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创新永无止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创新永无止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1、文化认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自觉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做贡献。 2、道德修养: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创新精神,自觉提高创新能力。 3、责任意识: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知道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必要性和举措。
教学 重点 我国科技发展现状
教学 难点 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故事: 李明最近迷上了一个想法:制造一台能够自动清洁并优化环境的智能机器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斗,李明终于造出了初代机器人。然而,初次试验并不顺利,机器人在运行时出现了各种问题。 李明继续投入研究,不断对机器人进行改进和优化。他学习了更多的先进技术,与同行交流心得,甚至跨领域寻求灵感。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造出了一台功能完善、运行稳定的智能机器人。 这台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清洁环境,还能通过数据分析提出优化环境的建议。它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科技小镇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更加宜居的环境。 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创新?创新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授新课 全球太空竞争: 2024年1月8日,美国新一代大火箭——ULA火神VC2s迎来了其首次飞行任务。这枚承载着创新技术与厚望的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标志着美国航天领域的一次重要里程碑。 2024年2月17日,日本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H3的2号机在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 。此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确认火箭的姿态控制和星箭分离性能,载荷包括VEP4模拟载荷以及CE-SAT-1E、TIRSAT卫星。H3火箭全长63米,直径5.2米,是H2A火箭的升级型号,由JAXA和三菱重工联合研发,耗资巨大。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日本航天技术的重要进步,有望降低发射成本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4年5月30日,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了“联盟号2.1a”火箭,该火箭搭载了“进步MS-27”货运飞船 。此次发射任务旨在将进步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为国际空间站提供必要的物资补给。进步号货运飞船作为俄罗斯空间站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空间站运送燃料、食物、水以及其他设备和实验用品的重任。此次发射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雄厚实力,也为国际空间站的持续运行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思考: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争夺“制空权” 提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思考:你还了解哪些中国成就?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创新指数排名世界第12位,排名第一的是瑞士,第二的是瑞典,第三的是美国。中国的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进步贡献率是60%,而发达国家是80%左右。芯片自给率仅为23.3%:芯片种类繁多,包括常见的手机处理器芯片电脑CPU芯片等。小到手机,大到汽车高铁,都需要芯片。中国在芯片行业布局较晚,设备制造相对滞后,现在被“卡脖子”最狠的就在这一块。 95%的高端医疗设备依靠进口: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干亿美元,但是95%的高端医疗设备仍然依赖于进口,超声影像、核磁共振、CT.……….这些体检就能用到的常见设备,都来自于美国通用、飞利浦等供应商,除了大型设备,就连看似普通的人工血管,我国也得靠着外国企业的供应。四大浏览器内核没有一款属于中国:虽然国内推出多个品牌的浏览器如百度浏览器,QQ浏览器,360浏览器等,但其核心技术都不是自己原创的,这些内核均为美国厂商研发。 思考:我们国家还面临哪些不足之处? 提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新闻链接:“神舟十八号”背后的“科技自立自强 自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至2024年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中国航天强国之梦在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下逐步成真,这背后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不懈追求。从“向科学进军”到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提出,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直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党中央始终精准引领我国科技创新方向,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神舟系列自诞生便面临国外技术封锁与供应限制,但历经从无到有、由有转优、由弱变强的历程,最终实现原材料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达到国际载人航天先进水平,展现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的坚定决心。正是得益于一批批科研人员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我们才拥有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信心。这一历程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篇章,也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思考:“神舟十八号”背複讒慀绎玨蚪咫沭翅价“科技自立自强”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什么启示 提示: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新闻链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德仁: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 2024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表示将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500万元将交给武汉大学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学金”300万元交给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他说:“支持对创新人才培养”,这是应当做的事情! 思考:李德仁院士把800万元奖金用于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现了教育有何重要性 提示: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链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习近平参加联组会,会上,习近平谈到了教育公平。他说:“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学区房加价很高,都往好学校的片区钻啊”“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这些教育问题积整已久,既关系到亿万家庭,也和国家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得花很大一番力气来破解。习近平到清华大学考察。他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雪”习近平到青海考察。他看见刚刚放学的孩子们正在“四点半课堂”写作业做手工。“孩子们放学后,得有人接得住啊。”让课后服务在学校、社区家庭之间无缝对接,让孩子们得到妥善照看,既是干家万户的现实问题,也是一道群众满意与否的必答题。 思考1: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这么重视教育问题 提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思考2:相较于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森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品析名句:“中国通过自己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而不靠买别人的技术,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赢得世界的尊重。” ——董明珠 提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新闻链接:华为逆境中的崛起:从制裁困境到科技突围的华章 2019年5月,华为被美国列入贸易管制黑名单,面临谷歌停止GMS服务、多家美国芯片断供等困境。2020年5月,美国升级制裁,要求使用美国技术的厂商向华为提供芯片须获政府许可,导致台积电、三星等无法为华为制造先进芯片,麒麟芯片生产受阻。同年8月,美国再推新制裁,进一步限制华为技术使用,并将38家华为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2021年3月,第四轮制裁限制涉及美国技术的产品供应华为5G设备,致其5G芯片仅能当4G使用,影响P50系列。面对困境,华为实现科技突围,推出多款自主研发的高端芯片,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缓解供应压力,助力中国芯片产业。同时,鸿蒙系统的推出标志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的突破,具备自主性、安全性和跨平台能力,提升智能设备生态话语权。2023年8月,华为海思麒麟芯片中断三年后回归,Mate60搭载自主芯片,被誉为史上最强大的Mate手机,打破外国芯片垄断。 思考:华为的突破说明了什么 这启示我们应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提示:.企业创新的重要性 ①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②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2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红红所在班级拟召开“'2024年两会”你最关注什么”主题班会,要求每个人提出自己关注的热词,变变上网找观点的过程中发现了“新质生产力”热词,两会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表明( ) A.我国已从科技大国迈入科技强国行列 B.我国坚持推进以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C.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我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来自全球1亿数字火炬手接力汇聚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这是亚运史上首次数字点火,也成为亚洲奥林匹克史上的经典时刻。这表明中国( ) A.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正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C.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D.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3.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下列举措有利于直接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是( ) 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②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④深化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部署,要求教育系统在加强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下列对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传导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教育发展促进人才选拔,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②我国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 ③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激活教育事业发展活力 ④拔尖创新人才投身实践,助推创新能力更上台阶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