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1 小数加、减法(一)》教学设计课题 小数加、减法(一)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教材分析 例1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列加法和减法的竖式,应当把小数点对齐。这道例题以购买学习用具为情境,通过解决第一个问题“求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探究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教材让学生试着列竖式,预计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着列,另一种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着列,然后思辨列出的两个竖式“哪一种算法正确”。例1的第二个问题是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把教学内容从小数加法扩展到小数减法,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教材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进一步体验“把小数点对齐着计算”的算理,并内化算法。教学这个问题,要注意两点:一是突出竖式怎样写,加强对算理的理解。二是竖式的百分位上应该用几减几,可以怎样想,从而为例2的教学作些铺垫。“试一试”的第一个教学任务是巩固“小数点对齐”这个必须遵循的计算规则,学生独立进行竖式计算就达到了这个教学目的。第二个教学任务是化简计算结果。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2.学习内容分析: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购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了新的计算要求,并通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突出小数点的处理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步加深和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已具备与整数加、减法计算的相关知识,较容易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当中。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重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 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填对了,我才能去看荷花。 (2)用竖式计算。561+120= 764-121= 师: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整理得出: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2.导入新课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呢?它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关系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加、 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一)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通过交流直接引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积极性,还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讲授新课 任务一:探究两位数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师:星期天,小明、小丽和小芳一起到文具商店购买文具。课件出示:师:认真观察上图,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获取的这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列式?师:能说说为什么用加法?师: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刚才的列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数加法 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师巡视指导并了解情况,然后提问: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展示: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展示:师:上面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正确?师:为什么?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原因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谁还愿意再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发现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齐读问题。学生:算式是4.75+3.4。学生:把两人所花钱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算法。学生:先把末尾对齐再算。学生:先把小数点对齐再算。学生:小数点对齐再计算正确。学生:4.75元是4元7角5分,3.4元是3元4角,4.75+3.4的竖式应当把表示元角分的数分别对齐着写,才便于相加。学生: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把同样计数单位的数对齐着列竖式,最便于计算。 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有效的数学信息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说一说,理解列式的理由,进而明确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结合元角分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利用迁移的思维,建立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列式算理,知道“小数点对齐”的意义,从而掌握计算方法。任务二:探究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师:要求“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应该怎么列式?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师:看来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反馈:小数点对齐,从末尾减起,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算式是4.75-3.4。 学生: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展示反馈。 在小数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继续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任务三:试一试课件出示:小明和小芳一共要用多少元?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师:你能根据获取的数学信息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吗?展示: 师:你能把计算结果化简吗 得数7.40和2.10末尾的“0”怎么处理?师:为什么能去掉 师:正如大家说得那样,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那么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那么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展示反馈。 学生:去掉7.40和2.10末尾的“0”。 学生:根据 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学生: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学生: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末尾对齐。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 通过试一试的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知道了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化简计算结果。通过对比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进一步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课堂练习 基础题:1.列竖式算算。4.75+3.6= 9.66-6.3=2.连一连。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提高题:3.有一堆煤,已经运走了58.25吨,比剩下的多12.8吨。这堆煤有多少吨 拓展题 4.妈妈将一根3.5米长的绳子剪成3段,前两段的总长是1.8米,后两段的总长是2.85米,剪成的三段绳子中间一段长多少米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板书 小数加、减法(一)4.75+3.4=8.15(元) 4.75-3.4=1.35(元)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判断。(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末尾必须对齐。 ( )(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 ( )(3)比3.22多1.3的数是4.52。 ( )(4)1.51元比1.5元多3.01元。 ( )2.在跳远比赛中,小明跳了3.21米,小刚比小明多跳了0.1米,小亮比小刚少跳了0.2米,谁是冠军?选做题:1.填表。2.一根电线长10 米,第一次用去4.8 米,第二次用去4.15 米。这根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多少米?【综合实践类作业】试着寻找小数加减法的题目,求出他们的结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4.1小数加、减法(一)(苏教版)五年级上01教学目标02新知导入03任务一04任务二05拓展延伸06课堂练习07课堂小结08作业布置09板书设计01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010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03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02新知导入1.填对了,我才能去看荷花。1.2+2.3=1.1+3.1=3.1+6.7=9.9-1.1=3.4-3.2=8.7-4.7=6.9-5.3=3.4-1.2=3.54.29.88.80.241.62.202新知导入2.用竖式计算。561+120=764-121=561+120681681764-12164364302新知导入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02新知导入思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呢?它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关系呢?学习任务一探究两位数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03任务一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03任务一(1)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把两人所花钱数合起来 , 用加法计算4.75+3.4= ( )03任务一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小数加法 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03任务一4.75+3.4= (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 3. 4904 . 7 55先把末尾对齐再算。03任务一4.75+3.4= ( )+ 3 . 4514 . 7 58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先把小数点对齐再算。03任务一下面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正确?小数点对齐再计算正确。03任务一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这样计算为什么正确?+ 3 . 4514 . 7 581元 角 分4.75+3.4的竖式应当把表示元角分的数分别对齐着写,才便于相加。03任务一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这样计算为什么正确?+ 3 . 4514 . 7 581个十分位百分位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把同样计数单位的数对齐着列竖式,最便于计算。03任务一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03任务一(1)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4.75+3.4= ( )8.15 元答: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8.15元。学习任务二探究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04任务二(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4.75-3.4= ( )04任务二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04任务二(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4.75-3.4= (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 3 . 4534 . 7 511.35 元答:小明比小丽多用1.35元。学习任务三试一试05任务三小明和小芳一共要用多少元?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4.75+2.65=+ 2 . 6 5044 . 7 57117.40(元)小明和小芳一共要用多少元?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4.75-2.65=- 2 . 6 5014 . 7 522.10(元)05任务三你能把计算结果化简吗 得数7.40和2.10末尾的“0”怎么处理?4.75+2.65=+ 2 . 6 5044 . 7 57117.40(元)4.75-2.65=- 2 . 6 5014 . 7 522.10(元)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05任务三小明和小芳一共要用多少元?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4.75+2.65=7.4(元)4.75-2.65=2.1(元)答:小明和小芳一共要用7.4元,小芳比小明少用2.1元。05任务三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05任务三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点 不同点小数加、减法整数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小数点对齐末尾对齐05任务三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05任务三06课堂练习基础题:1.列竖式算算。4.75+3.6= 9.66-6.3=4 . 7 5+ 3 . 6388.353.36.59 . 6 6- 6 . 333.612.75+2.606课堂练习基础题:2. 连一连。2.216.43-1.75.351.41+0.83.614.11-0.54.7306课堂练习提高题:3. 有一堆煤,已经运走了58.25吨,比剩下的多12.8吨。这堆煤有多少吨 58.25-12.8=45.45(吨)58.25+45.45=103.7(吨)答:这堆煤有103.7吨。06课堂练习拓展题:4.妈妈将一根3.5米长的绳子剪成3段,前两段的总长是1.8米,后两段的总长是2.85米,剪成的三段绳子中间一段长多少米 1.8+2.85=4.65(米)4.65-3.5=1.15(米)答:剪成的三段绳子中间一段长1.15米。【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1.判断。(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末尾必须对齐。 ( )(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 ( )(3)比3.22多1.3的数是4.52。 ( )(4)1.51元比1.5元多3.01元。 ( )07作业设计×√√×07作业设计【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2.在跳远比赛中,小明跳了3.21米,小刚比小明多跳了0.1米,小亮比小刚少跳了0.2米,谁是冠军?小刚:3.21+0.1=3.31(米)小亮:3.31-0.2=3.11(米)3.31>3.21>3.11答:小刚是冠军。07作业设计【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1.填表。所带钱数 5.50元 6.64元 7.16元用去钱数 2.8元 4.2元 3.5元找回钱数 5.91元 4.8元2.7元10.11元1.84元3.66元【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2.一根电线长10 米,第一次用去4.8 米,第二次用去4.15 米。这根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多少米?07作业设计4.8+4.15=8.95(米)答:短了8.95米。08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会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了。我还知道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09作业布置【综合实践类作业】试着寻找小数加减法的题目,求出他们的结果。10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法(一)4.75+3.4=8.15(元) 4.75-3.4=1.35(元)+ 3 . 4514 . 7 581- 3 . 4534 . 7 5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数加、减法》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小数加、减法》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三学段“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能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逐步形成模型意识和几何直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小数和分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和数感。能进行简单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并说明运算过程。能在较复杂的真实情境中,选择恰当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一位小数简单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先结合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把小数加法和减法合在一起,本单元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1和例2主要教学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例3主要教学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三)学生认知情况在学习本单元知识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一位小数简单加减,这位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再加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对小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计算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所以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时,容易出错,需要把整数加减法推广到小数加减法中,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小数点,明确运算顺序。二、单元目标拟定1.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通过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2.掌握在计算器上按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会使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二)教学难点应用小数的性质解释小数末尾添“0”计算的方法。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加法模型的意义,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m1.通过解决问题,产生计算的必要。2.结合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3.引入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让学生不仅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还导学生探索一些数学规律,增强学习的兴趣。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4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代数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一) 1小数加、减法(二) 1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4.1《小数加、减法(一)》 目标: 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任务一:探究两位数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 任务二:探究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任务三:试一试 → 1.知道小数加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 2.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 3.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知道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化简计算结果。4.2《小数加、减法(二)》 目标: 理解和掌握小数减法里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任务一:学习被减数比减数位数少的小数减法 → 任务二:试一试 → 1.会用竖式计算被减数比减数位数少的小数减法,并能检验。 2.能运用在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再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4.3《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目标: 让学生掌握在计算器上按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会使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任务一:探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 任务二:试一试 → 1.能在计算器上按出小数,并用计算器计算“小芸一共用了多少元”。 2.能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小数加、减法(一)》教学设计.doc 《小数加、减法》单元整体设计.docx 《小数加、减法(一)》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