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宇宙中的地球课时冲关3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选择题2023年8月31日9时36分,月亮达到满月的状态,这是今年最接近地球的满月,因此也是本年度最大的满月。8月30日至31日,在我国多地可以看到这轮“超级月亮”。据此,完成1~2题。1.“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2.此日,月球位于(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A 2.A [第1题,“超级月亮”指的是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时的满月,此时的月亮看上去更大、更圆。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组成最低级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组成太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组成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可观测宇宙。故选A。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满月时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①图符合题意;②图由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判断为新月,不符合题意;③图中日、地、月位置关系错误;④图由日、地、月位置关系可知为上弦月。故选A。]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因此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如图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4.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条件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解析:3.C 4.B [第3题,太阳系八颗行星,由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选C。第4题,由材料可知,“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将中止自转。此时地球上仍有昼夜现象,但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很高,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极低,地球温度条件不再适宜,B正确;对于宇宙环境影响不大,A错误;距离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太阳光照没有改变,D错误。故选B。]北部湾海岸带位于广西最南端的沿海区域,太阳辐射能丰富,且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如图示意1961-2017年北部湾海岸带平均年太阳辐射量的距平变化(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据此,完成5~6题。5.1961-2017年北部湾海岸带年太阳辐射总量( )A.整体呈振荡上升趋势B.年际变化小于季节变化C.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D.平均值没有显著的变化6.导致北部湾海岸带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的年际变化B.植被覆盖率的变化C.气候的年际变化D.地形的变化解析:5.A 6.C [第5题,读图可知,1961年—2017年北部湾海岸带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于距平值到高于距平值,距平值呈现波动变化,整体呈振荡上升趋势,A正确,C错误;北部湾海岸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较小,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但夏季降水天气较多;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但冬季晴天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季节变化较小,由图可知,年太阳辐射总量年际变化较大,年际变化大于季节变化,B错误;图中只给出1961年到2017年的年太阳辐射量距平值,但没有提及年太阳辐射平均值,因此无法判断年太阳辐射平均值有没有变化,D错误。故选A。第6题,导致北部湾海岸带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的年际变化,有的年份降水天气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有的年份可能降水天气少,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多,C正确;太阳高度的年际变化是一个定值,不会出现变化,A错误;植被覆盖率影响的是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不会影响太阳辐射量,B错误;地形没有大的变化,D错误。故选C。](2024·湖南长沙高三校考)太阳辐射照度是指到达地表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能量。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干燥,晴天多,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条件优越。如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40°N附近)建筑物南壁面和地面两个监测点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辐射照度日变化(实线为地面、虚线为南壁面)。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分别表示该地夏至日、冬至日太阳辐射照度日变化的是( )A.a、c B.b、cC.c、a D.c、b8.晴天条件下,该地全年正午建筑物南壁面太阳辐射照度总体上( )A.大于地面 B.小于地面C.等于地面 D.无法确定解析:7.B 8.B [第7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冬至日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小,地面太阳辐射照度小,而太阳光线与南壁面夹角大,太阳辐射照度大;夏至日相反,因此可判断图a为春分日、秋分日,图b为夏至日,图c为冬至日。故选B。第8题,由图示可知,二分日南壁面与地面的太阳辐射照度相差不大,而夏季的时候地面比南壁面太阳辐射照度多很多,冬季时南壁面比地面多出的太阳辐射照度小于夏季地面多出的,则全年来讲,南壁面的太阳辐射照度总体小于地面。故选B。]北京时间2023年4月22日凌晨,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导致地球空间环境产生一系列剧烈变化。图中为4月24日地磁活动水平与往日数据的对比(Kp指数数值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据此,完成9~10题。9.本次特大地磁暴( )A.因黑子面积增大而引发B.源于太阳辐射过强C.地磁活动水平持续加强D.表明太阳活动较强10.特大地磁暴引发的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有( )①全球各地出现绚丽极光 ②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全球各地同时出现暴雨④影响航天器的正常运行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9.D 10.C [第9题,由材料“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可知,此次特大地磁暴主要是由于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造成的,A错;太阳辐射过强会导致地面温度升高,与本次特大地磁暴无关,B错;读图可知,本次地磁活动波动式增强,有增有减,C错;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属于太阳活动结果,表明太阳活动较强,D对。故选D。第10题,地球的极光主要出现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夜空中,①错;磁暴会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航天器的正常运行,②④对;地磁暴不可能使全球各地同时出现暴雨,③错。故选C。]如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C.在图中西北部二者的相关性最小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12.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解析:11.D 12.B [第1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在湖北省东南部呈负相关;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在图中中部地区相关性最小;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第12题,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太阳活动最强,耀斑爆发强度增加,易影响短波通信,即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极昼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相关;不同地区梅雨强度与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不同。]二、非选择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套平原(40°N~41°N,106°E~109°E)地处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湾区域,光照资源丰富,年平均辐射量仅次于西藏、青海。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辐射量最多,冬季最少,5月太阳辐射量最大。1961~2016年河套平原太阳辐射量周期性变化明显。如图为1961~2016年河套平原不同周期太阳辐射量距平变化图。(1)描述1961~2016年河套平原太阳辐射量的变化特征。(2)指出1961~2016年河套平原太阳辐射量日间最大值出现的理论时间(北京时间),并说明理由。(3)简析河套平原5月太阳辐射量较6月大的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1961~2016年的太阳辐射量先变多、再变少。第(2)题,在一天之内,地方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所以,河套平原地方时12:00,地面太阳辐射量日间出现最大值,根据河套平原经度为106°E,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河套平原位于偏西14°,时间较晚,又根据经度每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经度每相差1′时间相差4秒,由此计算出河套平原地方时12点时,北京时间约为12时56分左右。第(3)题,结合我国雨带的迁移规律可知,5月雨带位于南方地区,6月份水汽逐渐北移,造成降水量增多,阴雨天相对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太阳辐射量则会减少。答案:(1)河套平原太阳辐射量先增多、后变少。(2)理论时间约出现在北京时间12时56分。理由:一天中当地时间(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多;该市经度为106°E,因此该市地面太阳辐射量日间最大值约出现在北京时间12时56分。(3)河套平原5月份降水较少,6月份降水较多,因此太阳辐射量较6月大。14.如图示意1951-2015年华北地区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指出图示阶段太阳黑子数的变化特征。(2)说明太阳黑子数与华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相关性。(3)推测1951-1980年期间,太阳活动对华北地区旱涝灾害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规律性比较强,基本上每11年一个高峰值,同理每11年也会有一个极低值,因此呈现以11年为周期的规律性变化。在整个时间段内,出现了6个极大值年和6个极小值年。第(2)题,太阳黑子数与华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关联性,主要对比图中太阳黑子数的变化规律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根据图中信息,大部分年份,太阳黑子数较小的年份,一般降水量较大,反之亦然,因此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但是在1986—1996年这十年时间里,太阳黑子数和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第(3)题,根据上题可知,1951—1980年期间,太阳黑子数与华北地区的降水量呈现负相关。因此太阳活动强烈的年份,太阳黑子数较多,降水偏少,可能发生旱灾;太阳活动较弱的年份,太阳黑子数较少,降水量较多,可能出现洪涝灾害。答案:(1)太阳黑子相对数量的变化表现出以11年为周期的规律性变化;图示阶段共出现6个太阳黑子数的极大值年和6个极小值年。(2)大部分时段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1986-1996年期间,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3)太阳活动强烈时,降水较少,可能发生旱灾;太阳活动较弱时,降水较多,可能出现洪涝灾害。宇宙中的地球课时冲关3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选择题2023年8月31日9时36分,月亮达到满月的状态,这是今年最接近地球的满月,因此也是本年度最大的满月。8月30日至31日,在我国多地可以看到这轮“超级月亮”。据此,完成1~2题。1.“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2.此日,月球位于( )A.① B.②C.③ D.④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因此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如图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4.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条件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北部湾海岸带位于广西最南端的沿海区域,太阳辐射能丰富,且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如图示意1961-2017年北部湾海岸带平均年太阳辐射量的距平变化(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据此,完成5~6题。5.1961-2017年北部湾海岸带年太阳辐射总量( )A.整体呈振荡上升趋势B.年际变化小于季节变化C.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D.平均值没有显著的变化6.导致北部湾海岸带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的年际变化B.植被覆盖率的变化C.气候的年际变化D.地形的变化(2024·湖南长沙高三校考)太阳辐射照度是指到达地表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能量。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干燥,晴天多,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条件优越。如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40°N附近)建筑物南壁面和地面两个监测点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辐射照度日变化(实线为地面、虚线为南壁面)。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分别表示该地夏至日、冬至日太阳辐射照度日变化的是( )A.a、c B.b、cC.c、a D.c、b8.晴天条件下,该地全年正午建筑物南壁面太阳辐射照度总体上( )A.大于地面 B.小于地面C.等于地面 D.无法确定北京时间2023年4月22日凌晨,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导致地球空间环境产生一系列剧烈变化。图中为4月24日地磁活动水平与往日数据的对比(Kp指数数值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据此,完成9~10题。9.本次特大地磁暴( )A.因黑子面积增大而引发B.源于太阳辐射过强C.地磁活动水平持续加强D.表明太阳活动较强10.特大地磁暴引发的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有( )①全球各地出现绚丽极光 ②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全球各地同时出现暴雨④影响航天器的正常运行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如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C.在图中西北部二者的相关性最小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12.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二、非选择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套平原(40°N~41°N,106°E~109°E)地处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湾区域,光照资源丰富,年平均辐射量仅次于西藏、青海。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辐射量最多,冬季最少,5月太阳辐射量最大。1961~2016年河套平原太阳辐射量周期性变化明显。如图为1961~2016年河套平原不同周期太阳辐射量距平变化图。(1)描述1961~2016年河套平原太阳辐射量的变化特征。(2)指出1961~2016年河套平原太阳辐射量日间最大值出现的理论时间(北京时间),并说明理由。(3)简析河套平原5月太阳辐射量较6月大的原因。14.如图示意1951-2015年华北地区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指出图示阶段太阳黑子数的变化特征。(2)说明太阳黑子数与华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相关性。(3)推测1951-1980年期间,太阳活动对华北地区旱涝灾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练习3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原卷版).doc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练习3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