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件(共2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件(共2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真理
含义
特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
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人不怕犯错误,要正确对待错误
思维导图
重点难点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真理的含义、特点教学重难点真理是客观的
01
探究与分享
“有用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者詹姆士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圣人之言、领袖之话就是真理。
被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思考:你支持哪个观点?
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什么样的认识能够被称为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如果:人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
相符合
不符合
正确的认识
错误的认识
真理
谬误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一、真理是客观的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思考:真理属于认识的范畴,认识是主观的,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
原因:(1)真理的内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客观的
(2)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注意: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有人认为月亮上住着美丽的嫦娥、桂树、砍树的吴刚,还有奔跑的玉兔;有人认为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认识的多样性
真理的唯一性
思考:面对同样的月亮,人们的认识为什么不相同?
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认识具有多样性
真理具有唯一性
深化拓展
1.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2.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认为“有用即真理”“强权即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02
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思考:“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是否适合于任何条件?
平面上:三角形内角和=180°
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和<180°
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180°
三角形内角和>180°
三角形内角和<180°
三角形内角和=180°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
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出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变成谬误。
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要求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真理是具体的
俄国革命
中国革命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思考:俄国革命的理论为何在中国行不通?
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真理是具体的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一孩政策在实施35年正式结束。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思考:二孩、三孩政策的实施是否意味着一孩政策是谬误,为什么?
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真理是具体的
①区别: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同客观不相符合的认识,二者有严格的界限。
②联系: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误区: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原理1: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原理内容】①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②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①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混淆真理和谬误。 ②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中坚持、检验和发展真理。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03
海水稻是具有耐盐碱的水稻,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
1986年,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员陈日胜在湛江海边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经过多年种植和反复的科学实验,人们对海水稻的特性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其定名为“海稻86”,但产量较低、口感略差仍是瓶颈。
2012年,袁隆平院士组建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开始耐盐碱水稻的选育研究,从2012年至2022年,耐盐碱的海水稻已从科研试验阶段发展到产业化、规模化推广。
2023年中国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全国种植平均亩产可达到450公斤以上。示范推广种植海水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拓展耕地资源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海水稻的探索历程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海水稻从发现到多年种植,反复试验,才有了进一步了解和发展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反复性的含义: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表现为原有的认识有局限,甚至错误,后来加以完善、修正。 )
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正确的认识往往要:
实践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
认识对象
认识主体
认识基础
人类是世代延续,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
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海水稻的认识还要继续深化拓展,以取得更高产量、更好口感、更可抗病抗旱等。
认识无限性的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986年,陈日胜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经过多年种植和反复的科学实验,人们对海水稻的特性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其定名为“海稻86”,但产量较低、口感略差仍是瓶颈。
2012年,袁隆平院士组建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开始耐盐碱水稻的选育研究,从2012年至2022年,耐盐碱的海水稻已从科研试验阶段发展到产业化、规模化推广。
2023年中国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全国种植平均亩产可达到450公斤以上。示范推广种植海水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拓展耕地资源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注意:
①认识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②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认识上升性的含义: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注意:真理被推翻(×)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人的认识永远达不到真理(×)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原理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原理内容】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主客体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应用:以前,人们往往认为......现在,科学家发现....../认识是从......到......的发展过程。/对某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是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创新、更新、提高认识/打开新局面、新形势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真理
含义
特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
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人不怕犯错误,要正确对待错误
思维导图
判断正误
1.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2.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它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3.真理也包含谬误成分。
4.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认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提示:被实践证明的、已经确定的真理不会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提示: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提示:真理与谬误界限不容混淆,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5.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真理在谬误的基础上产生
提示: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
6.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提示: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真理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客观的,真理是不变的
提示: 真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8.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提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判断正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