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主题一 校园植物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教学目标:地理实践力:利用多个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综合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情境: 校园内的植被丰富多彩,这些植被为校园提供了生机与活力。校园植被对于提高校园环境的美观度、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校园植被的现状,从而为今后的绿化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以北京师大附中校园调查为案例分组与选区1组:中心花园区域2组:钱学森纪念馆花园3组:赵世炎烈士像前绿地和砺儒楼前竹林问题发现1组调查问卷:(1)中心花园是否有观赏性,是72%,否28%。(2)中心花园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空间分布不合理23%,冬季观赏性低,32%,区域边界杂草多,17%,植被杂乱,25%,掉柿子,3%。1组发现的问题:冬季的观赏性较为单一,空间布局不合理。2组调查问卷:观赏性调查问卷:观赏性很差15%,观赏性欠佳25%,观赏性一般,40%,观赏性较好10%,观赏性很好,10%。2组发现的问题:花园东北角出现裸露土壤。植被的垂直结构有待完善。喷泉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3组发现问题:草地裸露和凌乱。植被空间布局不合理。植被种类不符合庄严肃穆的气氛。解决措施(一)1组解决方案:1.植被分布和配置:(1)选用乡土树种(2)垂直结构良好通过替换补种等方式,改善空间布局,促进植物生长。花园外围增种小叶黄杨。2.观赏性:选用忍冬科作物,落叶不进行处理。种植腊梅,增强冬季观赏性。3.生态价值及后期养护:花园后期的养护,针对养护不利的植物进行分班养护,确认养护到位,确保植物成长。给花园已有植物增加标签,丰富同学们的知识。(二)2组解决方案:1.参考广阳谷生态森林公园,引进新植物。2.对喷泉进行改造。(三)3组解决方案:在雪松不对称处,补种一棵雪松。将黄栌移栽至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区域--我校中心花园。将黄栌改种为与周围环境从属于同一品种的早园竹。移除多余杂草,赵世炎烈士像前草坪统一改种为早熟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2张PPT)跨学科主题学习校园植物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1. 定义跨学科主题学习定义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旨在解决复杂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它以一个跨学科主题为核心,鼓励学生进行跨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与之相关的多门学科知识,理解各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打破了传统学科边界,有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面型人才。2.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的2. 掌握综合知识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并将其综合运用,提高综合素质。3. 培养创新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创新,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创新精神。5. 促进学科间交流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了解,共同进步。4.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1. 确定跨学科主题2. 目标设定3. 时间分配4. 知识整合5. 评估与调整选择具有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如生物学与环境科学、艺术与技术、哲学与历史学等。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明确各阶段的主题、任务、步骤,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全面、深入进行。定期评估学习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计划与目标,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性。明确学习的目的和预期成果,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视角,提高综合理解能力。4. 选择相关的学科与资料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法与策略3. 选择相关的学科与资料在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需选择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学科和资料。可以参考权威教科书、专家专著、学术期刊、权威数据库等,确保资料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网站、开源数据库、在线课程等,可以拓展学习范围,提升学习质量。4. 分析与整合多学科知识4. 分析与整合多学科知识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分析与整合多学科知识至关重要。首先,要认识到多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和讨论。接着,分析各学科的核心概念,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尝试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形成跨学科解决方案,以应对现实问题。这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思维,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分析、解决问题。5. 实践与应用跨学科知识选取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了解如何整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研究组织跨学科小组进行合作,分享知识,交流观点,从不同视角探讨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协作与合作通过实验验证跨学科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效果,不断优化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实验与实证收集来自实践的反馈,发现跨学科知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迭代优化策略,持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与迭代6. 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跨学科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跨界思考、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它使学生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见解,解决复杂问题。这种跨学科能力在现实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并推动创新与发展。一、校园常见植物的分类根据茎的结构区分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灌木乔木茎内木质部不发达茎内木质部发达主干明显而直立,植株高大且分枝多无明显主干,植株矮小,近地面枝条丛生校园里到底有多少种植物呢?一、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01调查的过程要如实记录02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时,就要选取一部分做样本。03三、调查的一般步骤校园植物种类调查选择调查范围01分组02设计调查路线034~5人一组选一个组长选择一条植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三、调查的一般步骤在调查过程中,每发现一株植物,都要先编号,然后仔细观察植物特征,并按照表格要求记录数据。调查记录04归类并整理05提出改进的建议06将全组调查到的植物进行统计整理、归类整理资料写到笔记本上,绘制成校园植被分布平面图四、校园植物调查1了解校园植物记录你所看到的校园植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2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3尝试对你所知道的植物进行分类,初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调查目的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有条件的还可用放大镜)四、校园植物调查调查记录材料用具植物调查记录表调查人:____ 调查地点:____ 调查时间:____植物的名称 生活的环境 主要特征的描述1 柳树 路边、水边 高大、主干明显2 睡莲 水中 茎肥厚、叶椭圆34四、校园植物调查整理、归类材料用具将全组调查到的植物进行统计整理、归类调查植物 总种数草本 植物种数木本 植物种数 总数乔木灌木1组调查——中心花园(位置)1组调查——中心花园(现状)1组调查——中心花园(存在问题)观赏性差空间布局不合理有植株长势明显差1组调查——中心花园(存在问题)冬季的观赏性较为单一1组调查——中心花园(目标定位)1.加强中心花园观赏性2.改善植被生长状况1组调查——中心花园(改进方案)1组调查——中心花园(改进方案)1组调查——中心花园(改进方案及效果图)1组调查——中心花园(改进方案及效果图)1组调查——中心花园(改进方案)1组调查——中心花园(改进方案)2组调查——钱学森纪念馆花园(位置)2组调查——钱学森纪念馆花园(调查)2组调查——钱学森纪念馆花园(调查)花园东北角出现裸露土壤2组调查——钱学森纪念馆花园(问题)原因:①教学楼影子遮挡②路过学生踩踏2组调查——钱学森纪念馆花园(问题)植被的垂直结构有待完善。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钱学森花园改造效果图植被种类、层次、形式丰富植被种类、层次、形式丰富喷泉改造方案3组——赵世炎烈士像前绿地和砺儒楼前竹林3组——赵世炎烈士像前绿地和砺儒楼前竹林1-2研究方向和目标3组——赵世炎烈士像前绿地和砺儒楼前竹林通过对植被的重新配置更好地体现区域内的植被的文化性。原本4棵雪松,现在只剩3棵,对称效果不佳。在雪松不对称处,补种一棵雪松。黄栌长势不好Part 1将黄栌移栽至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区域--我校中心花园。Part 2将黄栌改种为与周围环境从属于同一品种的早园竹。五、优化建议形态优美颜色鲜艳易管理好成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种类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努力使校园植物发挥绿化、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一 校园植物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项目式学习]项目主题:校园植物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项目背景:某中学校园内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路面常会出现积水,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地理小组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实地调查小组成员测量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某次较强降水后,同学们找到积水位置,并把积水明显的区域标记在图中相应位置。(1)调查发现有植被覆盖的区域积水现象不明显,试简要分析原因。(任答一点即可)(2)调查发现夏季前面有高大植物的教室,室内气温低,树木阴影影响采光;前面没有高大植物的教室,室内气温高,采光条件好。试简要分析其原因。任务二:分析探究同学们收集了所在城市的气候资料,如下图。(3)说出校园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时期,并从气候角度简要说明其原因。(任答两点即可)(4)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夏季植物高大、枝叶繁茂的原因。任务三:成果展示(5)调查结论:校园积水主要与地面状况和 有关。(任答一点即可) (6)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请给学校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方案。(任答两点即可)(7)根据自己的方案绘制合理的校园平面图。答案:(1)参考答案:与水泥路面相比,植被覆盖区域下渗速度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等等。(2)参考答案:夏季高大植物的阴影遮挡阳光,故前面有高大植物的教室内气温低,树木阴影影响采光。前面没有高大植物的教室,没有树木阴影遮阳,故教室内气温高,采光条件好。(3)参考答案:时段:7、8月份(或夏季,夏秋季节等)。原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强度大,多暴雨;降水频率高;等等。(4)参考答案: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水热条件优越,植物光合作用强,故夏季植物高大、枝叶繁茂。(5) 降水强度、降水量的多少、降水持续的时间等 有关。(任答一点即可) (6)参考答案:改进方案:增加绿化面积;铺设透水砖;建设海绵校园;增设下水井;雨季到来之前,清理下水井;种植赏心悦目的植物;调整高大植物分布,植物种类搭配合适;等等。(7)参考答案: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主题学习:校园植物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习题.docx 主题学习:校园植物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教案.docx 主题学习:校园植物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