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022七上·海曙期中)小海在食品包装中发现了一包脱氧剂,打开包装后发现里面是一些黑色的粉末,小海怀疑这些粉末是铁粉,于是他拿起磁铁靠近粉末,结果粉末被磁铁吸引了。“拿起磁铁靠近粉末”这属于探究环节里的(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方案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2022七上·海曙期中)在体育达标测试中,小科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1000m 跑步成绩是 50s B.1 秒钟跳绳 3 次C.立定跳远成绩是 10m D.百米赛跑后心跳是每秒 20 次3.(2022七上·海曙期中)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剪纸成形的荷花和鲤鱼B.变形的变形虫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D.唱歌的机器人4.(2022七上·海曙期中)下列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C.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D.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5.(2022七上·海曙期中)以下有关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蒲公英的种子像降落伞,能借助风力传播到远方B.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输送C.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以适应空中飞行D.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四肢底部有厚皮,可以适于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6.(2022七上·海曙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量锥体高度B.测木块质量C.测量球形物体直径D.测液体温度7.(2022七上·海曙期中)草履虫、涡虫、水蛭、乌贼、蜈蚣都属于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分别是( )A.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B.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C.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D.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8.(2022七上·海曙期中)小宁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几次测量,测量数据分别是18.22cm、18.24cm、18.52cm、18.22cm、18.21cm,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A.18.28cm B.18.2225cm C.18.3cm D.18.22cm9.(2022七上·海曙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食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10.(2022七上·海曙期中)一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39.2℃和 37.2℃,那么他的体温( )A.一定是 39.2℃ B.一定是 37.2℃C.在 37.2℃到 39.2℃之间 D.低于或等于 37.2℃11.(2022七上·海曙期中)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铱合金制成,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约50微克。国际千克原器已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数作为新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铂铱合金制成的原因之一是耐磨损B.化学变化可以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C.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作为标准,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偏小D.测量时应选择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工具,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度12.(2022七上·海曙期中)如图是三种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胎生哺乳 B.②有脊椎骨C.③用鳃呼吸 D.④体表有鳞片13.(2022七上·海曙期中)小明要用天平称取10.5克食盐,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分度盘指针向左偏转,要使天平平衡,小明的操作是( )。A.移动游码 B.调节平衡螺母C.向右盘中加砝码 D.减少左盘中的食盐14.(2022七上·海曙期中)最近,在浙江杭州、湖州等地发现了号称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其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鲜绿色、线形,孢子囊椭圆形。在植物分类上中华水非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15.(2022七上·海曙期中)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测量结果”汇总表,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测量木板长度时皮尺拉得过紧 偏大B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生锈的砝码 偏小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后读数 偏大D 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在铅笔上没有紧密绕细铁丝 偏小A.A B.B C.C D.D16.(2022七上·海曙期中)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对人类一般都是有害的B.有些细菌会污染环境,也有些可净化污水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养料维持生活D.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17.(2022七上·海曙期中)如下表中所示的四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分类等级 紫檀 菜豆 甘蔗 香蕉目 豆目 豆目 禾本目 芭蕉目科 蝶形花科 蝶形花科 禾本科 芭蕉科属 紫檀属 菜豆属 甘蔗属 芭蕉属A.甘蔗和香蕉 B.紫檀和菜豆 C.甘蔗和菜豆 D.紫檀和香蕉18.(2022七上·海曙期中)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让清代袁枚的励志小诗《苔》红遍大江南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B.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C.“苔花”也学“牡丹”开,比较得知两者均可开花结果繁殖后代D.“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19.(2022七上·海曙期中)为了比较准确且尽可能快的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皮垫圈的数量(估计有几千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十个垫圈的质量m,10M/m即为垫圈总数B.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M/m即为垫圈总数C.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0,L0/10即为垫圈总数D.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0,L/L0即为垫圈总数20.(2022七上·海曙期中)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产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4 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全表面呈浑浊5 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C.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21.(2022七上·海曙期中)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量。(1)流动的河水具有 。(2)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 。(3)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22.(2022七上·海曙期中)南美天蛾静止时身体就像着生地衣的树枝,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23.(2022七上·海曙期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蕴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1)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2)“红杏出墙”争夺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24.(2022七上·海曙期中)有一铁块,它的质量为0.25kg,合 m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 (选填:“变小”、“不变”、“变大”)。关于铁的信息如下:①在常温下是固体②在常温下呈银白色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④铁生锈:⑤高温下熔化成铁水。以上信息属于铁的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25.(2022七上·海曙期中)在进行观察蜗牛实验时,小明进行了下列活动。(1)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 (仪器名称)来观察蜗牛。(2)如图所示,小明测量的某只蜗牛体长是 厘米。26.(2022七上·海曙期中)图甲温度计示数为 ;图乙停表读数为 ;图丙托盘天平所称物体质量为 .27.(2022七上·海曙期中)如图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燕子的形象。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你”。(1)“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它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 的主要特征。(2)“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鱼类的呼吸器官是 ,生活在水中,靠 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3)“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它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属于 (填“恒温”或“变温”)动物。28.(2022七上·海曙期中)某同学采集了一些植物:葫芦藓、海带、蕨、郁金香、银杏,并设计了检索表来分析这些植物(如图),则B是 ,①处填写的内容是 。郁金香呈平行叶脉,由此推知,它的根系是 根系。29.(2022七上·海曙期中)某同学对甲、乙两支温度计的部分结构及测量情况作了对比(如表)温度计 刻度线 刻度 温度计示数对比(℃)环境① 环境② 环境③甲 均匀 准确 5 65 ?乙 均匀 不准确 8 72 ﹣24则当乙的示数为﹣24℃时,甲的示数为 ℃。30.(2022七上·海曙期中)学习了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科到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了盐水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甲所示结构③的名 ;(2)小科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进行调平时,发现天平指针如甲图所示,为了使得天平平衡,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3)小科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称出烧杯的质量C.计算盐水的质量D.将盐水倒入烧杯中E.调节结构④使横梁平衡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4)图乙是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5)改正错误后,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针指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丁所示位置,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31.(2022七上·海曙期中)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能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有人认为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实际情况是否如此?科学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用水将A品牌消毒液进行稀释,配制出5种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分别对七年级5个班的教室进行消毒,并测定杀菌率,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注:图甲中浓度“”表示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00)(1)科学兴趣小组在测定杀菌率时,需要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计算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 ,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消毒液浓度的增加,杀菌率逐渐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有同学提出消毒液能杀菌,是不是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呢?科学兴趣小组又对A品牌消毒液的成分进行了资料查询,查询结果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查询结果,他们建议教室消毒液浓度选择为最佳,原因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包括收集证据、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等。【解答】“拿起磁铁靠近粉末”这属于探究环节里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故选C。2.【答案】B【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根据对速度、长度和心跳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A.1000m跑步成绩为50s,那么他的速度为:,与汽车的速度相似,太快了,故A错误;B.1s跳绳3次,那么1min跳绳180次,在正常范围内,故B正确;C.立定跳远的乘积能够达到2m已经非常好了,10m太远了,故C错误;D.百米赛跑后,由于剧烈运动,人的心率会大幅增大,甚至达到每秒100次以上,故D错误。故选B。3.【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剪纸成形的荷花和鲤鱼、慢慢长大的钟乳石、唱歌的机器人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变形的变形虫具有生物的特征,所以变形虫是生物。故选:B。4.【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分析判断。【解答】 A.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不能把体温计放到沸水中消毒,因为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故A错误;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可以离开人体,故B错误;C.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故C正确;D.用温度计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体温计不能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D错误。故选C。5.【答案】D【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成了具有适应各种传播方式的特征和特性,果实和种子成熟后借助外力或自身的弹力,将果实和种子传播到远方,以扩大其后代的生活范围,如鬼针草、苍耳的果实具有钩刺,可以粘附或钩挂于人类的衣服或动物的皮毛上带到其它地方。【解答】A、蒲公英的果实具有伞状的细毛,能像降落伞一样飘到各处,A正确。B、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输送,B正确。C、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能够减少空气中的阻力,利用飞行,C正确。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骆驼四肢底部有厚皮可以防止被高温的沙子烫伤;驼峰内贮有较多的脂肪,分解后产生水和能量,它的体内有三个胃,第一个胃能贮水,是储存水分,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故选:D。6.【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A.圆柱体的高度不能直接测量,需要利用刻度尺借助直角三角板间接测量;B.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要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取、放砝码要用镊子;C.借助两个三角板测量球形物体的直径,两三角板之间的距离即为直径的长度;D.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解答】 A.圆锥体的高度需要借助三角板测量,这样测得的不是高度,故A错误;B.图中用手拿砝码,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故B错误;C.借助两个三角板测量球形物体的直径,两三角板之间的距离即为直径的长度,故C正确;D.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的侧壁,故D错误。故选C。7.【答案】A【知识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解答】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属于原生动物。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水蛭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乌贼的身体柔软,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蜈蚣身体分部,足和触角都分节,是节肢动物。故选:A。8.【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去掉错误数据,再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比较可知,18.52cm明显偏大,为错误数据,将其去掉。则这个物体的长度为:。故选D。9.【答案】B【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和真菌与人类关系都非常密切。部分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人类利用细菌或真菌为我们服务。【解答】①制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利用的是细菌;②酿酒时利用酵母菌发酵作用酿酒,利用的是真菌; ③制醋时利用醋酸杆菌,利用的是细菌;④生产青霉素,利用的是青霉菌,是真菌; ⑤做面食的发酵剂是酵母菌,是真菌。综上可知,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②④⑤,B选项正确。故选B10.【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体温计的测温特点分析。【解答】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因此当温度下降时,水银柱不能依靠自身重力作用而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同一位同学的体温肯定是一个数值,根据体温计的测温特点可知,它的体温要么低于37.2℃,要么等于37.2℃。故选D。11.【答案】D【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A.性质决定用途;B.根据“ 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约50微克 ”分析;C.测量结果=;D.精确度越高,则测量越准确。【解答】 A.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使用了百余年,由铂铱合金制成,是因为铂铱合金耐磨,故A正确不合题意;B.氧化使国际千克原器增重约50微克,所以化学变化可以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故B正确不合题意;C.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铱合金制成,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约50微克,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作为标准,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偏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D.测量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不是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工具越好,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1)两栖动物的特征有: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2)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3)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解答】A、娃娃鱼是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的卵生动物,家鸽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卵生,A错误;B、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家鸽属于鸟类,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B正确;C、家鸽用肺呼吸,鲸鱼用肺呼吸,C错误;D、娃娃鱼体表光滑,没有磷片,鲸的体表也没有鳞片,D错误。故答案为:B13.【答案】D【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根据用天平进行定量称量的操作过程分析判断。【解答】在使用天平进行定量称量时,首先在天平的右盘放上合适的砝码,并将游码移动到合适位置,此后只能通过调整左盘药品的质量让天平实现平衡。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左盘的药品偏多,则小明的操作应该是减小左盘中食盐的质量,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4.【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1)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即没有输导组织,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较差。(3)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4)种子植物中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解答】中华水韭,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草质,线形,用孢子来繁殖后代。由此可见:中华水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具有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可见C正确。故选:C。15.【答案】B【知识点】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4)根据长度测量的原理分析;(2)根据质量测量的原理分析;(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律分析。【解答】A.测量木板长度时皮尺拉得太紧,那么会使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增大,即长度标准增大。根据可知,测试测量结果偏小,故A错误;B.生锈的砝码质量会增大,即质量标准增大,根据“”可知,此时测量结果偏小,故B正确;C.沸水的温度远远高于空气的温度,因此将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后,示数会迅速下降,即测量结果偏小,故D错误;D.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在铅笔上没有紧密缠绕,那么铁丝之间的空隙会比较大,从而导致测出的铁丝的直径和偏大,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A【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1)细菌和真菌在生物的分类中都属于微生物,细菌都是单细胞,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益,如醋酸杆菌可以制醋;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害,如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2)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大多数的真菌对人类是有利的,如蘑菇等可以食用;有的真菌对人类有害,如黄曲霉使人得癌症。【解答】A、多数细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乳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青霉这种真菌中能提取出青霉素,少数细菌、真菌是有害的,能使人患病,A错误。B、有些细菌会污染环境,也有些可净化污水,如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一些甲烷杆菌等细菌通过发酵净化污水,B正确。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自己制造有机养料,只能靠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为异养生物,C正确。D、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A。17.【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四种植物中,紫檀和菜豆同属于蝶形花科,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故选:B。18.【答案】C【知识点】孢子植物【解析】【分析】苔藓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经合页,但是静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不能为植物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共妻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紫防b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解答】A选项,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A正确。BC两项牡丹属于被子植物,可开花结果,而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苔花实际是指苔藓的孢子,B正确、C错误。D选项苔花如米小,形容苔藓植物长出的孢子很小,但一样拥有生命和尽情绽放的机会,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19.【答案】A【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 累积法可以方便快捷地测出微小质量或长度,当然也可以用来间接得到物体的数量。【解答】 要想比较准确、快速地得出一堆相同规格小橡皮垫圈的数量,可采用累积法来通过测量得出,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十个垫圈的质量m,则一个的质量就是,就是垫圈的总数量;另一种是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0,则一个的厚度就是,就是垫圈的总数量。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选A。20.【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3)据表分析:本实验总计有4组对照,分别是1和2,变量是温度;1和3,变量是温度;1和4,变量是抗生素X;1和5,变量是抗生素Y,据此解答。【解答】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正确;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细菌繁殖形成菌落。因此观察到的现象都是浑浊现象,而不是全表面清晰,错误;C、4全表面呈浑浊,表明抗生素X对该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5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表明抗生素Y对该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正确;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正确。故选:B。21.【答案】(1)水能(机械能)(2)被举高的能(重力势能)(3)形变的能(弹性势能)【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解析】【分析】(1)物体由于做宏观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解答】(1)流动的河水具有机械能(水能)。(2)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重力势能。(3)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22.【答案】拟态【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拟态的含义,比较简单,熟知:某些动物的形态、色泽或斑纹等极似他物,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表现,如尺蠖之极似树枝,凤蝶幼虫之极似鸟粪等。【解答】美天蛾静止时身体就像着生地衣的树枝,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拟态。故答案为:拟态。23.【答案】(1)繁殖(2)遗传【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和变异现象【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对的特性。【解答】(1)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繁殖的特征。(2)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具有相同的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即性状的差异。“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特征,这说明红杏能将自己的特征遗传给后代。24.【答案】250000;不变;④【知识点】单位换算;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1) 根据单位的换算方法解答;(2)物质的状态的改变,质量不变,化学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解答】 (1)0.25kg=0.25×106mg=2.5×105mg;(2)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虽然状态改变了,但质量不变;(3)铁在常温下是固体和在常温下呈银白色,是铁的物理属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铁的化学性质;铁生锈是铁的化学变化;高温下铁熔化成铁水是铁的状态改变,故属于铁的化学变化的是④。25.【答案】(1)放大镜(2)3.00【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放大镜的使用、长度的测量、以及细胞知识,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观察蜗牛时可以选择放大镜观察即可。(2)胸刻度尺上可知,蜗牛对齐0刻度线,末尾刻度线对齐3cm处,由于每格长度为0.1cm,最小分度值为0.1cm,估读到最下分度值下一位,所以读数应该为3.00cm。26.【答案】﹣23℃;337.5s;78.4g【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往下增大是零下温度;(2)停表的小盘代表分钟,分度值为0.5分钟,大盘代表秒,分度值为0.1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3)游码的分度值为0.2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重量与游码所显示的质量之和。【解答】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往下增大是零下温度,所以读数为﹣23℃;停表的小盘代表分钟,分度值为0.5分钟,大盘代表秒,分度值为0.1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所以读数为 337.5s ;砝码总质量为50g+20g+5g=75g,游码显示的质量值为3.4g,所以物质质量=75g+3.4g=78.4g。故答案为:第1空、﹣23℃第2空、337.5s第3空、78.4g27.【答案】(1)胎生哺乳(2)鳃;侧线(3)恒温【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分别代表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据此解答即可。【解答】(1)大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的主要特征,属于哺乳动物。(2)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靠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3)燕子是鸟类,它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鸟类属于恒温动物。28.【答案】银杏;无根;须【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检索法分类是根据生物某个特征的有无分类的。从表中可以看出,B植物的特征:有种子,且种子裸露,所以属于裸子植物,再找出对应的植物。4是无种子植物,所以根据表中对应的4a和4b应该是有根和无根。4a是葫芦藓,苔藓植物没有根。郁金香呈平行叶脉,推知是单子叶植物,所以根系是须根系。【解答】B植物的特征:有种子,且种子裸露,所以属于裸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葫芦藓无根,有茎和叶的分化,所以①处特征为无根;单子叶植物叶脉为平行脉,根系为须根系,所以推知郁金香的根系为须根系。故答案为:第1空、银杏第2空、无根第3空、须29.【答案】﹣25【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由于甲、乙温度计刻度线都是均匀的,先确定乙温度计每格代表的真实温度,再根据要求的乙的温度示数与乙温度计上某一已知温度之间有多少格,得出要求的温度与乙上某一已知温度之间的真实温度差,最后把该温度差与该已知温度对应的真实温度相加(减)即得到该标注温度对应的真实温度。【解答】 由表格数据知:甲、乙温度计刻度线都是均匀的,乙温度计标示8℃与标注72℃之间的格数为72-8=64;乙上64格对应的真实温度差为65℃-5℃=60℃;乙温度计每格代表的真实温度为;乙温度计上标注-24℃刻度与8℃之间的格数为8-(-24)=32;则标注-24℃刻度比标注8℃之间的真实温度低;则标注-24℃刻度表示的真实温度为5℃-30℃=-25℃。30.【答案】(1)指针(2)右(3)EBDAC(4)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5)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 (1)根据天平各部分名称填写;(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3)合理的实验顺序可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并使操作简便,从这一角度分析步骤的合理性;(4)测量物体质量时,当加减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可以通过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5)在测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左端下沉,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天平的右端下沉,此时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解答】 (1)根据天平的构造,图中的各结构中:③为指针;(2)如图,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横梁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故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平衡;(3)根据题意知:应该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再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烧杯中;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再计算盐水的质量,所以实验操作顺序为EBDAC;(4)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若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此时应该调节游码,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图中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是错误的;(5)在测剩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由图乙知天平的左端下沉,说明砝码质量小,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后,由图乙知天平的右端下沉,说明砝码质量大,此时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31.【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出现偶然性(2)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增加(3)消毒液浓度为1/200,杀菌效果较好,同时也可以及减少对皮肤的刺激【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1)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计算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出现偶然性。(2)该实验中,探究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对教室消毒效果的影响,因此实验的变量是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据柱状图可见: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A品牌消毒液浓度的增加,杀菌率增加。(3)通过分析图甲实验结果和图乙的查询结果,建议教室消毒液浓度选择为最佳,原因是消毒液浓度为1/200,杀菌效果较好,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 / 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022七上·海曙期中)小海在食品包装中发现了一包脱氧剂,打开包装后发现里面是一些黑色的粉末,小海怀疑这些粉末是铁粉,于是他拿起磁铁靠近粉末,结果粉末被磁铁吸引了。“拿起磁铁靠近粉末”这属于探究环节里的(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方案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答案】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包括收集证据、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等。【解答】“拿起磁铁靠近粉末”这属于探究环节里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故选C。2.(2022七上·海曙期中)在体育达标测试中,小科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1000m 跑步成绩是 50s B.1 秒钟跳绳 3 次C.立定跳远成绩是 10m D.百米赛跑后心跳是每秒 20 次【答案】B【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根据对速度、长度和心跳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A.1000m跑步成绩为50s,那么他的速度为:,与汽车的速度相似,太快了,故A错误;B.1s跳绳3次,那么1min跳绳180次,在正常范围内,故B正确;C.立定跳远的乘积能够达到2m已经非常好了,10m太远了,故C错误;D.百米赛跑后,由于剧烈运动,人的心率会大幅增大,甚至达到每秒100次以上,故D错误。故选B。3.(2022七上·海曙期中)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剪纸成形的荷花和鲤鱼B.变形的变形虫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D.唱歌的机器人【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剪纸成形的荷花和鲤鱼、慢慢长大的钟乳石、唱歌的机器人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变形的变形虫具有生物的特征,所以变形虫是生物。故选:B。4.(2022七上·海曙期中)下列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C.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D.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分析判断。【解答】 A.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不能把体温计放到沸水中消毒,因为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故A错误;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可以离开人体,故B错误;C.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故C正确;D.用温度计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体温计不能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D错误。故选C。5.(2022七上·海曙期中)以下有关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蒲公英的种子像降落伞,能借助风力传播到远方B.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输送C.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以适应空中飞行D.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四肢底部有厚皮,可以适于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答案】D【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成了具有适应各种传播方式的特征和特性,果实和种子成熟后借助外力或自身的弹力,将果实和种子传播到远方,以扩大其后代的生活范围,如鬼针草、苍耳的果实具有钩刺,可以粘附或钩挂于人类的衣服或动物的皮毛上带到其它地方。【解答】A、蒲公英的果实具有伞状的细毛,能像降落伞一样飘到各处,A正确。B、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输送,B正确。C、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能够减少空气中的阻力,利用飞行,C正确。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骆驼四肢底部有厚皮可以防止被高温的沙子烫伤;驼峰内贮有较多的脂肪,分解后产生水和能量,它的体内有三个胃,第一个胃能贮水,是储存水分,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故选:D。6.(2022七上·海曙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量锥体高度B.测木块质量C.测量球形物体直径D.测液体温度【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A.圆柱体的高度不能直接测量,需要利用刻度尺借助直角三角板间接测量;B.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要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取、放砝码要用镊子;C.借助两个三角板测量球形物体的直径,两三角板之间的距离即为直径的长度;D.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解答】 A.圆锥体的高度需要借助三角板测量,这样测得的不是高度,故A错误;B.图中用手拿砝码,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故B错误;C.借助两个三角板测量球形物体的直径,两三角板之间的距离即为直径的长度,故C正确;D.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的侧壁,故D错误。故选C。7.(2022七上·海曙期中)草履虫、涡虫、水蛭、乌贼、蜈蚣都属于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分别是( )A.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B.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C.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D.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答案】A【知识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解答】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属于原生动物。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水蛭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乌贼的身体柔软,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蜈蚣身体分部,足和触角都分节,是节肢动物。故选:A。8.(2022七上·海曙期中)小宁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几次测量,测量数据分别是18.22cm、18.24cm、18.52cm、18.22cm、18.21cm,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A.18.28cm B.18.2225cm C.18.3cm D.18.22cm【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去掉错误数据,再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比较可知,18.52cm明显偏大,为错误数据,将其去掉。则这个物体的长度为:。故选D。9.(2022七上·海曙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食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答案】B【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和真菌与人类关系都非常密切。部分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人类利用细菌或真菌为我们服务。【解答】①制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利用的是细菌;②酿酒时利用酵母菌发酵作用酿酒,利用的是真菌; ③制醋时利用醋酸杆菌,利用的是细菌;④生产青霉素,利用的是青霉菌,是真菌; ⑤做面食的发酵剂是酵母菌,是真菌。综上可知,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②④⑤,B选项正确。故选B10.(2022七上·海曙期中)一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39.2℃和 37.2℃,那么他的体温( )A.一定是 39.2℃ B.一定是 37.2℃C.在 37.2℃到 39.2℃之间 D.低于或等于 37.2℃【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体温计的测温特点分析。【解答】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因此当温度下降时,水银柱不能依靠自身重力作用而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同一位同学的体温肯定是一个数值,根据体温计的测温特点可知,它的体温要么低于37.2℃,要么等于37.2℃。故选D。11.(2022七上·海曙期中)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铱合金制成,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约50微克。国际千克原器已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数作为新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铂铱合金制成的原因之一是耐磨损B.化学变化可以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C.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作为标准,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偏小D.测量时应选择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工具,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度【答案】D【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A.性质决定用途;B.根据“ 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约50微克 ”分析;C.测量结果=;D.精确度越高,则测量越准确。【解答】 A.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使用了百余年,由铂铱合金制成,是因为铂铱合金耐磨,故A正确不合题意;B.氧化使国际千克原器增重约50微克,所以化学变化可以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故B正确不合题意;C.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铱合金制成,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约50微克,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作为标准,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偏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D.测量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不是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工具越好,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2022七上·海曙期中)如图是三种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胎生哺乳 B.②有脊椎骨C.③用鳃呼吸 D.④体表有鳞片【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1)两栖动物的特征有: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2)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3)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解答】A、娃娃鱼是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的卵生动物,家鸽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卵生,A错误;B、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家鸽属于鸟类,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B正确;C、家鸽用肺呼吸,鲸鱼用肺呼吸,C错误;D、娃娃鱼体表光滑,没有磷片,鲸的体表也没有鳞片,D错误。故答案为:B13.(2022七上·海曙期中)小明要用天平称取10.5克食盐,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分度盘指针向左偏转,要使天平平衡,小明的操作是( )。A.移动游码 B.调节平衡螺母C.向右盘中加砝码 D.减少左盘中的食盐【答案】D【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根据用天平进行定量称量的操作过程分析判断。【解答】在使用天平进行定量称量时,首先在天平的右盘放上合适的砝码,并将游码移动到合适位置,此后只能通过调整左盘药品的质量让天平实现平衡。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左盘的药品偏多,则小明的操作应该是减小左盘中食盐的质量,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4.(2022七上·海曙期中)最近,在浙江杭州、湖州等地发现了号称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其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鲜绿色、线形,孢子囊椭圆形。在植物分类上中华水非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1)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即没有输导组织,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较差。(3)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4)种子植物中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解答】中华水韭,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草质,线形,用孢子来繁殖后代。由此可见:中华水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具有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可见C正确。故选:C。15.(2022七上·海曙期中)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测量结果”汇总表,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测量木板长度时皮尺拉得过紧 偏大B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生锈的砝码 偏小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后读数 偏大D 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在铅笔上没有紧密绕细铁丝 偏小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4)根据长度测量的原理分析;(2)根据质量测量的原理分析;(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律分析。【解答】A.测量木板长度时皮尺拉得太紧,那么会使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增大,即长度标准增大。根据可知,测试测量结果偏小,故A错误;B.生锈的砝码质量会增大,即质量标准增大,根据“”可知,此时测量结果偏小,故B正确;C.沸水的温度远远高于空气的温度,因此将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后,示数会迅速下降,即测量结果偏小,故D错误;D.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在铅笔上没有紧密缠绕,那么铁丝之间的空隙会比较大,从而导致测出的铁丝的直径和偏大,故D错误。故选B。16.(2022七上·海曙期中)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对人类一般都是有害的B.有些细菌会污染环境,也有些可净化污水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养料维持生活D.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答案】A【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1)细菌和真菌在生物的分类中都属于微生物,细菌都是单细胞,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益,如醋酸杆菌可以制醋;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害,如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2)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大多数的真菌对人类是有利的,如蘑菇等可以食用;有的真菌对人类有害,如黄曲霉使人得癌症。【解答】A、多数细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乳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青霉这种真菌中能提取出青霉素,少数细菌、真菌是有害的,能使人患病,A错误。B、有些细菌会污染环境,也有些可净化污水,如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一些甲烷杆菌等细菌通过发酵净化污水,B正确。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自己制造有机养料,只能靠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为异养生物,C正确。D、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A。17.(2022七上·海曙期中)如下表中所示的四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分类等级 紫檀 菜豆 甘蔗 香蕉目 豆目 豆目 禾本目 芭蕉目科 蝶形花科 蝶形花科 禾本科 芭蕉科属 紫檀属 菜豆属 甘蔗属 芭蕉属A.甘蔗和香蕉 B.紫檀和菜豆 C.甘蔗和菜豆 D.紫檀和香蕉【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四种植物中,紫檀和菜豆同属于蝶形花科,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故选:B。18.(2022七上·海曙期中)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让清代袁枚的励志小诗《苔》红遍大江南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B.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C.“苔花”也学“牡丹”开,比较得知两者均可开花结果繁殖后代D.“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答案】C【知识点】孢子植物【解析】【分析】苔藓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经合页,但是静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不能为植物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共妻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紫防b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解答】A选项,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A正确。BC两项牡丹属于被子植物,可开花结果,而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苔花实际是指苔藓的孢子,B正确、C错误。D选项苔花如米小,形容苔藓植物长出的孢子很小,但一样拥有生命和尽情绽放的机会,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19.(2022七上·海曙期中)为了比较准确且尽可能快的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皮垫圈的数量(估计有几千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十个垫圈的质量m,10M/m即为垫圈总数B.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M/m即为垫圈总数C.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0,L0/10即为垫圈总数D.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0,L/L0即为垫圈总数【答案】A【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 累积法可以方便快捷地测出微小质量或长度,当然也可以用来间接得到物体的数量。【解答】 要想比较准确、快速地得出一堆相同规格小橡皮垫圈的数量,可采用累积法来通过测量得出,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十个垫圈的质量m,则一个的质量就是,就是垫圈的总数量;另一种是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0,则一个的厚度就是,就是垫圈的总数量。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选A。20.(2022七上·海曙期中)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产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4 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全表面呈浑浊5 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C.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3)据表分析:本实验总计有4组对照,分别是1和2,变量是温度;1和3,变量是温度;1和4,变量是抗生素X;1和5,变量是抗生素Y,据此解答。【解答】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正确;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细菌繁殖形成菌落。因此观察到的现象都是浑浊现象,而不是全表面清晰,错误;C、4全表面呈浑浊,表明抗生素X对该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5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表明抗生素Y对该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正确;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正确。故选:B。21.(2022七上·海曙期中)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量。(1)流动的河水具有 。(2)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 。(3)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答案】(1)水能(机械能)(2)被举高的能(重力势能)(3)形变的能(弹性势能)【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解析】【分析】(1)物体由于做宏观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解答】(1)流动的河水具有机械能(水能)。(2)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重力势能。(3)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22.(2022七上·海曙期中)南美天蛾静止时身体就像着生地衣的树枝,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答案】拟态【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拟态的含义,比较简单,熟知:某些动物的形态、色泽或斑纹等极似他物,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表现,如尺蠖之极似树枝,凤蝶幼虫之极似鸟粪等。【解答】美天蛾静止时身体就像着生地衣的树枝,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拟态。故答案为:拟态。23.(2022七上·海曙期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蕴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1)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2)“红杏出墙”争夺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答案】(1)繁殖(2)遗传【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和变异现象【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对的特性。【解答】(1)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繁殖的特征。(2)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具有相同的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即性状的差异。“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特征,这说明红杏能将自己的特征遗传给后代。24.(2022七上·海曙期中)有一铁块,它的质量为0.25kg,合 m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 (选填:“变小”、“不变”、“变大”)。关于铁的信息如下:①在常温下是固体②在常温下呈银白色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④铁生锈:⑤高温下熔化成铁水。以上信息属于铁的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答案】250000;不变;④【知识点】单位换算;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1) 根据单位的换算方法解答;(2)物质的状态的改变,质量不变,化学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解答】 (1)0.25kg=0.25×106mg=2.5×105mg;(2)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虽然状态改变了,但质量不变;(3)铁在常温下是固体和在常温下呈银白色,是铁的物理属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铁的化学性质;铁生锈是铁的化学变化;高温下铁熔化成铁水是铁的状态改变,故属于铁的化学变化的是④。25.(2022七上·海曙期中)在进行观察蜗牛实验时,小明进行了下列活动。(1)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 (仪器名称)来观察蜗牛。(2)如图所示,小明测量的某只蜗牛体长是 厘米。【答案】(1)放大镜(2)3.00【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放大镜的使用、长度的测量、以及细胞知识,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观察蜗牛时可以选择放大镜观察即可。(2)胸刻度尺上可知,蜗牛对齐0刻度线,末尾刻度线对齐3cm处,由于每格长度为0.1cm,最小分度值为0.1cm,估读到最下分度值下一位,所以读数应该为3.00cm。26.(2022七上·海曙期中)图甲温度计示数为 ;图乙停表读数为 ;图丙托盘天平所称物体质量为 .【答案】﹣23℃;337.5s;78.4g【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往下增大是零下温度;(2)停表的小盘代表分钟,分度值为0.5分钟,大盘代表秒,分度值为0.1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3)游码的分度值为0.2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重量与游码所显示的质量之和。【解答】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往下增大是零下温度,所以读数为﹣23℃;停表的小盘代表分钟,分度值为0.5分钟,大盘代表秒,分度值为0.1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所以读数为 337.5s ;砝码总质量为50g+20g+5g=75g,游码显示的质量值为3.4g,所以物质质量=75g+3.4g=78.4g。故答案为:第1空、﹣23℃第2空、337.5s第3空、78.4g27.(2022七上·海曙期中)如图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燕子的形象。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你”。(1)“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它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 的主要特征。(2)“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鱼类的呼吸器官是 ,生活在水中,靠 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3)“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它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属于 (填“恒温”或“变温”)动物。【答案】(1)胎生哺乳(2)鳃;侧线(3)恒温【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分别代表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据此解答即可。【解答】(1)大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的主要特征,属于哺乳动物。(2)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靠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3)燕子是鸟类,它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鸟类属于恒温动物。28.(2022七上·海曙期中)某同学采集了一些植物:葫芦藓、海带、蕨、郁金香、银杏,并设计了检索表来分析这些植物(如图),则B是 ,①处填写的内容是 。郁金香呈平行叶脉,由此推知,它的根系是 根系。【答案】银杏;无根;须【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检索法分类是根据生物某个特征的有无分类的。从表中可以看出,B植物的特征:有种子,且种子裸露,所以属于裸子植物,再找出对应的植物。4是无种子植物,所以根据表中对应的4a和4b应该是有根和无根。4a是葫芦藓,苔藓植物没有根。郁金香呈平行叶脉,推知是单子叶植物,所以根系是须根系。【解答】B植物的特征:有种子,且种子裸露,所以属于裸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葫芦藓无根,有茎和叶的分化,所以①处特征为无根;单子叶植物叶脉为平行脉,根系为须根系,所以推知郁金香的根系为须根系。故答案为:第1空、银杏第2空、无根第3空、须29.(2022七上·海曙期中)某同学对甲、乙两支温度计的部分结构及测量情况作了对比(如表)温度计 刻度线 刻度 温度计示数对比(℃)环境① 环境② 环境③甲 均匀 准确 5 65 ?乙 均匀 不准确 8 72 ﹣24则当乙的示数为﹣24℃时,甲的示数为 ℃。【答案】﹣25【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由于甲、乙温度计刻度线都是均匀的,先确定乙温度计每格代表的真实温度,再根据要求的乙的温度示数与乙温度计上某一已知温度之间有多少格,得出要求的温度与乙上某一已知温度之间的真实温度差,最后把该温度差与该已知温度对应的真实温度相加(减)即得到该标注温度对应的真实温度。【解答】 由表格数据知:甲、乙温度计刻度线都是均匀的,乙温度计标示8℃与标注72℃之间的格数为72-8=64;乙上64格对应的真实温度差为65℃-5℃=60℃;乙温度计每格代表的真实温度为;乙温度计上标注-24℃刻度与8℃之间的格数为8-(-24)=32;则标注-24℃刻度比标注8℃之间的真实温度低;则标注-24℃刻度表示的真实温度为5℃-30℃=-25℃。30.(2022七上·海曙期中)学习了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科到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了盐水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甲所示结构③的名 ;(2)小科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进行调平时,发现天平指针如甲图所示,为了使得天平平衡,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3)小科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称出烧杯的质量C.计算盐水的质量D.将盐水倒入烧杯中E.调节结构④使横梁平衡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4)图乙是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5)改正错误后,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针指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丁所示位置,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1)指针(2)右(3)EBDAC(4)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5)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 (1)根据天平各部分名称填写;(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3)合理的实验顺序可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并使操作简便,从这一角度分析步骤的合理性;(4)测量物体质量时,当加减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可以通过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5)在测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左端下沉,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天平的右端下沉,此时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解答】 (1)根据天平的构造,图中的各结构中:③为指针;(2)如图,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横梁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故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平衡;(3)根据题意知:应该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再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烧杯中;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再计算盐水的质量,所以实验操作顺序为EBDAC;(4)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若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此时应该调节游码,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图中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是错误的;(5)在测剩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由图乙知天平的左端下沉,说明砝码质量小,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后,由图乙知天平的右端下沉,说明砝码质量大,此时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31.(2022七上·海曙期中)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能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有人认为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实际情况是否如此?科学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用水将A品牌消毒液进行稀释,配制出5种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分别对七年级5个班的教室进行消毒,并测定杀菌率,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注:图甲中浓度“”表示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00)(1)科学兴趣小组在测定杀菌率时,需要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计算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 ,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消毒液浓度的增加,杀菌率逐渐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有同学提出消毒液能杀菌,是不是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呢?科学兴趣小组又对A品牌消毒液的成分进行了资料查询,查询结果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查询结果,他们建议教室消毒液浓度选择为最佳,原因是 。【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出现偶然性(2)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增加(3)消毒液浓度为1/200,杀菌效果较好,同时也可以及减少对皮肤的刺激【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1)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计算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出现偶然性。(2)该实验中,探究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对教室消毒效果的影响,因此实验的变量是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据柱状图可见: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A品牌消毒液浓度的增加,杀菌率增加。(3)通过分析图甲实验结果和图乙的查询结果,建议教室消毒液浓度选择为最佳,原因是消毒液浓度为1/200,杀菌效果较好,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