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尊重他人》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认同尊重的价值观,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道德修养 :在生活中能尊重他人,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 法治观念 :学会尊重他人,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 健全人格 :能够换位思考,学会正确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具有健全的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做到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教学 重点 深入理解尊重的价值和意义;知道怎样做到尊重他人。教学 难点 践行尊重,生活中能够做到尊重他人。 教学过程导入 漫画: 思考: 如果你是环保工人,漫画中的两种做法会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授新课 探究一:什么是尊重? 镜头一:正读三年级的女孩艾琳曼玉在爱心粥屋度过了自己难忘的9岁生日,当天她拿出500元零花钱,请周围200位环卫工人、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吃爱心早餐。 妈妈王春莉说,希望女儿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充满爱心的人。 艾琳曼玉在结束活动后笑着说道:“帮助别人,真的很快乐” 镜头二:名男子从一家宵夜店里走出来,将几袋垃圾丢在环卫工人陈大姐的垃圾保洁工作车上。“不要将垃圾乱倒在保洁工作车里,拿到10多米远的垃圾分类柜里投放。”哪想,陈大姐一说,该男子就起骂脏话。 随后,该名男子从店里拿出一根棍子,将陈大姐殴打至住院。 思考1:对比之下,镜头中的两人,对环卫工人有着不同的态度。 学生:镜头一中的环卫工人们,受到了( ) 镜头二中的男子,对环卫工人不( ) 教师:尊重的含义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含义: 尊重即尊敬、重视。 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思考2:环卫工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 教师:镜头一: 温暖、幸福、被认可…… 受到他人尊重——满足感、成就感 镜头二: 无助、痛苦、难过…… 得不到尊重——自卑感、挫败感 笔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②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情境展示:小明看到农民工在商店里遭受店员的瞧不起和嘲讽,心中感到十分不平。他站出来,对店员说道:“你不尊重他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无论他们是农民工还是销售员。如果别人对你说,‘你就一个销售员,有什么用?’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店员听了小明的话,深感愧疚,连忙向农民工道歉,并表示以后一定会尊重每一位顾客。 思考:冲突经过小朋友的调解后为什么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学生: 教师: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思考:漫画反映个人的什么样的素质? 学生: 教师:(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探究三:怎样尊重他人? 活动:游戏一:蒙眼尝试画一画。——体验盲人的艰辛 游戏二:用左手写一写。——体验残疾人的艰辛 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①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②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材料分析:最近几年,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的增多以及农民工人数的增加,各种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充斥着劳动力市场,身高歧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疾病歧视、户籍歧视、婚姻歧视等等,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就业歧视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关注且亟待解决的热点话题。而其中疾病歧视尤其是乙肝等传染病歧视更是就业歧视中的典型代表。 思考:就业歧视为什么不被允许? 学生: 教师:我们要学会平等对待他人。 (1)原因: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2)做法: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②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情境创设:情境一:小东打算放学后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情境二: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这时,几个提前约好的同学来他家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情境三:小明的舅舅兴致勃勃地谈前一天晚上看过的电影,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思考: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 请说明理由。 学生: 教师: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①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②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知识小结:怎样尊重他人?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当叙利亚运动员出场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观众对这个饱受战火摧残国家的尊重,这说明( ) 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②尊重他人一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④尊重他人就是为了彰显个人修养 ①② ①③ ②④ D.③④ 2.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美团外卖骑手高丰微笑着分享了他从一名退伍军人成长为优秀骑手的经历。广大网友点赞:每一份职业都值得被尊重,每一种劳动都值得被热爱,每一份努力都不该被辜负。这告诉我们( ) ①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②服务行业尊重与否,无关紧要 ③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④尊重可以彻底消除矛盾与隔阂 ①② ③④ ①③ D.②④ 3.下列行为与故事主题相符的是( ) 杜甫草堂附近住着一位老妇人,她无儿无女,生活很艰难。每到秋天,她常常到草堂前的枣树下打枣,把枣掺在野菜粥里煮着吃。看到老妇人打枣,杜甫心想,如果她不是实在贫穷无靠,怎么会跑到别人房前来打枣吃呢!因此,无论老妇人什么时候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小乐主动给抱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小范在电影院旁若无人接听电话 ③小强在深夜学习时遇到难题立刻打电话请教老师 ④小锦在订单留言处叮嘱外卖小哥“天气寒冷,路上拥挤,注意安全” ①② ②③ ①③ D.①④ 4.某市街道上,一名开豪车的女子故意随街扔垃圾激怒环卫工人,环卫工人上前与女子理论,女子对环卫工人恶语相向。视频被曝光后,该女子受到广大网友谴责。该女子受到广大网友谴责是因为( ) ①人人都应该举止文明、与人为善 ②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③我们不能以家境优越而轻视、歧视他人 ④其行为突破了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底线 ①②③ ①②③④ ①③④ D.①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