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含义、关系、产生特 征评价标准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阶级性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前情提要人生价值观必修4:哲学与文化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人生的价值第六课(三框八目)价值创造和实现价值与价值观(价值;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判断与选择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客观标准;最高标准)(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自主学习第六课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1.原因 2. 要求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1.原因 2.要求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 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4. 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通读教材79-84页做好预习笔记一目: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2015年:"蛮拼的"2016年:"有付出,就会有收获"2017年:"撸起袖子加油干"2018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19年:"我们都是追梦人"2020年:"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1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2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2023年:“奋斗创造奇迹。”2024年:“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习主席在每年的新年贺词中强调劳动和奋斗!壹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1. 原因:(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劳动中创造价值2. 要求:在奉献中实现价值(1)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②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对袁隆平来说,下田就像一日三餐一样平常。年迈的袁隆平依然经常穿上水田靴,骑着摩托车到水稻田里看一看,忙碌在田间地头。而研究水稻的这几十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他说:“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二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01屠哟哟(药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但她强调,“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青蒿素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我国一项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那个科研团队,包括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她说对于这个贡献,除了她,还有很多人应该被记住!屠呦呦的成功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吗?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壹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3.创造和实现个人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个性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2021·浙江·高考真题)从充满青春朝气的“小青荷”、发挥余热的“银发联盟”,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国际面孔……如今,志愿服务在浙江大地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样态,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大显身手。由此可见,实现人生价值( )①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②需要努力发展自身才能③必须投身志愿服务④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②:材料没有涉及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身才能,②观点与题意无关。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而不仅仅是投身志愿服务这一种形式,③排除。B(2021·天津·高考真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这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②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脚踏实地、顽强拼搏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①错误。④:材料不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排除。C三目: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壹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1. 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 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4. 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三大途径1.根本途径:2.客观条件:3.主观条件: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价 值 的 创 造 与 实 现根本途径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6.3小结④ 要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实现人生的价值6.1 价值与价值观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6.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人的价值(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影 响第六课小结(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影 响作用标准措施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6)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如何实现人生价值)(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要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5)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3)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闻“汛”而动、听令而行,在河北省“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感到有依靠。”2023年8月5日5时20分,河北献县陌南镇山秋村的抗洪抢险突击队队员张志国在巡堤时发现大堤有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排查。有着30多年党龄的张志国毅然跳进水里,在没过胸口的洪水中反复探查,终于探查到隐患的具体位置。“我是一名党员,为了大堤安全,就是受再大的苦,也值得!”张志国朴实的话语,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重大斗争中经得住考验,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越是面对灾害,越是检验担当。在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中,党员干部必须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责任与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凝心聚力,打赢防汛抗洪救灾这场遭遇战。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张志国英勇事迹的认识。答案:①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张志国为了大堤安全通过自己保护大堤的行动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张志国的英雄事迹反映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③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张志国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④张志国在弘扬劳动精神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