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题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型 新 授核心 素养 1.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了解同盟会的成立以及三民主义,思考孙中山成 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系列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之路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讲述孙中山为辛亥革命做的准备。 (时空观念) 3.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追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 共和的坚定立场,学习革命先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和为中 华之崛起而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家国情怀)重点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难点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教法 启发式、探究式、讲授法、图示法、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教学 资源 课件思维导图(板书设计)(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早年活动 同盟会与 三民主义 国外求学- “医人”“医国” 上书改革 转向革命 成立团体 兴中会和广州起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思想传播 邹容 《 革 命 军 》 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 条件:革命团体- 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 建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 政党成立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机关报:《民报》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教学方法、过程及时间分配 学习方法及过程【课前预习检查】 回忆提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活动及中国人抗争事迹 学生回顾知识【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国庆期间,天安门广场上会摆放孙中山的巨幅画像,2016年10月,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拜谒了中山陵,缅怀 孙中山。孙中山为什么会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尊敬 他对中国的贡献是 什么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探究新课】 观察图片,你能说说有关孙中山的故事吗 过渡: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名文,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 后遂以“中山”名世。早年在香港,广州两地学习医学,后通过行医实 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从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 目标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任务一:通过阅读课本,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初步了解孙中 山的革命活动。 ①学生观察图片 ②思考所知内容 围绕目标一 ①学生观察图片 ②排列顺序 ①学生阅读材料 ②找出相关史实 ③完善笔记(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上书李鸿章遭拒成立兴中会) (广州起义失败流亡海外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任务二:通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 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 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 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方法和目的而言)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 发生这样的变化 任务三:通过阅读课本,填写兴中会成立简表的相关内容。教学设计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者 性质 影响 ①学生阅读课本 ②找出相关史实 ③完善笔记 ①学生观察图片 ②讲述事迹 围绕目标二 ①学生观察图片 ②分析问题 ③归纳总结 ①学生阅读课本 ②找出相关史实 ③完善笔记 ①学生阅读材料 ②找出相关史实 ③完善笔记任务四:观察图片,说出图像的人物是谁,讲述有关他的事迹。(秀逼全革幸)过 渡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 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做准备,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 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 体成员,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目标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任务一: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图中反映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说明 了什么 任务二:观察图片,说出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有哪些及其主 要著作 任务三:阅读材料,分析其共同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章炳麟首先列举了满清王朝压迫汉族的历史….,屡兴不废的文字 狱,直到清末戊戌政变,残杀维新党人,这一系列压迫汉人的罪行都 表明满为主,汉为奴,并不存在什么康有为所说的“满汉平等”。 不许异种人沾染我中国丝毫权利,所有服从满洲人之义务一律取 消,先推倒满洲人所立之北京野蛮政府。 醒来!醒来!快快醒来!快快醒来!不要睡的像死人一般。.. 前死后继,百折不回,我汉种一定能够建立个极完全的国家,横绝五 大洲,我敢为同胞祝曰:汉种万岁!中国万岁! 任务四:通过阅读课本,完成表格填写。(;)【教学设计】名称 时间 地点 目 的 政 治 纲领 领导 机构 机 关 刊物 性质 意义 ①学生阅读课本 ②找出相关史实 ③完善笔记 ①学生观察思考 ②探究问题 ③完善答案 ①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②小组合作 ③完善答案任务五:理解同盟会纲领的内容 理解同盟会的纲领与三民主义的 关系。(意) (民報) 馬屈 除余 苹遼 虏 板 復 (率)地 灌 (不山) (值川国)马 国 余 革 题 中 通 中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资产阶)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 民族压迫 级 土 地 纲 领) 民族主义 ( 前 提 ) ( 核 心 ) ( 补 充 和 发 展 ) 民 方 族 革 命 政 治 革 命 社 会 革 命任务六:合作探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为什么孙中山被称为“革 命先行者” (较早举起反清旗帜,成立兴中会、筹划广州起义,走上了革命的 道路;成立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课堂 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早期革命 活动,尤其是早期思想的转变,即从“医人”到“医国”,促使他朝着民主革命的方 向努力。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包括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策划反清起义,成立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废除中国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作业 练习册课后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