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Y-2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作业(一)七年级生物学(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世间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石头 C.汽车 D.柳树2.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的多彩。下列选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春风送暖 B.冬雪飞舞 C.秋高气爽 D.夏荷绽放3,地球上的生物虽然多种多样、形态各异,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下列事例中,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的是( )A.鳄鱼产卵 B.钟乳石生长 C.向日葵朝向太阳生长 D.棕熊捕食鲑鱼4·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内容的是( )A.太空育种技术 B.地质板块运动规律 C.细胞核移植技术 D.生态农业5.生物学实验中,取用少量液体时常常使用的器材是( )A.三脚架 B.镊子 C.滴管 D.陶土网6.下列可以用来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如细菌、病毒等细微结构的工具是( )A.显微镜 B.透明玻璃 C.近视镜 D.放大镜7.小明在使用显微镜时想要更换物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调节反光镜 B.移动玻片标本 C.上升镜筒 D.转动转换器8.为防止显微镜的物镜压碎玻片,造成损伤,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着( )A.载物台 B.反光镜 C.物镜 D.目镜9.小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某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若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他应该( )A.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B.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10,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物会影响对物像的观察。下列操作中,对于判断污物来源无效的是( )A.转动目镜 B.转动反光镜 C.移动玻片标本 D.更换物镜11.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不小心污染了显微镜的物镜镜头。下列除去污物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干净的水冲洗 B.用干净的餐巾纸擦 C.用干净的擦镜纸擦 D.用干净的刷子刷12.观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活动主要运用了观察法的是( )A.上网搜索关于藏羚羊的信息 B.研究某药用植物所含的有效成分C.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D.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13·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煮沸肉汤的目的是除去肉汤中全部的营养物质B.该实验说明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C.该实验证明了细菌是肉汤自身产生的D.鹅颈瓶的形状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肉汤14.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B.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表达交流C.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论D.探究一般是从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开始的15.同学们发现学校附近有废水排入的水域中,蛙类的数量越来越少。于是思考:“污染的水质会影响蛙类的生活吗?”。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的A.制订方案 B.得出结论 C.作出假设 D.提出问题16.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瓶中金鱼的死亡率也呈升高趋势,他们推测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产生了影响。他们取了多条金鱼平均分为3组,并测量了金鱼在不同的水温中的呼吸频率,实验数据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测量金鱼呼吸频率时,鱼口张开1次算呼吸1次B.该实验中,在28℃时,金鱼的呼吸频率最快C.随着水温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会一直减弱D.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没有任何影响17.研究完金鱼的特征后,下列处理金鱼的方式,最合适的是( )A.放入垃圾桶中 B.放回适宜其生存的环境C.随便丢掉 D.做成标本18.小明家有一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今年却开出了紫色的花,小明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他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符合的。对此,小明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宣告失败,停止实验 B.修改实验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C.仔细分析原因,找出问题,重做实验 D.不再做实验,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19,同学们自制水族箱,准备饲养金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族箱中的水越多越好 B.饲养金鱼的过程中不需要换水C.任何水族箱中都不能放沙子和砾石 D.选用的箱体材料透明20.王莲,别名亚马逊王莲,其叶巨大,直径可达2米,小孩可立于其上而不沉。下列最适合王莲生活的环境是( )A.冰冷极地 B.热带水域 C.高寒山区 D.干旱沙漠21.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可以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高温和干燥 B.强光和无氧 C.潮湿和低温 D.干燥和湿润22.某同学设计了右下图实验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装置中央放置10只鼠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湿土和干土的厚薄程度应一致B.该实验装置也能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是否有影响C.将透明玻璃板和遮光纸板分别盖在湿土和干土装置上方D.装置左右两侧均应设置为湿土23.“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了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必不可少。A.温度 B.土壤 C.水分 D.阳光24.下列诗句或俗语中,主要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追肥在雨前,一夜长一拳 B.春来江水绿如蓝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D.雨露滋润禾苗壮25.麝牛是一种群居生活的动物,当麝牛遭到狼群的攻击时,牛群中所有的成年雄牛会头朝外地围成一圈,把雌牛和小牛围在圈内,避免它们受到伤害。成年雄牛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之间具有( )A.种内争斗 B.种间争斗 C.种间互助 D.种内互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35分)26.(10分)观察下图中的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羊、狼和狗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2)小羊羔能长成大羊,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3)狼会吃羊,这说明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和________能量。(4)小明家的狗妈妈一胎产下了多只幼崽,“狗生狗”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现象;小明注意到有些小狗的毛色跟狗妈妈不一样,这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现象。(两空均填“遗传”或“变异”)27.(10分)下图分别为实验室中常见的两种显微镜以及适用于图乙显微镜的不同的镜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属于双目电光源显微镜的是图________。(2)使用图一中的乙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顺序是:取镜和安放→________→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镜。在使用该显微镜的过程中,若小明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接下来他可以略微调节________(填字母),使物像更清晰。(3)若要使图一中乙的放大倍数最大,则选择的图二中的镜头组合为________(填序号),此时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28.(10分)某班级在劳动实践基地分到了自己的“责任田”,同学们摩拳擦掌,出谋划策,为打造独具特色的生物园地忙碌起来。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采访长辈,了解到影响蔬菜生活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水、肥、阳光、温度属于________________因素,害虫和杂草属于________________因素。(两空均填“生物”或“非生物”)(2)同学们清除杂草,有利于蔬菜生长,说明杂草与蔬菜之间存在着________关系。田地里的害虫会吃蔬菜,因此二者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3)蚯蚓可以疏松土壤,同学们发现大雨过后,蚯蚓爬到了地面,这是因为大雨造成土壤里水分过多而缺________________(填气体名称)。29.(5分)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记录了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培养温度 白蚁数(只)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第一组 9℃ 20 30天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第二组 4℃ 20 28天第三组 1℃ 20 14天第四组 -1℃ 20 9天第五组 -3℃ 20 7天(1)该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除了(1)中的变量外,饲养白蚁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余条件需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且适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每组选用20只白蚁进行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________(填“低”或“高”),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Y-2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作业(一)七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1.D 2.D 3.A 4.B 5.C 6.A 7.D 8.C 9.B 10.B 11.C 12.D 13.B 14.В15.D 16.B 17.B 18.C19.D 20.B 21.D 22.A 23.D 24.C 25.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35分)26.(每空2分,共10分)(1)细胞(2)生长(或由小长大、或生长和发育)(3)物质(4)遗传 变异27.(每空2分,共10分)(1)甲(2)对光 b(3)②③(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 40028.(每空2分,共10分)(1)非生物 生物(2)竞争 捕食(3)氧29.(每空1分,共5分)(1)温度(或培养温度)(2)相同 控制单一变量(意近即可)(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可靠(意近即可)(4)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