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件(7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件(70张PPT)

资源简介

(共60张PPT)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泱泱华夏沉沦苦,内忧外患谋出路
1
1
——路在何方?
请输入章节标题
1
2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哪些辉煌的文化 为什么在近代经历了一段衰微的过程
议题一
3
你知道近代中国历史的序幕布是怎样开场的吗 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改变?
深陷沉沦悲苦的中华民族的儿女迫切愿望是什么
泱泱华夏沉沦苦,内忧外患谋出路
(1)灿烂文明的历史: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民族近代的没落:
①重要原因: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对中国性质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历史与近代的没落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鸦片战争后,社会性质改变,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泱泱华夏沉沦苦,内忧外患谋出路
泱泱华夏沉沦苦,内忧外患谋出路
知识拓展
半封建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不断发展。
半殖民地
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收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议学情境三
1840年—1842年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00年——1901年
1856年——1860年
194年——1895年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的沉沦——完成下面时间线
议学问题:深陷沉沦悲苦的中华民族儿女的迫切愿望是什么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3、历史任务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目标: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
目标: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泱泱华夏沉沦苦,内忧外患谋出路
复兴之路——路在何方?历史任务——怎样完成?
艰辛探索皆无果,旧民革命难救国
1
2
——为何屡次受挫?
1
2
  面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近代的仁人志进行过哪些探索
  为什么无数的仁人志士探索复兴之路都以失败而告终
议题二
3
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什么结论
议学情境一
议学问题:为什么这些救国探索都无疾而终呢
救国坎坷路——说一说 他们的努力及结果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是我的!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
爱国救亡的变法维新运动
你认为辛亥革命彻底成功了吗
农民阶级领导
失败
地主阶级领导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领导
失败
失败
失败原因:(自身+中外势力)
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地主阶级没有进行根本的制度改革;内有顽固派掣肘,外有列强压迫入侵。
③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难以克服自身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议学提示
(1)结果: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结论:在半殖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完两大历史任务,必须另辟新路。
4、近代中国人民的尝试和斗争:
艰辛探索皆无果,旧民革命难救国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艰辛探索皆无果,旧民革命难救国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
(2)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
(3)中国的封建势力强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弱
5、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原因
“双半”社会的基本国情
此路不通怎么办?
另辟新路!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1
3
——路就在这里!
1
五四运动的爆发有什么样的意义 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机遇是什么 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战胜敌人的法宝是什么
议题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议学情境一
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探究问题:根据图示结合教材内容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1)成立的条件:
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议学情境二
探究问题:根据图示结合教材内容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1924
1926 1927
1945
1928
1934
1936 1937
1935
国民大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1946
1949
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各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胜利
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2)成立的意义:
①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3)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①是什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②三者关系:
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B.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
C.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专家点评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拥有革命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
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坚持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小结一下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革命经历了哪两个过程 二者的关系如何?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3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完成新民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议题四
全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
议学情境一
议学问题:结合上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过程图示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革命基础、反对谁?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议学问题:结合图示分析中国民主革命分哪两个步骤?为什么?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
议学情境二
(2)中国革命的过程:
①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②中国“双半”社会基本国情决定的。
③第一步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3)两者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体现在哪?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家点评
(1)新的领导阶级:
(2)新的政党领导:
(3)新的指导思想:
(4)新的奋斗目标:
(5)新的革命纲领:
(6)新的革命立场: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新的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
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的革命前途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所属世界革命范畴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知识拓展
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对中国的影响: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对世界的影响: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防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议学情境三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征程中,有一位领导者起着至关重要,他的思想有着谜一般的魔力。
猜猜他是谁?
他就是:
(1)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2)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5.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
另辟新路终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本课小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艰辛探索 → 结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
标志:
性质:
步骤: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斗争
胜利征程
道路:
四个阶段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
主心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过程: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特点:
三个意义
毛泽东思想
1、无产阶级领导;2、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建立社会主义社会;3、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旧民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义的转折点
1.(2023春·浙江宁波·高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校考期末)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革命要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 )
A.领导权由无产阶级掌握
B.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C.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课堂练习
【答案】A
【详解】A: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A正确。
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B错误。
C: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C错误。
D: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D错误。
故本题选A。
课堂练习
2.(2021秋·江苏南通·高一海门中学校考期末)辛亥革命后,具有政党性质的政团多达300余个,各种政治主张“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但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①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无法承担革命重任
②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
③地主阶级特别强大,得到了民族资本家的支持
④帝国主义不允许我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强大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④: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但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我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强大起来,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无法承担革命重任,①④正确。
②: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具有革命理想,②说法错误。
③: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不会支持地主阶级的统治,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3.(2023秋·甘肃临夏·高一统考期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反复探索,终于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以下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C
【详解】①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③错误。
②④: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4.(2023秋·陕西咸阳·高一统考期末)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深刻指出,“这第一次胜利还不是最终的胜利”,但“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的高度评价旨在强调十月革命(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使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排除。
②: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②排除。
③④:材料中列宁的高度评价旨在强调十月革命使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5.(2023春·江苏盐城·高一校考期末)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 )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C
【详解】①③: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①③正确。
②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矛盾,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6.(2023秋·贵州毕节·高一统考期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的领导权属于无产阶级
②它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它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它的目标是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C
【详解】①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其社会性质是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其革命性质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之内,②③错误。
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7.(2022秋·青海西宁·高一统考期末)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给黑暗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让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C
【详解】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①排除。
②④: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8.(2023秋·湖南张家界·高一统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八大召开至今的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义( )
A.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B.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前提条件
C.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D.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A:题干问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义,A属于共产党产生的原因,与题意不符。
B: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前提条件,B错误。
C: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C错误。
D: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D正确。
故答案选D。
课堂练习
9.(2023秋·辽宁辽阳·高一校联考期末)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新中国的成立( )
①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
③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④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A
【详解】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③说法错误。
④: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府,④说法错误。
①②: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①②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课堂练习
10.(2023秋·四川凉山·高一统考期末)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这说明( )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没有适合中国的道路和制度
②资本主义制度超越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可能取得成功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无法领导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没有找到真正的依靠力量,旧的革命者无法推翻“三座大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的道路和制度,但实践证明有适合我国的道路和制度,①说法错误。
②: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超越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虽然尝试多种形式,但是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这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无法领导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找到真正的依靠力量,旧的革命者无法推翻“三座大山”,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
11.(2023春·四川泸州·高一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校考期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
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多重矛盾相互交织
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①错误。
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②错误。
③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多重矛盾相互交织,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
12.(2023秋·内蒙古包头·高一包头市第四中学校考期末)在历史的反复比较中,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促成了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②使中国近代革命从此有了主心骨
③是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④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①: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五四爱国运动,此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①错误。
②④:1921年,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②④正确。
③: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③排除。
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