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哈47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调查问卷初四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场”“考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范围内。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A俯拾既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B苍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C鸠占雀巢,D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1. (3分)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菌子(jùn) B.抽丝剥茧(bāo) C.赘物(zuì) D.费时弥久(ní)2. (3分)文中画横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俯拾既是 B.苍桑 C.鸠占雀巢 D.李代桃僵3. (3分)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中国始终是贡献者、参与者、引领者。(“贡献者”与“参与者”互换位置)B.节目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的好评。(把“遭受”改为“赢得”)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在“容易”前加上“之所以”)D.粤剧《白蛇传·情》郑州演出终场谢幕时,随着掌声经久不息,反映了中原地区观众对岭南传统文化的接纳与欣赏。 (删掉“随着”)4. (3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诗歌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在扬州他遇到了刘长卿,刘长卿给刘禹锡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写这首诗来表达谢意。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法国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D.《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作者是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5. (3分) 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小麦一旦感知到相邻的不同植物达到一定密度,威胁自己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它就开始大量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生长。②而非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则相反,它们会把根系扎得更深极力侵入和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抑制对方生长。③除了进行交流,植物还能通过感知相邻植物发出的信号决定使用何种方式对付对方。④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对外交流。⑤对水稻的进一步研究证实,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最大程度减少竞争:A. ④③①⑤② B. ⑤②①④③ C. ④⑤②①③ D. ⑤②④①③6. (3分)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王老师您惠赠给我的书籍内容翔实,情节曲折,我一定好好惠存,细心研读。B.张老师把妻子创作的画作送给朋友,“此为拙荆涂鸦之作,还请笑纳。”C.新来的邻居常常邀请朋友来家中聚会,每次他都会说,“来吧,欢迎叨扰!”D.小明对学长说,“如此复杂的问题难以厘清,只好不耻下问,请您指点迷津。”7.古诗文填空(7分)“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矗立起我们的精神大厦是我们的“源头活水”。爱恨情仇、 建功立业、修身养性,像毕淑敏一样,古代文人们也在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小屋里,刘禹锡盛放着“① , 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因好友已逝,恍如隔世的悲伤; 温庭筠盛放着“因思杜陵梦, ③ 。”(《商山早行》) 的思乡情怀。第二间小屋里,李白盛放着“长风破浪会有时,④ 。” (《行路难》)的坚定信念; 韩愈盛放着⑤“ , 肯将衰朽惜残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的宏大抱负。第三间小屋里,有苏轼对月倾诉“⑥ , ⑦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的美好祝愿。二、阅读(45分)(一)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问题(10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8. (3分)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①易: ②广: ③缟素:9. (4分) 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10. (3分) 唐雎举“三子”为例的目的是什么 (二) 阅读说明文《人类的大脑是怎么“丢”的 》,回答问题(10分)人类的大脑是怎么“丢”的 ①长久以来,发育形成更大的脑容量一直被视为人类增强智力并得以“统治”地球的标志。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上一个冰川期结束后的某个时候,人脑变小了。②大约400万年前,被认为代表人类最古老祖先的乍得沙赫人的脑容量约为350毫升。此后,人类的脑容量开始增加。从大约400万年前到大约2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到100万年前,一些直立人的脑容量超过1000 毫升。大约13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平均脑容量达到1500毫升。③人类的脑容量一直在不停增加吗 非也! 对122个人群开展的测量显示,全球范围内人类的脑容量平均为1349毫升,小于人类石器时代祖先的脑容量。④人类的脑容量为什么会缩小 有研究人员认为,大脑是人体最耗费能量的器官,虽然现在大脑只占人类体重的2%,但它消耗了近四分之一的能量。通过外部存储信息的方法,我们的大脑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努力工作,这使得人类脑容量减少了。⑤《发现》杂志也指出,最有说服力的假设也许是智人经历了“自我驯化”。与野生祖先相比,绵羊、狗等驯化物种在许多身体和行为特征上有所不同,具有驯服、没那么胆怯以及较小的大脑等特点。人类或许也对自身进行了驯化:在石器时代,善于合作的、头脑冷静的个体比好斗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这些倾向与基因互相影响,改变了人类的身体特征,改变了大脑的容量。⑥德席尔瓦团队利用化石和现代标本资料确定,人脑的缩小开始发生大约是在3000—5000年前,这是北非、中东和南美洲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他们认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可能对脑容量缩小有一定影响。一群人比这个群体里最聪明的那个人还要聪明,这有点像中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所以,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群体里,那么解决起问题来就会比你独自一人时更快、更有效、更准确。⑦德席尔瓦表示,人类的社会性很强,以至于每个单独的个体不再需要知道一切。日益复杂的社会,让人类不用像原始社会的人类那样需要掌握多种生存技能。基于此,人类脑部的部分功能也逐渐退化,人脑随之缩小。⑧自古以来,人类创造了一系列灿烂的文明,一系列高精尖科技,都可以表明人类是越来越聪明了。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智商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人脑的体积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功能越来越发达就好。⑨人类聪明的头脑是进化过程中发展和演化了数百万年的结果。 目前,人类的大脑仍在默默进化,未来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 让我们拭目以待!11. (2分) 人类的脑容量为何会缩小 文章列举了三种可能的原因:(1).(2) 人类“自我驯化”的过程影响了基因,改变了大脑容量。(3)12. (3分)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标题中的“丢”具体是指脑容量的减少以及脑功能的退化。B. 脑容量越大,人类“统治”地球的能力就越强。C. 人类脑容量缩小的“拐点”大约出现在3000—5000年前。D. 日益复杂的社会,需要人类掌握多种生存技能。13. (2分) 判断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全球范围内人类的脑容量平均为1349毫升,小于人类石器时代祖先的脑容量。( ) ( )14. (3分) 以下这段文字应放入文中哪两段之间 请说明理由。人脑缩小会对其功能产生影响吗 研究人员表示: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人脑存在一定的冗余——一些“闲置空间”,所以人脑在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缩小并不会影响整个大脑功能的发挥。应放到第 段与第 段之间。理由:(三) 阅读记叙文《保护》,回答问题(15分)保护 孙道荣①儿子一回到家,就兴奋地告诉我,他在回家路上,帮助了两个大姐姐。②好事情啊。细问。儿子详细地讲述了经过——回家路上,遇见两个大姐姐,先是向我问路,讲的是广东话。然后,她们对我说,她们是从香港来这里玩的大学生,不小心钱包和证件都丢失了……听到这儿,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凭我的经验,这两位所谓的香港来的大学生,一定是骗子。③我不动声色,继续听儿子讲——我看见她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这几天外面气温下降得很厉害。现在,她们的钱包又丢了,怎么办啊 我真替他们担忧。我着急地对她们说,赶紧去找警察,警察会帮助你们的。可是,她们对我说,找过警察了,说这事不归警察管。我一听,更急了,那该怎么办呢 她们反过来安慰我,她们会与家人联系的,家里人会将钱寄过来,只是没钱往家里打电话了……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绕了这么大一圈,就是为了骗钱啊。【A】这是个骗局,儿子千万别上当。④儿子是怎么处理的 我示意儿子,继续讲——我摸摸口袋,今天出门时,妈妈给了我30元,我只花了3元钱,还剩下27元。我掏出钱包,将7元零钱递给她们。稍大的姐姐忽然面露难色对我说,香港电话是长途,这点钱不够的。我一想,对啊,这点钱怎么够打电话到香港呢。我的脸腾地就红了,不好意思地掏出钱包,将另外20元也给了他们。可惜我只有这么多钱,也不知道够不够她们打电话回家 ⑤听到这里,我简直忍不住了,多卑劣的骗局啊! 连这么小的孩子都不放过。可是,儿子似乎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我真想告诉儿子,【B】这就是个骗局! 儿子好像看出了我脸上的不对劲,怯怯地对我说,我是不是不应该将钱全部送给别人啊 ⑥儿子的话,使我冷静。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帮助别人是对的。得到我的肯定,儿子兴奋地继续讲下去——收下我的钱后,她们问我,有没有钱坐车回家 我告诉她们,我有公交卡。她们又要了咱家的电话,说过一小时,就打电话到咱们家,看我有没有安全到家。⑦说到这儿,儿子看一眼我们家的电话座机,激动地说,等她们打电话了,一定要让他自己接,他要问问她们,有没有和家里人联系上 ⑧我摸摸儿子的头。儿子蹦蹦跳跳,回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去了。看着儿子兴奋的背影,我纠结不堪:【C】这显然是一个骗局! 两个可耻的骗子,将我儿子身上仅有的几十元钱都骗去了。而最可恶的是,她们不但骗走了他的钱,还骗去了他的信任。到底要不要向儿子揭穿她们拙劣的骗局 如果不揭穿,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儿子还会继续上当; 但如果告诉儿子,他遭遇骗子了,而不是帮助了别人,对儿子的心灵,会不会是一记重创 ⑨正犹豫着,儿子又颠颠地跑过来,迫不及待地问我,刚才是不是电话铃响,是不是两个香港姐姐打来的 我摇摇头,儿子一脸失望,我安慰儿子,也许她们还在和自己家里人联系。儿子突然犹豫地问我,她们会不会忘了给我打电话啊 我真想告诉儿子,她们是绝对不会打电话来的。可是,面对儿子急切的心情,我怎么忍心打破他的希望 ⑩儿子又回到自己房间,看书去了。思忖再三,我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儿子还小,不应该让他这么早就遭受被欺骗。也许,让他保留一片爱心,比让他过早地明白人心也有险恶,更有必要。 我悄悄地拨通了一个年轻女同事的电话,她是广东人,我大致告诉了她事情的原委,并请她帮个忙。 “叮铃铃——”我们家的电话骤然响了起来。儿子一听到电话铃声,快步冲了出来,一把拎起了话筒: “是香港的姐姐吗 你们和家里人联系上了吗……” 放下电话,儿子脸红扑扑的。他走到我身边,对我说,好开心。我告诉儿子, ,我也很开心!15. (4分) 阅读文章第②—⑦段, 完成内容梳理。(1) 两个姐姐向儿子诉说遭遇,儿子建议找警察帮忙解决(2) 两个姐姐说找警察无用并表示无钱打电话回家, 。(3) ,儿子拿出身上所有钱帮助姐姐(4) 两个姐姐 。(5) 儿子 。16. (3分) 请简要分析作者用相似的语言形式(文中划线句) 来描写“我”心理活动的用意。17. (2分) 第⑩段中, “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的原因是什么 18. (3分) 联系全文,请在第 段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我告诉儿子, ,我也很开心!19. (3分)下列对文章题目“保护”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父亲和同事用善意的谎言保护儿子的善心。B.保护孩子心灵不受伤害是父母重要的责任。C.孩子内心的善意是需要社会共同来呵护的。D.揭露骗子的丑恶是家长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四) 阅读议论文《文章五诀》,回答问题(10分)文章五诀 梁衡①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 写文章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也就是说: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②那什么是“五诀”呢 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A.正如一根单弦也可以弹出一首乐曲,只跑只跳也可以组织一场体育比赛。但毕竟内容丰富、好听、好看的还是多种乐器的交响和各种项目都有的运动会。所以无论哪种文体,单靠一种手法就想动人,实在很难。③试着来检验一下名家名文,无不灵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记”,但除用一二句小叙滕子京谪守修楼之事外,其余,“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都是写形,“感极而悲”“其喜洋洋”是写情,而最后推出一句震彻千年的大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事、情、理,四诀都已用到,文章生动而有深意,早已超出记叙的范围。④B.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追悼会现场说起,是形; 讲张思德烧炭,是事; 沉痛哀悼,是情; 为人民服务,是理;引司马迁的话,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典。“五诀”俱全,如山立岸,沉稳雄健,生机勃勃。⑤有人说马克思的文章难读,但是你看他在剖析劳动力被作为商品买卖的本质时,何等的生动透彻:“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 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具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 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在这里,“形”字诀的运用,已不是一个单形,而是组合形了。可知,好文章是很少单用一诀一法,唱独角戏,奏独弦琴的。⑥常有人抱怨现在好看的文章不多,原因之一就是只会用单一法。十八般兵器你只会勉强使用一种,对阵时怎能不捉襟见肘, 气喘吁吁。不要说你想“俘虏”读者,读者轻轻吹一口气,就把你的小稿吹到纸篓里去了。前面说过,形、事为实,情、理为虚,“五诀”的运用要特别讲究虚实互借。这样,纪实文才可免其浅,说理文才可避其僵。⑦“五诀”并用,说来简单,但运用自如还要基于平时对形、事、情、理的观察提炼以及对知识典籍的积累运用。同时也要像京戏的唱、念、做、打一样,也在于临场发挥,综合运用。高手运笔腾挪自如,奇招迭出,文章也就忽如霹雳闪电,忽如桃花流水。20. (3分)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 (2分) 文章画线的句子中加点“互借”应如何理解 22. (2分) 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A.正如一根单弦也可以弹出一首乐曲,只跑只跳也可以组织一场体育比赛。但毕竟内容丰富、好听、好看的还是多种乐器的交响和各种项目都有的运动会。( )B.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追悼会现场说起,是形; 讲张思德烧炭,是事; 沉痛哀悼,是情; 为人民服务,是理; 引司马迁的话,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典。“五诀”俱全,如山立岸,沉稳雄健,生机勃勃。( )23. (3分) 阅读文章,说说如何才能做到“五诀”并用 三、24.作文(50分)1.请从“说谢谢”“往前走”“看见美”中选择一个,将题目《那个教会我 的人》补充完整, 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 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2.给材料作文:一直以来,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都以完美男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表演疯子”“公益爱好者”都是多年来观众给予他的评价。但濮存昕自曝自己儿时的外号竟然是“濮瘸子”。原来濮存昕两岁时得了小儿麻痹,治疗后,一只脚是弓起来的,脚心展不开。到了八九岁,才做手术把筋延长,可手术后依然不能正常走路,得拄着拐。从那时起,濮存昕就意识到,这条病腿得自己锻炼! 于是,他就用一条腿蹦着练,加上跑步、游泳、打篮球。没想到坚持了几年后,腿不仅完全康复了,而且身体也强壮了许多……由此,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挫折往往能锻炼你顽强的意志; 痛苦的经历会让你更加优秀; 想要战胜挫折,唯有靠自己的努力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哈47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调查问卷初四语文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A 2. D3. C 4. B 5. A 6. B7.古诗文填空(7分)① 怀旧空吟闻笛赋②到乡翻似烂柯人 ③ 凫雁满回塘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⑤欲为圣明除弊事 ⑥ 但愿人长久 ⑦ 千里共婵娟二、阅读(45分)(一)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问题(10分)8.(3分)①易:交换 ②广:增广扩充 ③缟素:白色丧服,这里指穿白色丧服9.(4分) ①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到秦国②平民发怒也只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10.(3分) 唐雎举“三子”为例的目的是什么 (每点一分)(1) 举专诸、聂政、要离三例,解释什么是真正的“士之怒”(2) 同时暗示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3) 以此迫使秦王放弃吞并安陵的野心(二) 阅读说明文《人类的大脑是怎么“丢”的 》,回答问题(10分)11.(2分) 三种原因: (每点一分)(1)外部信息存储方法使得人脑不必像以前那样努力工作(记忆大量内容) (1分)。(2) 人类“自我驯化”的过程影响了基因,改变了身体特征。(3) 复杂的社会结构可能对脑容量缩小有一定影响。(1分)12.(3分) ( C)13.(2分) 说明方法。 ( 列数字) (作比较 )14.(3分) 位置: 应放到第 7 段与第 8 段之间。(1分)理由:这段文字说明了人脑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缩小不会对其功能产生影响,在前文说明人脑容量缩小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其影响,符合认识事理由浅入深向规律。此外,第8段也是对“人脑缩小是否会影响其功能”的回应,且与这段文字构成递进关系:人脑的功能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还越来越发达。 (2分)(三) 阅读记叙文《保护》,回答问题(15分)15.(4分) 阅读文章第②—⑦段,完成内容梳理。 (每点一分)(2) 两个姐姐说找警察无用并表示无钱打电话回家,儿子拿出七元零钱帮助姐姐(3) 姐姐告知儿子七元钱无法打长途电话 ,儿子拿出身上所有钱帮助姐姐(4) 两个姐姐假意关心儿子并承诺打电话给儿子(5) 儿子急切盼望能接到姐姐的电话16.(3分)作者用三句相似的语句写出了“我”对于“两个姐姐向儿子求助”这一骗局越来越肯定的过程(1分);强调了“我”对骗子卑劣行为的不满与愤怒(1分);同时呈现了“我”在听儿子讲述经过时内心变化挣扎的过程(1分)17.(2分) 原因:让他保留一片爱心,比让他过早地明白人心也有险恶,更有必要。18.(3分) 我告诉儿子,你学会帮助别人了(意同即可,需关注表达时说话人的身份及说话对象) ,我也很开心!19.(3分) ( D )。(四) 阅读议论文《文章五诀》,回答问题(10分)20. (3分) 中心论点: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21. (2分) “互借”:互借指“五诀”中的各种写作手法综合运用。22. (2分) 论证方法。A.( 比喻论证 ) B.( 举例论证 )23. (3分)1.平时对形、事、情、理的观察提炼。2.对知识典籍的积累运用。3.也全在临场发挥,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