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讲 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讲 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
目录
0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海水性质 3
知识梳理 3
知识点1 海水温度 3
知识点2 海水盐度 6
知识点3 海水密度 8
核心突破 9
考点 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9
题型01 海水温度 11
题型0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3
题型03 海水密度 13
考点二 海水运动 14
知识梳理 14
知识点1 海浪 14
知识点2 潮汐 15
知识点3 洋流 18
核心突破 20
考点1 洋流分布规律 20
考点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6
题型01 海水运动其他形式 31
题型02 洋流形成与分布 31
题型0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2
热点应用 34
01 雾 34
02 温盐环流 37
03 双层海——黑海 40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考点提取
海水性质 2024福建卷,6题,3分,通过底层海水温度与海平面变化判断海南岛东部海域的风向,海水温度 2024安徽卷,12-14题,9分,甲海区海水年均盐度高于乙海区的原因是及7—8月份表层与50m深度海水温度相近的主要原因,海水温度与海水盐度 2023山东卷,8-9题,6分,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及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盐度 2023山东卷,6题,3分,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及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是,海水盐度
海水运动 2024安徽卷,15-16题,6分,堡镇月平均潮差明显大于天生港的主要原因,天生港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潮差为该月最大,该日图片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可示意为,海水运动之潮汐 2024广西卷,19(1)题,6分,波浪能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上的困难及,海水运动之波浪 2023山东卷,7题,3分,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海水运动与密度流 2023广东卷,19题,10分,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先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及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8千年支持的理由,海水运动之洋流形成
命题趋势: 近两年,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的考查频率提高。命题多作为选择题的部分选项来考,但具备命制综合题的潜力。随着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的性质将会成为高频考点,洋流考查的可能性会提高,海水的其他运动形式也会成为新的考点。
考点一 海水性质
知识点1 海水温度
(1)概念
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海洋学上一般用摄氏度(°C)来表示海水温度。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影响因素
海水的温度状况受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海水深度、洋流等。
(3)时空分布规律
①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②南北半球: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近似平行纬线,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③时间分布: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一天中14—16时水温最高。
④等温线疏密特征:不同温度性质海流交汇处,等温线特别密集。
思考:海水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赤道附近?
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陆地对海洋表层水温影响较大。在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陆地温度要比海洋温度高得多,同时陆地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也比海洋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多得多,这些热量传递给同纬度的海域,导致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域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北纬10°附近。
⑤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原因:海水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海洋深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时空分布规律 变化规律 原因
随时间变化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夏季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太阳辐射季节变化)
随空间变化 沿南北方向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沿东西方向 暖流经过的海域温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域温度偏低 同一纬度,暖流水温高于寒流
沿垂直方向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太阳辐射能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少
(4)海水温度的影响
知识点2 海水盐度
(1)概念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盐度是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分布规律
①世界大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递减。
海域 差异 赤道海域 气温高,蒸发强,但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不高
副热带海域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最高
中高纬海域 气温较低,蒸发较弱,盐度较低
南北半球 纬度40°~60°附近海域,北半球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该纬度带 北半球陆地广阔,有较多的河川径流入海,对海水起稀释作用
极值海区 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盐度最低海区是波罗的海
若比较该纬度沿海地区,北纬40°~60°海区的盐度低于南纬40°~60°,原因是北纬40°~60°沿海地区有众多河流注入。(鲁教版)
若比较该纬度的大洋内部,北纬40°~60°海区的盐度高于南纬40°~60°,原因是北半球该纬度海区为暖流,南半球该纬度海区为寒流。(人教版)
②垂直方向: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②入海径流:大量径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较低。
(4)海水盐度的开发利用
①人类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长芦盐场——中国最大的盐场:沿岸为淤泥质海滩,滩涂宽阔;全年雨季短且降水集中;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有利于海盐生产。
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地处淤泥质海岸,东南夏季风的背风坡, 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蒸发强烈,利于海盐生产。
盐场形成条件:
②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③海水养殖
海水盐度稳定利于养殖。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④淡化海水
海水淡化,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海水冲厕;作为工业冷却水。
知识点3 海水密度
(1)影响因素
概念:海水密度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单位是kg/m 。
(2)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①赤道海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表层海水密度最小。
②极地海区→海水结冰、盐度较高→表层海水密度最大。
③近海沿岸密度小,海区中央密度大,河口地区密度最小。
垂直分布: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通常情况下,在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再往下则密度变化很小。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特殊分布:有时随深度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海水浮力也突然变小,出现“海中断崖”现象。
①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
②约从1 500 米深度开始:海水密度垂直梯度变小。
③在海洋深层、海水密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
时间分布: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
(3)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的密度差异会产生密度流,表层海水由盐度低的海区流向盐度高的海区,影响海上航行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航行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
军事侦察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声波侦测到
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有时候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海水浮力也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考点 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海水温度 外海或大洋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温度越低,盐度越低
蒸发量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小,盐度越低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降水量越小,盐度越高
入海径流 近岸地区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无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高
洋流 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低
封闭程度 主要影响内外海水的交换能力和交换量。有高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高;有低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冰情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低
因素 红海(盐度最高)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
位置
气候 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位于副极地海区,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淡水汇入 两岸为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地淡水注入 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注入
海区形状 海域较封闭,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海域封闭,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
(2024·山东卷)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洋流
【答案】1.C 2.D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区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夏季该地盛行西南季风,该海域为离岸风,形成离岸流,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浮游生物密度较高,7月为北半球夏季,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C正确;1月、4月、10月该海域上升流不强,营养物质较少,浮游生物密度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N区域纬度位置较低,附近陆地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气温和降水季节差异不大,蒸发量季节差异也不大,不是影响盐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AB错误;N区域附近岛屿较小,且N海域离陆地较远,径流补给量较小且季节变化不大,C错误;7-8月孟加拉湾沿岸降水多,入海径流量大,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将孟加拉湾北部盐度较低的海水带到N海域,而12月-次年1月,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N海域受孟加拉湾北部低盐度海水的影响小,故N海域12月-次年1月盐度较高,D正确。所以选D。
题型01 海水温度
研究表明,中美地峡西侧海域受赤道逆流影响,存在季节性暖池(多年平均海水表层温度大于28°C的暖海区)。受各种因素影响,中美地峡两侧海面温度季节和空间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某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中美地峡东西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中美地峡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图中甲、乙两处表层海水温度与周边海域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 )
A.陆地风势力强 B.海域较为封闭
C.汇入径流较多 D.寒流影响显著
3.与冬季相比,夏季中美地峡东、西两侧海域表层海水( )
A.东侧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升高 B.西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C.西侧海域的渔获量全年最多 D.东侧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变大
【答案】1.D 2.A 3.B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冬季气压带、风带整体南移,表层海水水温偏低,加之受东北信风影响,中美地峡山地狭管效应明显,离岸风势力强,西侧海域上升流明显,导致表层海水温度较低;中美地峡东侧海域受陆地阻挡,北赤道暖流在此汇聚,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导致冬季中美地峡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大,D正确。夏季赤道逆流北移,中美地峡西侧海域暖池效应明显,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小,B错误;春季和秋季大气环流稳定,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小,AC错误。故选D。
2.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海域为1月,北美大陆冷空气南下,受东北信风的叠加作用,狭管效应显著,陆地风势力强。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导致甲、乙两处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偏低,A正确;甲、乙两处海域宽阔,不封闭,B错误;冬季降水较少,西侧海域汇入径流较少,C错误;寒流流经,导致海水等温线呈条带状,不符合图中海水等温线的闭合状态,D错误。故选A。
3.分析可知,与冬季相比,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逆流在陆地轮廓影响下,在中美地峡西侧海域汇聚,形成夏季暖池效应,故西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升高,B正确;夏季东侧墨西哥湾海域降水多,汇入径流量多,表层海水盐度降低,密度变小,AD错误;西侧海域冬季受上升流影响,营养物质随冷海水上泛,生物丰富,渔获量全年最多,C错误。故选B。
题型0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盐水楔是指在河流入海口处,密度大的海水沿河床底部侵入河口形成的界面清晰、形态稳定的楔形水体。下图示意河口盐水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下列河流入海口处盐水楔不明显的是( )
A.尼罗河 B.密西西比河 C.湄公河 D.亚马孙河
【答案】4.D
【解析】4.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其河口位于大西洋。由于亚马孙河的巨大径流量,海水在河口地区可能会被大量淡水所稀释,导致盐淡水密度差异减小,因此盐水楔现象可能相对不明显。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湄公河的径流量相对较小,因此和亚马孙河相比,盐水楔现象会相对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题型03 海水密度
盐水楔是指在河流入海口处,密度大的海水沿河床底部侵入河口形成的界面清晰、形态稳定的楔形水体。下图示意河口盐水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盐水楔的变化特点是( )
A.河口越宽,盐水层越厚 B.越深入河口,盐水层越厚
C.盐淡水密度差大,入侵距离远 D.水下地形坡度大,入侵距离远
6.盐水楔对河口附近的影响主要是( )
①冰期延长②地下水位上升③水质变差④泥沙淤积增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5.C 6.D
【解析】5. 盐淡水之间的密度差异是盐水楔形成的主要原因,密度差越大,盐水楔的推进距离也就越远,C正确。越深入河口,河水注入形成的淡水层越厚,盐水层应当越薄,B错误;盐水层厚度与河口宽度不一定是简单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A错误;水下地形坡度越大,越不利于盐水入侵,入侵距离越近,D错误。故选C。
6.盐水楔是由密度大的海水沿河床底部侵入河口形成的,这会导致河口附近的水体盐分含量增加,从而水质变差,③正确;盐水楔的存在和运动特性会显著影响河口的泥沙悬浮、输运和沉积。盐水楔产生的密度环流会加大底部涨潮流速,减小落潮底部流速,从而阻止河流底部泥沙向外海排泄,并加强河口外泥沙向内转移,导致河口地区产生淤积。盐水楔的入侵还会引起盐淡水交界处附近出现浑水泥沙浓度增大的现象,这也会进一步加剧河口的泥沙淤积,④正确;选项①冰期延长和②地下水位上升,它们与盐水楔的存在没有直接关联。冰期的长短主要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地下水位的上升则与地质、降水等多种因素相关,并不是盐水楔直接导致的结果,①②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考点二 海水运动
知识点1 海浪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主要包括风浪、涌浪等。
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
(1)海浪的主要类型
①风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②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影响: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③风暴潮——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
案例:荷兰三角洲挡潮闸工程位于荷兰三角洲地区的一个由堤防闸坝组成的庞大防潮抗洪系统。位于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德河的入海口,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大部分土地低于海平面。
(2)海浪的影响
①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②对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例如,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而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则应避开大的海浪。
③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④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⑤波浪也是一种重要海洋能资源。
海洋中有丰富的波浪能和水,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最易于直接利用、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波浪能发电可分为能量采集系统和能量转换系统两部分。
知识点2 潮汐
概念: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成因:能量来自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地球上的海水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二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月球引潮力。
规律:一天两次海水涨落,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最为明显;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①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当日地月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②当日地月大致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小潮。
潮汐的影响:沿海各地,每日潮涨潮落的时间准确、可查;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行业 影响和应用
渔业 大潮流水急,鱼群容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栖居于中上层;小潮流水缓慢,鱼群易集中推向内海,并下沉海底,利于捕捞
制盐 涨潮时高盐度海水被推向岸边,可提取海水晒盐
航运 潮流影响着航行速度,潮汐影响大船进港时机
养殖 利用潮间带发展水产养殖业
发电 可以利用潮汐发电,提供清洁能源
潮间带采集养殖:福建霞浦紫菜养殖场,人们用竹竿搭出养殖紫菜的网帘,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中,可吸收养分。
潮汐能: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潮汐能的优点:清洁、可再生;相对稳定的可靠能源,很少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年总发电量稳定,不存在丰、枯水年和丰、枯水期影响;不需筑高水坝,不存在人口迁移、淹没农田等复杂问题;运行成本低。
缺点:潮差和水头在一日内经常变化,在无特殊调节措施时,出力有间歇性;投资成本高;需作特殊的防腐和防海生物粘附处理
人类活动 潮汐规律的利用
船舶进出港口 选择涨潮时
赶海 即潮间带采集,需在落潮期间进行
观潮 选择潮差大的大潮时段
冲浪 应该避免落潮时段,因为落潮期间浪高较小
游泳 避开涨潮和落潮的时间段
盐场建设 涨潮时带来高盐度的外海海水,便于提取海水晒盐
海产品养殖 利用潮间带养殖
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
①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出现大潮,潮差大;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出现小潮,潮差小。
②海湾轮廓:海湾“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
③海上风向:海上盛行风吹向河口内,会使得更多海水进入海湾,潮高会更高,潮差也会 更大。
④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较大,则河水和潮水叠加,潮高就会更高。
河口潮汐:河口地区受河口形状、河床摩擦效应及上游下泄径流的影响,会形成独特的河口潮汐。河口潮汐按潮差大小分为三类:强潮河口,如钱塘江口;中等强度潮汐河口,如长江口;弱潮河口,如珠江口。
知识点3 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洋流是海洋中以水平流动为主的“河流”。是地球表面热量、水分的重要调节者。
由于海水摩擦力的存在,表层洋流流速最快,越往下流速越小,到一定深度减弱为零。
(2)洋流的形成: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洋流在形成之后,其流动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的影响。
(3)洋流的类型
1)按照性质分类:寒流和暖流
①洋流的流向和水温高低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②洋流的流向和纬度高低
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
温馨提示:
(1)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同理,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寒流。
等温线图判读洋流
4)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①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如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南极环流、西风漂流)。
②密度流:相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密度流比风海流的深度大,所以深层海流一般是密度流。在两侧海水盐度相差较大的海峡处存在密度流,表层海水由盐度低的海区流向盐度高的海区,影响海上航行,而深层海水由盐度高的海区流入盐度低的海区,影响潜艇。如直布罗陀海峡处、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等。
③补偿流:由于海水挤压或分散引起,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可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其中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上升流是因为离岸风吹佛岸边海水被吹走,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充形成,为寒流,如出现在回归线大陆西岸的寒流。下降流往往是吹迎岸风,远处吹来大量海水在重力作用下沉形成,为暖流,如冬季的索马里暖流。
思考:下列海峡处的洋流运动方向
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地中海
曼德海峡:印度洋→红海
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波斯湾
轮船由大西洋驶进地中海:冬季:顺风顺水;夏季:逆风顺水
依据 分类 定义 典例
按性质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 千岛寒流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 日本暖流
按成因 风海流 在盛行风吹拂下,表层海水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西风漂流
密度流 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的,使海水流出的海面海平面降低,相邻海区的海水流过来进行补充。
补偿流 不同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运动。 秘鲁寒流
考点1 洋流分布规律
(1)结合气压带、风带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①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性质有什么不同?
北半球:暖流
南半球:寒流
②南北半球的大洋环流是否完整?为什么?
北半球:完整
南半球:不完整
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
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以及南极环流
③印度洋的洋流有什么特点?
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2)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
让学生总结:
中低纬度海区(北印度洋除外):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东寒西暖);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东暖西寒)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无) 西风漂流(顺时针)
大洋: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东暖西寒);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东寒西暖)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小结)
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
分布海区 中低纬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环流方向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逆时针
洋流性质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暖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寒流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暖流
洋流模式
(3)特殊的环流模式
1)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①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图左)。
②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图右)。
2)南半球西风漂流: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大陆,寒流性质;
3)南极洲外围(66°34′S附近):南极环流,极地东风吹拂呈逆时针,为寒流。
南极大陆外围的大洋环流:南极大陆绕极环流(由方向相反的两圈环流组成)。在南极大陆外围的海域分布着环绕地球一周的绕极环流。它由方向相反的两圈环流组成,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两圈环流形成了海水的辐散带,从而引起深层海水的上升。
(4)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
①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球。
②依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
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的,位于中低纬海域;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的,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③依据洋流流向判断季节
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夏季。
(5)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判读
1)判定南、北半球
①常用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
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
第二步:根据南北半球确定洋流方向(顺、逆);
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②依据海水等温线数值在南北方向上的递变规律判断
若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则该海域在北半球;若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为北半球海域。
2)根据等温线判定洋流性质、流向及名称
内容 方法 图示
判断 性质 “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 如图,A是暖流,B是寒流
确定 流向 “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该图为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则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判断 名称 该图若为大西洋某区域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甲的推理过程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流向低值(高纬地区)→暖流→巴西暖流
3)根据海陆轮廓、岛屿等地理事物进行判断
①判读陆地轮廓,确定所在大洋
图中E点位于北美洲,其南面为墨西哥湾;F点位于欧洲;D点位于非洲,由此判断图示海域所属大洋为大西洋。
②判读纬度,确定海域位置
图中虚线代表的纬线穿越墨西哥湾和非洲大陆北部,应是北回归线,由此确定图示海域为北大西洋的中低纬海域。
③判读洋流流向,确定洋流名称
图中AB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应是北大西洋暖流;BC洋流向南流,应是加那利寒流;由C出发向西流的洋流为北赤道暖流。
④分析洋流的影响
图中E处沿岸受暖流影响,气候暖湿;F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发育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处沿岸受寒流影响,热带荒漠景观延伸到西部海岸地带。
(2022·浙江1月卷)下图为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分别为( )
A.西北向东南、西北向东南 B.东南向西北、东南向西北
C.西北向东南、东南向西北 D.东南向西北、西北向东南
2.图示季节( )
A.田纳西河正处于主汛期 B.南非大草原上郁郁葱葱
C.天山积雪下限海拔较高 D.华北平原播种小麦正忙
【答案】1.A 2.C
【分析】1.通过该区域的海陆分布及等压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域主要为北印度洋,且印度半岛受印度低压控制,说明此刻北半球为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作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①海区的洋流流向是:西北向东南流。②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洋和我国南海之间,会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和我国南海沿岸流的共同影响,夏季北印度洋的海水由于呈顺时针流向,大量海水涌入马六甲海峡,造成马六甲海峡海水自西北向东南流,同时南海的沿岸流随西南风向东北,造成马六甲海峡的海流由印度洋流向太平洋,A对。故选A。
2.从图可知,印度半岛受印度低压控制,说明此刻北半球为夏季。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主汛期出现在12月到次年 4月中旬,A错;南非大草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降水多,草原上郁郁葱葱,B错;天山夏季气温高,积雪下限海拔较高,C对;华北平原为冬小麦,播种小麦一般年份是在10月中旬左右,D错。故选C。
考点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①影响全球热量平衡: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热量;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海冰和冷水。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由于洋流的热量输送,地球上高纬度与低纬度间温差减小,冬季更为明显。
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①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
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丰富;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流动,从而使鱼群集中;喜欢冷水和暖水的鱼集中于此。
②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受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远离陆地而去,使得沿岸地区海水水位较低,深层海水会上涌补充,沿海地区常形成上升补偿流,从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来,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世界多数渔场分布在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及河流入海口附近;渔场分布往往受洋流影响。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即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渔业资源丰富或贫乏的原因分析
角度 答题角度
生存空间 河道宽阔/河(湖)面广阔/大陆架广阔,生存空间大;天敌少
水温 水温高,适宜鱼类繁殖,生长快/水温低,生长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冷水性鱼类适宜水温较低的环境
光照 大陆架海域/水域较浅,光照充足
盐度 淡水鱼类喜低盐水域;咸水鱼类喜高盐水域
饵料 藻类丰富提供饵料;河流注入/上升流/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
(3)影响海洋污染
有利影响: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不利影响: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4)影响海洋航行
①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
②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
③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不利。
海雾的形成与分布
①形成: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
②(大或浓)海雾形成条件分析:水汽多;降温作用;风力微弱。
③分布
分布 原因
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 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遇寒流冷却,水汽凝结,形成混合雾
夏季在中低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域多海雾 夏季,空气温度高,海上空气湿润,当暖而湿的空气经过寒流上空时,由于下垫面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极易冷却凝结形成雾,多为平流雾
冬季在中高纬度海区,暖流流经的海域多海雾 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水汽蒸发多,暖而湿的空气遇到冷空气容易凝结,形成蒸发雾
案例1:
材料: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过程中,在纽芬兰群岛附近遭遇冰山,发生了海难,冰山是存在于南北极,为何会在北纬40多度附近海面上出现?
答案:拉布拉多寒流将北极冰山携带南下,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遇,产生海雾,导致驾驶员看不清冰山,引发海难。
案例2:
材料: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从宁波—舟山港出口到亚丁湾的商品,海运公司更愿意选择冬季运输,从洋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冬季盛行偏北风,洋流向西流,能节省航行能源,节省航行时间。
【小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角度 影响 举例
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北大西洋暖流→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的形成
海洋 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夏季)、本格拉渔场等
海洋 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① 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农药;② 日本福岛核泄漏物质引起美国西海岸恐慌;③ 中东原油泄漏危及日本北海道渔场
海洋 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明代郑和下西洋:冬季出发,借助冬季风和我国南下的沿岸寒流;夏季返回,在北印度洋借助西南季风和洋流,在太平洋借助夏季风和台湾暖流返回。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南下
(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4.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答案】3.D 4.B
【解析】3.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②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存在大规模上升流,因此不存在大型渔场,A错误;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降湿的作用,因此会出现荒漠景观,B正确;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会明显,C错误;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富,D错误。故选B。
题型01 海水运动其他形式
涌浪是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涌浪池是指大洋风浪遇陆地阻碍而形成的涌浪汇聚,池内表层海水朝一定方向流动。研究表明,南太平洋始终存在着涌浪指标的高值区(即涌浪池),如下图所示(正值表示速度加快,负值表示速度减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南太平洋存在的涌浪池,其涌浪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
A.自东向西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向东 D.自西北向东南
2.图中南太平洋存在的涌浪池,其涌浪主要源自于( )
A.南极环流 B.赤道逆流 C.西风漂流 D.南赤道暖流
【答案】1.B 2.C
【解析】1.据材料分析可知,南太平洋东部海域涌浪流动速率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因此南太平洋东部涌浪流动的方向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据材料、图及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南太平洋东部涌浪池里的涌浪流动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涌浪是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形成的波浪,故南太平洋涌浪池的涌浪主要来源于南纬50°左右的西风漂流,由于西风漂流受南美陆地的阻挡,一部分海水北上而形成,C正确;南极环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纬度位置不对,不是中纬度,ABD错误。故选C。
题型02 洋流形成与分布
下图为“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各洋流按流动方向要素的变化是( )
A.甲洋流:盐度逐渐升高 B.乙洋流:盐度逐渐降低
C.丙洋流:海水温度降低 D.丁洋流:海水温度升高
4.若图示海域为太平洋,且①②海域海水温差较常年偏小,下列事件最可能发生的是( )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南美西部干旱区绿洲面积扩大
C.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总量增加
【答案】3.D 4.B
【解析】3.读图可知,甲洋流位于同纬度地区,盐度变化不大,A错误;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乙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经过副热带海区,盐度先升高后降低,B正确;丙洋流为西风漂流,是寒流,海水温度较低,同纬度,变化不大,C错误;丁洋流为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海水温度逐渐升高,D正确。故选D。
4.若图示海域为太平洋,且①②海域海水温差较常年偏小,说明②海域水温较常年偏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A错误;南美西部降水增多,干旱区绿洲面积扩大,B正确;澳大利亚东部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C错误;对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总量变化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题型0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利文海流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是由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发展而来的洋流,是澳大利亚周边大洋环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澳大利亚西部气候影响较大。下图是澳大利亚周边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利文海流出现时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影响是( )
A.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B.气温升高,降水增加
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D.气温降低,降水增加
6.利文海流势力最强的时间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5.B 6.A
【解析】5.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利文海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其性质属于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因此,气温升高,降水增加,B正确,排除ACD。故选B。
6. 结合所学知识,北半球冬季时,中国南海盛行偏北风,受陆地轮廓影响,形成狭管效应,导致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势力加强,利文海流随之增强,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热点应用
01 雾
海雾是水汽凝结成微小水滴悬浮于近海面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其形成需要稳定的大气条件。台湾海峡冬春季海雾频发,西岸洋流受季风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某年4月1日,台湾海峡发生了一次大范围的海雾过程。左图示意该年4月1~2日部分时段X气象站气温、风向和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天空背景中辨认出来的最大水平距离)的变化,右图示意4月1日23时台湾海峡表层海水温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冬春季相比,台湾海峡夏季海雾少的原因主要是( )
A.海面蒸发弱 B.季风影响小 C.阴雨天气多 D.对流上升强
2.4月1日23时,与东岸相比,台湾海峡西岸( )
A.海气温差小,不易形成海雾 B.海气温差大,容易形成海雾
C.海水温度低,不易形成海雾 D.海水温度高,容易形成海雾
3.此次海雾最终消散主要是缘于( )
A.风向的转变 B.水汽的缺乏 C.风力的增强 D.气温的升高
【答案】1.D 2.B 3.A
【解析】1.据材料“台湾海峡冬春季海雾频发,西岸洋流受季风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可知台湾海峡的海雾受季风影响大,夏季气温高,对流旺盛,大气不稳定,海雾较少,D正确、B错误;夏季气温高,水温高,蒸发较强,A错误;阴雨天气会影响雾的形成,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2.读图可知,由于西部受春季洋流(寒流)的影响,水温较低,读图可知此时大气温度较高,使得海气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B正确,A错误;4月1日23时台湾海峡表层海水西部水温较东部低,单一的水温高低,性质稳定,不易形成海雾,CD错误。故选B。
3.读图可知,在4月2日1时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将海雾吹散,A正确;位于台湾海峡,水汽不会缺乏,B错误;读图可知,风力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读图可知,该时段,气温呈下降趋势,D错误。故选A。
知识点拨:
雾的成因类型 发生地区 发生时间 形成过程
辐射雾 陆地上常见,大陆上最潮湿的谷地、洼地、盆地 多出现于秋冬夜间,尤其是晴朗微风的夜间,凌晨生成,日出前后最浓 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
平流雾 (海雾) 寒流经过的洋面 春季和夏冬季节的早晨,例如我国沿海春夏季节的海雾;寒流流经的中低纬海域洋面上的雾(夏季更明显) 温暖潮湿的空气经过冷的海面或陆面,低层空气遇冷水汽凝结而成
蒸发雾(蒸汽雾) 暖流经过洋面或河面、湖面,例如深秋或初冬的早晨河面、湖面的轻雾;暖流流经的高纬海域洋面上的雾(冬季更明显,海气温差更大) 深秋或初冬季节的早晨; 水温和气温相差大时容易出现 当冷空气流经比其温度更高的暖水面时,暖水汽的饱和蒸汽压大于冷空气的饱和蒸汽压,水汽源源不断地从暖水面蒸发,与冷空气混合,在冷却的过程中凝结而成为蒸汽雾
雾的成因类型 发生区域 形成过程 示意图
上坡雾 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东部 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冷却,水汽凝结而产生的雾
锋面雾 我国江淮一带梅雨季节常常出现锋面雾 发生于锋面附近,暖气团的降水落入冷空气层时,冷空气因雨滴蒸发而达到过饱和,水汽在锋面底部凝结而成
团雾:又名坨坨雾。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一片朦胧。
团雾的形成需要两个主要条件:一是低层水汽充沛、空气湿度大,二是昼夜温差大且风小。天气晴好时不易出现团雾。
高速公路上团雾容易出现的原因是:
①团雾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而高速公路路面白天温度较高,昼夜温差更大,
更有利于团雾形成;
②公路附近一些排放污染物颗粒的增加,如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增加,
有利于形成团雾。
③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处于低洼地段的路段更容易形成团雾。
02 温盐环流
温盐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表层海水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北上,当表层海水北上到高纬度地区时下沉,深层海水将向南移。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该环流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导致其停滞。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深层洋流为( )
A.暖流风海流 B.暖流密度流 C.寒流补偿流 D.寒流密度流
5.全球变暖,表层环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有可能的是( )
A.欧洲西部温度升高 B.大西洋水位升高
C.墨西哥湾水位升高 D.欧洲西部风力增强
【答案】4.C 5.C
【解析】4.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当表层海水北上到高纬度地区时下沉,深层海水将向南移,因此其与表层北上海水有关,且深层洋流流向与表层相反,属于补偿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属于寒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地冰盖融化,将大量的淡水注入了海洋,导致大西洋北部海水密度变小,海水的下沉减弱,热盐环流减缓甚至停滞,北上暖流势力减弱,欧洲西部风力也减弱,欧洲西部温度降低,北部大西洋水位降低,水流积滞在墨西哥湾海域,墨西哥湾水位升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知识点拨:
(1)概念
温盐环流,又称“深海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温盐环流主要是由于北大西洋及南冰洋之间的盐分及温差对流而触发的。
温盐环流,其实是温盐流和风海流连接成的“环”。这个全球性的闭合环流在低纬和高纬间输送着物质和能量,所以又被称为“大洋输送带”。
温盐流=温(温度)+盐(盐度)+流(洋流)
温盐流是一种由于海水温度和盐度的空间差异,造成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从而引起的海水运动。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高。温盐流就是密度流。
(2)温盐环流形成过程
赤道的温暖海水借由沿岸的湾流(如墨西哥湾暖流)向北移动,途中海水释放出热量并逐渐变冷,再加上不断的蒸发,越往北海水越冷越咸越重,最后在北大西洋沉入深海。在海底,环流转为向南移动,沿南大西洋、南极洲流进印度洋和太平洋,最后通过上升流的形式回到赤道,完成全球性的“温盐环流”。
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形成:①由风力驱动的墨西哥湾暖流把来自赤道的温暖海水带往北大西洋,途中海水释放出热量,温度下降,密度增大。
②北大西洋海水结冰导致部分盐分析出,加大未结冰海水的盐度,也使海水密度增大。
③在北大西洋地区,密度较大的海水下沉到大洋深处,并转而掉头向南流动,便形成北大西洋温盐环流。
(3)温盐环流的影响
温盐环流跨越全球,在低纬和高纬间输送着物质和能量,对于地理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①将低纬的热量输送到高纬,维持全球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
对于全球气候系统来说,低纬接收的太阳辐射过剩,而高纬接受的辐射不足,如果高低纬之间没有能量的输送,低纬就会越来越热,高纬也会越来越冷。温盐环流通过冷、暖水流的流动,和大气环流一起,平衡了高低纬度的能量收支差异。
②给北欧、北美东部等地区补充热量和水汽,利于人类生存
温盐环流中的北大西洋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给沿岸的北欧、北美东部等地区带去热量和水汽,使当地不至于那么寒冷干燥,更适宜人类的生存。
(4)全球气候变暖对温盐环流影响
全球变暖会导致温盐环流中断:
①气候变暖会加速北大西洋附近冰川和海冰的融化,从而降低海水的盐度。
②气候变暖可能使中高纬的降水量增加。
③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海面升温。
总之,这些过程都会导致北大西洋的表层海水盐度降低,温度升高,从而密度减小,海水下沉减弱,温盐环流减缓甚至停滞。
温盐环流中断会引起高纬度地区气温降低:没有了温盐环流,来自低纬度的热量将无法被传送到高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就会变得异常寒冷。由此可见,温盐环流其实是全球变暖的一种负反馈机制。
03 双层海——黑海
博斯普鲁斯海峡(图)是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一条狭窄水道。海峡内存在流向相反的表层洋流和底层洋流。与一般的大洋表层洋流相比,该表层洋流流速较快。研究发现,黑海多年水量维持稳定,表层海水盐度仅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盐度约为35%,与正常海水盐度相近。完成下面小题。
6.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表层洋流( )
A.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流量大于底层洋流
B.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流量小于底层洋流
C.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流量大于底层洋流
D.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流量小于底层洋流
7.博斯普鲁斯海峡表层洋流流速快的原因有( )
①海峡狭窄、形成狭管效应②海峡顺直、对洋流阻滞作用小
③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的水位差异大④受盛行西风影响、加快流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6.A 7.B
【解析】6.黑海表层盐度低,水位高,表层海水经博斯普鲁斯海峡流向马尔马拉海,底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形成典型的密度流;黑海水量的收入=降水量+径流汇入量十经海峡底层流入的洋流;黑海水量的支出=蒸发量十经海峡表层流出的洋流;黑海多年水量稳定,说明其水量的收入和支出相等。黑海表层盐度低,说明其降水量十径流汇入量>蒸发量,故经海峡底层流入的洋流量<经表层流出的洋流量。故选A。
7.由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博斯普鲁斯海峡狭窄,形成狭管效应,增大洋流流速;由图可知,博斯普鲁斯海峡比较弯曲,对洋流阻挡作用强;黑海淡水补给量大,表层盐度低,水位高,与马尔马拉海之间水位差异大,会增加流速;盛行西风风向与洋流流向不一致,不会加快其流速。故选B。
知识点拨:
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平均深度1271米。黑海与地中海间经历了多次隔绝和连接的过程,末次冰期后与地中海相连至今。研究发现,黑海是一个特殊的“双层海”,表层海水盐度仅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盐度则处在海水的正常水平,约为35‰。根据海洋学家对黑海的考察研究发现,黑海自海面到水下200米深处为上层海水,而200米深处以下到海底则为下层海水。海水密度的变化使黑海上下层海水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也就是“密度跃层”,它就像一条厚厚的“隔水带”,使上下层的海水无法相互交换。
黑海被称为“双层海”,这是因为黑海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盐度差异极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黑海表层海水盐度低,深层海水盐度高。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黑海区域降水较丰富,淡水补给较多。黑海面积较小,周围陆地上数条径流量较大的河流注入,淡水注入多,稀释表层海水盐度。加之黑海海水蒸发量小于补给的淡水量,使上层海水被淡水充分稀释,盐度较低。另外,黑海海水深度变化大,再加上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盐度不同,存在密度差,盐度较低、密度较小的表层海水难以与深层盐度高的海水进行交换,因此,深层海水不易被稀释,而且表层盐类物质不断下沉积累,使黑海深层盐度升高并保持较高水平。还有,地中海与黑海经博斯普鲁斯海峡相连,因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海水密度的差异,深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黑海,使深层海水盐度较高。这样一来,便形成“双层海”。
由于黑海不同深度环境差别很大,所以黑海不同深度的海洋生物差异明显。黑海不同深度海洋生物受海水盐度、光照、含氧量等条件不同存在显著差异,黑海表层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而深层海洋生物少见。原因是黑海表层海水盐度较低,水浅光照条件好,海洋环境适合海洋生物栖息,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深层海洋海水盐度高,因水深光照条件差,黑海表层与深层海水交换少,深层海水含氧量稀少,生物较难生存。
处于200米以下的下层海水便与外界的海水隔绝,造成氧气奇缺,加上硫细菌的作用,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把海底淤泥染成了黑色或青褐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讲 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
目录
0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海水性质 3
知识梳理 3
知识点1 海水温度 3
知识点2 海水盐度 6
知识点3 海水密度 8
核心突破 9
考点 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9
题型01 海水温度 11
题型0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2
题型03 海水密度 12
考点二 海水运动 13
知识梳理 13
知识点1 海浪 13
知识点2 潮汐 14
知识点3 洋流 17
核心突破 19
考点1 洋流分布规律 19
考点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5
题型01 海水运动其他形式 29
题型02 洋流形成与分布 30
题型0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0
热点应用 31
01 雾 31
02 温盐环流 35
03 双层海——黑海 37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考点提取
海水性质 2024福建卷,6题,3分,通过底层海水温度与海平面变化判断海南岛东部海域的风向,海水温度 2024安徽卷,12-14题,9分,甲海区海水年均盐度高于乙海区的原因是及7—8月份表层与50m深度海水温度相近的主要原因,海水温度与海水盐度 2023山东卷,8-9题,6分,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及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盐度 2023山东卷,6题,3分,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及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是,海水盐度
海水运动 2024安徽卷,15-16题,6分,堡镇月平均潮差明显大于天生港的主要原因,天生港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潮差为该月最大,该日图片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可示意为,海水运动之潮汐 2024广西卷,19(1)题,6分,波浪能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上的困难及,海水运动之波浪 2023山东卷,7题,3分,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海水运动与密度流 2023广东卷,19题,10分,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先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及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8千年支持的理由,海水运动之洋流形成
命题趋势: 近两年,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的考查频率提高。命题多作为选择题的部分选项来考,但具备命制综合题的潜力。随着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的性质将会成为高频考点,洋流考查的可能性会提高,海水的其他运动形式也会成为新的考点。
考点一 海水性质
知识点1 海水温度
(1)概念
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海洋学上一般用摄氏度(°C)来表示海水温度。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影响因素
海水的温度状况受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海水深度、洋流等。
(3)时空分布规律
①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②南北半球: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近似平行纬线,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③时间分布: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一天中14—16时水温最高。
④等温线疏密特征:不同温度性质海流交汇处,等温线特别密集。
思考:海水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赤道附近?
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陆地对海洋表层水温影响较大。在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陆地温度要比海洋温度高得多,同时陆地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也比海洋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多得多,这些热量传递给同纬度的海域,导致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域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北纬10°附近。
⑤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原因:海水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海洋深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时空分布规律 变化规律 原因
随时间变化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夏季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太阳辐射季节变化)
随空间变化 沿南北方向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沿东西方向 暖流经过的海域温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域温度偏低 同一纬度,暖流水温高于寒流
沿垂直方向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太阳辐射能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少
(4)海水温度的影响
知识点2 海水盐度
(1)概念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盐度是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分布规律
①世界大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递减。
海域 差异 赤道海域 气温高,蒸发强,但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不高
副热带海域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最高
中高纬海域 气温较低,蒸发较弱,盐度较低
南北半球 纬度40°~60°附近海域,北半球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该纬度带 北半球陆地广阔,有较多的河川径流入海,对海水起稀释作用
极值海区 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盐度最低海区是波罗的海
若比较该纬度沿海地区,北纬40°~60°海区的盐度低于南纬40°~60°,原因是北纬40°~60°沿海地区有众多河流注入。(鲁教版)
若比较该纬度的大洋内部,北纬40°~60°海区的盐度高于南纬40°~60°,原因是北半球该纬度海区为暖流,南半球该纬度海区为寒流。(人教版)
②垂直方向: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②入海径流:大量径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较低。
(4)海水盐度的开发利用
①人类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长芦盐场——中国最大的盐场:沿岸为淤泥质海滩,滩涂宽阔;全年雨季短且降水集中;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有利于海盐生产。
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地处淤泥质海岸,东南夏季风的背风坡, 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蒸发强烈,利于海盐生产。
盐场形成条件:
②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③海水养殖
海水盐度稳定利于养殖。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④淡化海水
海水淡化,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海水冲厕;作为工业冷却水。
知识点3 海水密度
(1)影响因素
概念:海水密度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单位是kg/m 。
(2)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①赤道海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表层海水密度最小。
②极地海区→海水结冰、盐度较高→表层海水密度最大。
③近海沿岸密度小,海区中央密度大,河口地区密度最小。
垂直分布: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通常情况下,在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再往下则密度变化很小。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特殊分布:有时随深度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海水浮力也突然变小,出现“海中断崖”现象。
①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
②约从1 500 米深度开始:海水密度垂直梯度变小。
③在海洋深层、海水密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
时间分布: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
(3)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的密度差异会产生密度流,表层海水由盐度低的海区流向盐度高的海区,影响海上航行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航行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
军事侦察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声波侦测到
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有时候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海水浮力也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考点 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海水温度 外海或大洋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温度越低,盐度越低
蒸发量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小,盐度越低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降水量越小,盐度越高
入海径流 近岸地区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无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高
洋流 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低
封闭程度 主要影响内外海水的交换能力和交换量。有高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高;有低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冰情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低
因素 红海(盐度最高)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
位置
气候 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位于副极地海区,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淡水汇入 两岸为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地淡水注入 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注入
海区形状 海域较封闭,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海域封闭,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
(2024·山东卷)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洋流
题型01 海水温度
研究表明,中美地峡西侧海域受赤道逆流影响,存在季节性暖池(多年平均海水表层温度大于28°C的暖海区)。受各种因素影响,中美地峡两侧海面温度季节和空间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某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中美地峡东西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中美地峡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图中甲、乙两处表层海水温度与周边海域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 )
A.陆地风势力强 B.海域较为封闭
C.汇入径流较多 D.寒流影响显著
3.与冬季相比,夏季中美地峡东、西两侧海域表层海水( )
A.东侧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升高 B.西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C.西侧海域的渔获量全年最多 D.东侧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变大
题型0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盐水楔是指在河流入海口处,密度大的海水沿河床底部侵入河口形成的界面清晰、形态稳定的楔形水体。下图示意河口盐水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下列河流入海口处盐水楔不明显的是( )
A.尼罗河 B.密西西比河 C.湄公河 D.亚马孙河
题型03 海水密度
盐水楔是指在河流入海口处,密度大的海水沿河床底部侵入河口形成的界面清晰、形态稳定的楔形水体。下图示意河口盐水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盐水楔的变化特点是( )
A.河口越宽,盐水层越厚 B.越深入河口,盐水层越厚
C.盐淡水密度差大,入侵距离远 D.水下地形坡度大,入侵距离远
6.盐水楔对河口附近的影响主要是( )
①冰期延长②地下水位上升③水质变差④泥沙淤积增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二 海水运动
知识点1 海浪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主要包括风浪、涌浪等。
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
(1)海浪的主要类型
①风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②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影响: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③风暴潮——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
案例:荷兰三角洲挡潮闸工程位于荷兰三角洲地区的一个由堤防闸坝组成的庞大防潮抗洪系统。位于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德河的入海口,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大部分土地低于海平面。
(2)海浪的影响
①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②对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例如,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而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则应避开大的海浪。
③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④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⑤波浪也是一种重要海洋能资源。
海洋中有丰富的波浪能和水,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最易于直接利用、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波浪能发电可分为能量采集系统和能量转换系统两部分。
知识点2 潮汐
概念: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成因:能量来自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地球上的海水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二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月球引潮力。
规律:一天两次海水涨落,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最为明显;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①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当日地月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②当日地月大致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小潮。
潮汐的影响:沿海各地,每日潮涨潮落的时间准确、可查;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行业 影响和应用
渔业 大潮流水急,鱼群容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栖居于中上层;小潮流水缓慢,鱼群易集中推向内海,并下沉海底,利于捕捞
制盐 涨潮时高盐度海水被推向岸边,可提取海水晒盐
航运 潮流影响着航行速度,潮汐影响大船进港时机
养殖 利用潮间带发展水产养殖业
发电 可以利用潮汐发电,提供清洁能源
潮间带采集养殖:福建霞浦紫菜养殖场,人们用竹竿搭出养殖紫菜的网帘,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中,可吸收养分。
潮汐能: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潮汐能的优点:清洁、可再生;相对稳定的可靠能源,很少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年总发电量稳定,不存在丰、枯水年和丰、枯水期影响;不需筑高水坝,不存在人口迁移、淹没农田等复杂问题;运行成本低。
缺点:潮差和水头在一日内经常变化,在无特殊调节措施时,出力有间歇性;投资成本高;需作特殊的防腐和防海生物粘附处理
人类活动 潮汐规律的利用
船舶进出港口 选择涨潮时
赶海 即潮间带采集,需在落潮期间进行
观潮 选择潮差大的大潮时段
冲浪 应该避免落潮时段,因为落潮期间浪高较小
游泳 避开涨潮和落潮的时间段
盐场建设 涨潮时带来高盐度的外海海水,便于提取海水晒盐
海产品养殖 利用潮间带养殖
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
①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出现大潮,潮差大;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出现小潮,潮差小。
②海湾轮廓:海湾“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
③海上风向:海上盛行风吹向河口内,会使得更多海水进入海湾,潮高会更高,潮差也会 更大。
④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较大,则河水和潮水叠加,潮高就会更高。
河口潮汐:河口地区受河口形状、河床摩擦效应及上游下泄径流的影响,会形成独特的河口潮汐。河口潮汐按潮差大小分为三类:强潮河口,如钱塘江口;中等强度潮汐河口,如长江口;弱潮河口,如珠江口。
知识点3 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洋流是海洋中以水平流动为主的“河流”。是地球表面热量、水分的重要调节者。
由于海水摩擦力的存在,表层洋流流速最快,越往下流速越小,到一定深度减弱为零。
(2)洋流的形成: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洋流在形成之后,其流动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的影响。
(3)洋流的类型
1)按照性质分类:寒流和暖流
①洋流的流向和水温高低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②洋流的流向和纬度高低
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
温馨提示:
(1)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同理,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寒流。
等温线图判读洋流
4)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①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如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南极环流、西风漂流)。
②密度流:相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密度流比风海流的深度大,所以深层海流一般是密度流。在两侧海水盐度相差较大的海峡处存在密度流,表层海水由盐度低的海区流向盐度高的海区,影响海上航行,而深层海水由盐度高的海区流入盐度低的海区,影响潜艇。如直布罗陀海峡处、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等。
③补偿流:由于海水挤压或分散引起,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可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其中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上升流是因为离岸风吹佛岸边海水被吹走,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充形成,为寒流,如出现在回归线大陆西岸的寒流。下降流往往是吹迎岸风,远处吹来大量海水在重力作用下沉形成,为暖流,如冬季的索马里暖流。
思考:下列海峡处的洋流运动方向
直布罗陀海峡:
曼德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轮船由大西洋驶进地中海:
依据 分类 定义 典例
按性质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 千岛寒流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 日本暖流
按成因 风海流 在盛行风吹拂下,表层海水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西风漂流
密度流 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的,使海水流出的海面海平面降低,相邻海区的海水流过来进行补充。
补偿流 不同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运动。 秘鲁寒流
考点1 洋流分布规律
(1)结合气压带、风带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①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性质有什么不同?
②南北半球的大洋环流是否完整?为什么?
③印度洋的洋流有什么特点?
(2)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
让学生总结:
中低纬度海区(北印度洋除外):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东寒西暖);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东暖西寒)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无) 西风漂流(顺时针)
大洋: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东暖西寒);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东寒西暖)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小结)
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
分布海区 中低纬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环流方向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逆时针
洋流性质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暖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寒流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暖流
洋流模式
(3)特殊的环流模式
1)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①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图左)。
②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图右)。
2)南半球西风漂流: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大陆,寒流性质;
3)南极洲外围(66°34′S附近):南极环流,极地东风吹拂呈逆时针,为寒流。
南极大陆外围的大洋环流:南极大陆绕极环流(由方向相反的两圈环流组成)。在南极大陆外围的海域分布着环绕地球一周的绕极环流。它由方向相反的两圈环流组成,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两圈环流形成了海水的辐散带,从而引起深层海水的上升。
(4)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
①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球。
②依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
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的,位于中低纬海域;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的,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③依据洋流流向判断季节
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夏季。
(5)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判读
1)判定南、北半球
①常用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
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
第二步:根据南北半球确定洋流方向(顺、逆);
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②依据海水等温线数值在南北方向上的递变规律判断
若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则该海域在北半球;若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为北半球海域。
2)根据等温线判定洋流性质、流向及名称
内容 方法 图示
判断 性质 “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 如图,A是暖流,B是寒流
确定 流向 “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该图为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则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判断 名称 该图若为大西洋某区域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甲的推理过程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流向低值(高纬地区)→暖流→巴西暖流
3)根据海陆轮廓、岛屿等地理事物进行判断
①判读陆地轮廓,确定所在大洋
图中E点位于北美洲,其南面为墨西哥湾;F点位于欧洲;D点位于非洲,由此判断图示海域所属大洋为大西洋。
②判读纬度,确定海域位置
图中虚线代表的纬线穿越墨西哥湾和非洲大陆北部,应是北回归线,由此确定图示海域为北大西洋的中低纬海域。
③判读洋流流向,确定洋流名称
图中AB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应是北大西洋暖流;BC洋流向南流,应是加那利寒流;由C出发向西流的洋流为北赤道暖流。
④分析洋流的影响
图中E处沿岸受暖流影响,气候暖湿;F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发育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处沿岸受寒流影响,热带荒漠景观延伸到西部海岸地带。
(2022·浙江1月卷)下图为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分别为( )
A.西北向东南、西北向东南 B.东南向西北、东南向西北
C.西北向东南、东南向西北 D.东南向西北、西北向东南
2.图示季节( )
A.田纳西河正处于主汛期 B.南非大草原上郁郁葱葱
C.天山积雪下限海拔较高 D.华北平原播种小麦正忙
考点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①影响全球热量平衡: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热量;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海冰和冷水。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由于洋流的热量输送,地球上高纬度与低纬度间温差减小,冬季更为明显。
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①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
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丰富;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流动,从而使鱼群集中;喜欢冷水和暖水的鱼集中于此。
②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受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远离陆地而去,使得沿岸地区海水水位较低,深层海水会上涌补充,沿海地区常形成上升补偿流,从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来,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世界多数渔场分布在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及河流入海口附近;渔场分布往往受洋流影响。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即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渔业资源丰富或贫乏的原因分析
角度 答题角度
生存空间 河道宽阔/河(湖)面广阔/大陆架广阔,生存空间大;天敌少
水温 水温高,适宜鱼类繁殖,生长快/水温低,生长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冷水性鱼类适宜水温较低的环境
光照 大陆架海域/水域较浅,光照充足
盐度 淡水鱼类喜低盐水域;咸水鱼类喜高盐水域
饵料 藻类丰富提供饵料;河流注入/上升流/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
(3)影响海洋污染
有利影响: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不利影响: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4)影响海洋航行
①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
②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
③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不利。
海雾的形成与分布
①形成: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
②(大或浓)海雾形成条件分析:水汽多;降温作用;风力微弱。
③分布
分布 原因
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 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遇寒流冷却,水汽凝结,形成混合雾
夏季在中低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域多海雾 夏季,空气温度高,海上空气湿润,当暖而湿的空气经过寒流上空时,由于下垫面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极易冷却凝结形成雾,多为平流雾
冬季在中高纬度海区,暖流流经的海域多海雾 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水汽蒸发多,暖而湿的空气遇到冷空气容易凝结,形成蒸发雾
案例1:
材料: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过程中,在纽芬兰群岛附近遭遇冰山,发生了海难,冰山是存在于南北极,为何会在北纬40多度附近海面上出现?
案例2:
材料: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从宁波—舟山港出口到亚丁湾的商品,海运公司更愿意选择冬季运输,从洋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小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角度 影响 举例
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北大西洋暖流→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的形成
海洋 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夏季)、本格拉渔场等
海洋 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① 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农药;② 日本福岛核泄漏物质引起美国西海岸恐慌;③ 中东原油泄漏危及日本北海道渔场
海洋 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明代郑和下西洋:冬季出发,借助冬季风和我国南下的沿岸寒流;夏季返回,在北印度洋借助西南季风和洋流,在太平洋借助夏季风和台湾暖流返回。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南下
(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4.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题型01 海水运动其他形式
涌浪是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涌浪池是指大洋风浪遇陆地阻碍而形成的涌浪汇聚,池内表层海水朝一定方向流动。研究表明,南太平洋始终存在着涌浪指标的高值区(即涌浪池),如下图所示(正值表示速度加快,负值表示速度减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南太平洋存在的涌浪池,其涌浪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
A.自东向西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向东 D.自西北向东南
2.图中南太平洋存在的涌浪池,其涌浪主要源自于( )
A.南极环流 B.赤道逆流 C.西风漂流 D.南赤道暖流
题型02 洋流形成与分布
下图为“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各洋流按流动方向要素的变化是( )
A.甲洋流:盐度逐渐升高 B.乙洋流:盐度逐渐降低
C.丙洋流:海水温度降低 D.丁洋流:海水温度升高
4.若图示海域为太平洋,且①②海域海水温差较常年偏小,下列事件最可能发生的是( )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南美西部干旱区绿洲面积扩大
C.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总量增加
题型0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利文海流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是由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发展而来的洋流,是澳大利亚周边大洋环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澳大利亚西部气候影响较大。下图是澳大利亚周边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利文海流出现时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影响是( )
A.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B.气温升高,降水增加
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D.气温降低,降水增加
6.利文海流势力最强的时间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热点应用
01 雾
海雾是水汽凝结成微小水滴悬浮于近海面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其形成需要稳定的大气条件。台湾海峡冬春季海雾频发,西岸洋流受季风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某年4月1日,台湾海峡发生了一次大范围的海雾过程。左图示意该年4月1~2日部分时段X气象站气温、风向和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天空背景中辨认出来的最大水平距离)的变化,右图示意4月1日23时台湾海峡表层海水温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冬春季相比,台湾海峡夏季海雾少的原因主要是( )
A.海面蒸发弱 B.季风影响小 C.阴雨天气多 D.对流上升强
2.4月1日23时,与东岸相比,台湾海峡西岸( )
A.海气温差小,不易形成海雾 B.海气温差大,容易形成海雾
C.海水温度低,不易形成海雾 D.海水温度高,容易形成海雾
3.此次海雾最终消散主要是缘于( )
A.风向的转变 B.水汽的缺乏 C.风力的增强 D.气温的升高
知识点拨:
雾的成因类型 发生地区 发生时间 形成过程
辐射雾 陆地上常见,大陆上最潮湿的谷地、洼地、盆地 多出现于秋冬夜间,尤其是晴朗微风的夜间,凌晨生成,日出前后最浓 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
平流雾 (海雾) 寒流经过的洋面 春季和夏冬季节的早晨,例如我国沿海春夏季节的海雾;寒流流经的中低纬海域洋面上的雾(夏季更明显) 温暖潮湿的空气经过冷的海面或陆面,低层空气遇冷水汽凝结而成
蒸发雾(蒸汽雾) 暖流经过洋面或河面、湖面,例如深秋或初冬的早晨河面、湖面的轻雾;暖流流经的高纬海域洋面上的雾(冬季更明显,海气温差更大) 深秋或初冬季节的早晨; 水温和气温相差大时容易出现 当冷空气流经比其温度更高的暖水面时,暖水汽的饱和蒸汽压大于冷空气的饱和蒸汽压,水汽源源不断地从暖水面蒸发,与冷空气混合,在冷却的过程中凝结而成为蒸汽雾
雾的成因类型 发生区域 形成过程 示意图
上坡雾 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东部 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冷却,水汽凝结而产生的雾
锋面雾 我国江淮一带梅雨季节常常出现锋面雾 发生于锋面附近,暖气团的降水落入冷空气层时,冷空气因雨滴蒸发而达到过饱和,水汽在锋面底部凝结而成
团雾:又名坨坨雾。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一片朦胧。
团雾的形成需要两个主要条件:一是低层水汽充沛、空气湿度大,二是昼夜温差大且风小。天气晴好时不易出现团雾。
高速公路上团雾容易出现的原因是:
①团雾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而高速公路路面白天温度较高,昼夜温差更大,
更有利于团雾形成;
②公路附近一些排放污染物颗粒的增加,如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增加,
有利于形成团雾。
③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处于低洼地段的路段更容易形成团雾。
02 温盐环流
温盐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表层海水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北上,当表层海水北上到高纬度地区时下沉,深层海水将向南移。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该环流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导致其停滞。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深层洋流为( )
A.暖流风海流 B.暖流密度流 C.寒流补偿流 D.寒流密度流
5.全球变暖,表层环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有可能的是( )
A.欧洲西部温度升高 B.大西洋水位升高
C.墨西哥湾水位升高 D.欧洲西部风力增强
知识点拨:
(1)概念
温盐环流,又称“深海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温盐环流主要是由于北大西洋及南冰洋之间的盐分及温差对流而触发的。
温盐环流,其实是温盐流和风海流连接成的“环”。这个全球性的闭合环流在低纬和高纬间输送着物质和能量,所以又被称为“大洋输送带”。
温盐流=温(温度)+盐(盐度)+流(洋流)
温盐流是一种由于海水温度和盐度的空间差异,造成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从而引起的海水运动。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高。温盐流就是密度流。
(2)温盐环流形成过程
赤道的温暖海水借由沿岸的湾流(如墨西哥湾暖流)向北移动,途中海水释放出热量并逐渐变冷,再加上不断的蒸发,越往北海水越冷越咸越重,最后在北大西洋沉入深海。在海底,环流转为向南移动,沿南大西洋、南极洲流进印度洋和太平洋,最后通过上升流的形式回到赤道,完成全球性的“温盐环流”。
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形成:①由风力驱动的墨西哥湾暖流把来自赤道的温暖海水带往北大西洋,途中海水释放出热量,温度下降,密度增大。
②北大西洋海水结冰导致部分盐分析出,加大未结冰海水的盐度,也使海水密度增大。
③在北大西洋地区,密度较大的海水下沉到大洋深处,并转而掉头向南流动,便形成北大西洋温盐环流。
(3)温盐环流的影响
温盐环流跨越全球,在低纬和高纬间输送着物质和能量,对于地理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①将低纬的热量输送到高纬,维持全球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
对于全球气候系统来说,低纬接收的太阳辐射过剩,而高纬接受的辐射不足,如果高低纬之间没有能量的输送,低纬就会越来越热,高纬也会越来越冷。温盐环流通过冷、暖水流的流动,和大气环流一起,平衡了高低纬度的能量收支差异。
②给北欧、北美东部等地区补充热量和水汽,利于人类生存
温盐环流中的北大西洋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给沿岸的北欧、北美东部等地区带去热量和水汽,使当地不至于那么寒冷干燥,更适宜人类的生存。
(4)全球气候变暖对温盐环流影响
全球变暖会导致温盐环流中断:
①气候变暖会加速北大西洋附近冰川和海冰的融化,从而降低海水的盐度。
②气候变暖可能使中高纬的降水量增加。
③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海面升温。
总之,这些过程都会导致北大西洋的表层海水盐度降低,温度升高,从而密度减小,海水下沉减弱,温盐环流减缓甚至停滞。
温盐环流中断会引起高纬度地区气温降低:没有了温盐环流,来自低纬度的热量将无法被传送到高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就会变得异常寒冷。由此可见,温盐环流其实是全球变暖的一种负反馈机制。
03 双层海——黑海
博斯普鲁斯海峡(图)是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一条狭窄水道。海峡内存在流向相反的表层洋流和底层洋流。与一般的大洋表层洋流相比,该表层洋流流速较快。研究发现,黑海多年水量维持稳定,表层海水盐度仅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盐度约为35%,与正常海水盐度相近。完成下面小题。
6.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表层洋流( )
A.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流量大于底层洋流
B.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流量小于底层洋流
C.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流量大于底层洋流
D.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流量小于底层洋流
7.博斯普鲁斯海峡表层洋流流速快的原因有( )
①海峡狭窄、形成狭管效应②海峡顺直、对洋流阻滞作用小
③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的水位差异大④受盛行西风影响、加快流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拨:
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平均深度1271米。黑海与地中海间经历了多次隔绝和连接的过程,末次冰期后与地中海相连至今。研究发现,黑海是一个特殊的“双层海”,表层海水盐度仅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盐度则处在海水的正常水平,约为35‰。根据海洋学家对黑海的考察研究发现,黑海自海面到水下200米深处为上层海水,而200米深处以下到海底则为下层海水。海水密度的变化使黑海上下层海水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也就是“密度跃层”,它就像一条厚厚的“隔水带”,使上下层的海水无法相互交换。
黑海被称为“双层海”,这是因为黑海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盐度差异极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黑海表层海水盐度低,深层海水盐度高。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黑海区域降水较丰富,淡水补给较多。黑海面积较小,周围陆地上数条径流量较大的河流注入,淡水注入多,稀释表层海水盐度。加之黑海海水蒸发量小于补给的淡水量,使上层海水被淡水充分稀释,盐度较低。另外,黑海海水深度变化大,再加上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盐度不同,存在密度差,盐度较低、密度较小的表层海水难以与深层盐度高的海水进行交换,因此,深层海水不易被稀释,而且表层盐类物质不断下沉积累,使黑海深层盐度升高并保持较高水平。还有,地中海与黑海经博斯普鲁斯海峡相连,因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海水密度的差异,深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黑海,使深层海水盐度较高。这样一来,便形成“双层海”。
由于黑海不同深度环境差别很大,所以黑海不同深度的海洋生物差异明显。黑海不同深度海洋生物受海水盐度、光照、含氧量等条件不同存在显著差异,黑海表层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而深层海洋生物少见。原因是黑海表层海水盐度较低,水浅光照条件好,海洋环境适合海洋生物栖息,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深层海洋海水盐度高,因水深光照条件差,黑海表层与深层海水交换少,深层海水含氧量稀少,生物较难生存。
处于200米以下的下层海水便与外界的海水隔绝,造成氧气奇缺,加上硫细菌的作用,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把海底淤泥染成了黑色或青褐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