最后通过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毒烟尘。如图为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
A.海陆交通便利 B.闲置土地较多
C.工业原料紧缺 D.环境标准较低
9.7月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产生的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2024·河南洛阳模拟)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垃圾围城给中国的城市敲响警钟。中国曾经是全球主要垃圾进口国家,每年接收全球56%的垃圾。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国禁止进口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24类固体废弃物。据此,完成10~12题。
10.“洋垃圾”给自然环境与人类带来的危害有(  )
①占用土地,破坏耕地 ②加工复杂,造成生态破坏 ③污染环境,影响作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 ④堆积如山,引发沙尘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目前,我国垃圾围城现象严重,解决的主要途径有(  )
①集中焚烧,就地掩埋 ②实现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③节约资源,清洁生产 ④禁止排放生产与生活垃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我国广大农村可推广的垃圾处理方法是(  )
A.堆肥法、沼气法 B.沼气法、灭菌法
C.干燥法、分类法 D.高温法、灭菌法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排入大洋(如图)。十年来在关闭的福岛核电站厂区内,储存冷却核废水的部分罐体发生轻微位移及泄漏。2021年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120万吨核废水排入太平洋,遭到国内外质疑和反对。2023年8月24日日本的下午1时,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日本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1)分析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原因。
(2)简述日本福岛核废水的排放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西“洋垃圾”退运事件:2009年7月22日,巴西环境部门从英国进口的、标记为塑料袋的41个集装箱中检查出1400吨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其中包括电池、衣物、尿布、针管、血袋等。3名英国人因非法贩运此批垃圾而被捕,此批垃圾于2009年8月被退回英国。
(1)简述巴西进口“洋垃圾”的原因。
(2)若此批“洋垃圾”中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进入巴西,简析其对巴西环境的主要影响。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上空形成厚达上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在烟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共有4 000余人丧生,数周后又有8 000多人相继死亡,超过10万人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源是(  )
A.汽车尾气
B.化工厂泄漏的有毒气体
C.核电站泄漏的有害气体
D.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
2.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是(  )
①摧毁基础设施 ②大批航班取消 ③引发政治危机 ④社会秩序变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为防止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等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是(  )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 ②全面禁止烧煤 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1.D 2.C 3.D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伦敦烟雾事件的污染物主要是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这些污染物的污染源主要是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D项正确;汽车尾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A项错误;不同化工厂泄漏的有毒气体不一样,B项错误;核电站泄漏主要是放射性物质,C项错误。第2题,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大批航班取消,公路交通受到影响,人们的室外活动基本停止,②正确;烟雾并不能摧毁基础设施,①错误。起初英国政府推卸责任,否认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与烟雾之间有直接联系,引起民众不满和批评质疑,引发政治危机,③正确;在烟雾事件发生期间,抢劫、盜窃案件增多,社会秩序混乱,④错误。第3题,大面积植树造林对降低环境污染有一定帮助,但不能防止城市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①错误;全面禁止烧煤不符合实际,②错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加强防范,约束排放污染气体的企业,有利于防止类似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③正确。工业废气达标排放,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利于减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④正确。]
(2024·广东广州调研测试)研究人员通过对影响海南岛热带气旋的研究,发现其环流结构会改变周边大范围的降水、湿度、风、光照、温度等要素,从而影响区域臭氧浓度。近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过高会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据此,完成4~5题。
4.海南岛近地面臭氧重度污染多发生在热带气旋边缘,原因是热带气旋边缘(  )
①风力微弱 ②降水量大 ③气流下沉 ④降温较快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与夏季相比,热带气旋在秋季更易引发臭氧重度污染,是由于海南岛秋季(  )
A.湿度偏大,温度偏低
B.温度偏高,风力偏大
C.湿度偏小,光照偏强
D.光照偏弱,风力偏小
解析:4.D 5.C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热带气旋活动对近地面大气环境的影响。热带气旋边缘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微弱,晴天多,光照强,太阳紫外线照射干燥的氧气,使一部分氧分子被激活离解成氧原子,氧原子与氧分子结合形成臭氧,故选D。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秋季,海南岛大气湿度较小,气温较高,而热带气旋外围气流下沉,晴天多,光照强度大,在紫外线强烈照射下,热带气旋外围生成的臭氧比夏季多,导致热带气旋在秋季更易造成臭氧重度污染,故选C。]
(2024·辽宁辽阳期末)《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政府为改善大气环境,摆脱对煤炭、石墨、聚氯乙烯等的依赖,出台多项规定,该环保规定给日本企业带来大量订单。日本化工企业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东南亚,基础原料烧碱的订单正在增加。据此,完成6~7题。
6.中国自起征环保税后,从日本进口量剧增的工业产品是(  )
A.初级产品 B.基础原料产品
C.高技术产品 D.机械制造产品
7.我国从日本进口量剧增的工业产品在日本生产的优势是(  )
A.环保标准低 B.环境容量大
C.原料来源广 D.技术水平高
解析:6.B 7.D [第6题,由材料可知,起征环保税是中国政府为改善大气环境,摆脱对煤炭、石墨、聚氯乙烯等的依赖而出台的政策,煤炭、石墨、聚氯乙烯等大多属于基础原料产品,故B正确;高技术产品、机械制造产品并不会减轻我国对煤炭、石墨、聚氯乙烯等的依赖,故C、D错误;初级产品并不全是工业品,故A错误。第7题,日本是发达国家,对环保要求高,标准高,技术水平高,A错误,D正确;日本是岛国,国土面积小,人口多,许多资源匮乏,原料和能源资源少,环境容量小,B、C错误。]
(2024·山东潍坊模拟)当前,发达国家每年将数百万吨电子垃圾运往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该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居住着4万余人,他们大多由北部穷困地区迁移而来,现以处理电子垃圾为生。部分电子垃圾最后通过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毒烟尘。如图为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
A.海陆交通便利 B.闲置土地较多
C.工业原料紧缺 D.环境标准较低
9.7月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产生的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解析:8.D 9.C [第8题,依据材料可知,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故该地闲置土地不多、海陆交通不便,A、B错误;该地人口大多由贫困地区迁移而来,处理电子垃圾的技术水平低,从中获取的工业原料有限,C错误;加纳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接收了大量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D正确。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位于赤道北部的几内亚湾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受其影响,当地焚烧垃圾产生的烟尘应向东北方向扩散。故选C。]
(2024·河南洛阳模拟)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垃圾围城给中国的城市敲响警钟。中国曾经是全球主要垃圾进口国家,每年接收全球56%的垃圾。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国禁止进口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24类固体废弃物。据此,完成10~12题。
10.“洋垃圾”给自然环境与人类带来的危害有(  )
①占用土地,破坏耕地 ②加工复杂,造成生态破坏 ③污染环境,影响作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 ④堆积如山,引发沙尘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目前,我国垃圾围城现象严重,解决的主要途径有(  )
①集中焚烧,就地掩埋 ②实现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③节约资源,清洁生产 ④禁止排放生产与生活垃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我国广大农村可推广的垃圾处理方法是(  )
A.堆肥法、沼气法 B.沼气法、灭菌法
C.干燥法、分类法 D.高温法、灭菌法
解析:10.C 11.B 12.A [第10题,“洋垃圾”的堆放会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①正确。加工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对生态破坏的直接影响较小,②错误。洋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且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富集最终汇集到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③正确。沙尘暴与堆积如山的“洋垃圾”关系不大,④错误。第11题,集中焚烧,就地掩埋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①错误;解决垃圾围城的关键,一是通过清洁生产和节约资源,减少垃圾产生;二是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②③正确;禁止排放生产与生活垃圾不现实,④错误。第12题,农村的垃圾主要是粪便、秸秆、杂草、厨余垃圾等,这些垃圾经过堆肥,可以成为农田的有机肥料,也是制造沼气的原料,实行资源化利用后,沼液、沼渣还可作肥料,A正确;干燥法、高温法、灭菌法等处理方法对处理设备及技术要求较高,在我国农村推广难度较大,B、C、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排入大洋(如图)。十年来在关闭的福岛核电站厂区内,储存冷却核废水的部分罐体发生轻微位移及泄漏。2021年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120万吨核废水排入太平洋,遭到国内外质疑和反对。2023年8月24日日本的下午1时,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日本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1)分析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原因。
(2)简述日本福岛核废水的排放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信息,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排入大洋。随大气扩散角度,福岛核电站泄漏的辐射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向东扩展。随水流出的角度,图示海域受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海水大致自西向东流动,使得放射性物质向东扩展。第(2)题,福岛核废水排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从海水水质、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态、人类健康等角度分析作答。核废水的排放直接污染海水,导致海水的水质下降,进而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鱼虾死亡,影响海洋渔业发展,从而影响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渔民收入,海洋生态的破坏影响了海洋的生物多样性。核废水的污染物质会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部分被污染的海洋生物最终被人类食用,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答案:(1)地处盛行西风带的控制范围;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动。
(2)污染海水,水质下降;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污染物质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海洋渔业发展,不利于太平洋沿岸国家经济发展。
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西“洋垃圾”退运事件:2009年7月22日,巴西环境部门从英国进口的、标记为塑料袋的41个集装箱中检查出1400吨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其中包括电池、衣物、尿布、针管、血袋等。3名英国人因非法贩运此批垃圾而被捕,此批垃圾于2009年8月被退回英国。
(1)简述巴西进口“洋垃圾”的原因。
(2)若此批“洋垃圾”中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进入巴西,简析其对巴西环境的主要影响。
解析:第(1)题,进口的“洋垃圾”价格低廉,垃圾中的废铁等会给巴西的产业提供大量价格低廉的原料;外国的产品进口,巴西可以获得税收;垃圾进口以后需要分拣,可以为国家的待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第(2)题,大量生活垃圾堆放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雨水冲刷后会造成水污染,还会侵占大量土地资源,重金属等随雨水进入泥土形成土地资源污染。
答案:(1)可以为巴西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可获得税收;垃圾的处理工作,为国家待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
(2)堆放的垃圾产生的气体污染大气环境,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污染水资源;医疗垃圾可能携带病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