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四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月考高二年级政治学科试卷一、单选题1.灰色幽默段子一般是以事物的阴暗面为题材编排笑话,以艺术化的方式反映民风民情民意,以无奈的嘲讽来针砭时弊,让人一笑之后引起思考,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说明( )①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②以一定的艺术形式反映社会更容易引起人们思考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必然反映社会现实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2.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②社会意识可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③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④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到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从深化民生重点领域改革,到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从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到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这生动诠释了( )①科学调整上层建筑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伟大的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④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4.有的城市因“创卫”而建“无摊城市”;有的城市因“创卫”而禁止农民进城卖桃、卖枣;有的城市因“创卫”而令全城小吃店关门谢客……如此“创卫”,令人哭笑不得。用形式主义来应对“创卫”检查的做法( )①没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④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5. 康养农业,就是传统农业的一产和三产相融合,将农村、农业、农民围绕健康价值升级出的新业态。从农业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环境、气候资源等条件中挖掘出农业的深层价值,进而打造出新的农业品牌。康养农业模式( )①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②表明把握事物的属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③在尊重联系客观性基础上,创造了自在事物联系④相对于生态农业来说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的关系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6,“为天跑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无数的读书人,引导他们投入到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事业中。这说明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与社会境遇的反思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正确的价值观能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许多人对AI的进步持乐观态度,他们坚信这项技术具有为人类带来实质性利益和便利、促进社会进步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而某些人深深地担心这项技术可能超越了人类智能,从而对人类社会形成巨大威胁。对人工智能的不同看法表明 ( )①价值判断因立场不同而有所不同,无正确与错误之分②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正确认识不止一个③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对同一对象不同人有不同认识④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 下图的漫画《人生最好的贵人,就是努力向上的自己》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②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③分析问题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实 现人生价值 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9. T列观点体现了哲学上的“两个对子”的有 ( )①“心之常则思”与“万物皆备于我” ②“万物独化”与“名师出高徒”③“物是观念的集合”与“理念是世界的本原”④“子不语怪力乱神”与“世异则事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2024年5月,河北省武强年画博物馆组织开展了“博物馆里的母亲节——寻找年画中最温情的母爱”主题亲子活动。活动中,讲解员为母亲和孩子们介绍了《孟母择邻》《三娘教子》等经典年画故事。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孩子们还体验了年画的印刷过程,并将自己印刷的年画作为礼物献给母亲。上述活动的开展( ),充分发挥了文化教育人民的功能 ②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人文精神③让孩子们体会了年画的独特魅力 ④为传统年画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习近平总书记给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强调: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希望乡亲们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保护长城,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弘扬长城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②长城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③长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④长城文化凝聚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12.广西从2024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持续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线上,开通网上祭扫平台,征集“身边的英烈故事”音视频作品:在线下,组织开展群众性纪念缅怀活动和“致敬英烈·关爱烈属”专项行动,走访慰问烈属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持续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激发爱国情怀,丰富人民的物质世界②传承民族精神,圆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弘扬民族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④丰富民族精神,促使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3. 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铸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 )①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整体风貌③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发生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以一种文化去否定另一种文化,或者认为一种文化优越而另一种文化低劣,从而鄙视、耻笑另一种文化的情况,就属于文化歧视现象。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③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15.2024年6月1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10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系列活动,现场来宾以茶为媒,以茶叙事,在茶香中感受东方韵味,共话文明交流互鉴。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有利于 ( )①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助力世界文化多样性②促进各居文化在交融中走向同一,繁荣世界文化③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民心相通③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际影响力A. ①③ B. ④④ C. ②③ D. ②④16.扬州市水蕉剧团运用中国传统木偶表演艺术的技艺,改编了大型人偶童话剧《白雪公主》,通过會默及趣的舞台表现手法对经典的童话故事进行了全新的演绎,深受观众的喜爱。这启示我们:)①人在不断创造文化,同时也在享受文化②应保护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文化优越性③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促进中外文化互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A. ①② B. ①③ Cl 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发表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今日中国的辉煌喧跃,凝聚了多少仁人志士的前赴后继,凝聚了多少英雄模范的心血汗水,凝聚了多少时代先锋的担当奉献。材料二 南仁东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天眼”500米□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 的发起者和奠基人。没有副仁东,很难想象“天眼”会伫立于世。1993年日本东京召开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科学家提出要建设下一代射电望远镜,为10年、20年后的射电天文学发展做打算。“咱们也建一个吧。”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从这么一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作为工程团队的带头人,带领大家矢志追求、呕心沥血,从壮年走到暮年,奋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对今日中国的辉煌成就的贡献。(8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说明“人民科学家”南仁东的事迹给青年学生的人生启示。(10分)(3)结合材料二,说明“人民科学家”南仁东作为“中国天眼”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是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8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雷锋精神启迪我们探寻生活的意义,点亮心灵的火种。雷锋精神的内涵是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精神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虽然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发生了日新月异的交化,但雷锋精神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精神丰碑,是引领风尚的道德旗帜,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不断感召着人们做出善行义举,激励着全民族焕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光阴流逝,雷锋形象在人们心目中从未远去; 时代变迁,雷锋精神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的原因。(12分)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17 世纪,两位同期的世界级戏剧家——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下,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格,创作出了同样脍炙人口、超越时空的剧作,如果他们能相见,会不会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1792年5月 22日、1925年10月10日,两座雄踞于首都中心、城市中轴线上的宫殿——卢浮宫与紫禁城,先后从皇家宫殿变为普通民众的博物馆。卢浮宫大金字塔的设计师是华人建筑家贝聿铭,他把古埃及的建筑风格搬进了巴黎; 北京故宫收藏的《弘历雪景行乐图》作者是来自米兰的传教士郎世宁,他把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了中国的宫廷画家 东方与西方,总是如此的不同,又总是如此的有缘,人类文明的庭院里,东西交融、百花盛放、春色满园。(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传播的知识,阐述如何做好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8分)(2)有外国同学来你的学校交流,请你策划两个校园活动展示两种你认为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