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遵守规则》教案一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 学生能够认识到规则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保障,认同遵守规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 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社会制度和法律规范的认同感。2. 理解规则的制定和改进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民的利益,进而认 同我国在规则制定和完善方面所做的努力。健全人格:3. 通过对规则与自由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律、自省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面 对各种诱惑和情境时,保持理性和克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促进自身人格的健康发展。4. 引导学生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幸福感。责任意识:5. 使学生明确自己在遵守规则方面的责任,不仅要自觉遵守规则,还要积极维护规则, 勇于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说“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6.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 力量,增强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社会规则既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又保障了人们 的自由,避免对自由的错误理解和滥用。2. 自觉遵守规则的方法:掌握自律和他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 行,做到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3. 维护规则的途径:明确从自身做起以及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 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难点:4.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自律,尤其是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坚 守规则,不随波逐流。5. 使学生理解规则的改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的实际情况进行,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规则的改进中来,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讲述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没有交通规则的小镇上,车辆和行人随意穿行,导致交通混 乱不堪,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提问学生:从这个故事中,你 们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交通混乱、危险,生活不方便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而引出规则的重要性。2. 展 示一些社会生活中因为违反规则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图片,如插队引发的争吵、在图 书馆大声喧哗被制止等。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可能会表达对违反规则行为的不满,或者认识到规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规则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顺利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讲授新课1.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展示一张在候车室的图片,图片中有一位男士大声打手机,旁边有一位女士抱着熟睡的孩 子。提问学生: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吗 他的这种行为合适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他的行为不合适,因为影响了其他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的边界问题,讲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我们在行使自由和 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讲述列车发车时两位乘客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的案例,因为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提问 学生:这两位乘客为什么会受到处罚 学生可能会回答因为他们违反了规则,扰乱了秩序。教师进一步提问:我们制定规则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 由的保障,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己的自由边界,促进社会 有序运行。总结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 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更好地享有自由。自觉遵守规则讲述许衡“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故事。提问学生:你们如何看待许衡的这种观点 学生可能会回答许衡很自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律的重要性,讲解自律是自觉遵守规则的关键,我们要严于律己,不 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展示一些学生关于闯红灯的观点,如“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只 要没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的时候可以”。 提问学生:你们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学生可能会对这些观点进行批判,认识到这些观点是错误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律和自律的关系,讲解自觉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我们不 仅要接受外部的监督和提醒,更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 心、外化于行。讲解慎独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坚守规则,做到自我 约束。2. 维护规则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违反规则的行为图片,如插队、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 提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 学生可能会列举出更多的违反规则的行为,如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吸烟、乱刻乱画、抢 占座位、学校门口乱停车、宠物随地大小便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同时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 遵守规则。讲解维护规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社会秩序。3. 改进规则展示一些规则改进的例子,如儿童票按年龄或身高销售、霸座可报警、新增网络保护专章 保护未成年人网络生活、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修改人口计生法规 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刑法修正案降低刑责年龄等。提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则 的改进 学生可能会回答因为社会发展了,原来的规则不适应了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 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参与,如关注社 会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等。(三)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同时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自觉遵守规则的方法: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 行。维护规则的途径:从自身做起,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改进规则的原因和方法: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需要进 行制定、废除、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2. 强调遵守规则对于我们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遵守规则 的好公民。(四)随堂练习 1. 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规则约束B. 规则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C.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同时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D.只要遵守规则,就可以拥有绝对的自由答案:C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 会规则的约束;同时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更好地享有自 由。自觉遵守规则需要()A. 只有自律B. 只有他律C. 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D. 不需要任何约束答案:C。自觉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我们不仅要接受外部的监督和提醒,更 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 简答题请简述维护规则的具体途径。维护规则的具体途径包括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 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五)板书设计 1. 规则与自由 划定边界保障自由2. 自觉遵守规则 自律他律敬畏规则3. 维护规则 自身做起提醒他人4. 改进规则 制定废除调整完善(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觉遵守规则、维护 规则和改进规则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并回答。在讲解规 则与自由的关系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社会规则既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又保障了 人们的自由。在讲解自觉遵守规则时,通过许衡的故事和学生关于闯红灯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律和他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讲解维护规则 时,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违反规则的行为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维护规则的必要性 和具体途径。在讲解改进规则时,通过展示规则改进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时,部分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可能需要在今后 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此外,在课堂小结环 节,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强调,这样可以更好地检验 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