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以礼待人》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以礼待人》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以礼待人的教育,引导学生尊重他人,进而培养对家庭、社会、国家的深厚情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道德修养 :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提升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 法治观念 :虽然本课直接涉及法治观念的内容较少,但通过强调尊重他人和遵守社会规则,间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理解法律对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健全人格 :以礼待人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和友爱互助的健康人格特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责任意识 :通过教育学生以礼待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
教学 重点 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 难点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导入 想一想:这四个小猴子,代表着孔子说的哪四句话? 非 礼 勿 言 非 礼 勿 视 非 礼 勿 动 非 礼 勿 听 思考: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授新课 探究一:待人礼为先 观看视频:哪吒吃饭 思考1:你认为哪吒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妥? 学生: 教师:姜子牙帮他整理衣服,他又“恢复原样”。——不注重仪表整洁 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还把菜打翻。——不注意餐桌礼仪、举止端庄 态度傲慢,吃完饭不主动擦嘴——不注重仪表整洁 吃完饭就走,不主动打招呼致谢。——不尊重主人,缺乏待客之道,缺乏交际能力 笔记: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思考2:观看了《哪吒吃饭》的片段,你会跟哪吒做朋友吗?并思考文明有礼对个人的重要性? 学生: 教师: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观察下列生活情境: 思考:谈谈会给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 教师:造成的影响: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小区环境,还会伤害邻里感情,特别是高空抛物、私占楼道堆积杂物等行为更是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新闻速递:【#被厦门孩子的温暖破防了#】23日早上,一厦门市民开车路过前埔东路,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行人。没想到正在过斑马线的3名小学生停下脚步,朝着车辆的方向鞠躬致谢,坐在车里的司机,瞬间被小朋友的乖巧感动到了。司机礼让行人,学生鞠躬致谢,这是在街头随拍的一幕。 思考: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 教师:文明有礼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 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社会) 展示图片: 《时代》同时摘登了各界对彭丽媛外交形象的普遍赞誉,形容彭丽媛是“现代女性”,“外交偶像”,“提高了对国家的信心”等。彭丽媛作为第一夫人的“首秀”,实际上是在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思考:彭丽媛的个人风采对国家有什么影响? 学生: 教师: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办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笔记:为什么要文明有礼(待人礼为先)?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 (2)文明有礼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 探究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思考: (1)如果你第一次见哪吒和敖丙,你更愿意和谁交流?为什么? (2)对比两人的言行,我们该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学生: 教师: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①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②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③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思考:做文明有礼的人体现在哪里? 学生: 教师: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①容貌整洁。②服装整洁、美观、大方。③举止规范。 从此之外,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文明行为? 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笔记: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兵戈。”这句话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 ( ) A. 重视亲情 B. 善于沟通 C. 诚实守信 D. 礼貌待人 2、文明交往离不开基本的交往礼仪。下列做法符合文明交往要求的是( ) A.遇见他人时微笑点头打招呼B.与人交谈时随意打断别人 C.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D.听他人讲话时心不在焉 3、不少学生见到老师能够主动问候,对老师能主动关怀。老师往往高兴地说:“这孩子真有礼貌!”可见,礼貌是( ) A.尊重的具体表现B.展现我们的风采 C.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需要D.我们具有魅力的体现 4、“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社会有礼祥和。”可见,文明有礼(  ) ①显示和提升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 ②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④影响到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5、 目前,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一些游客在出国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国家形象。对此我们应该( ) ①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自身素质 ②减少出国旅游,维护国家形象 ③提倡文明出游,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文明 ④学会自我保护,掌握旅游知识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