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授课人: 授课班级:一、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二)课标解读对比两版课标要求可以发现,相比于实验版课标,新版课标更强调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要求学生学会读图析图、对比归纳总结;从“说出”到“说明”的转变,意味着学生不仅要 做到“了解”的程度,更要达到“理解”的高度。“运用示意图”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行为动词“说明”既是学生要发生的学习行为,也表明学生能力要达到的层次水平;“地球 的圈层结构”既是要说明的对象,也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与核心概念。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畴,旨在让学生认识地 球的圈层结构,这是学生学习和将来步入社会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对应 的教材内容是必修《地理1》“地球的圈层结构”中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科书采取了 “正文+阅读+探究+活动”的方式展示本部分内容,均以文本和示意图相结合的形式说明。 其中,正文文本按照“总—分”的顺序介绍了地球内部总体分层情况和各圈层主要特征,图 像用嵌套式立体结构图,从不同空间视角和空间尺度直观地展现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阅 读”和“探究”部分介绍的是地震波的特点及根据地震波传播特点界定莫霍、古登堡两个界 面的方法,从而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的划分提供依据。活动部分设计了“地心穿越 之旅”的活动,并通过问题设置引发思考。上节课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而本节课要“走 进”地球,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对上节课的深化。同时也为后面探究地球的外部圈 层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由于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生活,可能还不太适应高中的 学习,容易产生失落感。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教 师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类比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化抽象为具 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利用示意图和比较法,培养学生读图绘图、 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给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 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四、教学目标1、阅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位置、主要成分和相互关 系,能够说出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区域认知)2.阅读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区分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说明内部 圈层的位置关系以及岩石圈、软流层位置。(综合思维)五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运用资料,说明地震波的分类及传播特征,横纵波的异同。(二)难点:运用资料,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分,软流层的位置。六、课型与课时分配(一)课型:新授课(二)课时分配:1课时七、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一)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二)教学媒体:多媒体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我们俯视地球,发现了自然界 中的许多事物,请结合所看到的画面思考: 【问题一】将看到的各种自然事物,按照大气 圈、水圈、生物圈进行分类。 【问题二】各种圈层间是否存在联系 【情境代入】观察 图片,思考问题。 引出本节 课的课程 内容环节一: 从外面看 地球 【活动一】展示图片 【阅读地图,做出 总结】大气圈、生 物圈和水圈的解 释。 提高学生 阅 读 地 图,获取 关键信息 的能力环节二: 地心旅行 的准备 【活动二】在旅行前,我们需要了解地球内部 构造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探测 地球内部的情况 【思考问题】 科拉超深钻孔是苏 联于1970年在卡 拉半岛地区所进行 的一项科学钻探工 作,其中最深的一 个钻孔1.2262km, 至今保持世界最深 钻井记录。奇思妙 想。 培 养 看 图、读图 的能力, 综 合 思 维。【活动三】如果有三个地球仪,能不能在不打 破、不移动地球仪的前提下,判断出其中哪个 装满了水,哪个装满了沙子,哪个是空的 【思考问题】如何 判断地球仪中的物 质 培养综合 思维的核 心素养。【活动四】认识地震波的概念和类型。 【总结】认识地震 波的概念和分类。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液、气【活动五】当地震发生时,同一地区的陆地和 水面船上的人,震感有何差异 【思考问题】陆地 上的人先感受到上 下颠簸,后感受到 左右摇晃 ;水面船上的人只 能感受到纵波,上 下颠簸环节三: 探索地心 结构 【活动六】结合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找到 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变化较大的位置,并将其 表示在空白的图中。 【动手绘制】 引导学生 阅 读 地 图,分析 问题地能 力。通过 类比,吸 引学生的 注意力加 深印象。(速度/km·s'1.00020004.006.000)【活动七】地壳的厚度是否均匀 【思考问题】不均 匀,一般来说陆壳 厚,洋壳薄。(高原上地平原)【活动八】我们感受到的地面是坚硬的岩石, 为什么还会出现地球板块的运动 【思考问题】软流 层,地幔柱。小结 【小结】教师指导学生在知识、方法和情感上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请学生画出地球 圈层结构图(内部和外部)。 【 总 结 】 巩固所学 知识九、参考资料[1]高中地理新课标[2]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十、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课一“探究式学习”为核心,围绕“地球的圈层结构”主题展开,通过 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然而。也存在不足,如部分 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紧凑,导致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