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5.3社会历史的主体
1.把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培养科学精神。 2.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念,形成政治认同。 3.通过学习,提高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树立公共参与意识。 1.一个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体。
2.三个表现: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一个观点:群众观点。
4.一条路线:群众路线。
5.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
——梁启超
——毛泽东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注意:
①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②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4种人)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体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
(除了敌对势力、犯罪分子外,其余人都是。)
注意: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
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除了敌对势力、犯罪分子外,其余人都是)
观点一:梁启超:“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观点二: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思考:
上述观点分歧在哪里?究竟谁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注意:英雄创造历史,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人民群众的地位: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是固定不变的。
2、英雄杰出人物不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3、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都是人民群众。
4、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一样的。
5、劳动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唯一主体。
6、杰出英雄人物比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大。
×
×
×
×
×
×
【辨 析】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 ?(人民群众的作用?)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来制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人民来生产?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口罩生产
方舱医院建设
疫苗研发
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
全体公民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西游记》等名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
全体公民
(文学家、艺术家只有深入群众,扎根生活才写创出好作品)
(文学家、艺术家吃穿住用都需要劳动人民提供)
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鲁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
全体公民
(文学家、艺术家只有深入群众,扎根生活才写创出好作品)
(文学家、艺术家吃穿住用都需要劳动人民提供)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
全体公民
(文学家、艺术家只有深入群众,扎根生活才写创出好作品)
(文学家、艺术家吃穿住用都需要劳动人民提供)
(民间音乐家盲人“阿炳”创作了《二月映泉》)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
全体公民
(文学家、艺术家只有深入群众,扎根生活才写创出好作品)
(文学家、艺术家吃穿住用都需要劳动人民提供)
(民间音乐家盲人“阿炳”创作了《二月映泉》)
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鲁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
全体公民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古罗马奴隶制灭亡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地位: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表现:在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关键词:
人民╱人民群众╱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维护群众利益╱弱势群体╱关心民生╱以人为本╱人权
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有着怎样的观点和路线?
1、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内涵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内涵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2)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地位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意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②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③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要求
区分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党制定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和前提基础;
而群众路线则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要求与体现。
小结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
通过
创造
历史
精神财富创造者
要 求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 群众路线(方法论)
意 义
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世界观)
社会历史的主体
实践
物质财富创造者
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