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规划初中生活》教案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 第二框规划初中生活教材分析本框主要探讨了规划初中生活的意义和要求。从意义上讲,合理的规划可以帮 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从要求来看,做好初中生活规划,需要先确定个人发 展目标,再制订行动方案。本框与上一框从内容上紧密联系,是一个完整的关于“初 中生活”的体系,从逻辑上前后递进,相互照应。学情分析对于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初中时代标志着一个崭新的生命篇章的开 启。然而小学的生活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与初中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这 对刚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适应挑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对 他们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 而指导他们的行动。教学目标政治认同 能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来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道德修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 生活态度。健全人格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特长,发 展健全的人格。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初中阶 段的责任和义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规划初中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 规划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将规划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学生的执行力 和毅力。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 2.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材、案例资料、规划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三国演义经典故事”——《草船借箭》《马谡失街亭》故事。学生通过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师引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做好周密的计划,未雨绸缪,才能取 得胜利。作为刚刚进入初中生活的我们,要更好地度过初中生活,必须对初中生活 提前做好规划。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规划初中生活》。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感受学习生活中的规划1.活动环节一:概念解读多媒体展示图片:国家“十四五”规划暑假学习规划 职业发展规划高中升学规划 思考问题:认真观察图片,想想什么是规划。学生观看图片信息,思考并分享。提示: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2.活动环节二:生活需要规划多媒体出示:初中学习生活规划情况调查问卷。初中学习生活规划情况调查问卷自 我 评 价 小童:我准各参加学校篮球社团,既能锻炼身体, 又能在篮球比赛中为班级争光。 小兵:我喜欢做实验。我想在学校的科技节上向大 家展示我的成果。 小靳:我准各参加学校辩论社团,既能锻炼自己的 表达能力,还能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小秦:学习科目增多了,我感觉每天都手忙脚乱, 等到晚上才知道作业没有完成。思考问题:(1 )小秦遇到的问题,你认为原因在哪里 (2)小童、小兵、小靳与小秦的做法有何区别 分别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并分享。提示:(1)对学习没有规划。(2)小童、小兵、小靳对学习生活有合理的规划,小秦没有规划。教师总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 排。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探究二做好初中生活规划3.活动环节三:确定个人发展目标课堂活动:个人目标我来说(同学们畅谈自己的人生目标) 多媒体出示以下对话:小东:“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是我的梦想。因为每当我看到篮球运动员运球、 扣篮的动作,内心就充满激动、敬佩、美慕,而且我的身高也比较占优势,我要和 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小强:“当一名发明家是我的追求,努力创造更多的智力成果。因为我的性格 比较沉稳,自己不管做什么事都能坚持到最后,而且我的数学成绩好,思维敏捷, 我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小刚:“小学毕业我的成绩还算优秀,我想三年后考入优质的高中,为弟弟作 榜样,为自己的学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思考问题:(1)请你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三位同学的目标是否可行 请说明理由。(2)通过参与活动,你认为我们应如何才能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分享:提示:(1)三位同学的目标都切实可行。他们的目标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都符 合个人的能力和兴趣爱好。(2)我们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条 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教师总结: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我们可以在老师和 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 标。4.活动环节四:制订行动方案多媒体出示材料:目标行动方案 ☆七年级行动计划 第一学期:学习篮球基本动作技巧,并进行简单的集训和 比赛。 第二学期:加强篮球策略和战术的学习。 ☆八年级行动计划第一学期:深入练习篮球基本动作技巧和战术实践,并进 行团队内部比赛。 第二学期:参加外部比赛,在实战中提高技能和成绩。 ☆九年级行动计划 第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比赛技能和策略实践,准各参加校 级比赛。 第二学期:参加封闭式的篮球训练和比赛,为国家中等职 业学校篮球比赛做准备。学生根据以上目标行动方案,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实现目标需要有哪些好方法、好习惯 (2)你觉得制订行动方案,有何方法 提示:(1)坚定目标,保持兴趣;自控力强,有时间观念;拒绝懒惰,能坚持等。(2)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 使行动方案切实可行。教师总结: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使行动方案切实可行。5.多媒体出示教材P7—8 “相关链接”,并思考图示中“低效者”与“高效者” 在做事上有何不同 同学们思考并回答。提示:高效的人:提前安排,计划行事,把一半以上的时间放在做重要但不紧 急的事情上。低效的人:做事缺乏计划性,把多半时间用在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上。教师进一步点拨:(1)高效做事的次序: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 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次序。(2)如何提高做事效率: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好时间。6.多媒体出示材料:实现目标的“力量”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学生,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 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第三组将第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 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教练的指导下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的投篮技巧在20天里没有丝毫长进;第—组进球率上涨 了24%;第三组进球率上涨了26%。思考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材料画线部分,分析如何才能实现目标规划 同学们讨论、分享。提示: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 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7.方法与技能——“努力”也有方法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注重 劳逸结合,从小事做起,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从而提高效率,朝着自己的目标前 进。教师总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 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8.活动环节五:制订初中生活规划多媒体出示以下表格,带领学生尝试填写。初中生活规划书 在品德发展上:在学业发展上:在身心发展上:在审美素养上:在劳动与社会实践上··写完以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讨论。提示:初中生活规划书品德发 展 1.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党史,培养爱国情感。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 感。 3.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4.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学业发 展 1.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2.制订详细合理的学习计划。 3.培养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习惯。 4.三年后考入理想的学校继续深造。身心发 展 1.善于排解心理压力。 2.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4.磨砺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审美素 养 1.学习和了解艺术史,拓展审美视野。 2.积极参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实践 活动,培养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 3.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审美观点。 4.广泛阅读,提高审美情趣。劳动与 社 会实践 1.积极参加校园大扫除,培养劳动观念。 2.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为父母分担 压力。 3.参加农村劳动实践,增强珍惜粮食的意 识。 4.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如植树造林、扶老助幼等,为社会作出贡献。三、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生活。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 定个人发展目标,再制订行动方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行 动,听到自己生命拔节生长的声音,收获成长的喜悦与蜕变。板书设计规划初中生活Error!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引导学生过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和价值的初中生活入手,让学生认识 到合理规划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好规划,如何落实规划。在教学过 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发言,课堂氛围较好,在确立个人发展目 标时,学生考虑不够全面,教师要加以引导。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认识自己》教案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一框认识自己教材分析本课承接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讲述了学生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的重 要性,为开启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奠定了基础。本框《认识自己》主要引导学 生在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学会用理 性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评价,增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学情分析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更加关注 自己,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但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 很难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时甚至会失去自我。只有让学生正确、全 面认识自己,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才能形成更积 极的自我形象。教学目标健全人格 1.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2.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 善自我。 3.能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自我改进。通过自我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 个性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责任意识 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正确认识和评 价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方法。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客观地接受他人的评价,并将其转化为自 我发展的助力教学建议1.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斯芬克斯之谜 有这样一个传说,众神居住的地方叫做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主神是宙 斯,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句箴言。宙斯想把这句箴 言告诉给人类,于是,他派了斯芬克斯来到人间。斯芬克斯决定把这 句箴言化作一道谜语让人们猜。他来到古希腊著名的城堡拜森克,守 候在城堡唯一的井口旁,要求每一位前来打水的人猜这句谜语,凡是 没猜中的,斯芬克斯马上把他吃掉。这句谜语给当时拜森克城民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谜语: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 请思考:你知道这个故事中的谜底是什么吗 这句箴言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导入:同学们能正确认识自己吗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可以通过哪些 途径和方法认识自己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方面话题——《认识自己》。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 一 人贵自知1.活动环节一:“我”的自画像多媒体出示教材P9 “生活观察”,学生分小组完成以下活动。◆“画一画”:每人拿一张白纸,用文字或图画等形式描绘自己,然后折起来, 收集在一起。◆每个人从中抽出一张折叠的自画像,猜一猜这是谁的自画像并说明理由。谈 谈你对这位同学的印象和看法,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思考问题:(1)你对自己了解多少 你的自画像被同学猜出来了吗 (2)为什么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回答。提示:(1)①我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知道自已典型的相貌特征,也知道自已 有时候很害羞,有点胆小。②我的自画像被同学猜出来了,因为我独特的体型特征, 同学们一下子就能认出我。(2)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 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 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教师总结: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重点):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 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 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探究二认识自己的途径2.活动环节二:制作个人简历同学们尝试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简历。提示:可以从相貌、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你在班级或家里的角色、你的梦 想等方面去写。简历完成后,小组同学之间进行展示交流,并思考:我们应如何通过全面分析 认识自己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从性 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 中来认识自已。3.活动环节三——“我”的烦恼多媒体出示教材P10“探究与分享”:在不同人的眼里,我有所不同。数学老师说我是个思维敏捷的学生,语文老师 认为我学习很用功;有的同学说我性格内向,也有同学说我性格外向;在邻居眼里 我勤快又礼貌,在家人眼里我却有点小懒惰,还有些小脾气;爸爸说我已经长大, 妈妈却说我还小。在这么多的评价里,我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思考问题:(1)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各不相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 (2)“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学生讨论、交流。提示:(1)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已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 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2)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对待他人的评价要 用心聆听,注重沟通,勇于面对,理性应对。多媒体出示:魏征敢于直言进谏的故事以及教材P11“方法与技能”,学习正确 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4.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还可以怎样来认识自己呢 学生思考、交流、分享。【教材深挖】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实践的历史,人们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探索世界、认识自我、积累知识和技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自我的重 要途径。教师讲述:我们还能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学习、劳动、人际交往等生活实 践,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证明自己、检视自己,对自己的 认识更加准确,自我形象也更加清晰。5.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我们能不能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认识自己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材深挖】认识自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 我们的身体、能力、优缺点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不断反 思自己,并逐步改进和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实现自己 的人生价值。教师总结: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三、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教师总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你们需要正确认 识自己,理性对待他人的评价,在实践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对未来的自己满怀 期待!你们未来可期!板书设计意义 认识自己途径自我发展 与人交往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自我全面分析他人评价 生活实践教学反思本节课能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系列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通过 活动让学生懂得认识自己不仅仅要自我认识,还要从他人和集体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等基本道理。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畅所 欲言,个性得到了张扬,整体内容掌握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