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7张PPT)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总议题: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0102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目 题1.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中国确立?2.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该怎么走?总 议 题分 议 题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中国确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议题一议学任务短短三年,新中国从废墟上站了起来。我们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哪些条件?议题讨论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过渡时期的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49-1956年)第一阶段:经济恢复时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问题时期。(1950-1952年底)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第一阶段:经济恢复时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问题时期。(1950-1952年底)1.1950年平抑全国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2.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1953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逐步进行三大改造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过渡时期的大事件相关链接相关链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肯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3.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1.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实现的?议题讨论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与意义?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4.社会主义改造【内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了公私合营的招牌牟平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合影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创办于1669年的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重要名牌老店,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国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正常,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当时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收到毛泽东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重要企业之一。中国百年老字号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私有制个体农民私有制个体手工业私有制改造后性质改造前性质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农业 合作社手工业 合作社公私合营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4.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1.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下进行的,它的基本前提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一致,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方向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的再探索,它继承了过去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基本成果,又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以及其后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进行了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3.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道路,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相关链接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4.社会主义改造【意义】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该怎么走?1.新的历史课题2.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4.如何正确看待艰辛探索中的严重曲折议题二议学任务议题情境党的八大召开之际,中国刚刚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如何尽快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历史任务。与此同时,先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和东欧诸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如何汲取苏东国家的教训,闯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中共八大面临的一个挑战。议题情境党的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制定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路线。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大庆油田的建成实现了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初步改善了工业格局。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并逐步收到成效,科学技术工作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果。有人说,如果党的七大是革命的胜利乐章,那党的八大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强国序曲。你是怎么看待的?议题讨论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新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2.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党的八大①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对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规定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起始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对后来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在认识上达到了当时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困难而复杂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上,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进行第二次结合的艰难探索。相关链接党的八大提出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相关链接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党的八大制定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方案。1.必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大会强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必须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这两个方面得到适当的结合,也就是使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得到正确的处理”。2.必须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大会指出,“国民经济的各方面是一个有机地结合着的整体,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过分突出和过分落后,都会引起比例关系的失调,妨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注意各部门和各方面的“综合平衡、全面安排”。3.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观念。大会肯定了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可以说,党的八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相关链接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关链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川藏公路通车(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议题情境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议题情境如何正确看待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严重曲折?议题讨论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无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4.正确看待艰辛探索中的严重曲折课堂小结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渡时期历史必然性时间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内容实质意义确立后的探索在艰辛探索中前进新的历史课题中共八大的贡献主要成就正确看待探索中的严重曲折易混易错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一改三化”。( )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社会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提示:×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提示:×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概括起来是“一化三改”。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提示:×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提示:√1.我们通常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过渡时期”和“一化三改”中的“一化”分别是指( )A.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从七届二中全会到党的八大的召开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对点训练答案 C解析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化”是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选C。对点训练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④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对点训练答案 C解析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发生的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③正确切题,故选C。对点训练3.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 )①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它们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对点训练答案 D解析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①错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②错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③④正确。答案选D。对点训练4.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终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其历史意义在于(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③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了,而且站住了 ④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前提和政治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对点训练答案 A解析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①②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站起来了,③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错误。答案选A。对点训练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 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对点训练答案 B解析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①错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②错误,③④正确。答案选B。对点训练6.社会主义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这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②鉴戒苏联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③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④照搬苏联经验,走前人走过的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对点训练答案 A解析 社会主义建立后,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①正确。党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鉴戒苏联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正确。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③错误。“照搬苏联经验,走前人走过的路”说法错误,④排除。答案选A。对点训练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规定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③指出社会主义建成后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有矛盾存在 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对点训练答案 A解析 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宪法,④错误。答案选A。对点训练8.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变我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对点训练答案 C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①④错误,②③正确。答案选C。对点训练9.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年),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关于这一时期说法错误的有(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时期 ③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时期 ④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的时期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对点训练答案 B解析 “一五”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时期,①③正确。“一五”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时期,②错误。“一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富起来”的说法错误,④错误。答案选B。对点训练10. 1958年中科院计划用20年时间合成人工胰岛素,后缩短至5年,在中央领导的过问下,该计划最终在1年内完成,我国能够在短期内取得巨大的科技突破证明了( )①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 ②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③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照搬苏联模式是一条发展的捷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对点训练答案 C解析 合成人工胰岛素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也表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②③正确;我国正在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①说法错误;我国国情与苏联不一样,照搬苏联模式不可取,④说法错误。故答案选C。对点训练11.三大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这主要说明了( )①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②生产力只有适应生产关系才能发展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决定性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对点训练答案 B解析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说明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决定性地位,也说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①④正确;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②说法错误;三大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③错误。答案选B。对点训练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对这一飞跃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了第一次结合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 ③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④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对点训练答案 B解析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①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③说法错误。我国取得伟大建设成就是因为我国采取的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没有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②说法正确;这一飞跃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④说法正确。答案选B。对点训练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处于消灭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如何理解“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对点训练答案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可分别从制度建设、对广大人民群众和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方面组织答案。对点训练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这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了。如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所说,这次大会应当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决定党在当前时期的基本政策,以便“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现在,大会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任务。——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摘自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指什么会议?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指哪一重要事件?对点训练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这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了。如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所说,这次大会应当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决定党在当前时期的基本政策,以便“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现在,大会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任务。——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摘自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2)针对材料二中的新形势,这次会议提出了什么新内容?(3)如何理解这次会议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对点训练答案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2)党的八大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相关知识。第(1)、(2)两问分别考查八大及其内容,直接作答即可。第(3)问,考查中共八大的意义,即八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对点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