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树立公民意识,自觉承担相应责任,具备担当精神。 道德修养 :通过对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探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法治观念 :能够正确区分负责任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健全人格 :明确自己应如何承担责任,树立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 :通过学习要明确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及表现、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意识到责任是相互的,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要对他人负责。 教学 重点 责任的含义及来源;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教学 难点 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 情境导入: 在学校的教室里,小明总是那个最早完成作业的学生。他认真地对待每一项作业,从不拖延,确保每次都按时提交。他的努力也得到了老师的赞赏。 思考:在学校,学生对谁负责?老师和学生之间有哪些相互的责任? 授新课 探究一: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医护人员: 进行核酸检测、转运隔离人员 网 格 员: 维持秩序、运送物资、入户调查 志 愿 者: 分发蔬菜米面油等生活在必需品及防疫物资 警 察: 日夜巡查、维护秩序 经 营 者: 暂停营业、闭门落锁 社会各界: 筹集物资、捐款捐物 居 民: 听从指挥、居家隔离、核酸检测 ...... 思考:(1)角色与责任有什么样的关系? (2)什么是责任?它的来源有哪些? 学生: 教师: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源于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探究二: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交流分享:她是一名教师,她的责任是_________, 这个责任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是一名顾客,她的责任是_________, 这个责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教书育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排队付款;道德规范、法律规定 作为家庭成员,他的责任是_________ , 这个责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与朋友做好约定,我的责任是_________ , 这个责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主动承担家务;道德规范、法律规定;遵守诺言;对他人的承诺 思考:我们扮演哪些角色?承担哪些责任? 学生: 教师:①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②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 ③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④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材料:救援工作展开情况:上级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消防队员、扑火 队员正在灭火,部队战士在寻找被困人员,医生在为伤员治疗,民政部门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并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市民走上街头送别英雄、许多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救援。……许多中学生从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媒体)后也在想:我能做点什么?把零用钱捐出去吧。截至4月1日18:30 ,30名失联扑火队员遗体已全部找到,包括27名森林消防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 思考:在救灾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是? 学生: 教师:救援人员——扑火救援 应急组织——安抚、慰问家属等 市民、中学生——义务捐赠、参与救援 领导——决策指挥 医生、法医——救治伤员、检验DNA 媒体——报导一线情况 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的行为。 ③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情境剧场:小含忘了把作业本带到学校,组长答应帮忙打个“掩护”,却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老师看到未交作业同学的名单很生气。小含向老师保证她的作业已经完成,但老师一定要看到作业本才相信。小含要回家拿作业本、老师说:“这样会耽误你上课,还是请你的家长送过来吧。”小含的妈妈正在外地出差,她打电话给爸爸,但爸爸正在采访途中,无法赶过来。小含感到很困惑:“谁对我负责?” 提示: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和意义 (1)表现: 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意义: 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新闻链接:吴斌像往常一样驾驶大客车,当车行驶在沪宜高速上时,突然一个长方形刹车片砸中他的腹部和手臂,他忍住剧痛停稳大客车拉好手刹闪起双黄灯, 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24名乘客安全。 思考1:这启示我们为什么要对他人负责? 学生: 教师:①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②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思考2:我们承担责任具有什么意义? 学生: 教师:①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③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 云南省华坪女中校长,近日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扎根边疆,立德树人,她的事迹令人动容,她用责任照亮了山区女孩的前程,且塑造灵魂,传递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致敬教育“燃灯者”! 思考:面对他人的付出,我们应该如何对他人负责? 学生: 教师: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小王在家里主动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区主动担任卫生监督员。小王的这些行为表明( ) A.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B.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C.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 D.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与参加劳动 2.中学生小丽在日记中写到:“我一天天长大,渐渐懂得了慈爱的爸爸;在家里,爸爸是我的学习机;在学校里,爸爸是学生的发动机;在社会里,爸爸是爱心的播种机,家里家外的操劳,写上了他两鬓的白发.爸爸,我爱您!”由此可以看出( ) A.一个人只有当爸爸后才需要承担责任B.关心孩子成长是爸爸对家庭的唯一责任C.爸爸扮演了多种角色,承担了多种责任D.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 3.《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对此规定,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 ①上网要遵守道德与法律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③角色不同,则责任不同 ④公民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9岁,母亲因病早逝;15岁,父亲中风偏瘫在床;16岁,“背”起爸爸去上学……每天一大早,同宿舍的同学还没有起床,陈春林就必须爬起来赶去医院,照顾父亲起床洗漱、喂饭喂水、搓背按摩……安顿好父亲后,她才放心赶回去上课,中午、晚上也是如此。广西“最美孝心女孩”、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陈春林在贺州高中继续用真情演绎着“带父亲上学”的孝心故事。陈春林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要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②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 ③未成年子女都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④要以爱和孝敬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孝敬父母;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维护正义……由此可见,责任( ) A.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 B.因身份和角色不同而变化C.来自法律规范的要求 D.是指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