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自觉做到绿色低碳生活,保护地球环境。现今,全球192个国家参加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关爱地球、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共筑生命家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课导入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2 共筑生命家园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 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目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水草丰沛的皇家猎苑,自康熙二十年到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共举行木兰秋狝105次。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清末实行开围募民,垦荒伐木,加之连年战火,到新中国初期,塞罕坝已经退化“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
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我们又给自然提供了什么?人与自然必须“你死我活么”?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人 类
自然
空气、土壤、水、森林。。。。。
森林砍伐、开垦土地、空气污染。。。。
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索取会怎样?
荒漠化正影响着世界上36亿公顷的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25%,每年消失的土地可产生2000万吨的粮食,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的生活每年由于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
如果我们对于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会受到他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原因或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P81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P81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
④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P82
8月6-7日西班牙森林火灾
2024年上半年全球因特大洪水、极端风暴和两次地震造成的总损失约为1200亿美元;
2024年上半年北美地区由强雷暴引发的龙卷风和冰雹,该地区的总体损失高达600亿美元。在南美洲,巴西在4月和5月都遭受了严重洪灾,造成的总体损失约为70亿美元。
今年5月,德国遭遇了严重的暴风雨及洪灾,总体损失达50亿美元。
世界多国发生暴雨
4月9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严重洪灾。
2024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
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基本国策: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01
02
03
1
2
3
坚定目标: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新发展理念: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第二目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素材再现:北京8月8日电 历史性超越!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标志着新能源车正成为市场主流。
这一突破,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也是全球汽车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市场、政策、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助力。
顺应时代,汽车行业将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未来,随着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融入,汽车将被赋予更多可能性,扬帆远航驶向智能化、绿色化出行的远方。
思考:结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体现我国走怎样的发展道路?我国为什么选择这条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道路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③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1.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课堂笔记
小清家坐落在一条小河边。以前,小河清澈见底,人们常常在河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踪影了,人们也不敢到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的上游建了一个造纸厂,造纸厂违规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
对此他们各有自己的看法:
村民1:虽然造纸厂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他违规排放,对村民健康影响很大,得不偿失。
造纸厂:虽然效益不错,但安装一套排污设备还是太贵了,不合算。
村民2:在造纸厂能打工赚钱,一点点污染算不了什么!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3.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措施?或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与分享P85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课堂笔记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知识拓展:2.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一次致富之路
第二次致富之路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余村的致富之路
两条道路不同
践行理念不同
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
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 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
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绿色惠民、绿色富民。
思考:余村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说明应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④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全国耕地保护任务目标为18.65亿亩,保持到2035年不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材料二:2023年1月29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对2022年度行政执法情况通报,立案214起,结案108起。另外,移送司法机关16起。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甘肃绿色环保产业招商引资再升级:全力聚焦提质增效,加速经济绿色转型
2023年以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以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大力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绿色矿山等绿色环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甘肃制定了绿色环保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机会清单,精心筛选出涵盖污染防治、生态治理与修复、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装备制造与绿色建材、环境建设与利用、绿色矿业、EOD项目等八大类共计71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思考:甘肃绿色环保产业再升级对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有何启示?
C.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D.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4.为建设美丽中国,青少年怎么做?
①学习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②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落实环保行动;(p87探究分享)
③积极同一切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④积极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言献策;
美丽中国
内涵: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
发展道路
措施
尊重自然规律
基础、准则、目标
基本国策 发展理念
原因: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走绿色、循环、低碳之路
严守红线、底线、上线
智慧选择、生存发展
共生共荣、免受惩罚
原因:
措施
1.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行为值得点赞的是( )
①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②践行“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③教室电灯在人离开时不及时关闭
④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2.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和国家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我国要( )
A.限制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B.走绿色发展道路,面对生态危机只能服从自然
C.坚持节约优先、开发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D.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D
3.“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多为老百姓建设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
A.要实施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B.要实现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C.要践行绿色、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D.树立环保意识,行使保护环境的权利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