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材分析】《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本课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国民革命的失败给了中共深刻的教训,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进行武装斗争。本课就是承接了上一课国民革命的失败,于是就有本课中共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证明走俄国十月革命攻打中心城市的道路是不合适中国国情的,中央向农村转移,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本课题在整个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工农武装割据等基本知识。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历史解释)2.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使学生感受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感受到共产党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教学难点: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教学过程】革命道路的探索南昌起义→有了军队出示图片、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背景①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②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出示材料分析背景:材料研读:路在何方?材料一:只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摘自《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第一编 172页)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俄国革命道路: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城市→农村→全国)通过视频,归纳南昌起义的概况时间:1927.8.1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概况: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补充]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南下广东?强敌“围剿”,南昌处境危险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择机北伐交通便利,利寻找国际援助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展示“八一建军节”的由来5.过渡:毛泽东:“一星期以后,即八月七日,党中央委员会举行了非常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党采取了新的路线,同国民党合作的一切希望暂时是放弃了。”(二)八七会议→有了方向学生阅读课本第78页,了解“八七会议”概况并填写学案时间:1927.8.7地点:武汉汉口内容: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论断:毛泽东——“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三)秋收起义学生阅读课本第78页,了解“秋收起义”的概况,并填写学案时间:1927年9月地点:湘赣边界领导:毛泽东旗帜:工农革命军结果:起义受到严重挫折过渡:毛泽东:“我在文家市向全师指战员开会时说:‘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革命道路的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间:1927.10地点:井冈山创建者:毛泽东地位: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意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出示材料,分析“为什么首选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材料: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周围方圆200余里,与江西、湖南的数县相邻,地势险峻,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堪称易守难攻。这里远离大城市,国民党统治基础薄弱,又闹过农民运动,有群众基础,适于搞工农武装割据。地势险:易守难攻敌人弱:远离城市中心革命多:群众基础好(二)井冈山会师播放视频,学生归纳井冈山会师的概况时间:1928.4会师队伍:朱德、陈毅与毛泽东队伍(又称朱毛会师)意义: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摘要说说井冈山精神是什么?出示材料,了解井冈山会师后,部队为什么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乐观向上、依靠群众名称的变化看历史:国民革命军(南昌起义)→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会师)自主探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材料一:贫农因长期地被摧残及感觉革命胜利无保障,不敢积极行动。——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缺乏农民支持材料二:1928年四月以后,湘赣边界的割据,正值南方统治势力暂时稳定的时候,湘赣两省派来“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国民党武力威胁材料三: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艰苦,尤其是红军,因为根据地内的土豪几乎打尽了,现金缺乏,从军长到伙,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但就是这每天5分钱的油盐柴菜钱,很快也难以为继了。——《开创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革命据地》根据地经济困难革命道路的形成(一)工农武装割据Q: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遇如何应对这些困难?缺乏农民支持→打土豪,分田地国民党武力威胁→游击战争根据地经济困难→根据地建设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名词解释: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古田会议Q: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还有哪些困难?毛泽东:“红军当时还存在着许多不良倾向,其中一种需要克服的倾向,是‘流寇思想’——不愿意安心做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喜欢流动、变换环境,喜欢新奇的经历和事件。”提问:我们党思想上出现问题了,怎么办?生:召开“古田会议”学生阅读课本第60页,了解古田会议概况时间:1929.12内容: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意义: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课件点出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央根据地,最早的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读图学史:这些革命根据地与中心城市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展示: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形成。(三)建立红色政权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时间:1931年冬地点:江西瑞金决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走西方的道路→失败 走俄国的道路→失败 走中国特色道路→成功启示: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