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本课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第3课。本课内容共分三目:“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 落”,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和失败的整个过程。三部分内容是整个太平天 国运动从兴起、全盛到失败的一个完整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矛盾和 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产 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学情分析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前社会矛盾尖锐的状况,进而理 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社会原因。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由兴起到失 败的主要历程,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时间比较长、所跨地域比较广,因而,对一些重要事件 的理解和记忆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略有难度。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本课 将适度整合教材,同时补充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脉络, 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深刻的认识和评价。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和失败的主要过程;知道《天朝田亩制度》 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2.通过研读教材和史料,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及失败的原因,对《天朝田亩制度》和 《资政新篇》做出正确评价。3.通过师生交流互动,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 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教学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1.对《天朝旧亩制度)的评价。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要认识到它具有两面性,它有进步的基金性,因为它提出了 平均分配土地,希望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眼”的理想社会,满足了农民对土 地的需求,得到丁农民的积极拥护,激发丁他们的斗争热情。但足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社 会财富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空想,从根本上说,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它只能是 一种空想而已。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可引导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从主观上说,主要是因为农民 阶级的局限性。以制度为例,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均不切合实际;以事件 为例,天京事变是领导者争权夺利的产物;以人物为例,洪秀全痴迷宗教,脱离群众及斗 争实践,这分别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空想性、分散性、狂热性;从客观上说,曾国藩、李鸿 章训练的湘军、淮军,外国侵略势力,都是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课前准备1.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结构,设计好教案、学案及相应的教学课件。2.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进行对比记忆;做好课前预习(学案中“自主预习、自我检测”部分)。 教学方法1. 情景创设法: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2. 自主学习法: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学生可通过自主研习的方法掌握。3.小组合作探究法:对于本课重难点问题可以利用此法,同时老师应注意及时的点拨。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影响分别是什么 [提出问题 面对外国的侵略及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中国 人民进行了怎样的救国探索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农 民阶级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打开中 国市场;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导 入新课。探究新知 (讲授新 课 )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展示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 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银元的赔款,加紧 搜刮人民。1841-1849年八年之间,地丁税就增加 了330多万两。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 几倍。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 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贪官甚于强盗,衙门 污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 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广西地瘠民穷,水、早、蝗灾不断, 灾害严重。[提出问题]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的原因有哪些 [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找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地 点、领导人、建号。 [教师总结] 洪秀全的组织动员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重要 原因,但不是决定性原因。这场起义的发生是鸦片 战争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时 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答案提示: (1)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 (2)间接原因: 外国侵略。 (3)根本原因: 阶级矛盾激化。 (4)主观原因: “拜上帝会”的宣传作 用。 自主研习,回答问 题。 答案提示: 时间:1851年1月 考查学生准确 解读材料信息以及 分析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己 获取知识的能力。势使然。就算没有洪秀全,也会有其他人起来领导 农民进行抗清斗争。 11日。地点:广西桂平 县金田村。领导人:洪 秀全。建号:太平天 o探究新知 (讲授新 课 ) [展示图片]见多媒体。 [提出问题] 金田起义不久,洪秀全自称什么 攻克永安 后又是怎样做的 水安建制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 说明了这个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旧 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个体的小生产者之局 限 。 [展示图片] (1)历史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 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 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 国,起义军号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 王”。 (3)永安建制:太平军攻克永安后,洪秀 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 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 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教师过渡] 永安建制之后太平天国运动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 : “ 天 王”。攻克永安,整顿 建制,分封诸王。 标志着太平天国初 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通过图片的形式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 积极性。 及时识记太平天 国运动爆发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 力。二、定都天京 [展示图片]见多媒体。 [提出问题] 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从建制到 定都的过程。 [教师总结]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 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 长沙战役中 牺牲。攻克南京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与清廷对峙。 [展示图片] 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从永安突围 北上,出广西入湖南。 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 贵先后 牺牲。之后太平军继续 北上,相继攻克武昌、 南京,改南京为天京, 作为都城,与 清廷对峙。 自主研习。 答案提示: 通过读图识图, 培养学生提炼信息、 分析概括的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培 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 学习兴趣。(朝田畝)天 [提出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制定上述文献的时间、内 容。 (1)时间:1853年。 (2)内容:①规定不 分 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 均分 配土地。②建立“有田 同 耕,有饭同食,有衣同 穿,有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 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提出问题] (1)《天朝田亩制度》是否能够得到农民的 欢迎 能否得到实行 为什么 (2)如何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教师总结] (1)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南京,改为天 京,作为都城。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 配土地。②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 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 理想社会。 ③局限性: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 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 实行。 [展示图片]见多媒体。 [提出问题] 结合教材说说北伐、西征的目的与结果。 [教师补充] 1853年5月北伐军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 等地,进入直隶,横扫六省,逼近天津,咸丰帝宜 布京师戒严。8月北伐军进攻天津失利。1855年3月, 学生合作探究。 答案提示:(1) 受到农民欢迎;不 能;绝对的平均主义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无法实现。 (2)革命性: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 土地的强烈愿望,对 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 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 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空想性:违背了当时 的社会发展规律,是 无法实现的空想。 自主研习。 答案提示: (1)目的:推翻 清朝统治和巩固政 权。 (2)结果:北伐 军最后全军覆没。经 过西征,军事上进入 培养学生理解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及透过 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 结 、 概括能力。探究新知 (讲授新 课 ) 林凤祥在连镇突围被俘,在北京英勇就义。李开芳 退守山东冯官屯,被俘后被押解北京,在北京被杀 害。由于北伐军孤军深入,最终失败。 [教师过渡] 进入全盛后,太平天国是否将“革命”进行到 底了呢 全盛时期。三、天京陷落 [提出问题] 根据教材概括天京事变的时间、经过、结果、影响。 [展示图片]见多媒体。 [提出问题] 结合材料说说天京事变爆发的原因。 [教师总结]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直接原因:定 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减 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 尖锐。 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 (1)时间:1856年 。 ( 2 ) 经 过 、 结 果:杨秀清被杀,韦昌 辉被处死,石达开出 走。 (3)影响:太平 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 点 。 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领导 者被胜利冲昏头脑, 进取心逐渐减退,腐 朽思想日益滋长,领 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 越尖锐。 培养学生从教 材中提取信息,解 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依据 材料关键信息获取 知识的能力。[展示图片]见多媒体。 [提出问题] 结合图片说说太平天国是如何重建领导核心的。 [展示材料] 提出效法西方,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 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兴办医院和学 校,设鳏寡孤独院、育婴堂:奖励发明;实行专利 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封洪 仁玕为干王,总理朝 政;提拔青年将领陈玉 成、李秀成。探究新知 (讲授新 课 ) 制度;在平等基础上同各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 流等。 [提出问题] 上述材料是太平天国哪一文献的内容 其主要 内容是什么 怎样看待这一文献 [展示图片]见多媒体。 [提出问题] 根据图片说说太平天国后期在军事上取得了怎 样的成就。怎样看待这些成就 [提出问题] 天京于哪一年陷落 有何影响 [展示图片]见多媒体。 [提出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太平天国运动失 败的原因有哪些。性质如何 [展示材料]见多媒体。 [提出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太平天国运动的 历史意义。 [教师点拨] 合作探究。 答案提示:《资 政新篇》;提出向西方 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 列主张;有一定的进步 性,受当时战争的影 响,没有付诸实践。 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浦口、 三河两役的胜利,暂时 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 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 利局面。 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1864 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农 民运动的失败。 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 原因:农民阶级的 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 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 导,无法提出切合实际 的革命纲领;中外反动 势力的联合绞杀。 性质:反封建反 侵略的农民战争。 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依据材 料关键信息获取知 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依据材 料关键信息获取知识 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走向 失 败。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说明了 农 民阶级不能挽救民族危亡。 答案提示:是中国 历史 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 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 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 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 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 章。 培养学生论从史 出的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