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思维广义:与意识同义。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狭义:理性认识 逻辑思维中的思维思维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分为科学思维和不科学思维科学思维需要的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形式正确科学思维形式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指可以形式化表达的理性思维,有固定路线图,是常规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是常规思维与非常规思维结合的思维,是固定与非固定路线图的结合第2单元:逻辑思维第3单元:辩证思维第4单元:创新思维在前提为真的条件下,研究思维时应该遵循的各种规则,主要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不仅涉及思维的形式结构,还涉及思维的具体内容,要求思维时要实事求是、接受实践的检验。逻辑思维:“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辩证思维:“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认识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认识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不作简单肯定和否定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综合探究 领悟辩证精髓处理复杂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8.2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自 主 学 习阅读教材P73-79,自主梳理标划以下问题答案。1.形而上学思维的含义及局限性?2.辩证思维的必要性、★含义、发展历程是什么?3.★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是什么?★怎样理解(各自的必要性、含义、作用)?4.★整体性与动态性的辩证性质是怎样的?5.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6.学习辩证思维的意义7、分析与综合思维的必要性和★含义、★方法 8、分析与综合思维的★特征(优点及缺点) 9、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0、▲辩证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哲学基础和要求 温故知新必修4《哲学与文化》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寓言《盲人摸象》中说:“一群盲人摸象,摸到象牙,说像萝卜。摸到耳朵,说像簸箕。摸到头,说像石头。摸到鼻子,说像棒槌。摸到脚,说像杵臼。摸到背,说像床。摸到肚子,说像瓮。摸到尾巴,说像绳。”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说:“盲人摸象,仅得一肢,以为全体。”这是把部分当作了整体。探究与分享1从思维的角度来看:材料中盲人犯了什么样的错误?1.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P73-2(1)含义: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哲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弊端: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一、辩证思维的含义启示应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吕氏春秋·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从思维方式上看,荆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辩证的思维方式,强调要从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抓住时机,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探究与分享2阅读上述材料,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1)必要性: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着的。(辩证思维的客观基础) P73-1②防止陷入形而上学思维。(形而上学思维的局限性)P73-2③认识应该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认识事物不仅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而且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P73-3(2)★含义: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2.★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辩证思维的含义提示:辩证思维以辩证法为基础。(3)辩证思维发展历程(P74):由自发走向自觉①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②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思维;(开始自觉、系统研究辩证思维)③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马克思和恩格斯)④随着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复杂大系统的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辩证思维学说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2.辩证思维一、辩证思维的含义①研究辩证思维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②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没有唯物辩证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辩证思维;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研究辩证思维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知识拓展:辩证思维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运用辩证思维,人们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下列对辩证思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辩证思维不同于形而上学思维B.辩证思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直观朴素的辩证思维和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C.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D.辩证思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B探究与分享3这八大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思考:辩证思维有什么特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何体现这些特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出辩证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是由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八大系统相对独立,各负其责;同时,它们又以丰富多样的方式整合起来、相互联系,为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根本任务服务。(1)必要性:任何对象都是由……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2)含义: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3)作用: P75-1、2、3(从不同角度理解“整体性”)①不同事物: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②同一个(类)事物: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③事物内部层次: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1、★整体性(P74)二、★辩证思维的特征对应马哲的联系观学以致用:以下材料分别体现了整体性的什么作用 材料二: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与八个子系统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子系统就没有总系统;离开总系统,子系统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发射场系统指挥系统 …材料一:载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统正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才形成了我们航天工程的总系统。①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②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③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北美洲的开巴高原上曾有约4000只鹿生存,也有狮子和狼等猛兽。为了保护鹿,人们大量捕杀狮子和狼。后来,狮子和狼被捕杀殆尽,而鹿猛增了约10万只。森林很快被鹿毁灭,大量的鹿因找不到食物而饿死,鹿的数量剧减。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人们保护开巴高原鹿的思维方式的认识。提示: 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思考认识对象。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的开放系统。在开巴高原上,鹿与狮子、狼等猛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这个生态系统,人们应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鹿与狮子、狼等猛兽和整个开巴高原生态系统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联系,预见到未来的发展。人们的思维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导致保护开巴高原鹿行动失败。探究与分享42、★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P75)(1)必要性: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2)含义:……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3)要求:(3)作用:①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事物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②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二、★辩证思维的特征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对应马哲的发展观3、★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辩证性质(P76-1)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二、辩证思维的特征→ 即马哲中“整体与部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4、★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P76)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5、意义(P76)学会辩证思维,我们就能看得全、看得深、看得远、看得活、看得真。辩证思维会使我们充满智慧。诡辩:故意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的要求,为错误论点作辩护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论证。常见的诡辩术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捏造论据、机械类比、轻率概括等。欠钱的是过去的我,去向过去的我讨吧!系统科学是这样描述系统演化的:旧结构稳定机制渐渐失效→系统不确定程度增加→旧结构破坏,系统失去稳定性→新结构确立→系统重新稳定……这种系统演化观,生动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______特征。A. 整体性 B. 对立统一性C. 动态性 D. 多层次性C辩证思维特征:整体性与动态性整体性 动态性区别 原因要求作用特点联系 认识对象均由要素、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各要素和联系丰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整体角度思考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不仅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还要想到未来能科学处理“此”与“彼”、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能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有机统一,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8.2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医学史上曾有这样一个难题:许多失血病人若不及时输血,很可能丧生;若输血,又常常因血液混合而凝集,造成血管阻塞的可怕后果。通过分析血液成分,人们发现,血液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中的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浆中的血清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依据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们分析得出了不同的血型,再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找到了输血的规律。思考:要解决输血难题,人们为什么要分析血液成分?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你是怎样看待其中的思维方法的?如果不深入分析血液的成分,就不能深刻地把握不同血液的性质,在输血时就会出现血液混合而凝集,造成血管阻塞的可怕后果。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是分析到综合的思维方法。探究与分享11、分析思维——在整体中分析部分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1)运用分析思维的必要性(P76):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剖”认识对象。(2)★分析的含义(P76):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注意】……分析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血液的成分把握不同血液的性质发现输血规律整体→部分(3)★分析的常用方法—在科学研究中(P77):---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②定量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例:例:香菜,是一种伞形科芫荽属植物。其营养丰富,内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等,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铁、磷、镁等,其挥发油含有甘露糖醇、正葵醛、壬醛和芳樟醇等,可开胃醒脾。①定性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例:正常人每天饮水1500-2000ml即可,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的水量大约是2000-3000ml,人能通过进食食物可以获取500-1000ml的水分,包括吃水果、吃饭时喝汤都包括在内。正常饮水1500-2000ml是一个基础量,成人每天的饮水量还应该根据季节、环境、运动量的不同而不同。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③功能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例:红牛饮料的功能:一是提神醒脑。红牛含有很多的咖啡因,这类物质对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在饮用之后会明显的兴奋大脑中枢神经,起到提神醒脑、抗疲劳的作用。二是补充能量。④因果分析: 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为什么”的问题。例: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有环境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者的近视发生率较高,这也是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如果再叠加上环境照明不佳、阅读字迹过小或模糊不清、持续阅读时间过长、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更加促使近视的发生与发展。(3)★分析的常用方法—在科学研究中(P77):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①人们需要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的分析。P77-1(矛盾分析法)②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这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3)★分析的常用方法—在社会生活中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实践需要 具体方法 解决问题A.科学 研究 ①定性分析(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成分) “有没有”“是不是”②定量分析( 量“有多少”) 量“有多少”③功能分析 (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 “有什么作用”④因果分析 (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原因) “为什么”B.社会 生活 矛盾分析法(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 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C.哲学 (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分析的常用方法归纳总结1、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6.0g左右的盐分就可以。饮食上盐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高血压的人更不应该摄入过多的盐分。定量分析2、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定性分析3、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因果分析4、电磁弹射可以满足战斗机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的条件,极大的提高了航母的战斗力。功能分析辨一辨:下列属于何种分析思维的方法?(4)★分析的优缺点(P77)优点缺点——精确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片面认识如果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综合的方法如何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思考:门捷列夫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表面杂乱的事物通常是怎么处理的?19世纪中叶,人们已发现63种元素,对单个元素的性质也分别有所了解,但看不出这63种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被发现的元素越多,化学家们越感到迷茫。要从表面杂乱的元素现象中理出头绪,就必须从特性各异的元素中找出某种规律。 门捷列夫把元素的主要特征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对这几十种元素反复加以排列、组合,终于发现:按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显现出周期性。探究与分享2门捷列夫把分析得到的元素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的相关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最终把握杂乱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规律性。综合方法2、综合思维(P78):——根据部分考察整体(1)必要性(P78):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就需要运用综合方法。(2)★含义(P78):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高考结束后,张三准备进行志愿填报,向老师和家长进行咨询。家长从就业角度分析应报考A大学;老师从学校综合实力角度分析应报考B大学;张三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角度分析应报考C大学;最后,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张三报考了B大学。选择哪所大学?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部分 整体(3)★综合的方法(P78):不同的认识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目的和综合范围。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认识领域 ①科学研究中 ②哲学研究中常用方法 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 辩证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目的 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2、综合思维(P78):(4)★特点①优点——整体性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②局限性——精确度不够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2、综合思维(P78):(5)要求: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案例分析: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善治一切驼背,手术简便、价钱公道。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连忙准备厚礼前来求治。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医生说: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思考:这位医生的做法有何不妥?解析:驼背影响身体的总体机能,只顾治病不顾病人死活显然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只重分析而轻综合。医生治疗驼背,认识和解决身体某个部分、某个要素的问题时,是一种分析的方法;但医生的治疗手段不顾病人死活,显然是没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没有正确认识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1.辩证关系 P79-1(1)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2)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3)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2、实质(哲学基础) P79-2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3、正确运用(要求) P79-2①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②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对立主要表现为两者在思维运动的方向相反,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统一主要表现为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知识整合】★分析与综合的区别与联系分析 综合区别 含义不同 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 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特征 从整体走向部分,精确性是其优点 从部分走向整体,整体性是其重要特征常用方法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功能分析、因果分析、矛盾分析 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侧重 问题的“点” 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联系 辩证关系①分析是……基础,综合是……先导;②分析为综合作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总体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功能分析法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2.分析方法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具体。( )×。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3.综合的方法就是分析方法基础上的简单机械相加。( )×。综合是根据各部分之间固有的联系进行的,不是各部分的简单机械相加。4.分析与综合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5.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体现。(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6.认识是综合的结果,而不是分析的结果。( )×。认识过程中的每一步,既是分析的结果,又是综合的结果;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二、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辩证思维特征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关系辩证思维与诡辩论:辩证思维的意义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1)整体性(2) 动态性(1)必要性(2)含义(3)发展历程:(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①必要性:②含义:③要求④作用:①含义:②作用:分析思维必要性及含义方法优点及缺点综合思维必要性及含义方法及目的综合思维的优点及缺点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辩证关系正确运用辩证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令人振奋。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些欧洲朋友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了,开始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审视中国,甚至提出要事事“对等”。2019年12月1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欧洲政策中心举办的欧洲智库媒体交流会上的演讲中认为,中国确实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6、欧盟的1/4,人类发展指数也排在世界80位以后,科技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要求一个刚发展几十年的国家同发展了几百年的国家“对等”,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等”。中国有句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请思考外交部部长王毅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考点训练解析(1)外交部部长王毅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2)①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材料中对我国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科技教育水平、工业化进程等的解读即为分析。②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材料中将中国发展的不同指标进行综合,得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